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试验奶牛发情停止后4小时,卵巢上有葛拉氏卵泡发育时进行输精。输精用冷冻精液直肠把握法,其输精部位采用单侧子宫对分处基部后拉法的情期受胎率(70.3%)高于两侧子宫对分处基部法(62.1%),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单侧子宫深部法(40.0%)和子宫颈部法(37.5%),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外源激素处理对奶牛同期发情的调节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使用PGF2α和GnRH对荷斯坦奶牛进行不同的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结果表明:4次PGF2α、2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别较试验前提高了0.55分(P 0.05)和0.45分(P 0.05),2次PGF2α、4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别较试验前分别提高了0.30分(P0.05)和0.45分(P0.05)。4次PGF2α、2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和2次PGF2α、4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的奶牛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90%,第1个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5%、70%,比对照自然发情牛分别高25、30百分点。说明利用外源激素PGF2α和GnRH处理能促进奶牛卵巢和子宫复旧,达到同期发情的效果,并提高奶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3.
在育成牛发情开始后的20~24h内,输精部位为子宫角大弯至小弯之间的技术条件下,用进口和国产的奶牛X性控冻精分组进行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分别为:43.10%、58.28%,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母犊率分别为:在92.00%、91.5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进口和国产奶牛X性控冻精,在快繁高产奶牛中,情期受胎率差异极显著;母犊率均可以达到90.00%以上。本试验对奶牛生产者,在选择奶牛X性控冻精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茸鹿性别控制技术水平,本研究对输精剂量、输精部位和输精时间对性别控制受胎率影响程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0.25ml细管性控冻精输精剂量1支、2支、3支受胎率分别是87.47%、84.85%、85.71%,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1支普通冻精输精94.89%的受胎率比较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性别控制冻精子宫角、子宫体与普通冻精子宫体输精受胎率分别是80.85%、87.91%、94.78%,组间差异极显著;输精时间对受胎率有明显影响,性控冻精输精最佳时间是发情末期母鹿拒绝试情公鹿爬跨前1h到拒绝爬跨后3h之间。  相似文献   

5.
流式细胞仪分离奶牛精子性控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流式细胞仪分离荷斯坦奶牛的精液,检测在冷冻前和冷冻后分离的精子活力。同时,对不同牛群利用分离得到的性控鲜精和性控冻精进行人工输精,对其人工授精效果和性别控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分选后冻前精子活力达到0.60~0.67,分选后解冻精子活力达0.31~0.39;育成牛群性控鲜精输精的情期受胎率高于使用性控冻精输精,经产母牛群性控鲜精输精的情期受胎率高于使用性控冻精输精,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使用性控鲜精、性控冻精进行人工输精,育成牛群情期受胎率高于经产母牛群,且差异显著(P<0.05);产母犊率差异不显著(P>0.05);用性控精液人工授精的奶牛早期流产率高于非性控精液,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不同因素对初产奶牛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只有经过妊娠、分娩等生殖活动后才能产犊和泌乳,奶牛场的繁殖力水平是影响奶牛场核心群稳定增长和产奶量持续提高的重要因素。本试验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双城市、七台河市、绥化市的奶牛场随机选取参配的育成牛,对影响初产奶牛繁殖力水平和繁殖疾病发病率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输精人员对牛的第1情期受胎率、情期受胎率、怀孕所需配种次数、产后空怀时间、淘汰率影响显著;不同的饲料组成对牛的第1情期受胎率、情期受胎率、怀孕所需配种次数、卵巢疾病发病率影响显著;运动场面积对牛的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空怀时间、流产率影响显著;牛舍环境对牛配种后流产率、淘汰率、产后子宫炎、乳房炎的影响显著。表明输精人员的技术水平、饲料组成、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不同的运动量是奶牛生产中影响奶牛繁殖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解冻方案与奶牛受胎率的关系,试验选用81头健康无病,自然发情及排卵都正常的荷斯坦牛,对采用4种解冻方案(40℃20s与75℃3s水浴解冻、体内解冻、手搓解冻)的细管冻精解冻后的受胎效果进行跟踪对比,结果显示:体内解冻组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最高,为50.00%,其次是40℃20s解冻组,第一情期受胎率为45.00%,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75℃、3s解冻组与手搓解冻组的第一情期受胎率分别为42.86%和35.00%,手搓解冻组的第一情期受胎率较体内解冻组、40℃20s解冻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授精生产中冻精选用体内解冻直接输精法奶牛第一情期受胎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在于探讨应用LRH—A_3对提高母畜受胎率的效果。试验组母畜在发情配种的同时肌肉注射LRH—A_3,对照组母畜在发情配种时不作任何处理。试验结果为:水牛试验组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是66.03%,对照组是23.09%,试验组高出对照组42.94%,差异极显著(P<0.01);奶牛试验组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是72.73%,对照组是45.63%,试验组高出对照组27.10%,差异极显著(P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输精技术在绵羊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绵羊腹腔镜子宫内输精技术的输精时间、输精部位进行了研究,并在实践应用中对该技术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验证了子宫内输精优点和输精的可操作性.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发情的母羊在撤栓后54 h,同期发情母羊在撤栓后60 h,采用双侧子宫角深部输精,输精效果最好,受胎率可达60%~80%.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研究定期输精技术对牛受胎率的效果,构建完善的品种改良推广程序,于2015年在一个西门塔尔牛养殖场开展定点试验,根据发情鉴定,西门塔尔牛进入配种关键期后集中进行输精,观察母牛配种后第一情期的受胎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西门塔尔牛第1个情期的受胎率高达83.90%以上,自然发情常规配种处理组别的第1情期受胎率为66.10%左右,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7.80%,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由此可以看出,定时输精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牛的受胎率,值得在今后品种改良工作开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18例猪卵巢实质及子宫分层注射3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剖查各器官的淋巴流向.结果表明,左右两侧卵巢的集合淋巴管沿卵巢系膜向上汇集成束,分别注入同侧髂内淋巴结和子宫旁淋巴结;子宫角的集合淋巴管沿子宫阔韧带上行,注入同侧髂内淋巴结外侧组;子宫体的集合淋巴管沿子宫中动脉上行,主要注入髂内淋巴结外侧组,少数入荐淋巴结,但子宫体的集合淋巴管除注入同侧荐淋巴结外,尚有88.89%出现左右交叉现象,即44.44%左侧子宫体的淋巴管入右侧荐淋巴结,33.33%右侧子宫体的淋巴管入左侧荐淋巴结,11.11%左右两侧子宫体的淋巴管相互交叉入对侧荐淋巴结;子宫颈的集合淋巴管沿子宫中动脉入同侧髂内淋巴结外侧组,少数入荐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12峰雌性双峰驼生殖道粘膜免疫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分布。结果显示,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的粘膜上皮以及子宫腺上皮内普遍分布着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尤其在子宫颈后段和阴道前段的上皮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现象。从输卵管伞到阴道,固有膜内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固有层淋巴细胞(LPL)、浆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在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固有膜中还出现淋巴小结,小结内含有一种成群分布的强嗜伊红细胞,细胞大而有突起。子宫颈粘膜上皮和腺上皮内还见嗜中性粒细胞,这些细胞有时充满于子宫颈腺腔内。在子宫(尤其子宫角)固有膜深层和浅肌层分布着成群的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在孕驼子宫内明显减少。母驼生殖道粘膜形成的众多皱襞和腺体大大增加了上皮表面积,进而增大了粘膜免疫组织和细胞的数量。结果提示,双峰驼生殖道具有强大的粘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用电刺激采精方法 ,对 5只雄性成年珍珠鸡进行 2 5只次试验 ,皆获得精液。与按摩采精法相比 ,电刺激采精法采集的精液量 (0 .5 5 m L )显著高于按摩法 (0 .12 m L ) ,平均每次射出的精子总数 (4.2 2亿个 )比按摩采精法 (2 .4 4亿个 )显著增加 ,但精子活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差异。冷冻试验结果表明 ,精子的活率为 2 0 %~ 5 0 % ,输精结果表明 ,受精率可达 6 0 %。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有效的凡纳滨对虾人工授精方法,为后续的雌核发育诱导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受精率和幼体孵化率为考核指标,探讨外体精卵结合授精法、精荚移植法、精液移植法等不同人工授精技术对凡纳滨对虾繁育效果的影响。【结果】体外精卵结合授精法在各处理组均无幼体成功孵出,但在精子密度为2×107个/L和卵子密度为300枚/L,且在卵排出1 min内完成授精操作时,可获得相对较高的受精率(6.67%)。在精液移植法中,发现精荚在8℃恒温条件下保存3h内进行授精操作,仍可获得一定的受精率和幼体孵化率,超过3h后则无法实现受精;精荚保存温度以8~16℃为宜,保存温度升至25℃时则无法实现受精。3种人工授精技术中,以精液移植法的受精率和幼体孵化率最高,分别为52.33%和12.35%,其次是精荚移植法,体外精卵结合授精法的效果最差,无幼体孵出。【结论】精液移植法是凡纳滨对虾最有效的人工授精方法,但精荚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 h,且应在雌虾排卵后1~2 min完成挤精荚和网搓释放精子溶液,同时可添加预先收集浓缩制备好的卵水溶液,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人工授精效率。  相似文献   

15.
奶山羊精子体外获能与体外受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体用FSH+LH超排,卵母细胞从注LH后约30h回收。将获能精子与10枚卵母细胞在受精液(mDM+输卵管上皮细胞)和培养液(mDM+30%供体羊血清)中连续培养(38℃)24h后,有6枚卵受精,抛出第二极体。将6枚受精卵移植到3只受体中,有1只妊娠,产出1只试管母山羊。初步表明,本试验的奶山羊精子体外获能与体外受精程序是简便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低繁山羊子宫中FSHR基因和LHR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本研究从沂蒙黑山羊子宫中提取总RNA,使用相同的RT-QPCR方法,分别对处于发情周期不同阶段沂蒙黑山羊子宫各段中FSHR基因和LHR基因在mRNA水平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FSHRmRNA和LHRmRNA在整个发情周期的子宫各段中都有表达.FSHRmRNA的整体表达量水平均高于LHRmRNA的表达量;FSHRmRNA在子宫角发情后期表达量最高,渐低至发情前期最低;子宫肉阜在间情期表达量最高,至发情前期最低,四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子宫颈在发情期表达量最高,间情期表达量最低,与其它时期差异显著(P<0.05).LHRmRNA在子宫角、子宫肉阜、子宫颈均在间情期表达量最高,且与其它三个时期差异显著(P<0.05).两基因在子宫体的表达量较低且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500多头次采用母鸭诱情法采精和食指定位法输精,对番鸭本品种人工授精方法、输精量、输精间隔时间、输精时间以及稀释液对受精率影响等进行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番鸭平均采精量为1.07±0.26mL只-1,密度为(1.85±0.23)×109mL-1,活力为7.5-9.8;以16:00-17:00输精,输精量0.05mL只-1,间隔6d输精1次为好,受精率可达89.11%;采用人工授精,公鸭利用率比自然交配提高20倍,可大幅度提高饲养效益;用不同稀释液(生理盐水、蛋黄葡萄糖液和磷酸缓冲液)按11稀释番鸭精液与原精液输精比较,以磷酸缓冲液稀释组的受精率(90.01%)较高,但与原精组受精率(89.09%)差异不显著(P>0.05);用磷酸缓冲液和Lake液以11稀释后在2-5℃保存24h输精,受精率分别为30.56%和45.32%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研究肉羊性控精液在胚胎生产上的应用,以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纯种肉用绵羊为供体,本地小尾寒羊杂交后代和湖羊为受体,利用子宫角深部输精及一般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技术使用性控冻精与普通鲜精对两品种肉羊进行人工授精,统计不同品种肉羊的受胎率和可用胚数,对获得的性控胚胎和普通胚胎进行移植,并对比其移植效果。结果表明:萨福克肉羊和无角陶赛特肉羊超排后黄体数差异不明显(P>0.05);普通精液输精所获得的胚胎数极显著高于性控冻精(P<0.01);在受胎率上也做了比较,但差异不显著,受胎率43.2%。由于精液在通过流式细胞仪时,对精子顶体造成一定损伤,因此,无论是子宫角输精或阴道子宫颈输精均影响受精率,但性控精液的推广应用确实可以加速家畜遗传育种速度,缩短育种周期。鉴于此,今后对性控精液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精液分离过程中对精子的保护,以减少对精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近三年,我们对闽北群牧黄牛的繁殖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闽北黄牛初情期为1.5~2岁,自然繁殖率为58%,可繁殖年限为13—15年,发情月份多集中在6—12月份,发情周期平均20.9±10.2天,发情持续时间为11.99±6.12小时,排卵时间在发情停止后9.32±3.97小时,适宜输精时机应掌握在母牛接受爬跨后的9—11小时,受胎率较高。母牛的类别、膘情、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输精的方法和部位对受胎率均有直接的影响,而情期内输精一次和二次对受胎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妊娠母牛有61%的胚胞附植在右侧子宫角。有18.42%怀孕母牛表现不规则的妊娠发情,妊娠期平均为270.9±6.6天。分娩过程持续时间平均为1.40±0.5小时,有53.7%母牛在白天分娩。公母犊性别比例接近1∶1,母牛有良好的保胎和护仔性能。  相似文献   

20.
热应激对肉用种公牛精液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利木赞种公牛和夏洛来种公牛各5头为试验牛,研究了热应激对其精液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夏季热应激期原精活力、冻精活力、活精子百分数、顶体完整率均处于最低水平;(2)夏季肉用种公牛的血清睾酮、T3、LH、皮质醇的含量分别为4.15pg/mL、1.11pg/mL,48.12pg/mL,4.89pg/mL,极显著低于春、秋、冬3个非热应激季节(P<0.01);(3)肉用种公牛夏季血糖含量最低,与春、秋、冬3个非热应激季节相比分别下降38.3%(P<0.01)、12.1%(P<0.01)、19.9%(P<0.01);(4)夏季热应激期肉用种公牛血清钠、钾、钙、镁均处于最低水平,显著低于非热应激季节;(5)肉牛种公牛夏季血清GPT、GOT活性最高,分别为33.55U/L和75.39U/L,而血清CK则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