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90只30日龄太湖鹅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加喂强化麦饭石,每日每只2g,对照组不喂,其它饲养条件相同,试验结果表明,强化麦饭石能明显地促进鹅羽绒生长,提高羽绒产量.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平均活重、片毛与绒毛分别增产16.9%,17.O%和58.6%;绒朵的拉长增加0.5cm,含绒朵量增加2.9%.  相似文献   

2.
以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同日龄浙东白鹅和霍尔多巴吉鹅为试材,研究遗传效应和再生过程对鹅羽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120日龄霍尔多巴吉鹅羽绒产量和品质均优于浙东白鹅;(2)试验组经过两次羽绒采集后,其正羽和绒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仅一次的采集量。再生羽绒的绒朵长度、千朵绒质量和蓬松度等指标均高于首次采集的羽绒;(3)浙东白鹅经过45 d,霍尔多巴吉鹅仅经过42 d的羽绒再生过程后,正羽量和绒羽量均可达到并超过第1次的采集量,绒朵长度、千朵绒质量和蓬松度也达到第1次采集的羽绒水平;(4)羽绒再生过程显示,经过30 d左右发育,鹅整体表均再次覆盖1 cm以上的绒毛,且羽毛丰满,不见皮肤,42—45 d后羽绒产量可达到采集羽绒前水平。主冀羽生长速度与成熟期滞后于绒羽。综上,鹅羽绒再生可增加羽绒产量,提高羽绒品质。霍尔多巴吉鹅产绒性能较好,绒再生速度快,绒朵长度、千朵绒质量和蓬松度等相对优质,是培育绒用鹅品系的良好素材。  相似文献   

3.
鹅绒助长剂对鹅体9种化学元素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试验和对照组鹅心,肝,肌胃,肌肉,片毛与绒毛中9种元素Cu,Mn,Zn,K,Na,Ca,Mg,Mo,Fe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鹅心,肝,肌胃与肌肉中这9种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片毛与绒毛中的Cu,Mn,Zn,Fe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多13.8%,12.9%,18.5%,15.1%和13.6%,16.4%,15.2%,14.4%,说明鹅绒助长剂促进羽绒生长的作用与这4种元素在羽绒  相似文献   

4.
对试验和对照组鹅心、肝、肌胃、肌肉、片毛与绒毛中9种元素Cu,Mn,Zn,K,Na,Ca,Mg,Mo,Fe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鹅心、肝、肌胃与肌肉中这9种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片毛与绒毛中的Cu,Mn,Zn,Fe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多13.8%,12.9%,18.5%,15.1%和13.6%,16.4%,15.2%,14.4%,说明鹅绒助长剂促进羽绒生长的作用与这4种元素在羽绒中沉积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5.
沸石、麦饭石在产蛋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京白产蛋鸡448只,分7个组进行沸石和麦饭石不同添加量试验。经240天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1%、3%、5%的沸石或麦饭石,对提高鸡的产蛋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均有明显效果。综合分析,以添加3%沸石和3%麦饭石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提高产蛋量3.15%和1.01%,节约精料3.20%和1.97%,料蛋比2.50∶1和2.53∶1,每只鸡平均比对照增加收入1.19元和0.49元。蛋品质、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蛋壳强度随两种矿物饲料添加量增加而增强。代谢试验所得结果与饲养试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选用2周龄的湖南省溆浦鹅、武冈铜鹅和■县白鹅各24只,分成试验组(喂助长剂)与对照组(不喂助长剂)进行舍饲拔毛试验.分别在90和130日龄进行活体拔毛,结果表明,活增重、片毛与绒毛重及绒朵拉长,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分别多17.1%,16.2%,40.2%和0.4cm,表明鹅绒助长剂对不同品种均有明显的促进羽绒生长和体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于延边州种畜场选择21头健康、平均体重32kg的长白猪,分为两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进行了为期60天的添加和龙麦饭石饲喂育肥猪增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分别比对照组多增重3.6kg和6.6kg,提高饲料转化率11.43%和21.88%,说明和龙麦饭石对猪增重有明显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建议在日粮中添加和龙麦饭石1.5—2.0%为宜。  相似文献   

8.
麦饭石饲喂育肥猪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延边州种畜场选择21头健康、平均体重32kg的长白猪,分为两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进行了为期60天的添加和龙麦饭石饲喂育肥猪增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分别比对照组多增重3.6kg和6.6kg,提高饲料转化率11.43%和21.88%,说明和龙麦饭石对猪增重有明显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建议在日粮中添加和龙麦饭石1.5-2.0%为宜。  相似文献   

9.
选用16头黑白花育成母牛,随机分成试Ⅰ、Ⅱ、Ⅲ和对照组.试验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和龙麦饭石1.5%、2.0%、2.5%,经70天的饲养试验和7天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86%、17.22%、17.72%,差异极显著(P<0.01);粗蛋白质消化率提高5.81%、8.65%、8.56%,差异显著(P<0.05);粗纤维消化率分别提高2.17%、7.08%、6.97%;差异显著(P<0.05).选用4只延边半细毛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测定瘤胃PH值、瘤胃NH3-N、VFA及NDF,ADF的消失率,结果表明:和龙麦饭石有调节瘤胃酸碱度作用和吸咐瘤胃NH3-N的作用;试验组瘤胃内TVFA浓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89%、17.67%%、16.17%,差异极显著(P<0.01);C2/C3值提高13.51%、19.82%、18.92%,差异极显著(P<0.01),NDF消失率提高3.63%、7.39%、6.31%,差异极显著(P<0.01);ADF消失率提高7.01%、13.63%、11.38%;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选用16头黑白花育成母年,随机分成试Ⅰ、Ⅱ、Ⅲ和对照组,试验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和龙麦饭石1.5%、2.0%、2.5%70天的饲养试验和7天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86%、17.22%、17.72%,差异极显著;粗蛋白质消化率提高5.81%、8.65%、8.56%,差异显著,粗纤维消化率分别高2.17%、7.08%、6.97%,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阐明其饲喂限量和安全性,本试验进一步对汪清麦饭石做了较系统的毒理学研究.F0代生长期饲喂试验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7%麦饭石组的增重率、初生产行数。初生重、出生存活率、哺育存活率及体重均明显高于0.03%组、2.0%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根据F0代生长期饲喂试验和繁殖试验等结果,建议2.0%以下的汪清麦饭石作为家畜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羽绒是皖西白鹅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育肥过程中可能通过BMP2等相关基因表达调控影响羽毛发育。试验以1日龄240只皖西白鹅为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于70日龄开始育肥。组1为对照组,组2、组3和组4分别为相当于15%、30%和45%干物质青饲料添加组。分别于1、28、42和100日龄采集第2~3胸椎对应皮肤样,RT-PCR法检测BMP2基因各时期的相对表达量。100日龄收集羽毛,国标法检测千朵绒重、绒朵长、残脂率、耗氧量和蓬松度。15%青料组千朵绒重为3.04 g,显著高于45%青料添加组(P=0.049),补饲青料对绒朵长度和残脂率无显著影响。30%~45%青料组羽绒耗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8);补饲各组鹅羽绒蓬松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量在1、28和42日龄间无显著差异。100日龄时,各青料组间BMP2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BMP2表达量与羽毛各项品质间无显著相关。15%~30%青料补饲能显著促进皖西白鹅千朵绒重和蓬松度,降低羽毛耗氧量。BMP2基因并非通过羽绒品质影响羽毛发育。  相似文献   

13.
四川白鹅羽绒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测定了四川白鹅9~17周龄的生长资料,用Gompertz模型拟合了绒朵长度和千朵重的生长过程,比较了5个部位(胸部、腹部、背部、颈部和腿部)与性别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绒羽生长呈“S”型曲线变化,Gompertz模型拟合度较高,绒羽绒朵长的拐点在4周龄,千朵重的拐点在10周龄。绒羽绒朵长、千朵重和绒羽重在14周龄后无显著增加,表明在14周龄时已可以进行第一次人工拔羽。公鹅绒羽的生长优于母鹅。胸部、腹部、背部是鹅主要的产绒部位。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阐明其限量和安全性,本试验首次对汪清麦饭石做了较系统的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LD50>20g/kg,说明汪清麦饭石属实际无毒类物质.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致畸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鼠口粮中添加3.0%以下麦饭石时,致突变阴性(P>0.5),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添加量达5.0%时,可使小鼠精子畸变率增高(P<0.01),外现畸形率达2.0%.以上结论提示我们,在大剂量使用麦饭石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采用肉联厂的下角料制成的动物蛋白粉,百分之百替代标准配合饲料饲喂幼狐,测试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体重提高2% ̄3.8%,体长提高0.8% ̄0.9%,经济效益很好。  相似文献   

16.
配制3种不同的助长剂B,C,D拌入饲料中喂鹅,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喂助长荆C组的活重、片毛与绒毛重平均分别增产16.5%,1 7.0%,58.6%;绒朵拉长和含绒朵量分别多0.5cm和2.9%;平均只鹅盈利多5.12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骨密度测定来探讨蛇床子总香豆素(TCCM)对糖皮质激素(GC)所致雄大鼠骨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24只3月龄♂SD大鼠,体重345~347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喂生理盐水0.2mL/100g,6次/周;激素组:喂醋酸泼尼松4.5mg/kg,2次/周;预防组:除按激素组同法喂泼尼松外,还喂TCCM5.0g/kg,6次/周。所有动物在同等条件下饲养3个月后,用SD-1000型单光子骨矿测定仪(核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所与北京麦孚公司研制,骨矿含量由仪器所带的计算机给出)对三组动物的股骨三段进行骨密度测定,同一部位沿所画线条作骨横越扫描三次,取其平均值,图象显示于荧屏上,并自动打印测定结果。所得数据用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百分率(%)用“x2÷x1×100-100”公式计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激素组大鼠股骨近段、中段和远段的骨密度(BMD)分别减少了12.4%(P<0.05)、13.9%(P<0.05)和11.9%(P<0.05);与激素组相比,预防组大鼠股骨近段、中段和远段的BMD分别增加了25.9%(P<0.01)、34.4%(P<0.01)和30.6%(P<0.01)  相似文献   

18.
将20头年龄、胎次相同,处于产乳周期同阶段的奶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试验组每头牛在喂料时每天加入150g中蒙药催乳添加剂,共喂30d。对照组牛正常饲喂,结果试验组牛总产乳量和平均产乳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F_(0.05)<F<F_(0.01))。  相似文献   

19.
葡聚糖铁防治仔猪缺铁性贫血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109 头3 日龄仔猪分成两组,试验组每头肌注笔者中心研制的规格为50 m g/m l的葡聚糖酐铁注射液2 m l。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仔猪从30 日龄起增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0.05),发病率降低14.9% ,死亡率降低9.3% 。表明葡聚糖酐铁对仔猪贫血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将β-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1mg/kg)和苯二氮卓化合物F89(2mg/kg)同时添加在41~56,38~59和5~56日龄红布罗肉鸡的日粮中,连续饲喂。饲养试验表明:试验组肉鸡的摄食量分别提高了4.47%,3.34%和5.34%;增重分别提高了13.6%(P<0.01),8.72%(P<0.05)和9.96%(P<0.05)。屠宰试验表明:试验组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都有明显提高,从而改善了肉鸡胴体组成,提高了瘦肉率。肉鸡的胸肌增加伴随着RNA含量增多,而总DNA含量保持不变,因此,试验组肉鸡的胸肌RNA/DNA值上升。添喂F89和CL后,肉鸡血清尿酸和雌激素(17β-E2)含量显著降低,而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含量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