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基因库中禽巴氏杆菌病原的基因序列(U51470),设计了一对跨幅为488bp的引物,并用这对引物对11个不同血清型的禽巴氏杆菌标准株、9株地方分离株和5株哺孔动物巴氏杆菌菌株及其它6种禽病病原进行了PCR扩增,结果11个血清型的禽源巴氏杆菌和9株禽巴氏杆菌地方分离株均得到了片段大小与实验设计相一致的PCR扩增产物,而对5个血清型的哺乳动物巴氏杆菌和其它6种禽病病原的扩增结果为阴性。该PCR能检出10pg的禽巴氏杆菌DNA模板。  相似文献   

2.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它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火鸡等禽类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多有发生,对养禽业危害很大.这是一起典型的鸡鸭同时感染禽巴氏杆菌病例,特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禽巴氏杆菌病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对禽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免疫复合物疫苗、基因疫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禽巴氏杆菌病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禽巴氏杆菌病疫苗,从而有效控制禽巴氏杆菌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禽巴氏杆菌活菌数较高范围的致病力及白头翁汤对禽巴氏杆菌的抗感染作用,综合应用分光光度法和平板计数法绘出禽巴氏杆菌生长曲线,确定禽巴氏杆菌活菌数较高的菌液OD600nm值范围。序贯法测定禽巴氏杆菌半数致死量(LD50),急性毒试验检测白头翁汤中药方剂安全性,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白头翁汤对禽巴氏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发现菌液OD600nm值与活菌数存在的相关性不高,仅在稳定期以前存在增长趋势的正相关。试验筛选出禽巴氏杆菌活菌数较高的OD600nm值范围是0.30~0.55。序贯法测出禽巴氏杆菌的LD50值为5.0×10~7CFU/mL。急性毒试验发现白头翁汤中药方剂LD50大于5 000 mg/kg,说明该中药方剂无毒。白头翁汤对禽巴氏杆菌体外最小抑菌浓度为3.91 mg/mL,表明禽巴氏杆菌对白头翁汤中药方剂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苗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苗研究概述左婉顺,宁振华,谢芝勋,黄媛,刘加波,庞耀珊,郑永娇,莫照兰,柳峰,谢志勤,许镇凤,梁炳华广西兽医研究所530001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危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是养禽业的最主...  相似文献   

6.
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多杀性巴氏杆菌对人也有致病性。关于巴氏杆菌在同种畜(禽)相互感染问题,说法都大同小异,而对巴氏秆菌在畜、禽之间相互感染问题,却是语焉不详。关于巴氏杆菌病在畜、禽之间的交互感染的介绍和报道极为少见。为了丰富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将猪、鸡交互感染巴氏杆菌病一例报道于  相似文献   

7.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文主要介绍禽巴氏杆菌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发病快,死亡率高.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支持,通过PCR鉴定、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对4株临床分离的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01、Pm03、1801及1803)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曹素芳  黄青云 《中国兽医科技》2007,37(12):1058-1061
为了探索鸡IL-18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DNA疫苗中的免疫佐剂作用,分别用共表达鸡IL-18基因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鸡IL-18真核表达质粒pcDNA3/cIL-18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混合物、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肌肉注射5周龄鸡,首免后每周采取外周血及外周抗凝血,应用ELISA和MTT法分别检测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二免后第2周用10 LD50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C48-1进行攻击。结果鸡IL-18能够明显增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显著提高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并且鸡IL-18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共表达时的免疫佐剂作用最强,能强有力地抵抗强毒菌株C48-1的致死性攻击。结果表明,鸡IL-18可作为DNA疫苗的一种理想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0.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因此该病又被称为禽出血性巴氏杆菌病。由于该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因此应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及防治。本文对禽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意在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禽霍乱是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离出血性败血症等。此病在我国被列为重点研究的禽病之一。我种鸡场发生禽霍乱较严重,以致蛋种鸡死亡增加,产蛋率和受精率明显下降,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存在多型性和变异性强等问题,市售外源菌苗往往因计对性不强而不能在鸡场有效预防禽霍乱。为此,我们用本场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制备成灭活疫苗,在鸡场经过几年的试验应用,已基本控制了本病的发生,达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现将预防方法报告如下:1方法1992年对本场发病死亡的鸡作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是由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禽霍乱综合防制刍议盛佩良,陈遵金,陈家祥,林昌玉1.禽霍乱及其病原的特点与特性1.互禽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败,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播的烈性传染病。鸡、鸭、鹅等家禽和所有的鸟类都可感染。各种年龄的家禽都有易感性,性成熟的鸡对禽霍乱...  相似文献   

14.
禽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均可共患,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板黄口服液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通过体外试验观察药物对禽巴氏杆菌、鸡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牛巴氏杆菌、牛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板黄口服液对鸡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5 mg/m L,对牛巴氏杆菌、禽巴氏杆菌、鸡白痢沙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牛大肠杆菌的MIC均为250 mg/m L。说明板黄口服液对禽巴氏杆菌、鸡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牛巴氏杆菌、牛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和野禽分布广泛的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0株和C48-1株及6株田间分离细菌的保存观察试验,表明用脱纤羊血和感染小鼠肝脾组织在-20℃条件下,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存活2年,用鲜血斜面封盖石蜡油保存法,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在4℃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菌株保存前生生物学特性及毒力不发生变化,试验提供的方法对禽霍乱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分型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俗称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接触性传染病。湖北某鸡场发生一起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疾病,后经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体征的观察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禽霍乱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疫苗免疫接种是防制该病的重要措施,传统疫苗因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众多且无交叉保护能力而不能有效控制该病。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交叉保护因子的发现为研制适合各种血清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感染的广谱疫苗展现了诱人的前景。本文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交叉保护因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国内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情况,对分离自18省份的8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采用荚膜多重PCR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对其血清型和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以血清A型为主,占96.4%(81/84);多位点序列分型可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5种ST型,其中ST129为主要流行型,占94.0%(79/84)。本研究为我国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基因多样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