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萌发种子的根尖为材料,对兰州地区引种的杜仲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杜仲染色体较小,数目均为34条,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杜仲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有2类,第1类为2n=34=20m(2SAT)+10sm+4st,第2类为2n=34=20m(2SAT)+12sm+2st,在2类核型中均见到了随体染色体,随体均位于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2类核型中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分别小于2,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的比例在1%~50%之间,按照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应属2A核型,与前人的核型分析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鸡足山地区4个多星韭种群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多星韭1号和4号种群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4-8sm(2SAT)+6m和2n=2x=14-10m(SAT)+4sm,多星韭2号和3号种群为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28-14m(2SAT)+14sm和2n=4x=28=18m(2SAT)+10sm。从植株形态、分布、生境、核型等方面分析表明,多星韭核型进化趋势是由二倍体向四倍体进化的,四倍体多星韭二倍化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山楠(Phoebe chinensisChun)进行了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山楠染色体数目为2n=24,染色体基数为x=12,核型公式为2n=2x=24=14 m+10 sm。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B”类型。  相似文献   

4.
百合科4种植物染色体的核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法[1],结合显微摄影技术[2],对百合科葱属4种植物:洋葱、大蒜、小根蒜、耐寒铁岭葱王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如下:洋葱、大蒜、耐寒铁岭葱王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6。其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6=12m+2sm,2n=2x=4M+8m+4st,2n=2x=14m+2st.小根蒜染色体数目为2n=4x=32,为典型的四倍体。洋葱,耐寒铁岭葱王,小根蒜的核型比较相近,均属进化程度较低的2A型。大蒜核型与它们的差异较明显,为进化程度较高的2B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的核型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组植物的核型特征为:染色体数目2n=30,染色体属于中等大小染色体,染色体组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随体数目为0—1对。核型属于“2A”、“1B”和“2B”类型,为对称性较强的核型类型。本文还研究了四种金花茶的核型。弄岗金花茶2n=30=26m(2SAT)+4sm;陇瑞金花茶2n=30=26m(2SAT)+4sm;武鸣金花茶2n=30=26m+4sm;凹脉金花茶2n=30=20m+10sm(2SAT)。其中陇瑞、弄岗和武鸣金花茶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芦荟属四种植物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芦荟(Aloe vera var.chinensis)、木锉芦荟(A.humilis)、大蚣掌(A.arborescens)、开普芦荟(A.felox)4种芦荟进行了染色体观察与核型分析。4种芦荟染色体数目均为2n=14。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K(2n=2x=14=8st 6sm,K(2n)=2x=14=6st 8sm,K(2n)=2x=14=6st 2t 2m 4sm,K(2n)=2x=14=10st 4sm,根据核型研究初步确定芦荟属的染色体基数为X=7。  相似文献   

7.
八个杉木地理种源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八个杉木不同地理种源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其中广西融水杉木的核型公式为2n=22=22m(2SATs),其他种源第7对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粒,核型公式为2n=22=20m(2SATs)+2sm。核型类型为1B,第4对染色体短臂上有一对随体。融水杉木少数分裂相发现有一条B染色体,在研究中发现,同源染色体两成员长度差异对数多(核型杂合程度高)的种源,均系属于优良种源。而差异对数少的种源为一般种源(会同杉木除外),核型杂合程度的高低。可作为判定种源优劣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8.
对小果含笑进行了细胞学研究,首次报道了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形态结构。小果含笑的核型公式为2n=38=32m+6sm,小果含笑染色体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占比为15.79%,染色体类型为2B,是含笑属植物中较为不对称的类型。初步探讨了小果含笑核型所揭示的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宽叶返魂草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宽叶返魂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核型公式为2n=2X=38=28m 10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38=8L 6M2 20M1 4S。  相似文献   

10.
北京栎属8个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栎属(Quercus Linn.)中的北京槲栎(Quercus aliena var.pekingensis Schott.),锐齿槲栎(Q.aliena var.acuteserrata Maxim.),辽东栎(Q.liaotungensis Koidz.),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夏栎(Q.robur Linn.),栓皮栎(Q.variabilis Bl.),麻栎(Q.acutissima Carr.)和槲树(Q.dentata Thunb.)8个种和变种的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点洒色体组成,染色体长度在1.14-3.18微米之间,通过核型分析,将该属8个种(变种)分为三个类型:(1)栓皮栎型,2n=24=20m 4sm.(2)夏栎型。2n=24=14m 10sm,(3)槲栎型,2n=24=22m 2sm,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量植物阴影与全光下的照度、温度、UVB辐射强度等值,对北京市道路23种绿化树种遮荫及UVB屏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悬铃木、雪松、毛泡桐、国槐、栾树等树种综合遮荫效果较好;雪松、毛泡桐、悬铃木、栾树、国槐等树种UVB屏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敲片制片方法,结合显微摄影对金钱树(Zamioculcas zamiifolia)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金钱树的染色体数目为2n=34,核型公式为2n=2x=34=12 m+18 sm+4 st。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于"3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2.94%。  相似文献   

13.
铅胁迫对4种行道树种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合作行道树的香樟、深山含笑、栾树、鹅掌楸的1年生幼苗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铅污染土壤中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铅胁迫下,植株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不仅受Pb2+浓度主效应的影响,还受树种×浓度、树种×浓度×时间交互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杏香兔耳风组培苗根尖为试验材料,对其核型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杏香兔耳风共有12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K(2n)=2x=24=10m 2sm,即核型主要以中部着丝点(m)为主,有10对;还有2对近中部着丝点(sm)。染色体总长度为51.18um,相对长度范围为1.11~3.80um,臂比幅度为1.40~1.61um,染色体长度比为3.14,属"2B"核型。  相似文献   

15.
株洲市几种常用绿化植物滞尘能力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株洲市16个常用绿化植物滞尘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阔叶乔木树种单位面积滞尘量为广玉兰>棕榈>大叶樟>香樟>杜英>栾树>枫香>悬柃木;阔叶灌木树种单位面积滞尘量为春鹃>红花檵木>红叶李>山茶花>珊瑚树>小叶女贞>十大功劳>桂花。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压片法研究黄花美冠兰[Eulophia flava(Lindley)Hpoker f.]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黄花美冠兰的染色体数目2 n=54,染色体基数为X=27,核型公式为2 n=2 x=54=28 m+18 sm+8 st。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分类为2B型。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增殖培养基进行优化,建立增殖倍数(Y)对培养基中Ca2+浓度(X1)、6-BA浓度(X2)及IBA浓度(X3)的正交回归模型:Y=2.416-0.172X1-0.255X2+0.183X12-0.211X22 +0.162X32 +0.331X1X2.从模型可知,当Ca2+浓度为255 mg/L,6-BA浓度为0.76 mg/L,IBA浓度为0.16 mg/L时,增殖倍数达最大值4.45.模型预测值与实际验证结果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