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利用东海鱿鱼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元甲 《海洋渔业》1997,19(2):51-53
<正> 一、东海区头足类渔业在全国头足类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海区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大陆沿岸曲折多港湾,陆地径流量大,海区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沿海岛屿众多,是鱼、虾、蟹和头足类等海洋动物繁衍和幼体索饵生长的良好场所。东海沿海有江、浙、沪沿岸水向东、向南扩散,外海有黑潮主干由南向北贯行,海区北部有黄海冷水南契,南部有台湾暖流北伸,海区中部水域成为多种流系互相作用的区域,不同流系的交汇区随季节的变化,或南、北或东、西交错移动,形成良好的渔场,拥  相似文献   

2.
低位池养殖青石斑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傅晓  崔敏 《海洋渔业》2003,25(3):150-151
石斑鱼是沿海常见的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常栖息在沿海岛屿附近水质清澈、底质多礁、水深10~26m的石缝间。石斑鱼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鱼类品种之一,我国南方沿海把其视为“席上珍品”,近几年来鱼价一直保持在较高的价格,出口市场也不断扩大,大大地刺激了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南省沿海市县已对石斑鱼进行了网箱养殖,初始几年的经济效益不  相似文献   

3.
石斑鱼属名贵鱼类,系鲈形目,鳍科,石斑鱼属,因其鱼身上有花色条纹和异色斑点,故名。石斑鱼分布于世界各国暖水海域的沿岸,为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沿海岩礁底质海区。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石斑鱼一般不结成大群,性凶猛,是肉食陛鱼类,并有互相残食现象,食物以虾、蟹、鱼类和软体动物等为主。惠东沿海一带主要养殖青斑、泥斑等,且基本上是海水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4.
青石斑鱼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斑鱼栖息于沿岸岩礁水域,我国长江以南沿海的外侧岛屿周围水域广为分布,种类约有10多种,浙江沿海以青石斑鱼(Epinephdus owoara)为主。石斑鱼分布水域比较局限,资源量不大,一经被利用容易出现资源下降。为使石斑鱼资源不衰,应积极开展养殖和放流鱼苗以增殖自然水域的资源量。作者于1980年进行青石斑鱼的人工繁殖研究,目的是解决资源增殖的苗种,这一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赤点石斑鱼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 kaara)隶属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石斑鱼属,俗称红斑、鲙鱼,是一种名贵的岛礁性经济鱼类,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以及印度、日本和朝鲜沿岸。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6.
不同饲料形态对点带石斑鱼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带石斑鱼(Epinephlus coioides),属暖水性岛礁鱼类,在福建、广东、海南、台湾等地俗称"青斑",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是名贵的岛礁食用鱼类。点带石斑鱼肉质好,生长快,便于活体运输,近年来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新品种。但是目前对其营养、配合饲料的研究却很缺乏,许多养殖户还是用小杂鱼直接投喂,很容易引起水质污染和疾病发生,破坏海洋生态资源,严重影响了点带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石斑鱼,从其分类上来说,大致有宝石斑鱼、青石斑鱼、赤点石斑鱼、纵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等,地方名称为:青斑、花斑、条石斑等,属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及砂砾底质海区,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为广东省沿海习见经济种类。它的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丰富,在港、日市场最畅销,内地的各级宾馆酒楼备受欢迎,是筵宴的名贵佳品。其经  相似文献   

8.
黑鲷(Sparus macroce phalus)又称黑加吉、海鲋。我国、日本、朝鲜沿海都有分布。它喜栖息在泥沙底质或多礁石的海区,一般不作长距离洄游。黑鲷是杂食性鱼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适于高密度养殖,而且生长迅速,肉味鲜美,是沿海发展增养殖业的优良种类。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沈家门沿岸水域石斑鱼幼鱼标志放流与重捕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薄治礼 《水产学报》1999,23(3):304-307
石斑鱼属(Epinephlus)是名贵的岛礁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温暖水域,栖息场所为沿岸岩礁、珊瑚礁岩穴或缝隙,一般为夜行性,白天隐藏于岩穴中[颜枝麟1979]。石斑鱼渔业生产实践证明,某一渔场一经开发利用若不加以繁殖保护,资源容易衰败,因此进行增殖放流十分必要。1980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曾对石斑鱼成鱼作过试验并取得重捕结果[薄治礼等1983],日本德岛县水产试验场鸣门分场曾于1989年5月底在鸣门海峡附近的龟浦港进行石斑鱼幼鱼标志放流[周晨光1990]。这项工作我国比日本早些,1987年…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石斑鱼约有15种,其中东海有7种.舟山群岛沿海以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T.et.s.)为主,去年钓获的3万多斤石斑鱼中,青石斑鱼即占95%以上.青石斑鱼为近海底栖鱼类,常聚群生活于水深40~50米处,随季节转暖而上移,夏天甚至在水深3米处也能钓获.它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沏、底  相似文献   

11.
国外石斑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94,16(1):38-41
<正> 石斑鱼隶属鮨料,是分布于世界各国暖海域沿岸近底层大型名贵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各国人民的青睐,成为许多国家采捕和养殖的对象。 生态习性 生态特性 石斑鱼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共有30余种,我国近海约有20余种。多数为浅海种。栖息于沿岸岛屿附近和岩礁、珊瑚礁岩穴或缝隙,也有栖息于水深数百米。喜隐蔽躲藏,不作长距离洄游,栖息水层随水温而变化。最适水温为20~28℃,低于18℃时食欲减退,低于15℃时鱼体失去平衡。产卵期的水温一般为22~25℃,日本天然海域的产卵期为4~6月。适盐范围较广为  相似文献   

12.
青石斑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石斑鱼(Epinephelusawoara)俗名青斑,隶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鱼旨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近底层鱼类,喜栖于岩礁底质海区,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如日本、朝鲜和菲律宾等国。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海域。青石斑鱼不仅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且经济价值很高,尤其在东南亚、日本和港澳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昂贵,是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此外,青石斑鱼生长快,对环境具有较强适应性,抗病力强,是我国南方石斑鱼养殖业中的主要品种。目前海南青石斑鱼以网箱养殖为主。为此我们于2003年在石路养殖场利用低位虾池进行青…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浮游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盛宪 《海洋渔业》1991,13(1):24-27
<正> 浮游生物是水生动物食物链锁的基本环节。人们要对一个海区生产力大小估量及渔场时空变化,都必须对浮游生物的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等要有所了解。珠江口沿岸暗礁岛屿星罗棋布,港湾众多,海岸线迂回曲折,直接受江河淡水的流入,形成咸淡水相互交汇较明显。大陆江河每年平均约有1800  相似文献   

14.
石斑鱼在鱼类分类学上属于鲈形目,(鱼旨)科,石斑鱼属,是一种岛礁性底层鱼类。我国近海分布的石斑鱼品种主要有:金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六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小点石斑鱼等。石斑鱼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鲜活石斑鱼出口港澳市场,经济价值高。因此,石斑鱼是发展创汇渔业  相似文献   

15.
<正>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Temminck&schlegel)]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云纹石斑鱼为暖温性底层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全长可达120cm,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从越南海域到中国的南海、东海,南至香港、海南、台湾沿岸,日本相模湾以南,朝鲜以南,韩国沿岸。喜栖于岩礁底质海区。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引言梭鱼(Mugil So-iuy)属鲻科(Mugil idae)鱼类,渤海沿岸各海区均有分布,资源丰富,产量较多,一九六五年黄骅县梭鱼年捕捞量曾达1260吨。梭鱼肉细味美营养丰富,是我省沿海主要经济鱼之一。它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广,食物链短等特点,因此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梭鱼在pH 7.6—9.3,比重在1.001—1.030之间的水域中均能正常生长。海淡水中的许多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是梭鱼良好的天然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台州地区沿海有大小岛屿307个,总面积92.6平方公里,岛岸线长226.3公里,占全省1,836个岛屿的16.7%,约占全国6,500个岛屿的二十分之一。海岛开发的潜力远甚于大陆,是海洋开发的基地。海岛的潜在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渔业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台州沿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7℃,具有光温互补、雨热同步的综合效应和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大陆经流沿岸低盐水系和外海、台湾暖流高盐水系交汇,使岛区附近的大陈渔场、猫头渔场、披山渔场  相似文献   

18.
石斑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斑鱼(Epinephalus)属鲈形目能科,是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水性鱼类,在中国近海有31种,其中,南海有30种,东海8~9种,黄渤海仅1种。目前我国大陆沿海养殖的种类主要有: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等。  相似文献   

19.
刘平 《河北渔业》1989,(1):50-52
一、秦皇岛水产品市场的环境条件:秦皇岛位于渤海辽东湾西部沿海,海岸线长134.5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26.4公里,岛屿海岸线8.1公里。大陆岸线中有10.5公里的岩岸(由山海关至洋河口)和205.9公里的沙岸(由洋河口至滦河口)。潮间带面积为46,650亩,其中岩礁面积3,525亩。近海岛礁14个,面积为405亩。水深10米以  相似文献   

20.
薄治礼  周婉霞 《海洋渔业》1989,11(5):214-216
<正> 石斑鱼(Ephinephelus spp)属鮨科石斑鱼属,是一种创汇率很高的沿岸岛礁鱼类,又是海水鱼中理想的增养殖品种.随着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近年来捕捞强度逐渐增大,为了保护好该优良鱼种防止其资源衰退,以免重蹈大、小黄鱼的覆辙,本文通过对石斑鱼的生态习性、资源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利用现状的论述,探讨石斑鱼资源增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实施石斑鱼资源增殖的意见.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不当之处,祈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