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流行特点 1.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禽病的种类越来越多,呈现多种家禽交叉感染禽病的趋势.旧病继续发生,新病不断出现,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鸡白痢、禽伤寒、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鸭瘟、小鹅瘟、球虫病等老病常年不断发生与流行.与此同时,不少新病先后暴发,如禽流感、减蛋综合征、肾型与腺胃型性传染性支气管炎、肿头综合征、肉鸡腹水综合征、鸡病毒性关节炎、雏鸭病毒性肝炎等.在这些新出现的疫病中,目前要特别重视禽流感疫病的防控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防制措施,防止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疫病防制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将会直接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本文对于奶牛养殖业疫病防制的现状、奶牛养殖疫病防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疫病防制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鸭脑炎病鉴别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永坤  田慧芳 《中国家禽》2003,25(15):3-5,11,12
在鸭传染病中,以脑组织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有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大肠杆菌性脑炎、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病毒性脑炎,此四种疫病的鉴别诊断,必须从流行病学、特征性症状和病变,以及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和血清学试验进行,而防制则需采用有效的疫苗和切实的免疫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生产无公害肉鸭,在疫病防治方面必须重视预防,在鸭的疫病综合防制工作中应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1科学选址合理规划1.1鸭场选址鸭场应建在地势高、干燥、采光充分、易排水、隔离条件良好的区域。鸭场周围3 km内应无大型化工厂、矿厂,1 km以内无屠宰场、肉品加工厂或其他畜牧场等。  相似文献   

5.
鸭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Duck Plague,DP),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急性、热性和败血性传染病,是目前对世界范围内水禽养殖业危害较为严重的疫病之一^[1]。该病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目。  相似文献   

6.
我国猪瘟免疫现状及防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余年来,养殖业集约化进程的加快,引种、贸易的迅速扩展,抗生素饲料的广泛应用等,使猪疫病格局有了新的特征。原发性细菌性传染病大大减少,病毒性疫病明显增多,新疫病不断出现,继发感染增多,疫病复杂化,防制难度增大。猪瘟免疫与防制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实际免疫效果下降,母猪亚临床感染增多,繁殖障碍及仔猪发病、死亡率都有增加。从技术层面审视猪瘟免疫防制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一、当前国内猪瘟免疫现状及实际免疫效果国内当前广泛使用的是牛睾丸细胞弱毒苗。近年由于市场需求,各种兔体及牛体反应组织苗又陆续出现。有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禽类养殖业发展迅速,其中鸭养殖时间成为养殖户短平快的增收产业,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推动鸭养殖业不断发展,但是在具体养殖过程中,鸭群易发生多种疫病,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会造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不利于鸭养殖业健康发展,日渐受到防疫部门和养殖户的关注,力争结合实际养殖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1鸭病毒性肝炎此疾病由鸭病毒性病原体引起,其属一种肠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养鸭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养鸭的规模化、集约化不断加强,已发展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鸭病的发生和流行却严重阻碍了养鸭业的健康发展,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控制鸭群疫病的爆发与流行,我们就1998年以来本中心临诊的203例鸭病例进行了整理统计,发现规模化养鸭场主要有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病毒性肝炎、鸭霍乱、鸭瘟等几种疫病易发.其中传染性浆膜炎73例、占35.9%,大肠杆菌病50例、占24.6%,病毒性肝炎30例、占14.8%,鸭霍乱22例、占10.8%,鸭瘟12例、占5.9%,其它疫病16例、占7.9%.现就其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鸭业的规模化发展,鸭子疫病的发生变得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发病的种类增多,亚临床型病例增多,混合感染增多,这给临床诊断及疫病防制带来困难。在种鸭养殖中,鸭的疫病常造成种鸭死亡率、淘汰率升高,产蛋率及孵化率下降,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制定合理的疫病综合防制措施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疫病防制与饲养管理、饲养环境有密切关系。要减少疫病的发生,应做好如下工作:①育雏期间应有合理的温度、通风,确保育出健壮的雏鸭。②育雏期垫料保持松软,并有一定厚度;注重饮水卫生,并防止垫料潮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海藏獒养殖业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疫病发生情况较为严重.不仅严重威胁藏獒的健康,给养殖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疫病防制工作是贯穿整个青海藏獒养殖业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地预防青海藏獒疫病的发生,在此就生产实践中青海藏獒的疫病防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ND)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病毒性传染病,除家禽外,在50多个鸟目中已证实27个目至少236种鸟可感染ND病毒.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特禽养殖业悄然兴起,疫病防制工作不容忽视.现将一例鸵鸟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国鹿群疫病防制的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养鹿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要求,如布鲁菌病、结核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等疫病一直是影响养鹿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为了摸清布鲁菌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的流行、分布、危害程度及防制等情况,2005年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对猪肉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推动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同时疫病出现的概率也逐渐提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生猪养殖业中的病毒性疫病比较常见,发病后呈病程时间长、治愈难、死亡率高等特点,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影响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常见病毒性疫病在防治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出现的.以肝脏不规则坏死、出血斑/点和心肌、腔上囊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新疫病,俗称“鸭新肝病”、“鸭坏死性肝炎病”等。初步认为其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本文综合了国内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成果,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诊断和防制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以期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和防制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余勇 《兽医导刊》2007,(7):21-24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简称无疫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动物保护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动物疫病防制实行"区域化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在无疫区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比其他区域相对特殊而更严格有力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措施,进行动物疫病综合防制,形成一个疫病防制的相对"特区",从而实现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控制、扑灭和净化重大动物疫病,促进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提高,增强动物及动物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16.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简称无疫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动物保护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动物疫病防制实行"区域化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在无疫区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比其他区域相对特殊而更严格有力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措施,进行动物疫病综合防制,形成一个疫病防制的相对"特区",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饲料营养是毛皮质量的基础,那么疫病防制是毛皮兽养殖业的成败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前,鸭病毒性疾病如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病毒性肝炎、鸭瘟等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高效、广谱、抗病毒、无药物残留的生物制剂势在必行.研究从新城疫病毒刺激的鸭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中提取基因组,采用RT-PCR技术扩增鸭γ-干扰素基因,克隆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了表达和抗病毒活性测定,以期为其在动物体内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国内各地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以Ⅰ型为主,其感染特征是传播快、发病急、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小鸭的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以上.作者总结了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诊断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俗称鸭瘟(duck plague,DP),是常见于鸭、鹅、天鹅等雁行目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对世界范围水禽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疫病之一。该病最初在1923年发现于荷兰,在我国于1959年首次报道。近年DVE的研究进展较慢,发病和流行有日趋严重之势,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