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中小规模猪场具有物资、人员和猪群进出少,猪场主直接参与生产执行意愿强等生物安全方面的优势,但却面临着缺乏技术指导、管理不规范、进出场随意性大、生物安全意识淡薄、资金投入有限等问题,造成中小规模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现状堪忧。综合上述诸多因素,中小规模猪场要想达到理想的非洲猪瘟防控效果,做好猪场围墙附近的“近身防控”是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农村中小规模的养猪场相继建立起来,并逐渐成为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中小规模养猪场的养殖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因为从业者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导致中小规模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甚至还会缺失,因此中小规模的养猪场慢慢成为猪流感和猪疫病的高发地区,给我国养殖行业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1在猪场的周围构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猪场四周的生物,尤其是猪和牛羊等牲畜是许多病原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农村中小规模猪场传染病的主要来源。因为怎样改善猪场周围的生物环境,缓解猪场疾病的感染压力,并构建起专业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目前养殖户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3.
结合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实践,对湖南省双峰县中小规模猪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从改造升级猪舍、严格消毒制度、建设生物安全体系等方面提出防控建议,并对近年来防控成效显著的规模猪场作了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我市畜牧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规模养殖比重持续增加,特别是中小规模猪场发展较快。由于中小规模猪场的免疫是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自行开展,加强对其防疫监管成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在以免疫监测为基础的防疫监管工作中,我们发现中小规模猪场自免效果令人担忧,隐患较大。本文通过监测、分析、调查等手段,探讨中小规模猪场自免存在的问题,提出防疫监管对策,以期提高中小规模猪场自免效果,降低发生疫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2018年8月份以来,我国大范围暴发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中小规模生猪饲养场如何防范非洲猪瘟传入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2018年辽宁省大连市一起非洲猪瘟疫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对中等规模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重点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讨,中小规模饲养场要切实提高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建设必要的生物安全隔离设施,所有生物安全措施的采取应基于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猪场生物安全,更好地避免卖猪环节被感染的风险,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提出猪场必须遵循"两阶段卖猪制",科学设计卖猪台和缓冲区,监控好卖猪和出猪过程,查漏补缺,完善猪场生物安全,在卖猪环节上确保猪场远离非洲猪瘟等疫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乐丰乡中小规模猪场污染主要是猪粪、污水的污染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污染。由于部分规模猪场对猪粪、污水和病死猪的处置不当而形成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乐丰乡规模猪场的污染现状,提出采取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强监管执法等行政管理措施,以及采用不同的粪污处理技术和规范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措施的防治策略,以期解决中小规模猪场的污染问题,努力实现乐丰乡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生物安全是猪场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猪场搞好生产的基本保障。猪场生物安全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人员、物资、猪只、饲料、粪污等流转运输等。近两年的非洲猪瘟疫情使得很多生物安全设施和管理不健全的养殖场遭受灭顶之灾。为协助众多在疫情中遭受打击的规模养殖企业恢复生产,文章从更严格的生物安全角度出发,在传统猪场工艺设计的基础上,对猪场功能区设置、人员物料流线规划、进出场洗消设施配置等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艺技术方案,供养猪从业者在新建和改造猪场复养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非洲猪瘟防控新形势下,各猪场都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对生物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生猪保险查勘定损中的一些传统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出现了猪场封闭式管理和查勘定损工作相冲突,病死猪理赔监督不到位、死亡原因不明、处理不及时以及部分查勘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等现象。对此,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强生物安全培训,采用网络和电子化等手段变革传统工作方式,在保险机构和畜牧兽医部门间加强联动和信息共享,把查勘定损、无害化处理和疫病监测溯源工作有机结合,把生物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小规模猪场生产系统里的猪密度较高,全进全出的管理、停产期和消毒措施通常难于实现,按日龄分阶段隔离不彻底,病原体在猪群中传播风险较大.针对小规模猪场的自身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措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猪场疫病防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措施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对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东花 《猪业科学》2021,38(6):62-65
猪场生物安全一直是养猪产业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2018年暴发非洲猪瘟疫情后,生物安全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生物安全是猪场养殖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而猪场生物安全的防控是由多个环节紧密衔接的,不仅需要加强场内消毒,场内到场外都存在生物安全防控中的不稳定因素,都需要猪场工作人员严加管控,如选址、生产相关人与车管理、猪场内部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生产防控记录等,以此提高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产业化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方式正在由千家万户的传统散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在规模养猪得到发展壮大的同时,亦带来了中小规模猪场防疫、检疫和生物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动物疫病防控面临新的形势和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推广,猪场生物安全防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设施的构建与成效,包括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意义、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防控设施的构建要求、防控设施的分类及应用情况、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防控设施的成效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经验交流     
小规模猪场管理技术要点1.重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1)猪场规模虽小,但应注意猪场的内外环境,猪舍要求通风、向阳、干燥。(2)猪舍远离居民区,猪舍周围应植树种草。猪场周围种植5~10m宽的落叶防风林,有利于猪群健康。  相似文献   

16.
对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详述,从外部防线管理、洗消中心防线管理、隔离区防线管理、生活区防线管理、生产区防线管理、有害生物防线管理等方面筑牢防线,加强管理,确保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分析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原因,提出了猪场升级改造、提高生物安全、落实防疫责任、完善处罚机制、加强流通监管和依法严厉查处等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中美在生猪养殖管理与生物安全操作方面的差异,对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猪养殖场的生猪生产和生物安全操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美国猪肉生产商生物安全与健康管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生猪养殖环节在养殖经营模式、生物安全实践和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国生猪养殖场仍旧以自繁自养为主,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等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猪场生物安全隔离控制措施仍待加强,猪场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设施设备信息化水平仍待提高。同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完善配套法律规范、促进人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现猪场生物安全要在猪场建设、猪场生产及兽医卫生制度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保证猪健康正常生长,生产安全放心的猪肉及其产品,这些措施中猪场建没是基础,猪场生产是关键,猪场兽医卫生制度是保障。生物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与动物的生存与健康,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养殖业生物安全是全球生物安全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养殖业由散养方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改变,养殖场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到猪场生物安全涵盖了猪场建设、猪场生产及兽医卫生制度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目的是切断猪病发生流行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猪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生产出安全、合格和无公害的猪肉及其产品,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下面结合养猪实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受市场发展形势的影响,中小规模猪场的数量呈现出了持续性的增加.然而,根据生猪养殖相关的要求来评定的话,其猪场的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确相对滞后,这就导致部分猪场存在生猪养殖安全隐患,容易触发养殖风险.在猪场安全隐患中,生物安全是相对普遍且隐蔽的内容,需要借助完备、科学的管理措施加以防范.基于此,本文在明确中小规模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