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平板培养基上测定了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对病原真菌疫霉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所选药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30%根府咛效果最佳;生防菌对2种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梁志怀  魏林  安哲宇 《长江蔬菜》2010,(14):103-105
对采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的莲藕腐败病病原菌进行了藕块菌丝块和菌丝体接种、藕叶菌丝块和孢子悬浮液喷雾等人工接种,以测定其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用病原菌菌丝块对嫩藕藕块进行接种发病率最高,发病最重,可作为室内莲藕抗腐败病品种筛选、病原菌致病性室内测定的首选接种方法。试验结果还表明,来源于非莲藕寄主的镰刀菌对莲藕具有一定的侵染性,使莲藕呈现典型的腐败病症状。此外,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镰刀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UPGMA聚类分析显示:供试菌株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西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离纯化得到西瓜维管束内的镰刀菌8种,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为优势种群。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的FO-1菌株致病力最强,属于西瓜专化型病菌(F.oxysporum f.sp.niveum),FO-3菌株致病最弱,茄病镰刀菌的FS-1菌株致病力弱,FS-2菌株致病力较强,其余镰刀菌种的致病力弱或无致病力。用孢子浓度为10~6个/ml的FO-3、FS-1菌液分别注射接种2真叶期的西瓜苗,间隔不同时间后再接种强菌株FO-1,可减轻枯萎病的发生,其中以接种FS-1菌株5天后或接种FO-3菌株15天和再接种强菌株FO-1的交叉保护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化学药剂与生防菌结合,对由尖孢镰刀菌芹菜专化型引起的西芹黄萎病进行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使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50 %福美双•多菌灵WP(活根菌灭)或40 %噁霉灵WP(噁霉敌)灌根均能显著消除育苗基质中的病原菌孢子,孢子下降率达99.00 %以上;大田继续使用上述3种化学药剂或改用生防菌芽孢杆菌S11和M3,都能够显著降低西芹黄萎病发病率,防治效果最高为85.98 %;其中持续单独使用50 %多菌灵WP或苗期使用50 %多菌灵WP、大田改用生防菌芽孢杆菌对西芹的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化学药剂与生防菌结合,对由尖孢镰刀菌芹菜专化型引起的西芹黄萎病进行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50%福美双·多菌灵WP(活根菌灭)或40%噁霉灵WP(噁霉敌)灌根均能显著消除育苗基质中的病原菌孢子,孢子下降率达99.00%以上;大田继续使用上述3种化学药剂或改用生防菌芽孢杆菌S11和M3,都能够显著降低西芹黄萎病发病率,防治效果最高为85.98%;其中持续单独使用50%多菌灵WP或苗期使用50%多菌灵WP、大田改用生防菌芽孢杆菌对西芹的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龙  王勇  李旭双  陈典 《北方园艺》2015,(6):110-113
以采自于黑龙江省双城、大同、甘南、五常等地的大蒜干腐病病样为供试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测定,同时进行4种药剂的室内筛选;并选取这2种药剂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含药培养基,进行抑菌试验,制作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大蒜干腐病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wn oxysporum Schlecht),60%纯白多菌灵和根萎停对大蒜干腐病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经毒力回归方程计算,防治尖孢镰刀菌时根萎停的EC50值为29.65mg/L,60%纯白多菌灵的EC50值为69.82mg/L,表明根萎停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苦瓜枯萎病病原的鉴定及植株体内菌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福建省福州市的苦瓜枯萎病病株上分离到19个镰刀菌菌株,经Booth镰刀菌鉴定方法及尖孢镰刀菌特异性引物(FOF1/FOR1)PCR鉴定,确定19个菌株均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将该菌株回接健康苦瓜幼苗,植株表现枯萎症状,重新分离又获得相同的病原物。采用分段取不同病株样本的方法研究了该菌在植株体内的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无症植株、中度病株和重度病株体内均存在尖孢镰刀菌,无症植株含菌量最低,中度病株含菌量最高,重度病株含菌量次之,但均表现为茎基部含菌量最高,根部次之,茎中部则低于根部,茎顶部和叶片均未分离到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2016—2018年以洛阳地区不同牡丹种植地的根腐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检测分离物的致病性,同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对具有致病性的分离物进行鉴定,以明确引起洛阳地区牡丹根腐病发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从30份根腐病株中共分离获得15株病原分离物,离体致病性检测表明9株分离物具有显著致病性;根据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9株致病分离物为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rDNA-ITS序列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中7株致病分离物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2株致病分离物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因此,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是引发洛阳地区牡丹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2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根腐病的发生,其中茄病镰刀菌为优势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西葫芦根腐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所采集的西葫芦根腐病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得到5种病原菌,分属于疫霉菌Phytophthora和镰刀菌Fusarium2个属。经致病性测定,确定引起西葫芦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疫霉菌,镰刀菌对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生有加重作用。经鉴定该致病疫霉菌为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anae),主要致病镰刀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10.
李旭双  陈典  梁誉  王勇 《中国蔬菜》2012,1(20):88-93
以感病的大蒜品系Z-1001鳞茎为材料,经病原菌分离与单孢纯化,获得F、J、H、G 4种纯化菌株。依据病原菌致病性测定,证实F菌株、J菌株为大蒜干腐病主要致病菌株。采用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并结合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F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J菌株为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Matsush.)Nirenberg〕,说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cht)和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Matsush.)Nirenberg〕是大蒜干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内蒙古地区设施甜瓜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发生严重、植株死亡率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以改善土壤环境、缓解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为目的,集成设施甜瓜抗连作障碍技术:设施内空气和土壤消毒处理技术;设施土壤深耕技术;嫁接育苗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改良设施土壤技术;设施土壤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15种生防菌中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效果较明显的4种生防菌NSY4、NSY19、NSY50、DSN012。以津研4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4种生防菌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枯萎病防治的作用。结果表明,生防菌NSY4基质可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总根长及根体积,分别比不添加生防菌的对照增加42.86%、26.09%、47.06%、58.82%、57.58%和51.44%;黄瓜根际基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20%、37.60%、71.88%、5.22%。添加生防菌的基质处理显著增加了根际基质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减少了真菌、尖孢镰孢菌数量;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25.00%~62.50%。因此,基质中接种生防菌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其中添加生防菌NSY4的基质处理可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有效缓解尖孢镰孢菌的侵害,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内蒙古西部地区一种新病害——胡萝卜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用胡萝卜片接种、有伤口和无伤口胡萝卜肉质根接种及盆栽接种进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3个菌株F1、F2和F3均表现致病性。经形态学鉴定,F1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F2和F3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进一步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病原菌r DNA-ITS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 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鉴定结果和形态学鉴定的结果一致。明确了内蒙古西部地区胡萝卜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为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  相似文献   

14.
镰刀菌引起的北京市草莓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北京市昌平区采集的35个草莓根腐病病样进行病原鉴定,结果分离获得13个菌株,根据培养特征和形态学鉴定,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菌株的rDNA-ITS序列并进行测序,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序列比对,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一致。将分离到的菌株回接到健康草莓幼苗上,植株表现出与田间发病相似的症状,重新分离能够得到相同的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性检测,最终确定北京市昌平区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为Fusa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15.
采用育苗接种生物菌剂的方法,研究7种生物菌剂对西瓜苗期生长的影响和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S1(绿色木霉菌剂)、S4(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S6(西瓜专用菌剂)对西瓜的促生效果较为显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等指标高于对照。生物菌剂对西瓜枯萎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与各自对照相比,早佳8424病情指数降低了76.2~92.8,西农8号病情指数降低了37.0~54.6,且对于2个品种的防病效果均以S6最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的生长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峙培养抑菌率达67.75%,分生孢子萌发数目仅为对照的24.4%,对病原菌的持续抑制作用达49.3%。综上,S6在西瓜促生和防治西瓜枯萎病两方面的综合效果最好,且其菌株对西瓜枯萎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组织分离法、直接挑取法和组织浸液划线法对贮藏期患病莲藕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分离得到9种真菌,经回接发现9种真菌均致病.再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9种真菌中有3种分别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和芽枝孢霉属(Cladosporium),其他6种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  相似文献   

17.
胡长志 《长江蔬菜》2013,(18):92-94
莲腐败病是白莲种植区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试验对发病白莲上的病原茵进行分离鉴定。该病原分离物在PSA培养基上气生茵丝由白色渐变成深紫色,并产生大小两种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稍呈弯曲,两端尖细,大小为(39.1-55.2)μm×(2.8~4.6)p,m,多为3个隔膜,少部分为1-2隔或4~5隔;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无隔膜,大小为(5.0~9.2)μm×(2.0~3.5)μm。致病性测定表明分离物能100%引起白莲出现典型的白莲腐败病的症状。ITSl/ITS4的PCR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Fusariumoxysporum£sp.nelumbicola的序列同源性为99%。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物为尖孢镰刀茵莲专化型Foxysporum f.sp.ndumbicola。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人工接种尖孢镰刀菌于无土栽培基质,采用稀释涂抹平板法测定基质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变化,研究威百亩、棉隆、氰氨化钙、甲醛、1,3-二氯丙烯、二甲基二硫和甲基碘7种熏蒸剂不同浓度处理及作用时间对无土栽培基质中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7种熏蒸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基质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其中,120mg·L-142%威百亩和300mg·L-198%棉隆熏蒸5d对尖孢镰刀菌的灭杀率达100.00%;40%甲醛稀释50倍、800mg·L-1氰氨化钙、400mg·L-1二甲基二硫、150mg·L-11,3-二氯丙烯和300mg·L-1甲基碘熏蒸8d对尖孢镰刀菌的灭杀率分别达99.07%、98.71%、96.57%、94.86%和85.00%。由此得出,威百亩和棉隆对无土栽培基质中尖孢镰刀菌的灭杀效果最显著,且熏蒸时间短,其次为甲醛与氰氨化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