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压实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娜  王立海 《森林工程》2010,26(1):7-11
概述国内外有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压实的研究成果,压实主要造成土壤容重和机械阻力增加,土壤通气性、持水性和渗透性降低,土壤内化学元素吸收受到限制,进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同时压实还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表面CO2释放速率,并分析减轻土壤压实的方法和土壤压实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地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土壤呼吸对于林地树木生长的重要性。分析人工干扰等外力作用导致土壤压实,使土壤容重增加,改变土壤孔隙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对影响因素和机理的分析,从微观角度利用微分原理,推导出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就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森林与土壤是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且彼此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介质,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立地条件往往决定了其上发育的植被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状况影响着植物的健康状况,反之植被的生长和演替也必然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状况.因此,植物与土壤的相互制约作用必将是随时空尺度而变化的~([1-2]).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壤与园林绿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城市土壤形成因素、城市土壤特点及土壤性能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分析,提出了适应城市土壤特点特定的园林绿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物质转化、能量流动、土壤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栖息地。根据油松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研究现状,对油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和氮以及真菌和细菌相关研究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油松营林、造林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对徐州市九里山建筑垃圾填埋场人工造林恢复植被后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恢复样地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密度减小,土壤pH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水平显著增加。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随植被的生长呈降低趋势,原因可能为当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不能满足植物根系吸收时,植物根系会分泌一些有机酸来活化土壤中的磷元素供植物吸收。土壤全钾含量没有显著差异,速效钾含量随着植被的生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机械车辆在林地表面行走作业后,会破坏林地表层植被,对林地土壤造成压实并留下车辙。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深入研究了机械作业压实对土壤的影响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采用文献分析法简述了林业车辆作业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碳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统计分析了20世纪末至今国内外相关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并总结归纳了常用的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案。分析表明:车辆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使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小、渗透率降低,并且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化学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此提出今后应在土壤的不同质地和形态差异化方面以及土壤结构变异对车辆通过性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土壤对毛竹眉径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50块标准地材料,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性质与毛竹眉径间的关系及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指出,土壤因子与毛竹眉径生长关系非常密切,线性回归和复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α=0.01),但不同因子对毛竹眉径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同,土层厚度、20 cm以下土壤有效磷和速效氮含量是影响毛竹眉径生长的主导因子。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较大差异,对毛竹生长来说,变质岩和岩浆岩发育的土壤质量差异不明显,但沉积岩发育的土壤质量明显差。  相似文献   

9.
土壤微生物、植食性昆虫、土壤动物等通过植物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但目前研究多针对单个生物群体,对这些生物体的累积作用和相互作用的认识并不完善,同时微型土壤动物在根际中重要地位往往被忽视。文中结合根际微型土壤动物与植物及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阐述微型土壤动物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是如何发展和相互作用的。植物与根际微型动物间的相互作用显然不仅局限于微型动物的矿化活动,对植物造成的影响并不单一。相反,植物、共生菌群、土壤动物和土壤营养状况与微动物群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微型土壤动物影响植物并受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使高速公路两边的通道绿化植物生长不良,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美化效果。通过对连霍高速三门峡段的两旁绿化土壤取样检测,分析研究土壤状况,结合植物生物特性及其对土壤的要求,诊断土壤并提出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1.
AboutSoilErosionandSoilandWaterLossZhangHongjiangCOlleg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n,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1ig100083,P.R...  相似文献   

12.
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库布齐沙漠研究了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藻类或苔藓类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含量均显著高于流动沙土,同时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含量也高于下层土壤的微生物含量,说明沙漠地区生物结皮不仅是土壤养分活动的中心,也是土壤微生物富集的中心.并且,沙丘不同部位、人工或天然植被类型的不同等对藻类或藻类-苔藓类生物结皮层或2~10 cm土层三大微生物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土的目力鉴别在土分类方面的应用,介绍了这个领域中的一些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壤-植被系统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分析土壤健康概念与内涵、土壤-植被系统的组成与边界的基础上, 着重从植被类型与特征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健康、化学健康和生物健康3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防护专用林、防护型用材林、防护型经济林和防护型薪炭林以2∶1∶1∶1比例配置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定位研究,其结果是:(1)在1~4 a期间,红壤区和紫色土区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8.98%和36.05%,平均含沙量分别减少41.19%和18.43%; 4~7 a期间,两区域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99.86%和75.73%,平均含沙量减少97.52%和 78.00%.(2)植被恢复后的第7 a,红壤区的土壤侵蚀量已控制在允许量以内,为3.42 t·km-2a-1;紫色土土壤侵蚀量以养分流失为标准时,在允许量以内,以成土量为标准时,尚有一定距离.(3)红壤水土流失量比紫色土小,在水土流失量的减小速度上大于紫色土区.红壤较紫色土区生态恢复快.(4)降雨量在10.1 mm·d-1以上时,造林1~4 a期间,两类区域均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量主要产生于25.1 mm·d-1以上的几场降雨.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生物质土壤改良剂作为沙质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的改良效果,通过室外蒸发试验比较了生物质土壤改良剂和羊粪2种改良介质的不同施用率(0%,10%,20%,30%,40%,50%)对风沙土物理性状及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生物质改良剂追施比例的增大,土壤容重降低幅度为3.76%~42.11%,孔隙度、孔隙比增加幅度分别为8.52%~54.09%和15.55%~151.13%,饱和含水量最大增幅达到157.44%,是对照的2.57倍;经方差分析证明,G2、G3、G4、G5处理的土壤容重,G3、G4、G5处理的土壤孔隙度及饱和含水量,与CK相比,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各时段内累积蒸发率快慢呈CKG1G2G3G4G5,即随着改良剂添加比例的增大而递减。与同比例下的羊粪相比,经过生物质改良剂作用后的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孔隙度及饱和含水量明显升高;各蒸发时段内累积蒸发率表现为:G1Y1、G2Y2、G3Y3、G4Y4、G5Y5。综合分析认为,生物质土壤改良剂能够有效地改善风沙土的物理性状,降低蒸发速率,增强沙土的保水能力;此外,在土壤各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上,生物质土壤改良剂的最佳配比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Soil erosion pose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many tropical uplands. Agroforestry has been proposed as a sustainable land use that can mitigate soil erosion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small farmers. To evaluate such claims, we must (a) develop a composite measure of effectiveness, such as a soil conservation index, and (b) define it in terms understood by the farmers who ultimately choose to adopt and implement agroforestry. We construct an empirical soil conservation index as a weighted average of farmer perceptions of four soil attributes and develop a statistical model of soil conservation benefits of agroforestry by using survey data from the Philippines. Accounting for self-selection bias, we evaluate the soil conservation benefits by tes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 and the level of agroforestry adoption. Our estimated model shows that agroforestry can generate 15-20 percent soil conservation for the typical small farmer. We offer several methodological, practical, and policy insights. Because many farm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ace informational and capital constraint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public policies should support smallholder agroforestry, a type of “natural investment” in soil capital, to generate private and publ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是反映土壤肥力最为重要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文章综合论述了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做了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人工林地力的衰退与维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林地力的衰退与维护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文中介绍了国内外人工林地力衰退状况,从人工林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土壤微生物种群区系变化、植物自身毒素、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地力衰退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保护林下植被、调整林分结构、混农林业、混交、轮作与休闲以及林地施肥与土壤改良等措施维护地力,概述了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