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筛选最佳的‘西林3号’核桃体细胞胚胎诱导和增殖培养条件。【方法】通过进行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外植体、不同采样时期、不同激素浓度配比、不同蔗糖与谷氨酰胺浓度处理,对核桃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进行研究,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同时对比不同激素浓度对核桃体细胞胚胎增殖率的影响,筛选最佳增殖培养基。【结果】雄花(花药)、种子、幼胚的最佳消毒方法分别为70%乙醇15 s+10%NaClO浸泡4 min、70%乙醇30 s、70%乙醇5 min,培养4 d后的存活率高,污染率低。幼胚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材料,5月31日是最佳的采样时间,诱导率分别为(65.00±7.07)%和(85.83±1.17)%。以愈伤组织为材料时,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为改良DKW培养基添加1.0 mg/L 6-BA、2.0 mg/L KT、0.01 mg/L IBA,诱导率为(37.94±1.33)%。以愈伤组织为材料时,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蔗糖质量浓度为30 g/L,诱导率为(82.67±0.94)%,谷氨酰胺不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体胚增殖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为改良DKW培养基添加0.5 mg...  相似文献   

2.
基因研究依赖于植株再生,香樟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以体胚发生为主。以岳阳、郴州、醴陵、长沙、怀化、娄底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未成熟合子胚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在体胚发生过程中对体胚及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目的在于为湖南省不同种源樟树体胚发生建立基础,完善樟树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适合岳阳、怀化樟树诱导体胚发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1 mg·L~(-1) 6-BA+0.1 mg·L~(-1) 2,4-D,其余种源均为MS+1 mg·L~(-1) 6-BA+0.3 mg·L~(-1) 2,4-D;岳阳、怀化、娄底种源樟树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5 mg·L~(-1) 6-BA+0.1 mg·L~(-1) NAA,醴陵和长沙种源樟树为MS+3 mg·L~(-1) 6-BA+0.3 mg·L~(-1) NAA,郴州种源为MS+5 mg·L~(-1) 6-BA+0.3 mg·L~(-1) NAA;诱导岳阳、郴州、醴陵、长沙、怀化、娄底樟树芽生根的最适激素浓度分别为1 mg·L~(-1) IBA+0.1 mg·L~(-1) NAA、1 mg·L~(-1) IBA+0.5 mg·L~(-1) NAA、1 mg·L~(-1) IBA+0.3 mg·L~(-1) NAA、1mg·L~(-1) IBA、1 mg·L~(-1) IBA+0.1 mg·L~(-1) NAA、1 mg·L~(-1) IBA+0.3 mg·L~(-1) NAA。该研究为樟树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筛选花榈木高频率体胚发生的基因型和采种时期,为花榈木体胚发生的研究提供材料基础。【方法】花榈木7个基因型的成熟胚和5个采种时期的未成熟胚在B5培养基中添加6-BA(0.2 mg/L)+2,4-D(2.0 mg/L)+蔗糖(30 g/L)+结冷胶(2.5 g/L)+谷氨酰胺(0.5 g/L)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其胚性愈伤组织在B5培养基中添加KT(0.5 mg/L)+2,4-D(1.0 mg/L)进行体胚诱导。【结果】1)在7个基因型中,基因型GZGL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41.07%),基因型GZPT体胚诱导率最高(18.4%);胚性愈伤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分别在基因型GZPT(7.21 mg/g)、AHQM(27.7 mg/g)和ZJLQ(18.39 mg/g)中最高。2)在不同采种时期中,胚性愈伤诱导率(37.49%)和体胚诱导率(14.2%)有一个窗口期,均以T4最高;胚性愈伤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分别在T2(5.89 mg/g)、T1(18.39 mg/g)和T1(11.09 mg/g)中最高。3)相关性分析表明,体胚诱导率与基因型和采种时期具有显著相关性。4)利用细胞组织学技术初步了解到花榈木胚性愈伤细胞起源为内起源和外起源。【结论】不同基因型和采种时期对胚性愈伤诱导率、体胚诱导率及碳氮的积累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体胚诱导率以基因型GZPT最高;而在不同采种时期中,T4体胚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幼胚离体培养挽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变异丰富、具有重要遗传育种价值的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幼胚自然败育率很高,研究其离体培养挽救技术具有重要的遗传育种学意义。以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幼胚为材料,进行了其离体培养促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胚珠的适宜离体培养时期为花后30 d,萌动率47.7%;胚珠的适宜萌动培养基为Nitsch 6-BA 0.5 mg/L IBA 2 mg/L GA30.5 mg/L;筛选出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得到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8.6%,并初步诱导出了不定芽;愈伤组织切片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幼胚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以内起源为主。  相似文献   

5.
桃幼胚及幼胚子叶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露桃和湖景蜜露桃幼胚及幼胚子叶为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损伤方式等因素对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是影响幼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重要因素,MS适合供试材料诱导愈伤组织;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因品种而异,NAA1.0mg·L-1对45d、0.5mg·L-1对55d玉露,BA0.5mg·L-1对55d湖景蜜露效果较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2,4-D对供试幼胚均无明显效果;幼胚的发育状态是影响诱导愈伤组织的另一因素,玉露桃45d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6.6%,而55d诱导率为81.6%。愈伤组织可在MS 0.05mg·L-1NAA 1.0mg·L-1BA培养基上分化成芽,再生芽在1/2MS 1.0mg·L-1IBA培养基上生根。幼胚子叶不定芽再生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为NAA0.50mg·L-1 BA10.0mg·L-1、NAA0.05mg·L-1 TDZ3.0mg·L-1;带胚芽子叶纵向刻伤再生率高;不定梢(芽)在1/2MS 2%蔗糖 7.5g·L-1琼脂 IBA1.0mg·L-1 Ad20mg·L-1的培养基上能生根。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水曲柳不同外植体(无菌苗叶片和下胚轴、未成熟合子胚、成熟和未成熟合子胚子叶)为材料,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体胚形成、体胚萌发生根培养基上诱导分化。结果表明,附加了5.0 mg·L-1 NAA和2.0 mg·L-1 6-BA的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为诱导水曲柳胚性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在5种不同的外植体中,成熟和未成熟合子胚子叶更适合作为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在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中,成熟合子胚子叶诱导率为11.7%,未成熟合子胚子叶诱导率为9.7%;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WPM为最佳基础培养基,附加0.1 mg·L-1 6-BA和0.15 mg·L-1 2,4-D的激素配比,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系数可达到1.54。在体胚成熟过程中,MS培养基内添加1.0 mg·L-1 ABA时,体胚的诱导率最高,达到55%。在生根萌发的WPM基础培养基中附加1.0 mg·L-1 IBA和1.0 mg·L-1 IAA的激素配...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尾松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家系马尾松幼胚的采集、接种,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计算实验数据,利用SPSS1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以LP为基本培养基,最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的采种时期是4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这一时期不同家系对诱导率影响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幼胚成长,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逐步下降;马尾松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需在暗培养条件下进行;在初步试验中,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最佳的是第③号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8.
白刺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刺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以及培养基中氮源和无机盐浓度对白刺花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以期建立白刺花体细胞胚发生、发育及调控技术体系,为白刺花种苗快速繁殖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白刺花叶片为外植体,研究生长调节剂2,4-D(1.0、2.0、3.0、4.0 mg ·L -1 )、NAA(0、0.5、0.8、1.0 mg ·L -1 )、6-BA(0.2、0.5、1.0、2.0 mg ·L -1 )和TDZ(0、0.2、0.5、1.0 mg ·L -1 )组合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NAA(0、0.2、0.5 mg ·L -1 )、6-BA(0、0.5、1.0 mg ·L -1 )和TDZ(0、0.2、0.5 mg ·L -1 )组合对体细胞胚发生的调控作用,筛选最优生长调节剂组合;并研究培养基中KNO 3和NH 4NO 3比例对体细胞胚发生的作用,及MS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1/5MS 、1/4MS、1/3MS、1/2MS)对体细胞胚萌发的影响,筛选最佳的体细胞胚发育及成熟萌发条件。【结果】白刺花叶片外植体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 + 2,4-D 3.0 mg ·L -1 + NAA 0.5 mg ·L -1 + 6-BA 0.2 mg ·L -1 + TDZ 1.0 mg ·L -1 +蔗糖40 g ·L -1 +琼脂7.0 g ·L -1 ,诱导率为42.0%。采用MS基本培养基时,最佳的体细胞胚发生培养基为MS + NAA 0.5 mg ·L -1 + 6-BA 1.0 mg ·L -1 + TDZ 0.5 mg ·L -1 +蔗糖40 g ·L -1 +谷氨酰胺100 mg ·L -1 +琼脂7.0 g ·L -1 ,体细胞胚发生率为78.46%,总胚数为对照的3.6倍;MS培养基中,KNO 3浓度提高1倍、NH 4NO 3降至1/2时,体细胞胚发生率可提高至91.33%,总胚数为采用MS基本培养基时的1.4倍;1/3MS培养基有利于体细胞胚的萌发,萌发率为82.75%,幼苗长势良好,单株平均鲜质量为76 mg,幼苗驯化移栽1个月后成活率达90%以上。【结论】白刺花叶片接种于添加2,4-D、NAA、6-BA和TDZ不同组合的诱导培养基上,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胚性愈伤组织,2,4-D浓度对愈伤组织形态和质地有较大影响。TDZ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形成,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组合及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对体细胞胚的形成和发育具有调控作用,降低MS无机盐浓度可提高体细胞胚萌发率,本试验体系的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长白落叶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揭示影响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并探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长白落叶松3个家系优良单株的种子,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比较外植体采集时间、家系、2,4-D浓度及基本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于含不同种类、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获得体细胞胚。选取发育正常的体胚进行萌发,待体胚生根后移栽。【结果】不同时间采集的未成熟合子胚,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别,授粉后63天的合子胚诱导率为5.61%,授粉后70天诱导率为22.35%,而授粉后80天未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长77-22’、‘长77-37’和‘长73-50’3个家系胚性愈伤组织的平均诱导率分别为6.69%,11.17%和3.11%;2,4-D浓度对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具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会随2,4-D浓度升高而升高,当其浓度为1.5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11.11%,而当2,4-D浓度超过1.5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则开始下降;BM,MS,S培养基均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其中,BM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S培养基的诱导率次之,MS培养基的诱导率最低。胚性愈伤组织在含2,4-D 0.3 mg·L~(-1)、6-BA0.1 mg·L~(-1)及KT 0.1 mg·L~(-1)的BM培养基上增殖15天可获得相对较多的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率为345.93%;在含2,4-D 1.5 mg·L~(-1)、6-BA 0.5 mg·L~(-1)及KT 0.5 mg·L~(-1)的BM培养基上培养14天,再经诱导可获得较多的体细胞胚胎,每克愈伤组织平均诱导179.87个体胚,并且这些体胚的萌发率及植株再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00%,66.67%;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为27.08%。【结论】不同长白落叶松家系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散粉后70天的合子胚适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基本培养基为BM,添加2,4-D 1.5 mg·L~(-1)。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在含高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易丧失胚性,且增殖速度慢,但体胚的发生量及萌发率相对较高;适当降低生长调节剂浓度利于愈伤组织保持胚性及增殖,但体胚的发生量及体胚的萌发率有所下降;当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浓度较低时,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但仍能使其胚性长期保持;采用浓度为0.5 mg·L~(-1)的NAA代替0.15 mg·L~(-1)的2,4-D有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胚的萌发率。因此,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的,选择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进行继代。  相似文献   

10.
以牡丹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牡丹的胚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和丛生芽的诱导、芽的生长及生根情况。结果表明:适合牡丹无性系建立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Vc100mg/L;适合3种牡丹胚生长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IBA0.5mg/L+CH100mg/L;适合3种牡丹丛生芽产生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IBA0.5mg/L+CH100mg/L;适合3种牡丹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AA1.0mg/L+IBA2.0mg/L+NAA0.2mg/L,其中,朝霞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可达82.35%。  相似文献   

11.
阴香、刨花楠、香叶树和樟树是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用途。为阴香、刨花楠、香叶树和樟树苗木的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以阴香、刨花楠、香叶树、樟树的1 a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IBA对其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香、刨花楠、香叶树和樟树生根能力差异显著,IBA能够显著促进四种樟科植物插穗生根(p<0.05),但不同树种最适IBA浓度不同。阴香、香叶树和刨花楠插穗生根最适IBA浓度为2000 mg·L-1,生根率分别为84.95%、78.26%和78.16%,根数分别为6.33、1.33和10.17,根长分别为17.90cm、4.42cm和4.32cm。樟树插穗生根最适IBA浓度为3000 mg·L-1,生根率(85.42%)和根数(9.67)达到最大。由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4个树种生根效果,香叶树的隶属函数均值最大(0.56),生根效果最好,其次是樟树(0.54)和阴香(0.53),均值较小的是刨花楠(0.46),生根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樟树组织培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经选育的樟树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以樟树带侧芽的嫩枝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适宜樟树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4.0 mg.L-1+IBA 0.2 mg.L-1;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MS+IBA 1 mg.L-1+NAA 0.2 mg.L-1。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处理对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发育的效应,为杂交鹅掌楸大规模繁殖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5202基因型的杂交鹅掌楸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比较在体胚分化阶段单独添加ABA以及同时添加ABA和ZT对体胚分化的影响;通过体胚发生数量统计、体胚生长状况观察等筛选出诱导效率高、体胚发育正常的体胚分化培养基。【结果】1)在体胚分化培养基中添加ABA对体胚的分化及成熟具有促进作用,添加0.5~1.5 mg·L-1 ABA可加快体胚发育,且体胚形态正常;添加2.0~2.5 mg·L-1 ABA时,虽使体胚分化率明显提高,但畸形胚比例增加;低浓度ABA处理30天后转入光培养2周体胚即可成熟;而未添加ABA处理的体胚在同样条件下未完全发育成熟,体胚呈白色、子叶淡黄色。2)在体胚分化培养基中同时添加ABA及ZT能提高体胚分化率及促进体胚发育; 2.0 mg·L-1 ABA结合0.2~0.4 mg·L-1 ZT处理后光培养2周,体胚形态发育正常,子叶分化明显,胚根健壮,生长状况较佳;未经过ZT处理的体胚生长发育较慢; ZT浓度高于0.6 mg·L-1时体胚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不利于体胚分化及成熟。【结论】在杂交鹅掌楸体胚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ABA和0.2~0.4 mg·L-1 ZT能够进一步提高体胚发生效率,促进体胚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4.
IBA+NAA、国光生根剂对香樟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采用国光生根剂大树根动力②号与吲哚丁酸和萘乙酸混合液(IBA+NAA),以0.5,1.0,1.5,2.0L施入量的4种梯度对移植香樟假植苗进行处理,观测不同生根剂处理对根系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剂对香樟的生根有明显影响.两种生根剂处理的影响相似,随着生根剂施入量的增加,香樟根系萌发时间表现为先缩短...  相似文献   

15.
以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为材料,研究体胚不同发育阶段、大量元素和维生素C、基因型、激素组合以及移栽基质对体胚苗萌发和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雷型胚萌发效果最好;3/4 MS培养基较适合体胚苗的萌发;Vc有利用保持体胚苗维持正常形态。不同基因型体胚苗萌发差异较大,基因型1×5002萌发效果最好,成苗率为84.26%;而1×4088仅有13.24%。KT 0.1 mg/L+IBA 0.1 mg/L有利于促进体细胞胚的萌发。不同基因型体胚苗移栽存活率有差异,黄心土较混合泥炭土更适合体胚苗移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的影响,探讨金叶银杏的生根机制,为金叶银杏苗木扦插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通过NAA和IBA处理金叶银杏硬枝插穗,检测它们对插穗的生根状态、生根指标及IBA对扦插过程中插穗皮部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激素含量的影响,探究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结果】1)金叶银杏插穗愈伤组织诱导期和形成期、不定根发生期和形成期分别在插后的20~26、26~42、42~53、53~79 d。2)800 mg·L^-1 IBA和400 mg·L^-1 NAA+400 mg·L^-1IBA(混合)处理的插穗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期及生根率与根数都较其他相应处理的效果好,其中生根率分别达64.4%和51.1%;不定根数分别达8.6条和9.3条。3)插穗生根过程中(500 mg·L^-1 IBA处理)基部韧皮部的SOD、PPO活性在插后40、60 d达到高峰,均比对照提前20 d达到峰值;插穗的POD活性出现上升-下降-升高的趋势,插穗可溶性糖也出现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但时间点不一致;而淀粉的含量出现下降-上升的趋势。4)生根期间插穗基部韧皮部的IAA含量出现了2个峰值和一个谷值;而ZR含量在第40天达到峰值后下降;G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ABA含量在插后的前期高后期低,且值都低于同期对照。IAA/ABA比值在插后的第40天(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谷底,后又上升(不定根形成期)。IAA/GA在插后的40~60 d内快速上升,80 d后又开始大幅下降;IAA/ZR值在扦插愈伤组织形成期(40 d)呈下降趋势,到60 d时(不定根发生期)又急剧上升到峰值。【结论】高活性的SOD和POD有利于插穗初期愈伤组织的形成(40 d),高活性的POD与PPO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60 d)。较高的IAA含量是保证愈伤组织形成(20~40 d)的必要条件,不定根形成期(60 d)需要较高的IAA/ZR、IAA/ABA、IAA/GA比值。本研究为金叶银杏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的研究及金叶银杏苗木的快速繁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索出不同基因型楸树离体培养条件的差异,并分别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以期为今后楸树良种产业化生产和繁育提供理论借鉴和科学依据。【方法】以‘洛楸1号’‘朝霞楸’‘云朵楸’和‘鲁楸1号’4个楸树优良品种为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并对4个品种的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楸树品种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诱导阶段:6-BA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洛楸1号’和‘鲁楸1号’的诱导率可达100%;6-B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朝霞楸’和‘云朵楸’的诱导率最高,依次为100%,81.82%。增殖阶段:同一增殖处理对楸树4个品种的增殖效果不同,1.0 mg/L 6-BA最适于‘洛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为4.70;1.5 mg/L 6-BA最适于‘云朵楸’和‘鲁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依次为3.38、5.68;6-BA 3.0 mg/L最适宜‘朝霞楸’增殖,增殖系数为5.49。生根阶段:相同质量浓度的NAA比IBA能更好地促进楸树4个品种生根,0.1 mg/L NAA最适合‘朝霞楸’生根,生根率为97.50%;0.2 mg/L NAA最适合‘云朵楸’和‘鲁楸1号’生根,生根率依次为76.67%、93.33%;0.4 mg/L NAA最适合‘洛楸1号’生根,生根率为96.97%。【结论】4个楸树品种在组织培养阶段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繁殖能力存在差异,应针对品种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芳樟离体繁殖体系。采用0.1%HgCl_2溶液对芳樟新生嫩茎进行消毒,适宜的消毒时间为10min。1mm茎尖的成苗率达到85.3%,在附加BA0.5mg/L、GA_30.2mg/L、IBA0.2mg/L的MS培养基上,芳樟的增殖系数可达15,试管苗大规模移栽的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樟树组织培养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报道了应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对樟树家系进行快速繁殖的初步结果.试验表明:带腋芽的茎段外植体在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MS培养基上可分化形成不定芽,但芽增殖和继代培养过程并不需要添加生长素.在DCR BA 3.0 mg/L的培养基上增殖培养时,平均每个外植体增殖4.7个不定芽,高度小于1.5 cm的不定芽的比例为74.1%;而在DCR BA 4.0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平均每个外植体增殖2.4个不定芽,高度大于1.5 cm的枝芽比例可提高至58.1%.枝芽接种在DCR IBA 1.5 mg/L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培养28 d的生根率为98%,移植的再生植株95%以上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