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资源稀缺的野生冬虫夏草作为传统的珍贵中药和滋补品,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而利用家蚕蛹培育的蚕蛹虫草,经测定其所含营养成份与野生虫草相当,有些甚至超过,是野生虫草重要的、理想的替代品,愈来愈受到市场青睐。利用家蚕蛹人工培育蚕蛹虫草技术在农村推广,可大大提高栽桑养蚕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同属异种,主要药用成分与冬虫夏草接近,具有抗炎、抗癌、抗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可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由于野生蛹虫草的资源有限,人工栽培蛹虫草成为发展趋势。该文综述了蛹虫草的人工固体培养、液体培养、蚕蛹培养等栽培方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蛹虫草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真菌。本文概述了蛹虫草人工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菌种选育、蚕蛹虫草培养技术、人工固体培养技术、液体发酵培养技术,为蛹虫草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秦巴虫草的人工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 3 a调查研究 ,从秦巴山区的野生虫草中分离出新的虫草菌种 ,通过在家蚕蛹和 5龄蚕体上培养 ,获得了与天然虫草形态相似的家蚕蛹虫草和 5龄蚕虫草 ,暂定名为秦巴虫草。试验证明其生物转化率在80 %以上 ,定向培养子座发生率在 48%左右 ,家蚕蛹虫草干重为 0 .2 1~ 0 .2 8g/个 ,5龄蚕虫草单个体重为0 .3 2~ 0 .40 g/条。  相似文献   

5.
为蚕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野生北冬虫夏草菌种为接种材料,以家养的活体桑蚕蛹为寄主,研究了蚕蛹虫草菌种制备、接种、发菌至出草的人工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接种前削去蚕茧后放置2d,可有效去除病蛹及生命体征弱的蚕蛹,能在源头上控制污染;接种的蚕蛹虫草液体菌丝的活度越高,接种后的蚕蛹僵化越快;接种部位选择蚕蛹翼翅正后方与第3环节交叉点,易操作且蚕蛹体液和菌液不易溢出;菌丝完成营养生长后,给予300lx光照和10℃温差刺激(300lx光照22℃培养14h,黑暗13℃培养10h为周期)培养7~10d能有效促进蚕蛹虫草菌丝转色和子座的形成,在此条件下出草率达98.5%,虫草平均鲜重达1.25g。  相似文献   

6.
江明珠  颜辉  闻燕  李向梅  祁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38-9539,9563
[目的]为家蚕蛹虫草大米培养基的应用和提高养蚕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对家蚕蛹虫草子实体及其大米培养基残基进行脱脂、热水浸提、脱蛋白、醇沉、干燥后得到粗多糖,用同种方法提取、纯化,并比较提取、纯化结果。[结果]家蚕蛹虫草子实体提取粗多糖得率为25.75%,培养基为12.85%。家蚕蛹虫草子实体和培养基粗多糖经DEAE-纤维素柱纯化,得到相似单一峰;家蚕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洗脱峰部分多糖含量占上样多糖总量的82%;培养基多糖的洗脱峰部分多糖含量占上样多糖总量的74%。两者所含多糖类似,大米培养基粗多糖得率较低,可不提取,有直接作为添加剂等生产应用价值。[结论]家蚕蛹虫草大米培养基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添加剂加入饲料或调味品酿制原料中。  相似文献   

7.
<正> 蛹虫草又名蚕蛹虫草、北虫草。由于滋补、药用功效与冬虫夏草相近,正日渐成为冬虫夏草的理想替代品,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人工培育蛹虫草时,先将蛹虫草菌接种于含有蛋白质的培养基上,搁置室内合适的温度和自然光线下,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再挑取分生孢子用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浊液,接种于宿主即蛹体上,保护至僵硬。然后将僵硬的蛹放在模拟蛹虫草自然生态条件下培养,从蚕蛹中长出的子座便同野生蚕蛹一模一样。具体操作可分下列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8.
采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蛹虫草液体菌种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蛹中心草菌丝体在21~22℃时较27℃生长更好。观察了蛹虫草菌在8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对家蚕蛹的感染情况,推测高温条件可能破坏蛹体表皮的几丁质,使蛹虫草菌丝体更易于感染家蚕蛹。  相似文献   

9.
以双蒸水为溶剂,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蚕蛹虫草样品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并用该方法测定了19-3、17-3、MS、1-1以及1-Y等12种不同虫草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不同品质的蚕蛹虫草以及蚕蛹虫草不同组织中的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结果表明:1-Y菌株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均最高,质量分数达15.45 mg/g和4.40 mg/g;不同品质的蚕蛹虫草中虫草素则以感染而未出草的僵蚕最高;蚕蛹虫草的僵蚕体对虫草素的富集能力高于子座,蚕蛹虫草的子座对腺苷的富集能力高于僵蚕体。该结果可对探求高虫草素含量和高腺苷含量的虫草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经过4年的研究试验,江苏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成功地通过人工方式培育出北方冬虫夏草,并将其转入批量生产。北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的模式种。科研人员在用蚕蛹粉、大米粉等物质制成的培养基上植入虫草菌,专门培育虫草中药用价值最高的精华部分——虫草子实体(即虫草的“草”)。培育周期一般只需3个月。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了野生冬虫夏草、野生蛹虫草和人工栽培蛹虫草3种常见虫草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的蛹虫草活性成分的种类与野生虫草相同,氨基酸总量高于野生冬虫夏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含量远高于野生蛹虫草,而人工栽培的蛹虫草中微量元素种类也与野生虫草相同,且未检测到对人体有害的Pb和Cr。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完全可以代替野生蛹虫草来进行工厂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人工培育蝉花的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森琴  温鲁  夏敏  蒋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29-429,467
[目的]明确人工蝉花的活性成分含量。[方法]用微波法提取人工蝉花和野生蝉花的活性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用高碘酸钠法测定虫草酸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含量。[结果]人工蝉花的虫草酸含量和野生蝉花相当,虫草多糖含量则高达110.09mg/g;腺苷含量较野生蝉花低,虫草素未能检出,但4种活性成分总量是野生蝉花的1.55倍。[结论]从活性成分含量看,人工蝉花可代替野生蝉花,但还需进行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北虫草人工培养条件。[方法]对北虫草人工栽培条件pH、不同加水量、不同接种量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适合北虫草生长的最适pH为7~8;添加营养液的培养基中,子实体产量最高;小麦培养基和大米培养基的最适加水量分别为50~55 ml和45~50 ml;最适接种量为2.5~5.0 ml/瓶。[结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长座虫草及其被毛孢无性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采自安徽省霍山县的中国新记录种长座虫草(Cordyepslongissima Kobayasi),并且利用子囊孢子分离出被毛孢无性型,同时,在米饭培养基上得到了接受成熟的子座,它们的开状和颜色与天然虫草一致。另外,也观察到大量与天然虫草子座柄部相同的孢梗束。  相似文献   

15.
北虫草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之一,可食药两用,具有较高的医疗作用和营养价值.北虫草人工栽培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调节好气象条件是人工栽培成功的关键.该文总结分析了北虫草人工栽培的季节选择、栽培场所及生长发育各阶段的气象要素条件,为北虫草栽培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收集不同的虫草菌株,对5个虫草菌株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人工栽培和分子鉴定等试验,研究了正常菌株和退化变异菌株间的差异,并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开发利用的优良菌种。结果表明:蛹虫草不同菌株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别属于种类差异。在人工栽培试验中,K17菌株的子实体长,颜色橘黄,出草整齐,子囊壳丰富,产量高,每瓶干重达4.67g。K17菌株是5个供试菌株中最适宜人工栽培和开发利用的菌种。5个虫草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545~566bp,GC含量为56.11%~57.06%。经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性检索比对,均与蛹虫草有高度同源性,且5个菌株亲缘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蛹虫草人工培育的研究结果,筛选了蛹虫草培育的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对于实体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18.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主要因素的正交试验对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栽培的最适培养基为大米培养基,最佳接种量为20 ml,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均为21℃,最佳光照时间为14 h/d。  相似文献   

19.
陈宏伟  朱蕴兰  邵颖  周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93-8194
以蛹虫草为材料,在温度为22℃,摇瓶转速为120r/min条件下,研究了锌浓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通过锌浓度、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等4因素正交试验组合,研究了菌丝体生长量、菌体产胞内外多糖量、有机锌转化率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锌可以促进虫草菌丝体生长,而高浓度的锌则抑制菌丝体生长,虫草菌丝体生长的最适锌浓度为100~150μg/ml;虫草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6d,pH值7,培养基选用麸皮培养基;产胞外糖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4d,pH值8,培养基选用马铃薯培养基;产胞内糖及锌转化率最佳条件组合为锌浓度100μg/ml,培养时间为6d,pH值7,培养基选用马铃薯培养基,该条件下产胞内糖达24.264mg/100ml,有机锌率转化最高为18.4%。  相似文献   

20.
张杰  顾泽峰  刘雪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04-1305,1392
[目的]对蛹虫草菌丝生长条件进行优化,为发酵工业中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蛹虫草的药用有效成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改变碳源、氮源、接种菌龄、培养基起始pH、培养周期、培养温度、摇床速度、接种量和装液量来确定蛹虫草菌丝生长最佳条件。[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碳源为蔗糖,浓度为2%,氮源为蛋白胨,浓度为1%,接种菌龄为36h,培养基起始pH值为6.5,培养周期为6d,培养温度为24℃,摇床速度为200r/min,在250ml锥形瓶中的装液量为150ml;在此条件下,菌丝体干重最大。[结论]该方法获得了蛹虫草C-7发酵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蛹虫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