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核酸扩增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视觉直观检测、对仪器要求低、价格便宜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本文综述了LAMP技术在9种鸭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以供鸭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借鉴。  相似文献   

2.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和成本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兽医相关工作者的关注。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病原的检测。本文综述了LAMP技术在鸭传染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今后鸭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62-667
采用对应于鸭疫里默菌16SrRNA基因442~461bp序列的5条特异引物,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反应体系,加入试剂盒提取的鸭疫里默菌DNA后,置63℃反应60min,通过监测反应液浊度判断结果。在此基础上,用煮沸10min的方法代替试剂盒提取DNA方法,并用显色方法代替浊度检测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判断结果,通过敏感性、特异性、病原消长规律试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另外,对临床采集的135只患病鸭的心血、脑组织、肝脏和心脏共540份样品提取DNA后,用LAMP和PCR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比较各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显示,菌液提取DNA后,LAMP和PCR方法最低分别可检测到2和10个CFU的鸭疫里默菌。菌液煮沸代替试剂盒提取DNA方法,使LAMP的敏感性降低5倍。显色法、浊度检测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判断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同。细菌分离法共获得201株鸭疫里默菌,且经LAMP与PCR法检测均呈阳性,LAMP与PCR法检出阳性样本总数分别为271和254份,LAMP方法阳性检出率高于PCR方法。建立的鸭疫里默菌LAMP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进一步用菌液煮沸方法代替DNA提取法虽然使敏感性降低5倍,但节省了DNA提取步骤,再结合显色技术使反应结果直观可见,使其临床应用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4.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体外等温扩增特异核酸片段的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特异、低廉、操作简单和结果可视化判定等优点,在基层现场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LAMP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食品卫生检测、肿瘤检测、原位扩增和胚胎性别鉴定等方面。随着LAMP技术在样本处理、引物设计、特异性产物可视化检测方面日臻完善,改良后的LAMP技术将向多个方向发展,逐步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活性检测、遗传病和传染病早期诊断等方面。文章就近年来改良LAMP技术原理、特点及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核酸检测技术是目前动物疫病诊断和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手段。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具有通量高、损耗低的优势,在疫病诊断和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研发出多种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多病原核酸检测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多病原核酸检测技术、生物芯片多病原核酸检测技术、高通量测序多病原核酸检测技术等。由于检测原理不同,不同方法之间的检测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概述基于PCR/RT-PCR、LAMP/RT-LAMP、生物芯片、高通量测序建立的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全面分析其在动物疫病诊断和食品安全监测领域中的特点和具体应用策略,以期推进病原检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动物疫病诊断及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和成本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兽医相关工作者的关注。目前,该方法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猪病病原的检测。本文对LAMP技术及其在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简便快速的DNA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反应迅速、设备简单、判定简易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基层和临床上应用。自LAMP出现后,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尤其在家禽病毒的检测方面发展迅速,检测动物包括鸡、鸭、鹅、鸽等多种家禽,检测对象包含引起呼吸道感染、肿瘤、免疫抑制等方面的多种病毒,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PCR还要高,在家禽病毒性感染的诊断和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影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是扩增模板,如果能解决病原核酸在生产现场的简便提取,定能在将来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依赖于自动循环的链置换技术,在等温条件下,不到1h就能扩增出10^9-10^10靶序列拷贝。该技术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已经被用于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本文就LAMP法的反应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动物病原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快速检测致病微生物是控制疾病暴发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测病原体的传统方法耗时且劳动强度大,并且通常很容易失去最佳控制疾病的机会。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检测疾病的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近年来新建立的核酸恒温快速扩增技术。它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视觉检测和对仪器的低需求。它具有节省时间和精力等诸多优点,在分子诊断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LAMP已被广泛用于检测各种动物病原微生物。本文主要综述了LAMP技术在家禽腹泻病原微生物检  相似文献   

10.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 cation,LAMP)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单、快捷及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等特点,受到了生物医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目前,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检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LAMP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和目前的研究进展,并对LAMP方法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简便快捷、成本低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兽医工作者的关注。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文章对LAMP技术的原理、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最后指出LAMP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和操作简便和成本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兽医相关工作者的关注.目前,该方法己被广泛应用各种猪病病原的检测.通过综述LAMP技术在猪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今后猪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LAMP技术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人类和动物疾病的检测,本文重点论述了目前LAMP方法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临床诊断、胚胎性别鉴定以及转基因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情况。表明该方法已具有成功应用的现实性,为快速基因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可望作为常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建立了鸡传染性贫血病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提取DNA模板,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成功扩增出梯形条带。结果表明,LAMP能检测出最低DNA量约为0.245pg/μl,而PCR能检测出最低DNA量约为2.45pg/μl;且具有特异性,对其他相关鸡病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与PCR方法比较,结果表明LAMP检测的阳性率要比PCR高。LAMP检测方法无需昂贵设备,适用于鸡场的临床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5.
鸭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瘟是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本文概述了鸭瘟病毒(DPV)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在细胞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病毒分离培养、ELISA法、血清中和试验等病毒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测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国内外相继建立起的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LAMP技术和核酸杂交技术等。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科技工作者建立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病原微生物是威胁畜禽健康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快速、精准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对于保障畜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操作便捷等特点,原理是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2~3对引物,使用链置换DNA聚合酶即可实现高效扩增。文章对LAMP的反应机制、研究现状以及在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牛的主要疫病的快速、准确及高通量鉴别诊断技术,以赤羽病病毒(AKV)、牛白血病病毒(BLV)、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5种牛传染病病原为研究对象,将LAMP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相应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并优化了该基因芯片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上述5种病原,特异性好,60 min反应时间即可给出检测结果。其中AKV和PPRV的敏感性为10~3 copies/μL,BLV的敏感性为10~5 copies/μL,BTV和BVDV的敏感性为10~2 copies/μL,与LAMP检测的敏感性一致。成功建立了基于LAMP技术的5重RT-LAMP基因芯片,可同时快速准确检测上述5种病毒,为口岸检疫探索出一种能快速、高通量检测动物疫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在水生动物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疾病频发一直是困扰水产养殖的一个问题,而病原的快速检测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控的前提和关键。随着水产病害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病原的检测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 oop-medi at ed i sot hermalampl i f i cat i on,LAMP),综述了近年来LAMP方法在水生动物病害检测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和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鸭圆环病毒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DuCV基因序列,在保守区设计了6条特异性引物,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鸭圆环病毒(DuC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LAMP)。该方法对H9亚型禽流感、小鹅瘟、鸭瘟、鸭肝炎、鸭副黏病毒均无扩增反应;且扩增反应只需在常规水浴锅中进行,1小时内即可完成反应;对DuCV模版DNA的最小检测限为10龟,灵敏度是一步法PCR的1000倍。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适合在基层进行DuC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鸭肝炎病毒是一种雏鸭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本文综述了鸭肝炎病毒的历史与分布、病原特征及变异性,并举例和比较了鸭肝炎病毒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最后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