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茂  字学娟  周汉林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779-1782
[目的]确定王草青贮时葡萄糖的最佳添加比例,为改善王草青贮品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王草青贮过程中分别添加5、10、15、20和25 g/kg的葡萄糖,然后评价添加不同比例葡萄糖对王草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王草青贮前后,其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变化不明显,色泽、气味、质地、pH值等指标综合评定均属良好以上等级.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葡萄糖虽然在降低青贮饲料pH值方面的效果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且乳酸占总酸的比例均在69%以上;其Flieg氏评分均为优等(80分以上).[结论]在王草中添加葡萄糖可显著提高其青贮发酵品质,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变化不明显,且以添加20 g/kg葡萄糖的王草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选择配种日期相近的健康妊娠山羊40只(妊娠80 d±3 d),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各组精饲料相同,在51%的粗饲料中分别以青贮甘蔗梢替代0、1/3、2/3和3/3的青贮鲜食玉米秸,即全混合日粮中甘蔗梢的比例分别为0、17%、34%和51%,饲喂至产羔,比较添加发酵剂、尿素和单独青贮对"青皮果蔗"甘蔗梢感官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比例青贮甘蔗梢替代青贮鲜食玉米秸的全混合日粮在妊娠后期山羊上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甘蔗梢单独青贮组和添加发酵剂青贮组的感官指标评分均优于添加尿素组,添加发酵剂对青贮品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17%、34%和51%甘蔗梢组的妊娠母羊90~120 d日增重、羔羊初生窝重均显著高于青贮鲜食玉米秸组(P0.05),且51%甘蔗梢组母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羔羊初生重显著高于青贮鲜食玉米秸组;甘蔗梢组初生羔羊体尺指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母羊血浆生化指标及雌激素、催乳素、孕激素等生殖激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甘蔗梢比例的增加,母羊初乳的乳蛋白含量升高,其中,51%甘蔗梢组显著升高(P0.05).表明甘蔗梢适宜单独青贮,无需添加发酵剂或尿素,在山羊妊娠后期的饲粮中可以完全替代青贮鲜食玉米秸,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羔羊初生指标和母羊初乳成分.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发酵菌剂对玉草9911饲草玉米青贮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能量价值的影响。以不添加发酵菌剂为对照组(CK),设置发酵菌剂添加量分别20g/t、60g/t、100g/t的3个处理组,每个试验组设置3个重复,青贮40d后,开包检测分析各试验组的青贮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并计算能量价值。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青贮后的pH为3.43-3.47,氨态氮/总氮(%)小于10%,费氏评分100分以上,青贮过程良好,发酵品质尚好。添加不同比例的植物乳酸菌对青贮玉草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和能力价值无显著影响,高比例的添加发酵菌剂可显著提高乳酸含量,提高相对饲喂价值,但同时也会显著增加干物质的流失。综上,玉草9911饲草玉米适合青贮,其青贮效能与玉米秸秆相当;高比例的添加发酵菌剂可得到更高的发酵品质和相对饲喂价值,但会显著降低饲料的干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不同比例的糖蜜、尿素对收获籽实后的玉米秸秆青贮料制作质量的影响,设计了空白对照组以及添加不同剂量的糖蜜、尿素的试验组,青贮60 d后对青贮料进行了感官评定和乳酸测定。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比例的糖蜜、尿素的各试验组青贮玉米秸秆的整体品质均优于或等于空白对照组,且不同比例糖蜜对乳酸影响极显著,其中添加0.6%尿素和6.0%糖蜜的青贮料感官评分最高,添加6.0%糖蜜的青贮料中乳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2×3 2因子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添加尿素和甜菜粕对水葫芦茎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尿素添加水平设为0%、0.2%(按预干料计),甜菜粕添加水平设为0%、4%、8%(按预干料计).将预干的水葫芦与添加物均匀混合后装入青贮袋(29 cm×33 cm)内抽真空室温保存,60 d后开袋检测.结果表明:单独添加甜菜粕可显著提高水葫芦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P<0.05),但显著降低了粗蛋白(CP)含量(P<0.05);单独添加尿素可显著提高水葫芦青贮料的CP含量(P<0.05),但青贮料的感观品质不佳;无论尿素添加与否,添加4%甜菜粕的水葫芦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和感官品质均优于添加8%甜菜粕的青贮料;添加4%甜菜粕与0.2%尿素混合青贮可以显著提高青贮料CP含量和有机物消化率(P<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4%甜菜粕组与4%甜菜柏+0.2%尿素组可获得较优的青贮效果.  相似文献   

6.
添加绿汁发酵液对不同含水率象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明绿汁发酵液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用3种预干程度不同的象草调制了青贮。每种象草均设对照(CON)、添加5 mL/kg绿汁发酵液(FGJ1)和添加10 mL/kg绿汁发酵液(FGJ2)3个处理。常温下贮存5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绿汁发酵液可显著提高象草青贮品质;适当降低象草的含水率对于提高象草青贮品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大豆秸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对照组、试验Ⅰ组(添加10%麸皮)、试验Ⅱ组(添加2 kg/t尿素)、试验Ⅲ组(添加2 kg/t尿素+10%麸皮)、试验Ⅳ组(添加4 kg/t尿素)、试验Ⅴ组(添加4 kg/t尿素+10%麸皮),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结果发现,各组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等级均为良,试验Ⅱ和Ⅲ组的V-score评定等级分别为优和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和Ⅲ组的氨态氮和丁酸的含量下降,而p H值、乙酸和丙酸的含量升高;试验Ⅲ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单宁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大豆秸秆中添加2 kg/t尿素和10%麸皮青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比例木薯茎叶和王草混合青贮后的饲料品质,将新鲜木薯茎叶和王草以质量比10∶0、8∶2、6∶4、5∶5、4∶6、2∶8、0∶10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对青贮后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薯茎叶和王草5∶5混合青贮组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NDF)和氨态氮(NH3-N)含量最低(p0.05)。随着混合青贮中木薯茎叶比例的减少,粗脂肪(EE)、粗蛋白至(CP)和氢氰酸呈现降低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成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各组青贮饲料的pH值均未超过4.0,乳酸(LA)、乙酸(AA)和丙酸(PA)均在4∶6组出现最低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极显著低于全部木薯茎叶青贮组(p0.05),丁酸(BA)在各组青贮饲料中均未检测到。木薯茎叶和王草以5∶5比例混合青贮组氨态氮含量最低。推荐木薯茎叶与王草以5∶5比例混合青贮。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共设6组:T1:象草+500 mg·kg-1纤维素酶;T2:象草+250 mg·kg-1纤维素酶;T3:象草+250 mg·kg-1木聚糖酶+250 mg·kg-1纤维素酶;T4:象草+500 mg·kg-1木聚糖酶;T5:象草+250 mg·kg-1木聚糖酶;C(对照组):象草.切短的象草经酶处理后在25 ℃条件下青贮在发酵瓶内,分别在青贮第2、4、6、8、15和30天从每组取出3瓶青贮样品用于发酵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或两者复合处理均能极显著降低青贮料的pH值(P<001),增加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P<001)和乳酸(LA)含量(P<001).青贮30 d结束时,除T3组外,其他酶处理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中乙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添加纤维素酶或木聚糖酶均能改善象草青贮品质,并以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复合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质量比为8∶1∶1的紫花苜蓿、水稻秸秆、豆粕为混合青贮原料,分别添加0.0(CK)、1.5(U1)、3.0(U2)、4.5 g/kg(U3)尿素进行混合青贮发酵,探讨尿素对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混合青贮的氨态氮质量分数和pH值显著(P<0.05)升高,V–score均在83以上,青贮发酵品质等级为优;添加尿素处理的干物质损失率显著(P<0.05)低于CK的;U1的酸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的,U1的中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低于CK的,U1的相对饲料价值最高,为213.69;U1的有氧稳定性在8 d以上。可见,紫花苜蓿、水稻秸秆、豆粕以质量比8∶1∶1混合青贮时添加1.5 g/kg尿素的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碱度调节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和生长性状的影响,为零换水有氧异氧养殖系统(ZEAH)适宜碱度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ZEAH养殖理念,通过泼洒碳酸氢钠(NaHCO3)将12个南美白对虾室内高密度养殖池的碱度分别控制在:T1碱度130mg/LCaCO3;T2碱度100mg/LCaCO3;T3碱度70mg/LCaCO3;T4不调节碱度,每处理设3个重复。在63d的养殖周期内,定期测量养殖水体理化参数和对虾生长性状参数。【结果】T1和T2处理的养殖水体主要理化参数显著优于T3和T4处理(P〈0.05),但T1和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悬浮物和溶解CO:均随养殖时间的增加不断上升,但高碱度处理上升速率较慢。除成活率和饵料转化率外,T1和T2处理的对虾生长性状参数也显著优于T3和T4处理(P〈0.05)。从维持碱度水平来看,也是以T1(碱度调节间隔时间6~9d)和T2(碱度调节间隔时间9~12d)处理的效果较优。【结论】在高密度养殖系统中,使用碱性化合物增加碱度及提高水体缓冲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综合考虑养殖成本和生态效益,以养殖水体碱度维持在100mg/LCaCO3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银合欢引种栽培可能存在的化感作用及其对银合欢林管理的意义,以狗牙根和紫花苜蓿为受体植物,测试了银合欢鲜根和叶片凋落物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银合欢鲜根和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都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其中鲜根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影响显著,但对狗牙根的作用不显著。当鲜根水浸提液浓度为0.125 g·m L-1时,紫花苜蓿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分别比对照低21.06%和28.59%。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对2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对紫花苜蓿幼苗存活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而对狗牙根幼苗存活的影响不显著。当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浓度为0.125 g·m L-1时,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分别比对照低30.14%和15.71%,狗牙根的发芽率比对照低49.08%。银合欢鲜根和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的幼苗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浓度升高而降低。银合欢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明显强于鲜根水浸提液,紫花苜蓿对化感作用的响应强度大于狗牙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绿篱植物矮化效应和观赏质量的影响,为合理使用植物生长延缓剂、降低养护成本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朱槿和福建茶为试验材料,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和矮壮素,比较不同种类、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对两种绿篱植物的矮化效果和观赏质量的影响。【结果】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均能抑制朱槿的生长,其中成株期以矮壮素400~500mg/kg浓度的综合效果最好,处理后的朱槿植株整齐,生活力正常。喷施多效唑能抑制福建茶的生长,其中400~800mg/kg浓度的综合效果最好,处理后福建茶植株整齐度良好;矮壮素对福建茶的矮化效果较差。【结论】生产上成株期朱槿两次喷施浓度为400~500mg/kg的矮壮素、福建茶两次喷施浓度为400~800mg/kg的多效唑均能起到较好的抑制效果,可在保证观赏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修剪次数,降低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碱度调节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和生长性状的影响,为零换水有氧异氧养殖系统(ZEAH)适宜碱度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ZEAH养殖理念,通过泼洒碳酸氢钠(NaHCO3)将12个南美白对虾室内高密度养殖池的碱度分别控制在:T1碱度130 mg/L CaCO3;T2碱度100 mg/L CaCO3;T3碱度70 mg/L CaCO3;T4不调节碱度,每处理设3个重复。在63 d的养殖周期内,定期测量养殖水体理化参数和对虾生长性状参数。【结果】T1和T2处理的养殖水体主要理化参数显著优于T3和T4处理(P<0.05),但T1和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悬浮物和溶解CO2均随养殖时间的增加不断上升,但高碱度处理上升速率较慢。除成活率和饵料转化率外,T1和T2处理的对虾生长性状参数也显著优于T3和T4处理(P<0.05)。从维持碱度水平来看,也是以T1(碱度调节间隔时间6~9 d)和T2(碱度调节间隔时间9~12 d)处理的效果较优。【结论】在高密度养殖系统中,使用碱性化合物增加碱度及提高水体缓冲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综合考虑养殖成本和生态效益,以养殖水体碱度维持在100 mg/L CaCO3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生育期(抽穗期、开花期、结实期)的新疆小芦苇为实验材料,同一生育期采用鲜贮、鲜草+糖蜜10和15 g/kg、鲜草+甲酸2和3 mL/kg等5种青贮处理,并对其相互间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三个生育期中,以鲜贮的pH效果最差、甲酸组效果最好;CP含量在同一生育期内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原料草)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特别是在抽穗期鲜草+15.0 g糖蜜组及2.0 mL甲酸组比原料草分别高2.05;、2.53;;NDF和ADF含量变化依生育期的推进其含量逐步增加,而同一生育期的各种处理组之间ADF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抽穗期里各种处理的NDF含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甲酸可明显降低新疆小芦苇青贮pH值,最佳青贮时期是抽穗期,最佳青贮方式是鲜草+3.0 mL甲酸/kg处理.  相似文献   

16.
选用初始体重为(39.68±3.05)g的草鱼作为试验对象,在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设5个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750、1 000、1 250、2 500 U/kg),另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1(D1):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添加无机磷(Ca(H2PO4)2),对照组2(D2):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不添加植酸酶和无机磷,开展了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草鱼生长、非特异免疫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1鱼体的特定生长率最大,FCR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与对照组2相比,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大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1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血清及肝胰脏中各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植酸酶后肝胰脏中SOD活性增强,且当植酸酶含量为1 250 U/kg时,肝胰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都明显增强。结果得出,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1 250U/kg时,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有助于草鱼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提高,并能有效增强草鱼肝胰脏和肠道中的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黄腐酸钾和黄腐酸锌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夏玉米拔节期叶面喷施黄腐酸锌溶液,试验设黄腐酸锌施用浓度0(清水, CK )、200、500和1000 mg/L计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用浓度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黄腐酸锌的适宜施用浓度;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穴施的方式进行土壤追肥,以施尿素298.5 kg/hm2为对照,研究在尿素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腐酸钾(尿素与黄腐酸钾的配施比例为400∶1、200∶1、133∶1、100∶1)对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黄腐酸钾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黄腐酸锌能够明显促进植株生长,显著提高产量性状和籽粒产量,本研究条件下黄腐酸锌的适宜施用浓度为200 mg/L,该浓度处理下穗粒数(543.0粒)和产量(8636.9 kg/hm2)均达到最大,千粒重(296.3 g)明显提高,增产率为8.31%;尿素中添加黄腐酸钾进行追肥能够促进玉米穗粒数增多,极显著地提高千粒重和产量,本研究条件下尿素与黄腐酸钾配施的最佳比例为200∶1 ,该处理下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均最好,穗粒数653.0粒,千粒重273.48 g,产量9075 kg/hm2,增产率为19.56%。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甲酯对草鱼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360尾(始重8.34g±0.02g),按照养殖试验要求分成4组(对照组、A、B、C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30尾,分别投喂基础日粮(对照组,w(Lys)=1.25%)、添加赖氨酸盐酸盐日粮(A组,埘(Lys)=1.625%)和添加不同剂量赖氨酸甲酯盐酸盐日粮(B组,W(Lys)=1.50%;C组,w(Lys)=1.625%)。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甲酯后,B、C组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鱼体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体脂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晶体赖氨酸的A组,上述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和A组草鱼摄食后,血清中游离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浓度在1h左右达到高峰,而B、C组在3h左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选用健康黑白花公犊牛32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平均分为4组,每组8头,通过在犊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乳酸菌素,研究其对犊牛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素对血清中总蛋白、尿素氮和血糖的影响不显著;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随日粮中乳酸菌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T4组与T1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降低了48.17%。乳酸菌素对IgG的影响较大;IgM的含量随乳酸菌素的增加而升高;IL-1和TNF-α的含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IFN-γ的含量T2组与T1组没有显著差异,T3组与T1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4组与T1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达到203.13μg·mL-1。通过实验确定乳酸菌素在犊牛日粮中适宜的添加量为30~40 g,进而能增强犊牛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蛴螬)的防治效果,试验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用量3 240 g/hm^2、480 g/L毒死蜱乳油用量6 750 m L/hm^2(药剂对照,用于药效对照)和清水1350 L/hm^2(用于安全性测试)3个处理,利用全株喷雾法,2013年6月12日进行田间第1次施药,间隔30 d进行第2次施药,每次施药后目测草坪草的药害症状并于施药后第30 d调查虫口密度,根据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析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吡虫啉后未观察到草坪草出现药害症状,且草坪盖度明显较好,颜色较深,根系发达;2次施药后蛴螬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药剂对照,其中第2次施药后指标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2次防效均〉85%(分别为85.88%和85.16%)。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草生长安全,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性优于毒死蜱乳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