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用药量1500倍液、1000倍液、800倍液防治葡萄霜霉病,药后14d的防效分别是79.24%、90.89%、91.75%,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药后14d的防效是64.79%。试验表明,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防治葡萄霜霉病药效明显高于对照25%嘧菌酯悬浮剂,建议使用浓度为1000倍液,于葡萄霜霉病发生初期对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2.
以15 a生葡萄品种“玫瑰香”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7d,供试药剂有效成分200、160 mg/kg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6.7 mg/kg处理的防效相当;药后14 d,供试药剂有效成分200 mg/kg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6.7 mg/kg处理的防效相当,供试药剂有效成分160 mg/kg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00 mg/kg处理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10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WP)、50%烯酰吗啉(安克)WP、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SC)、64%恶霜·锰锌(杀毒矾)WP、68%精甲霜灵·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WG)、70%丙森锌(安泰生)WP、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SC、18.7%烯酰·吡唑酯(凯特)WG、25%双炔酰菌胺(瑞凡)SC和50%多菌灵WP等10种药剂进行了田间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50%多菌灵WP之外,其他9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防效均达90%以上,增产10.90%~20.30%,净收入增加500~1000元·(667m2)-1。根据药剂的防效和增产效果,提出广东省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参考药剂,首先是72%霜脲·锰锌WP和50%烯酰吗啉WP,其次是68%精甲霜灵·锰锌WG、18.7%烯酰·吡唑酯WG、25%嘧菌酯SC、70%丙森锌WP和64%恶霜·锰锌WP。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设置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肟菌酯、枯草芽孢杆菌(药剂对照)、唑醚·代森联和清水(空白对照)7个处理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显示: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对7个处理进行五点取样,测定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发现防效较好的为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第1次药后1周的防效均为100.0...  相似文献   

5.
新型复配药剂烯酰·唑嘧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复配药剂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效果及其对辣椒的安全性,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连续2 a进行了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352.5、423.0、493.5、564.0 g/hm~2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15 d调查,平均防效2013年分别为69.56%、72.69%、82.02%和84.82%,2014年分别为68.22%、71.03%、83.13%和88.57%,该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溴菌腈EC、乙磷铝WP、代森锰锌WP、醚菌酯WG、吡唑醚菌酯EC、嘧菌酯SC、氟吡菌胺·霜霉威SC、噁酮·霜脲氰WG、烯酰吗啉WP、氢氧化铜WG等10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52.5g/L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具有稳定的防治效果,防效高达9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7.
陈加伦 《西南园艺》2013,(Z1):101-102
2012年,在重庆市石柱县用代森锰锌、甲霜灵、吡唑嘧菌酯、烯酰吗啉、氟啶胺、银法利6种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氟啶胺防效最好,其次是吡唑嘧菌酯和银法利。用氟啶胺处理的小区产量最高,是较好的晚疫病防治药剂。所有的参试药剂持效期均较短。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柑桔轮斑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分离自重庆的WZ1菌株及分离自陕西的DS3菌株的抑制效果,并对2个菌株的β-微管蛋白(β-tubulin)基因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29种药剂中,咪鲜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氟硅唑和双胍·咪鲜胺对WZ1和DS3菌株的有效中浓度(EC50)<0.1 mg/L,抑制作用均强;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丙环·嘧菌酯、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烯肟·戊唑醇、苯甲·烯肟、吡萘·嘧菌酯、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羟胺·咯菌腈、唑醚·戊唑醇、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和戊唑醇对WZ1和DS3菌株的EC50<1 mg/L,抑制作用较强;DS3菌株已经对甲基硫菌灵和苯菌灵产生了抗药性,相应的EC50分别为3 596.628 4和115.555 2 mg/L;DS3菌株对氟啶胺、抑霉唑,WZ1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下降较明显,可能存在抗药性风险。DS3菌株β-tubulin基因第599位碱基由T突变为A,相应β-tubulin第20...  相似文献   

9.
孙芹  王斌  李志念 《北方园艺》2016,(11):117-119
以扦插月季苗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40%丙硫菌唑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性粒剂、25%乙嘧酚悬浮剂、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对月季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0%丙硫菌唑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性粒剂、25%乙嘧酚悬浮剂、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对月季白粉病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和3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2.5%四氟醚唑水乳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性粒剂、50%醚菌酯水分散性粒剂和250g·L~(-1)嘧菌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10.
几种新型生物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5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开展试验。结果表明:40%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20%氰霜唑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连续施药3次后14 d防效分别为91.1%和88.4%,且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多肽作为新型生物药剂,对病害具有较好防控效果,第3次药后14 d生物多肽667 m~2用量150 mL处理组的防效为68.4%,与1.5%苦参碱可溶液剂和0.5%几丁聚糖水剂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种药剂按照试验浓度施用,均对黄瓜安全,且无药害产生。推荐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生物药剂防控,重病田块可与化学药剂交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