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索灰木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越南灰木莲13个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对SSR引物在13个种源中共检测到13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引物扩增16.63个观测等位基因和5.47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均观测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Shannon's信息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4、0.71、1.86和0.74。各种源内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5.47,平均观测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0和0.42,13个种源的Shannon's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1.41~1.80,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59~0.75,各种源间的遗传多态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种源间的遗传一致度均值为0.834,变化范围为0.655~0.967;遗传距离均值为0.194,变化范围为0.034~0.423。聚类分析表明,13个种源在遗传距离0.16处可聚为4个类群,种源LC5与其他种源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在分子遗传水平上的分类结果与其材料来源分类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种源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综上,灰木莲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SSR标记分析橡胶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橡胶草种质的遗传背景和遗传多样性,为今后橡胶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23对SSR引物对96份橡胶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3对SSR引物通过扩增得到71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范围2-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09个。通过聚类分析,俄罗斯材料和美国材料与新疆7个居群材料被分为2大类群,类群I包含所有俄罗斯和美国材料以及5份新疆野生材料,类群II包含其余新疆7个居群的材料;俄罗斯和美国材料同属于亚群A,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88,说明它们存在紧密的亲缘关系;新疆7个居群的材料被分为5个亚群,显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遗传关系。本研究结果证明了SSR标记能够有效地用于橡胶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以后的橡胶草种质收集和遗传育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粤东地区橄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在于分析粤东地区橄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从而为橄榄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依据。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64份橄榄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得到12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9条,多态性比率为77.34%。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为1.7734±0.4203、有效等位基因数1.4823±0.3888、Nei’s基因多样性0.2746±0.1975、Shannon’s信息指数0.4072±0.2721。64份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是0.5714~0.9379,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793。聚类分析将64份种质分为5个类群,主坐标分析也将其分为5个类群。由结果可知,该地区橄榄种质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同时分子聚类分析结果与供试材料来源地无关。  相似文献   

4.
解析地方晒烟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为晒烟种质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筛选多态性丰富的14对SRAP引物组合,对贵州省内广泛地理来源的136份地方性晒烟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Model-base和NJ聚类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共扩增出250个稳定的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7.6%,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5,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6,材料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778,多数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远。Model-base遗传结构分析和NJ聚类结果一致,将总材料划分为三大亚群,亚群Ⅰ包含46份资源,亚群Ⅱ包含47份资源,亚群Ⅲ包含43份资源,划分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关系不大,三个亚群多样性依次为:亚群Ⅱ亚群Ⅰ亚群Ⅲ。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国内外收集的栽培番茄间的遗传多样性,了解其亲缘关系,本研究选择31对InDel标记与10对SSR标记对96份国内外栽培番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8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2.122个;主等位基因频率变化范围为0.589~0.995,平均值为0.874;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10~0.496,平均值为0.200;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010~0.404,平均为0.172。96份栽培番茄种质资源间的遗传距离为0.012~0.728,平均遗传距离为0.216。通过聚类分析,将96份栽培番茄材料在遗传距离为0.306时划分为三个类群。通过遗传结构分析,在K=3时,将96份栽培番茄划分为三个群体,两种类群划分有相似的结果。聚类分析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国家的栽培番茄混杂分布,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96份栽培番茄种质资源的类群划分与其地理来源之间无直接关系。该研究可为栽培番茄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亲本选择和新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SNP标记技术的糯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糯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新一代分子标记技术-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对39份不同基因型的糯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1 059个SNP标记在39份自交系中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5~0.38,平均含量为0.31;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03~0.50,平均值为0.29;期望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05~0.5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9。39份自交系之间的亲缘关系(Kinship)系数为0.00~0.91,京6与京糯6之间亲缘关系最近。通过Neighbor-joining(NJ)聚类分析,将39份自交系划分为5大类群,其中系谱来源不清晰的糯玉米自交系均被划分至不同类群中,明确了其亲缘关系。因此,SNP标记适用于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亲缘关系研究,可为糯玉米种质资源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疆春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疆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高本地区小麦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本研究以210份新疆春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春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1.993 8;9个性状中千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生育期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将新疆不同年代审定或育成春小麦品种(系)划分为三个类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006至2010年选育的品种(系)遗传多样性最高,2011至2015年选育的品种(系)遗传多样性最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210份材料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的材料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可以作为新疆春小麦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优异亲本。  相似文献   

8.
新疆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对19份薰衣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明显的引物,19份材料DNA共扩增出94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0条,多态性比率为42.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数为10.4条;9条ISSR引物可将所有样品完全分开,当遗传相似阈值为0.69时,可将样品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13个品种(系)可分为2个亚类,第Ⅱ类群5个品种(系)可分为2个亚类,第Ⅲ类群1个品种(系)。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25~0.975(平均0.737)。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度、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454 0、0.280 5和0.435 4。研究结果表明,19个新疆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较高。  相似文献   

9.
应用RAMP分子标记分析小豆栽培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42对引物组合,对93份小豆栽培型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MP分析,得到308条扩增谱带,其中297条(96.43%)具有多态性,每对引物组合可扩增出3~17条多态性谱带,平均7.1条,总遗传多样性指数或平均期望杂合度(Ht)达0.693,表明小豆栽培型种质资源内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小豆种质间遗传距离变异幅度为0.066~0.494,平均值为0.281,表明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小豆栽培型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RAMP扩增谱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将93份小豆栽培型种质材料中的91份区分开,并划分为5个类群;其RAMP分子标记表现出明显的生育特性和生长习性趋同性,及一定的地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云南白莺山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白莺山68 份茶树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的调查,并采用EST-SSR分子标记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云南白莺山12 个类型茶树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群体遗传结构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群体生物学形态变异非常丰富,涵盖了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叶形有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披针形;芽叶茸毛量呈现从无、少、中、多到特多的连续变化。(2)利用34 对EST-SSR引物进行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云南白莺山群体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6981,观测杂合度值为0.5982;PIC 信息指数为0.6686,Shannon’s 信息指数为1.6068,有效等位基因数和观测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761 和9.7353。(3)基于Evanno 统计模型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可将白莺山茶树群体资源分为5 个亚群,5 个亚群间的基因流值为1.8995,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0.1163,表明各亚群是一个中度分化的群体,各亚群间存在着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1.
亚洲棉种质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棉花中期库保存的200份不同地理来源的亚洲棉代表性样本进行了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亚洲棉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83个多态性位点共检测到368个等位基因变异,其中多态性的等位基因数为329个,平均每个SSR位点3.964个。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为0.010~0.882,平均0.578,PIC值大于0.7的标记有33个(占39.8%)。基因多样性(H′)变幅为0.031~2.163,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变幅为1.010~8.496。华南棉区基因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从理论上支持被广泛接受的亚洲棉在我国的传播路线是由南到北,华南棉区是中棉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富集中心。利用软件NYSTS-pc2.20,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种质间SSR相似系数变幅为0.58~0.997,平均0.745,在阈值0.73处200份亚洲棉聚为8个类群,贵池小子棉白子单独聚为一群,与其他种质遗传距离较远。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没有必然联系,但种质间亲缘关系处于极端远或极端近时,则地理距离一般也趋于较远或较近。  相似文献   

12.
小扁豆种质资源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  关建平  徐东旭  张晓艳  顾竟  宗绪晓 《作物学报》2008,34(11):1901-1909
从145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4对多态性引物,对选取国家种质库的440份小扁豆种质资源进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8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位点6.2143个;平均Shannon-Weaver指数(I)为1.1869。16个不同地理来源群体间表现出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国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0.9837)远高于国内群体(0.3485)。PCA、UPGMA法聚类分析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结果相互间完全吻合。440份参试材料从遗传结构上可划分为8个组群,揭示国外群体遗传分化大,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国内群体与之相反。研究结果显示,山西、宁夏和甘肃省是我国小扁豆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丰富、遗传关系较复杂的地区,应对该区域小扁豆资源进一步搜集、保护和研究。同时,应继续加强小扁豆资源的国外引种与交流,做进一步系统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To evaluate genetic diversity in relation to rust and anthracnose disease response, ninety-six access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core collection database of the Germplasm Research Information Network (GRIN) and characterized by a set of 40 SSR markers. The mean value of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was 0.8228. Two dendrograms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molecular genetic data and field morphological data, respectively. The genetic dendrogram demonstrates that the accession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main clades and nine subgroups. The branched subgroups correlated very well with the locations where the accessions were collected. Geographical origin of accession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genetic similarity of sorghum germplasm. Out of 96 accessions, only eight accessions 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both rust and anthracnose. All the accessions from South Africa and Mali 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anthracnose. The information from genetic classification would be useful for choosing parents to make crosses in sorghum breeding programs and classifying sorghum accessions in germplasm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北疆早熟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SSR水平分析北疆早熟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该棉区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利用38个SSR引物对北疆33个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NTSYS-pc2.11软件计算品种之间的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和系谱追溯。38个引物在33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26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为3.32个。共检测出16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变异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1690~0.8503。33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120~0.9560,遗传相似系数在0.57~0.61可将33个棉花品种分为2类。其中,第Ⅰ类包含17个品种,第Ⅱ类包含16个品种。在第Ⅰ类中以贝尔斯诺血统为主,第Ⅱ类中以中棉所17和新陆早16号血统为主。SSR标记分析与系谱分析的结果对北疆棉花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表明北疆棉花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 microsatellites have become the most used markers for studying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The increased availability of the DNA sequences has given the possibility to develop EST-derived SSR markers. A total of 1,927 ESTs of Eleusine coracana available in the NCBI database were mined for SSRs. Di-nucleotides are the most occurring motif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50% of the repeats, of which GA was the most abundant motif and tetra-nucleotides are the least occurring motifs. Of the 132 markers identified, 30 primer pairs based were synthesized. SSR markers were used for variety discrimination and genetic assessment in 15 finger millet accessions; 20 primers showed polymorphism and 13 primers were identified as having a PIC value above 0.5. On the ba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polymorphic alleles, the 15 accession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Thi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EST-derived SSR primer pairs in finger millet. These primers will serve as valuable source for further breed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6.
利用SSR标记分析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8对SSR引物对96份野生小豆资源、小豆近缘野生植物及栽培小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5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SSR引物9.10个,多态信息含量的变异范围从0.374到0.865,平均为0.722。野生小豆材料和近缘植物Vigna minima遗传变异丰富。来自不同地域的野生小豆材料具有大量特异等位变异,基于非加权成组配对算术平均法的聚类分析可将不同地理来源的野生小豆单独分群,且与主坐标分析的结果相一致。4份栽培小豆材料与日本野生小豆遗传距离较近,表明目前国内小豆育种中较多使用了含有日本血缘的小豆材料,以及国内野生小豆资源的搜集和利用工作落后于日本。本研究对国内野生小豆资源的搜集和保存具有指导意义,并可以为这些资源的评价、利用和优异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啤酒大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8对SSR引物对包括22份野生材料,8份耐盐碱材料,21份优质高产甘啤系列品种(系)材料和9份日本早熟材料在内的60份啤酒大麦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用28对引物,有25对有多态性;聚类结果表明这些材料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4792~0.9948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0.63的水平上,这些材料聚类为2大类,下分7个亚类。从聚类结果看出,不同类型材料基本各自聚为一类,表明不同类型品种(系)内遗传差异较小;不同类型品种(系)间遗传差异较大,杂交可能会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和较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荧光SSR分析中国糜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分析糜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了解糜子起源与进化,可为糜子优异种质发掘及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15个糜子特异性荧光SSR标记检测来源于中国11个省(区)的132份糜子种质资源,检测到107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为2~14个,平均7个;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936~0.8676,平均0.5298;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0893~0.8538,平均0.4864。采用遗传距离的聚类将试验材料分为4类,类群I来自东北春糜子区,类群II来自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类群III来自于北方春糜子区,类群IV来自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分析模型的遗传结构表明,中国糜子资源来自4个(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基因库,与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均与材料的地理起源相关。糜子遗传变异丰富,主要存在于糜子材料间。该结果从分子水平上准确揭示了中国糜子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来自青藏高原的52份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材料的遗传变异及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1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36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04条,多态性位点率(PPB)为86.44%,每对引物扩增出7~20条带纹,平均为13.1条,多态性信息(PIC)含量为0.267~0.471之间,平均为0.35,SSR标记效率(MI)为3.98;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22到0.895之间,平均GS值为0.766,52份种质的Nei’s 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3286,Shannon指数(Ho)为0.4851,表明供试材料之间差异明显,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2份老芒麦材料分成5大类,具有相同地理来源或相似生境的材料趋向于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