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烨 《果农之友》2009,(11):24-25
苹果在贮藏期间常发生多种病害,主要可分为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生长、贮藏条件不适或缺乏某种矿物质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则主要是由于采前微生物潜伏侵染或采后伤口侵染引起的,有效地防治这两类病害对苹果的保鲜和增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苹果根部病害防治技术苹果根部病害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一类是由病原菌寄生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常见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圆斑根腐病、根朽病、白绢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等,统称烂根病。此类病引起根颈或根系坏死腐烂,地...  相似文献   

3.
平菇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无发病中心,不传播蔓延。但可大大降低机体的抗病性,易被侵染性微生物病原感染,引起病害的流行。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如温度、湿度、光照及通风等管理措施失调,农药、化肥使用不当,有害、有毒气体的为害造成的。1症状及发病原因1.1平菇子实体花菜形状症状平菇子实体原基形成桑椹状后,不再继续分化形成幼菇及菌盖,只形成花菜状或半球形子实体原基团,原基团的直径可达5~20mm。发病原因引起这种花菜状子实体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空气相对湿度过大,通风条件很差,揭膜过迟或…  相似文献   

4.
李莉  方平 《现代园艺》2002,(2):39-40
花卉病害指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受有害生物的侵染和不良环境的影响 ,在生理上和外部形态上都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致使花卉生长发育不良 ,观赏价值降低。引起花卉病害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 ,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环境污染 ,由此引起的病害称生理性或非侵染性病害。另外一类则是生物因素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类菌原体 ,由此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病因不同 ,病害的发病特点也就不一样。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病特点。地上部通常表现为变色、叶尖叶缘枯死、落叶落花落果、萎蔫、植株矮小等症状。这类病害易与根部病害和病毒…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2015,(1)
调查辉县平菇栽培区出菇期的侵染性病害,分析主要侵染性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总结出主要病害的预防措施及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林凤书 《花木盆景》2005,(12):47-48
盆景植物的病害有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生理性病害一般可通过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条件来改变,而侵染性病害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微生物引起,危害性较大,除通过改善环境降低发生率外,还必须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7.
李东  陆凤英 《西南园艺》2000,28(2):35-35
1 高温生理性病害 在食用菌家族中 ,平菇属于低温型菌类。当栽培环境出现 2 5℃以上高温时 ,会造成幼菇菌伞枯萎变黄直至死亡。因此 ,在平菇原基形成后 ,若环境温度超过此标准应采取降温措施 ,如喷水雾、通风、遮荫等。栽培平菇时 ,要尽量避开在高温季节出菇。同时选择耐高温平菇菌株系。2 高湿生理性病害 平菇出菇期要求栽培场所相对湿度在 85%左右。如盼菇心切 ,调水失控而重喷出菇水 ,会造成幼菇水肿变黄腐烂而死菇。正确的喷水保湿措施是少、细、勤 ,切忌直接向幼菇体喷水。3 异味生理性病害 在平菇出菇期出菇场所要严禁油漆、汽…  相似文献   

8.
王迪轩 《蔬菜》2010,(2):26-28
<正>蔬菜采收以后,在分级、包装、贮藏、运输及产品销售等过程中所发生的病害叫采后病害。分为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蔬菜采后品质恶化主要是侵染性病害引起,一般采后腐烂率为10%~25%,高的达30%~50%。防治的关键是搞好预防。  相似文献   

9.
平菇畸形菇的产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玲娣  王谦 《食用菌》2006,28(4):63-64
食用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不适,或遭受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侵染,使其菌丝体或子实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干扰和抑制,导致生长发育缓慢、畸形、枯萎甚至死亡等生理、组织及形态上的异常现象,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对此,称之为食用菌病害。而由环境因素引发的病害称为生理性病害。畸形菇是平菇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这种病害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0.
读者征答     
《花木盆景》2005,(6):31-31
Q什么是生理性病害?A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不能相互传染,没有侵染过程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性病害。引起生理性病害的因素主要有:营养的缺乏或不均衡、水分供应失调、温度过高或过低、日照不足或过强、缺氧、空气污染、土壤酸碱不当或盐渍化、农药引起的药害等,均属于可直接引起植物发病的不利的非生物因子。引起植物生理性病害的原因很  相似文献   

11.
栽培食用菌时,长成的子实体有的畸形怪状,既影响产量,又降低商品价值。这种畸形菇,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使菇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而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畸形菇常见于平菇、香菇、蘑菇和猴头等,下边分别阐述: 一、平菇的畸形  相似文献   

12.
生理性病害又称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生长条件不适宜或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影响而造成的生长不良现象。这种病害虽无病原物,不会相互传染,但一旦发生则会造成重大损失。在陕西淳化袋料香菇最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有菌丝淡化、烧菌(闷堆)、菌棒黄水、菌棒衰败和畸形菇等。  相似文献   

13.
正食用菌受到有害生物侵染而发生病害,叫侵染性病害。细菌性侵染叫细菌性病害,真菌性侵染,叫真菌性病害。1真菌性病害1.1蘑菇湿泡病蘑菇湿泡病,也叫疣孢霉病、白腐病、菇癌。是蘑菇主要的病害,秋菇出菇期遇高温,极易爆发成灾,严重时颗粒无收。发生症状,首先是出现一些白色斑点,并在菇床和培养料上扩展,寄生于子实体,并使子实体发生畸型,早期块状,后期有菌盖偏小、菌梗偏大,蘑菇后期变成褐色、软、湿,并流出橙褐色的清  相似文献   

14.
第五讲 芦笋生理性障碍及病虫无公害防治 芦笋病害分非侵染性生理障碍和侵染性病害两类。前者主要是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如嫩茎变硬等多种异常生长,后者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的,如茎枯病等多种病害。虫害主要是由蝼蛄等多种有害昆虫引起的危害。 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给芦笋种植业的发展带来  相似文献   

15.
赵靖 《现代园艺》2014,(19):102-103
<正>随着保护地的快速发展,棚内蔬菜病害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使得广大菜农应接不暇。蔬菜发生病害的原因统称病原,根据病原的不同,蔬菜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别。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不同点:(1)病原不同: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为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而非侵染性的病原为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6.
生理性病害又称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生长条件的不适或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影响而造成的生长不良现象.这种病害虽无病原物,不会相互传染,一旦发生则会造成重大损失.在浙江丽水地区以及整个南方菇区最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有:菌丝淡化、烧菌(闷堆)、菌棒黄水、菌棒衰败和畸形菇等.1998年香菇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后,我们对以上生理性病害进行研究,并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果树病虫志记载,在30多种果树上,病害达700多种。病害是由感病的植物、致病的病原和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三项因素所构成的。这些病害还分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前者主要是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和一些有毒物,所以也称生理性病害;后者亦称传染性病害,引起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种子植物等。病原物的传播有三种方式,即自动、自然与人为传播。特别是人为传播,人类在各种农业操作中,如播种、移栽、施肥、修剪、嫁接等常无意识的传播了某些病害。贸易与引种可以造成病害的  相似文献   

18.
平菇生理性病害没有病原物,个体间不能互相传染,但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总结了平菇出菇期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就能有效地预防这类病害的发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葡萄果实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种类多,危害重。有生理性病害,也有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如日烧、气灼以及生理性落果等;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白粉病、霜霉病、溃疡病、白腐病、炭疽病和酸腐病等,近年来病因不明的干梗缩果病发生普遍;葡萄果实病害几乎在各个生育期都有发生,由于果实病害种类复杂,给其防控带来一定困难,正确诊断葡萄果实病害,及时进行防控,对葡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果菜》2012,(9):54-54
有机蔬菜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根结线虫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就是常说的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