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称蛋鸡骨软化病,是以维生素D和钙、磷代谢紊乱,造成蛋鸡骨骼变脆、变形,以及蛋壳形成过程紊乱为特征.维生素E缺乏可诱发笼养蛋鸡疲劳症.  相似文献   

2.
正笼养蛋鸡疲劳症主要发生在笼养蛋鸡,饲养蛋鸡的养殖户为了利润和经济利益尽可能让蛋鸡多产蛋,而不考虑蛋鸡身体条件,急于求成。该病在蛋鸡产蛋高峰期发病,尤其在夏季,主要是饲料中钙磷代谢障碍,维生素D和矿物质缺乏,或蛋鸡常年在笼中饲养,缺乏运动等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临床上以病鸡两腿发软、不能站立、腿骨变脆、关节变形,容易骨折,破损率高,产软皮蛋或畸形蛋为主。1 致病原因1.1 高产蛋鸡在蛋壳形成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钙磷,尤其是在产蛋高  相似文献   

3.
正维生素D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鸭只生长发育迟缓、骨骼柔软、弯曲、变形,运动障碍,产蛋母鸭产出薄壳蛋、软壳蛋为特征的一种营养性代谢病。1病因分析1.1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1.1.1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维生素D(特别是维生素D3)能促进钙与磷的吸收及调节钙、磷的代谢过程,是禽只维持骨骼正常硬度、嘴壳(喙)爪以及蛋壳钙、磷代谢所需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称骨软化病,是由于钙、磷、维生素D等物质的缺乏,钙、磷比例失调使骨组织脱钙以致于结构、形态改变的一种疾病,几乎发生在所有笼养产蛋鸡群中.病鸡瘫痪、骨折,产蛋期发病率为1%~10%,给养鸡业造成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1笼养蛋鸡疲劳症1.1诊断要点1.1.1主要病因饲料中钙、磷和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高温、严寒、疾病、噪声、不合理的用药、光照和饲料突然改变等应激均可称为本病的诱因;主要发生在母鸡,尤其是体型较大的母鸡;产蛋高峰期发病率可达2%~20%。1.1.2初期症状发病初期,病鸡产软壳蛋、薄壳蛋,鸡蛋的破损率增加,但食欲、精神、羽毛均无明显变化,甚至产蛋量也无大的变化。之后,病鸡长期产蛋后站立困难、爪弯曲,运动失调,躺卧、侧卧,麻痹,两肢伸直。1.1.3骨骼异常解剖时骨骼易断裂,腿骨、翼骨  相似文献   

6.
正鸡产蛋疲劳症由于日粮中维生素D、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母鸡为了形成蛋壳而动用自身组织钙引起,又称骨软化病。该病又叫笼养鸡瘫痪,是笼养蛋鸡骨骼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现代化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代谢病,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鸡和高产鸡。该病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主要引起蛋鸡的瘫痪、死亡以及产蛋下降,还影响鸡的屠宰加工。患鸡表现为脱水,体重下降,伴随软骨组  相似文献   

7.
黄志宏 《中国家禽》2001,23(2):44-44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称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是笼养产蛋鸡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几乎发生在所有笼养产蛋鸡群中,产蛋期发病率为1%~10%。常发生于产蛋高峰期。1病因  笼养蛋鸡疲劳症主要由于严重缺钙而引起。高产蛋鸡体重轻、采食量小、饲料利用率高和性成熟早,钙源无法满足蛋壳形成及维持骨骼强度所需,导致钙负平衡;过度粉碎的石灰石粉钙的利用率较低;炎热季节蛋鸡采食量减少而饲料中钙水平未相应增加;长期持续高产需要较多的钙,等等,都可能导致笼养鸡疲劳症。此外,饲料中磷含量在临界值(总磷0.5%)以下,容易在初产蛋鸡群中诱…  相似文献   

8.
如何防治笼养蛋鸡疲劳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笼养蛋鸡特有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高产蛋鸡最易发病。由于产蛋率高,对钙、磷的需求量增大。如果饲料中的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失调,蛋鸡从日粮中摄取的钙量不能满足产蛋的需要,那么只能溶解吸收骨骼中的钙盐,以满足鸡体对钙的需求。经研究,蛋鸡短期内动用38%的钙也只能维持产6枚蛋,因此保证钙的供给非常重要,没有及时得到补充钙,就会造成骨质疏松、变软和骨皮质变薄。蛋鸡不能支持体重,轻者发生软腿病,严重的可发生骨折,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使淘汰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将180只19周龄健康伊莎笼养蛋鸡随机分为对照A和低钙B、C、D四组,分别饲喂钙含量为3.55%、2.50%、2.05%、1.27%的日粮。不同时间进行骨骼病理组织学检查和活体骨矿含量(BMC)测定。结论:低钙日粮诱发的蛋鸡骨质疏松除具有典型的骨质疏松病理变化外,骨矿含量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正笼养蛋鸡疲劳症又称笼养蛋鸡骨软化病或骨质疏松症,是现代化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代谢病,多发生于进笼不久和产蛋高峰期的母鸡,常引起蛋鸡的瘫痪甚至死亡,导致产蛋率降低和鸡蛋破损率增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1发病原因笼养鸡疲劳症是笼养蛋鸡特有的营养代谢疾病,主要由于鸡体内钙源不足,不能满足蛋壳形成的需要,母鸡就要动用自身组织的钙引起。饲料中的钙、磷、维生素D供给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肠道功能紊乱或消化道炎  相似文献   

11.
1 笼养蛋鸡常见的疾病 1.1 疲劳症 该疾病会造成鸡的骨质疏松,这是由于在饲养蛋鸡的过程中,鸡缺乏钙、维生素D、磷,或饲料中钙、磷配比不当.笼养蛋鸡在发育生长的过程中,因吸收的营养长期处于不足的状态,导致母鸡产蛋,会消耗过度的钙,引起母鸡代谢的紊乱.再加上在笼子长期圈养,蛋鸡缺乏活动的空间,易出现疲劳症.该症状多出现在产蛋前后,具体表现为鸡侧卧在笼内,不能长久站立,反应较为迟钝,甚至出现瘫痪.一旦患上该症,其翅膀或腿部会发生骨折,骨壁脆弱、轻薄.特别容易在产蛋高峰期发生,这期间每只产蛋母鸡会流失较多钙,若饲养中不能及时补充钙,会对母鸡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集约化养鸡的快速发展,笼养蛋鸡出现了一种以骨质疏松为主要症状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笼养蛋鸡疲劳症。该病主要发生于集约化生产中笼养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尤其是产蛋率上升快的鸡群多发,并且多在夜间发病。1发病原因1.1笼养蛋鸡饲料中钙、磷、VD3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进入产蛋高峰期的蛋鸡,体内钙的吸收加快,对钙、磷、VD3的需求量加大。当日粮中钙、磷、VD3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时,满足不了产蛋的需求,这时,蛋鸡就消耗自身组织中的钙,由此造成蛋鸡骨质疏松、变软,骨骼变得菲薄,不能支持体重,甚至出现自发性骨折。同时这一病变过程引起机体代谢机能障碍,影响VD3的吸收,进而又造成钙、磷代谢的紊乱于障碍,进一步促进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称营养性骨质不良症,是集约化商品蛋鸡生产中的一种较为严重的营养代谢病,主要发生于高产鸡或产蛋高峰期。造成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饲料中的钙成份不足或机体钙吸收障碍。主要表现为骨骼、筋腱、韧带结构损坏,蛋壳形成紊乱。 一、病因 进入产蛋高峰期的或高产母鸡,由于产蛋率高,体内对钙、磷和维生素D_3的需要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1笼养蛋鸡虚弱症 笼养蛋鸡虚弱症是笼养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疾病,这种疾病的产生与体内矿物质、电解质的比例失调有关。 30周龄以下的蛋鸡,当产蛋率超过80%时,如果钙的摄入量不能满足产蛋的需求,蛋鸡将会利用骨骼中储存的钙,而发生暂时性缺钙。最终引起骨质疏松症,骨骼变软,甚至变成跛脚或根本无法站立。  相似文献   

15.
饲粮钙磷水平对笼养北京白鸡蛋壳质量及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笼养来航鸡蛋壳质量是尚未完全得到解决的问题。母鸡产蛋后期蛋重增大而沉积钙的能力有限,使蛋壳变薄容易破损。影响蛋壳质量的原因有:蛋鸡对沉积钙的能力,激素的分泌,饲粮钙磷水平与维生素D的含量,磷与钙在血液中的比例,以及钙磷的贮存与动员中互相制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饲粮维生素D水平对120日龄雌性龙岩麻鸭产蛋性能,血液生化及胫骨指标的影响,进而探讨产蛋初期蛋鸭维生素D需要量。选取1 260只120日龄健康的福建龙岩麻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35只。各处理组蛋鸭随机饲喂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0、800、1 600、2 400、3 200、4 000 IU/kg的试验饲粮。饲养期为21 d。结果表明:维生素D水平对产蛋初期龙岩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血浆钙、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基础饲料上添加维生素D显著降低血浆中甲状旁腺激素的含量(P<0.05),但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维生素D含量显著影响胫骨钙、磷及灰分含量(P<0.05),维生素D水平为800 IU/kg时,获得较好的骨骼质量,维生素D水平对胫骨长度、胫骨管围、折断力、骨密度、骨矿物盐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龙岩麻鸭产蛋初期饲粮维生素D适宜添加量为800 IU/kg。  相似文献   

17.
笼养蛋鸡疲劳综合征又称骨质疏松症,笼养蛋鸡疲劳综合症是高产笼养蛋鸡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是由于钙代谢异常引起的,蛋鸡高产状态下,对钙的需求量增加,当饲料中的钙不能满足自身和产蛋需要时,就会动用蛋壳中的钙。主要表现为无力站立、移动困难、骨质疏松、骨骼变形、骨质变脆以及蛋壳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18.
产蛋母鸡骨脆症的防治李凤莲,刘文革,孙凤发黑龙江省闫家岗农场(150078)张文彦,洪纯孝双城市兽医院产蛋母鸡骨脆症,常称为"笼养产蛋母鸡疲劳症",由于骨组织疏松,钙、磷量减少引起骨骼变脆所致。主要表现:一是极急性,发病鸡死前没出现症状,外观健康,在...  相似文献   

19.
笼养蛋鸡瘫痪症又称鸡骨质疏松症或蛋鸡疲劳症,是当前集约化商品蛋鸡生产中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工艺性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高峰期或高产的鸡群,以维生素D和钙磷代谢紊乱为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和腱韧带结构损伤,以及蛋壳形成紊乱。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每年11月至翌年3月间较多发,发病率达15%以上,死亡率可达5%~9%。此病发生还具有群发性,常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1.1鸡日粮中钙含量不足蛋鸡开产前2周,钙吸收旺盛,沉积加强。若此时缺钙,会使骨骼内针状钙形成不足,则骨髓发育不良,鸡开产后容易引起发病。1.2饲料中钙…  相似文献   

20.
蛋鸡疲劳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叫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常发生于产蛋高峰期。一、症状病初产软壳蛋、薄壳蛋,鸡蛋的破损率增加,但食欲、精神、羽毛均无明显变化。之后,出现站立困难,爪弯曲,运动失调。如及时发现,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大多能在3~5天恢复。否则,症状会逐渐加剧,最后常造成跛足、不能站立,胸骨凹陷,肋骨易断裂,瘫痪;剖检可发现翅骨、腿骨易碎。二、原因1.笼养蛋鸡日粮中钙含量严重不足,钙、磷不平衡。2.过度粉碎的石粉、骨粉在鸡的胃肠中吸收快,排泄也快,造成钙的利用率降低。3.笼养蛋鸡活动量小也会造成蛋鸡疲劳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