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进行了母猪产前药物预防仔猪黄、白痢及自然感染黄、白痢仔猪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预防仔猪黄、白痢可靠有效;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口服复合益生菌对仔猪黄、白痢治愈率分别为96.4%和91.7%,显著高于口服土霉素碱对仔猪黄、白痢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白痢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病,由于大肠杆菌易对抗菌药产生耐药性而致疗效不佳.我们根据仔猪黄、白痢的病性和特征,经中医辨证施治,研制了一个中药方剂--泻痢康.为了观察其防治效果,在发生仔猪黄、白痢较严重的长治市优种猪场,添加泻痢康于母猪饲料中和灌服发病仔猪,对仔猪黄、白痢进行了预防和治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仔猪发生黄白痢危害极大,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如果不能对仔猪黄白痢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仔猪的大量患病甚至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提出仔猪黄白痢的预防和治疗的相关措施,旨在减轻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各期及全期仔猪黄、白痢的发病,死亡及仔猪增重,耗料情况分别进行样本显著性检验,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网床培育对仔猪对于仔猪黄、白痢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能减少饲养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5.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导致仔猪大量患病或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先分析了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发病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预防及治疗仔猪黄白痢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减轻仔猪黄白痢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痛仍是严重影响和制约农村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用抗生素治疗易产生耐药性且毒副作用大。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本试验。将血见愁、乌梅、山泽泻、白芍、苍术等中草药按比例粉碎,在母猪产仔当日拌料喂服母猪,结果表明:投服一疗程,对仔猪黄白痢病有明显的预防效果,投服两个疗程,效果显著。尽管抗生素对仔猪黄白痢有一定预防作用,但由于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抗原型多样性等原因,使预防效果不明显,而采用中草药预防仔猪黄白痢能达到理想效果,且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7.
浅谈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对断奶前仔猪的危害很大,给生猪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就近二年来对我区的二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养殖档案无害化处理死亡的生猪死因分析结果表明,在统计死亡的1272头生猪中,断奶前死亡的为847头,其中仔猪黄痢死亡328头,占死亡总数的25.8%,占断奶前仔猪死亡总数的38.7%;仔猪白痢死亡519头,占死亡总数的40.8%,占断奶前仔猪死亡总数的61.3%.为此笔者就结合多年来对仔猪黄白痢防治心得,对其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以及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治疗措施综述如下,以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两种。仔猪黄痢多发于1~7日龄;仔猪白痢多发于10~20日龄。仔猪黄白痢是导致仔猪哺乳期腹泻的主要疾病,特别是仔猪黄痢,发病后死亡率较高。本文主要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预防和治疗等几个方面介绍仔猪黄痢和白痢,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黄白痢是猪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之一,它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导致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有猪肠胃功能发育不全、猪管理不善及环境因素影响等。该病发病的主要特征为剧烈腹泻,猪排出黄白色稀粪,并在短时间内出现脱水现象。预防猪的黄白痢的主要措施有加强饲养管理,使用疫苗预防等。本文分析了猪黄白痢的发病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希望能为加强猪饲养提供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郑建师 《农技服务》2010,27(11):1442-1442
仔猪黄白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是目前养猪生产中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方面介绍了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乳酸杆菌对常见的病原性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动物接种试验证明,试验分离获得的乳酸杆菌饲喂动物安全。在调整仔猪肠道菌群方面:试验各组效果较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二组的效果最好,在增加乳酸杆菌方面,比试验一组高18.5%,比对照组高37.5%,在减少大肠杆菌方面,比试验二组高6.25%,在增加肠道细菌总数方面,比试验一组高21.5%,说明乳酸杆菌对改善仔猪肠道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乳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影响,试验选用144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基础+3 g·kg-1乳酸酸化剂、基础+6 g·kg-1乳酸酸化剂,测定仔猪生产性能,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回肠和结肠黏膜粘附的乳酸杆菌数量。结果表明:添加乳酸酸化剂后,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14 d后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回肠和结肠黏膜粘附的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表明乳酸酸化剂能减少肠道有害菌,增加有益菌的繁殖,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从健康仔猪粪中分离对仔猪黄白痢有一定防治作用的产乳酸芽孢杆菌.采用普通营养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 h分离,将分离到的菌进行抑菌、耐酸、耐胆盐试验,并用相差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特征观察,以及经生理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表明,两菌株经抑菌试验表明对埃希氏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抵抗高浓度胃酸、胆盐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酸芽孢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团头鲂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团头鲂基础日粮中添加乳酸芽孢杆菌,观察其对团头鲂生长、生理生化指标、抗病原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乳酸芽孢添加组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血清中的抗超氧阴离子浓度、谷草转氨酶(GOT)含量,肝脏的总抗(T-AOC)能力(P〈0.05),并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攻毒试验表明,乳酸芽孢杆菌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成活率(P〈0.05)。[结论]乳酸芽孢杆菌组对团头鲂有较好的生长和免疫促进效果,可以作为一种免疫促进剂使用。  相似文献   

15.
The vital functio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re investigated in three kinds of lactic acid products: with the use of Bulgaria bacillus, thermophilic streptococcus, and yogurt starte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EHF mm range at frequency 129 GHz of the mammary gland and pasteurized milk reduced the acidity of all types of products and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them from the first day of storage.  相似文献   

16.
将12窝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在饲喂与不饲喂开食料2种饲养制度下,分别设饲喂乳酸菌剂组和饲喂脱脂乳的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仔猪于7日龄开食,21日龄断奶,开食早期饲喂乳酸菌剂或脱脂乳.于仔猪7、14、21、24、35日龄每窝屠宰一头,取胃底、十二指肠、空肠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乳酸菌促进断奶后仔猪胃底腺盐酸细胞的增加(P<0.01),开食促进断奶前后胃底腺盐酸细胞的增加(P>0.05);乳酸菌和开食可促进断奶前十二指肠肠绒毛高度的维持,前者作用较短暂,后者的作用则更为明显,但两者对空肠肠绒毛无显著影响;添加乳酸菌与开食之间不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7.
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Ⅳ.动物饲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利生931)可提高肉鸡和仔猪的增重、饲料利用率和存活率;提高肉鸡和仔猪的能量代谢率和蛋白质消化率;微生物学检验显示,需氧芽孢杆菌可在鸡肠道内存活。  相似文献   

18.
试验将芽孢杆菌和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中草药联合应用于断奶仔猪日粮中,研究其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发现,同时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组比对照组、单独添加芽孢杆菌组和中草药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6.13%、16.13%和12.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5.63%、4.15%和3.36%。同时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可提高肠道芽孢杆菌的数量,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在芽孢杆菌联合抗菌中草药治疗仔猪腹泻的试验中,仔猪腹泻治愈率达90%。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和芽孢杆菌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NS复合乳酸菌对猪生长性能及其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使用NS系列复合乳酸菌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30头重胎母猪及其所产342头仔猪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饲喂添加0.2% NS复合乳酸菌制剂的基础日粮,B组饲喂加0.2%六味酸制剂的基础日粮添,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间对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成活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检测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含量。【结果】试验后期(63~150日龄),A组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5);但从整个试验过程(0~150日龄)来看,各组间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仔猪回肠内容物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是C组略低于A、B组外,其他肠道各段的大肠杆菌数量均是C组高于A、B组;在乳酸菌方面则恰好相反,仔猪肠道各段的乳酸菌数量均是A、B组高于C组。经济效益评估分析,发现A组的平均毛收益较C组高16.7元/头,较B组高6.7元/头,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NS复合乳酸菌通过改善仔猪生长前期胃肠道的菌群平衡,增强仔猪抵抗断奶应激能力和提高成活率,在中后期能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显著促进肉猪增重,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种。[方法]从农村生活污水淤泥中分离筛选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株,并研究了苯酚浓度对菌株降酚能力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降解苯酚能力最强的菌株P8。当苯酚浓度为0.3 g/L时,该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60%。随着苯酚浓度的增高,P8菌株苯酚降解率逐渐降低。当苯酚浓度为0.5 g/L时,比较适于P8菌株的生长。[结论]该研究对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