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虾WSSV病是亚洲对虾养殖业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本研究采用Kimura引物 ,用PCR技术对不同生长期的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进行了WSSV的检测 ,同时也检测了对虾发病时养殖池中多见的野生厚蟹 (Helicesp .)和矛尾刺虎鱼 (Acanthogobiushasta)。检测结果表明 :分别在检测的 5尾亲虾中的 1尾 ,6尾仔虾中的 1尾 ,5尾稚虾中的 3尾及所检测的 5尾病虾和 2只厚蟹中获得到 982bp的PCR扩增产物 ,说明为WSSV感染阳性。在检测的 2尾矛尾刺虎鱼中均未获得PCR扩增产物 ,说明为WSSV感染阴性。在亲虾、虾苗以及虾池内的野生厚蟹中检测到WSSV感染的阳性结果表明 :WSSV感染的亲虾有可能是病毒的储主 ,WSSV感染的野生厚蟹有可能是病毒中间宿主或病毒的携带者 ,它们在对虾WSSV病的感染、传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虾WSSV病是亚洲对虾养殖业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本研究采用Kimura引物,用PCR技术对不同生长期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进行了WSSV的检测,同时也检测了对虾发病时养殖池中多见的野生厚蟹(Helicp sp.)和柔尾棘虾虎鱼(Acanthogobius hasta)。检测结果表明:分别在检测的5尾亲虾中的1尾,6尾仔虾中的1尾,5尾稚虾中的3尾及所检测的5尾病虾和2只厚  相似文献   

3.
对虾封闭式淡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虾池周围打机井,挖平塘,用地下水作水源,实行对虾封闭式淡化养殖,切断了海水污染源。结果;1100亩虾池亩产对虾105kg,规格12cm,尾重20g。共产对虾112t,产值869万元,投入产出比1:2.9。专家鉴定认为,技术水平属国内先进。  相似文献   

4.
一、虾池混养的好处 1.提高虾池综合养殖效益 在适宜的虾池内混养一定数量,一定规格的海湾扇贝有利于对虾生长,且增加商品扇贝产量,混养虾池比单养效益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5.
刘德永 《齐鲁渔业》2007,24(4):32-33
为探索利用盐场低产虾池开展红鳍东方纯养殖,我们从2000~2005年连续在天津汉沽区盐场虾池开展了红鳍东方鱼屯的养殖,在养殖中,我们在池塘中投入了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进行混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红鳍东方鲀与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混养技术和一些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养虾面临病害严重,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用三疣梭子蟹亲蟹人地直接繁育与对虾进行混养可收到满意效果,央子镇养虾场采用此法混养水面33亩,收获规格160s/只的梭子蟹25公斤/亩,体长13厘米对虾27公斤/亩,亩创利润1870元,比单养对虾亩增收近千元。用亲蟹入池直接繁育与对虾混养,能省略育苗室育苗环节,降低成本,、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只要将拖卵亲蟹适时放入虾池自繁自育就可收到良好效果。下面着重介绍一下亲蟹入池直接繁育与对虾混养的主要做法,仅供生产者参考。一、虾池清淤、消毒和肥水按对虾养殖操作规程进行。在虾病…  相似文献   

7.
对虾白斑病围栏封闭预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尚 《水产学报》2004,28(4):431-437
“对虾白斑病的围栏封闭预防技术”是一项针对沿海低位池塘、以切断传染病源为主旨、以设置防蟹围栏为特色的对虾白斑病综合预防技术。其主要措施为:首先在贮水(兼水处理)池和养殖池周围设置防蟹围栏,将该等池塘封闭起来,使杂蟹不会从陆地侵入池内;然后通过60目滤网进水,并用敌百虫或敌杀死处理上述两种池塘,杀灭以蟹类为主的一切甲壳动物;解毒后,放养经检测不带白斑症病毒的虾苗;采取封闭式养殖,养殖期中只向养殖池加水以补充渗漏和蒸发的水损失;加水时,先将海水在贮水池中用药物处理,杀灭其中的传染该病的媒介生物(主要是桡足类),药物解毒后再注入养殖池。此外,作为辅助措施,在养殖期中从多方面尽量保证虾池中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该技术已经过预备研究、实验研究和扩大试验等阶段,均证明效果良好。已扩大试验了近33.33hm^2(其中实际养虾池约17.33hm^2),成功率达96%左右。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对虾养殖生产常因病毒侵袭而爆发传染性疾病,除危害最甚的对虾白斑病毒病外,近年来中国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病程缓慢且流行时间长,可造成对虾养成率低等恶果,发病严重的虾池可减产50%-70%以上,严重影响养虾效益,为研究探索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今年我们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病害防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发病虾池状况 1.养殖面积:4亩; 2.养殖密度:12万尾/亩; 3.养殖品种:中国对虾; 4.投苗日期;2001年5月5日; 5.池塘位置:天津汉沽区杨家泊镇。 二…  相似文献   

9.
1999年至2000年,广西组织实施了农业部“对虾健康养殖高产技术”丰收计划项目。对虾养殖面积16360亩,总产量3522308公斤,单产215.3公斤,平均亩产值12918元;投入产出比1:2.56,投资收益率139.83%,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改造虾池,营造对虾生长的良好池塘环境 理想的虾池面积一般10~20亩,池深2~2.3米,水深1.5米左右。池塘面积大,水位浅,排灌不分的虾池,必须进行改造。虾池改造方法主要有:①大池改小。对面积比较大的虾池,进行筑堤分隔,改造成面积10~20亩左右的小虾池;②加深虾池,加固加高池堤。对水位比较浅的虾池,利用机械推土加深,  相似文献   

10.
感染白斑综合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29尾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WSSV病毒所致)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WSSV)程度。用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Ua)、溶菌活力(UL)、酚氧化酶(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POD)相对活性;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LP)相对活性;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WSSV感染与对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发病虾池虾样各免疫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其他虾池;曾发病虾池的虾样PO活性较强;WSSV与HPV感染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未发病虾池与曾发病虾池实验对虾的Ua与UL相关性极显著,发病虾池实验对虾Ua与UL呈负相关;发病虾池对虾PO与ALP活性相关性显著。不同性别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的免疫因子活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们不断探索对虾生态养殖技术,采用虾蛏混养、虾蟹混养等模式来挖掘虾池生产潜力,净化虾池水质,保护虾池生态平衡,有效地提高了池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对虾养殖品种单一,生产环境欠佳等原因,对虾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充分提高对虾池的综合利用率,我们利用江苏省大丰县特种水产养殖公司的1034亩对虾池进行文蛤与对虾的混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技》1996,(3):21-21,25
斑节对虾是目前我省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虾病暴发,斑节对虾死亡十分严重。据调查统计,1993年深圳市辖区内精养虾池发病率达80.86%,粗养虾池发病率达60.87%,产值减少1.24亿元。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虾病,是发展斑节对虾养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选择了凌海市大有八支路3个虾池,平均4.6公顷左右,这3个池子自然条件相差不多,自然纳潮情况下水深基本相同,而且相邻,用同一海水水沟纳水。现将其设为1号、2号、3号,1999年1号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2号、3号池按常规技术操作。2000年、2001年3个池均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操作。现将防病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方法1.1池底消毒1号池在5月初纳入少量池水后,每667米2平均投放70千克生石灰,进行池底消毒,晚上人工用手电诱捕天津厚蟹,日本大眼蟹等,2号、3号池均未作上述工作。1.2前期水质控制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苏北南部沿海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天津厚蟹(Helicetridenstientsinensis)、红螯相手蟹(Sesarmahaematocheir)和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japonicus)四种常见蟹的眼、肝、肌和卵组织以及中华绒螯蟹和天津厚蟹蟹苗的蛋白和LDH、ANEA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种蟹的蛋白和同工酶具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两种蟹苗的蛋白和同工酶酶谱在谱带数量、迁移率及酶活性上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潮阳县海水养殖主要以养殖对虾为主,至今已有十年的历史。1981年开始养殖,面积27亩,采用海区自然苗,单产19.55公斤;到1988年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2546亩,总产1373吨,单产109.4公斤;1991年养殖面积11019亩。近几年来,随着虾池分布密度的提高,虾池的老化,放养密度过大以及海区污染等,虾病的发生年趋严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品牌的斑节对虾饲料与养虾池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关系.选用两种品牌的对虾饲料。在4个虾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粤海脾斑节对虾饲料三个斑节虾池中,水质正常,有利斑节对虾生长的浮游生物种类占优势。浮游生物数量多、且稳定。对虾生长正常.中途没有虾瘸发生。按计划收虾。养虾产量较高,另一品牌对虾饲料.喂养斑节对虾。在养殖的中后期出现严重的虾病.产量低。  相似文献   

18.
对虾养殖与近岸水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以及近岸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分别从不同侧面讨论了这些影响,包括:为建造养虾池对沿海湿地造成的破坏;虾池排放水对近岸生态系统造成的富营养化;养殖对虾,尤其是引进品种对本地对虾种群造成的“生物污染”;养虾用水对近岸生态区系的影响;以及养虾用化学药品对近岸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并对发展对虾养殖与保持良好的近岸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应用Biolog方法和传统的平板培养方法分析比较了施用芽孢杆菌制剂的虾池(B)和没有施用任何有益菌的虾池(A)在养殖后期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并用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分析了2种群落的代谢功能的差异。2个虾池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可培养细菌优势菌属都是革兰氏阴性菌;B虾池对虾肠道可培养细菌数量比A虾池的少;但B虾池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及其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均显著高于A虾池(P<0.05)。结果表明,虾池施用了芽孢杆菌制剂,可促进养殖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20.
电白县有1万多亩养虾池是建于1987年左右,由于虾池基础建设标准低及虾池老化,这些虾池养虾产量低,易出现病害,使对虾养殖业效益不高.因此,我们进行了改造老化虾池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以改造老化虾池,实施无公害养殖,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