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震  李武楠  马宁 《吉林农业》2012,(8):164-166
农业面源污染指农业生产中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及畜禽粪便而产生的对水环境的污染。目前我国的化肥、农药施用仍然过量,养殖场生产的有机肥重金属铜、锌含量过高,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富营养化、土壤质量下降,群众健康风险加大等严重问题。本文拟就农业的面源污染现状、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原则、对东江源头区野猪-沼-果-鱼冶系统开展了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 的分析研究、明确了系统各环节控源、减排、净化的技术要求、制定了技术规范、以期为在南方丘陵地区大力推广 野猪-沼-果-鱼冶生产系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地表水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首要污染源。藻类广泛存在于包括稻田在内的各类水生态系统中,其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N、P营养物质,而且藻类回收后还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剂等,因此,利用藻类同化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可以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物拦截净化和养分循环再利用双重目的。基于藻类生长特性,本文探讨了以藻类作用为主的稻田藻类固氮减磷、多营养级综合养殖系统、固着藻类沟渠净水系统及高效藻类塘等生态技术模式,并对各类技术模式的主要应用条件进行了深入比较和分析,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综合调查的方法,对丹江口库区湖北水源区31个乡镇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用产污系数法、排污系数法测算区域内各类农业污染源产生与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并引入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和评价该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TN、TP和COD的产生量分别为2 066.93、240.93和16 540.18 t,排放量分别为1 432.28、161.83和4 546.65 t;种植业源为该区域农业面源的主要污染源,其等标污染负荷占所有农业面源等标污染总负荷(1 196.78 t PO43-)的57.79%,水产养殖业源、农村生活源和畜禽养殖业源所占比例分别为14.91%、14.25%和13.05%;TN、TP为该区域农业面源的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分别占所有农业面源等标污染总负荷的50.26%和41.38%,COD只占8.36%;种植业源的TN和TP等标污染负荷量分别占所有农业面源等标污染负荷总量的36.08%和21.71%,是区域内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主要构成因子,也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宿迁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水产业源、农村生活污染源等方面对宿迁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包括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大、农业面源污治污手段和措施缺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面源治污责任意识淡薄、农业环保立法工作滞后、缺乏政府统一引导和管理等方面内容,并提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农业非点源污染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明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28-4230
以黄河上游宁蒙灌区为例,分析当前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系统归纳了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法,重点探讨了生态沟渠构建在农村与农业面源退水污染修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植被过滤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它引起的水体污染显著超过城市生活污染源和工业点源污染。植被过滤带介于水体和陆域之间,在流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径流量及其中的污染物,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和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佳措施之一。综述了植被过滤带对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净化机理、植被过滤带的最佳宽度及长期有效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被过滤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汾河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经验统计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山西省汾河平原灌区为研究区,根据2004—2008年灌区小店桥和义棠2个水文控制站有限的、离散的径流量和污染物浓度月监测值,采用河流污染物时段通量法分别计算2站点河道断面的总氮(TN)和总磷(TP)年通量,得到灌区TN和TP年负荷量;采用传统输出系数法确定了同期灌区农业种植、农村人口和畜禽养殖等污染源的TN和TP输出量。由此确定了灌区TN和TP迁移过程中的流域损失系数,建立了流域损失系数和年径流模数的非线性关系;构建了包含各类污染源数量、输出系数和年径流模数的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经验统计模型;用该模型模拟了2009—2010年灌区的TN和TP负荷量,与实测值相比误差均小于40%,满足精度要求。所建模型适合用于我国平原灌区面源污染负荷的估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面源污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之一。以山西省农村面源污染为研究对象,运用入户访谈和问卷调研法,对农村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及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面源污染主要由农业生产产生的畜禽粪便、地膜、过量施肥和生活垃圾组成,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政府公共服务技术的落后、农户的个人和家庭特征对面源污染的形成都有影响。建议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宣传手段和激励机制来鼓励农民使用低污染的生产要素,减少生产生活中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国外治理成功经验出发,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源的变化特点及防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5年来宁波市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畜禽养殖产生的氮、磷成倍上升;化肥总用量变化较小,但单位耕地面积氮、磷施用量显著增加;居民生活产生的氮、磷量也持续增加;农业系统氮、磷剩余量逐年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物中氮和磷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化肥施用对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的贡献相对下降,而畜禽粪便排放对农业面源污染物中氮、磷的贡献却明显增加.加强人畜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削减化肥用量和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解决这一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复杂,提高对污染物的监测手段和检测能力对污染防控至关重要。污染物的实验室检测是污染监测的重要一环,能科学的反应农业面源污染的总量和来源,从而调整监测和防治方案。本文从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出发,梳理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情况及污染物指标,详细归纳了pH、总氮(TN)、可溶氮、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可溶磷、含水率、有机质、全钾、有效磷、有效钾、化学需氧量(COD)、重金属、农药残留、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污染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实验室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物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前农业发展中,农业面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造成水体质量呈现显著下滑趋势。当前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根源以及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化肥、农药等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更是农业面源污染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针对污染特点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及政策路线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国内外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综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特征、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机理及污染途径;阐述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广泛运用的最佳管理措施;提出在控源基础上,应对防控措施进行优化选择,将适宜的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进行全过程控制,全面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效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稻鱼共生系统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  陈菁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162-164
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面源污染面广、量大、不易控制。稻鱼共生系统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具有突出的生态、经济等多方面价值,已被确定为全球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总结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阐述稻鱼共生系统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中的作用,提出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优化稻田种养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成因进行分析,并从化肥与农药的不合理施用、畜禽养殖污染物超标排放、秸秆焚烧及地膜覆盖等方面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要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主要是扩大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严重性,分析了污染物的输出规律和影响因素,论述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总结了在以前研究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湖北)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价及预警系统是对全国第一次污染普查数据研究结果的应用。在明确该区域农业生产和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使用C#语言进行系统编程的实现,通过计算机将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和农村生活源的有关参数进行污染负荷估算,并对各个县及乡镇的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进行风险预测及预警,为政府宏观调控及各级乡镇单元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对策提供支撑。该系统结合Mysql数据库,通过Winform界面将研究结果中的数据以图表、文字的形式显示出来,直观明了的突出农业生产及污染现状,准确地显示出各地区污染预警值,并且通过污染负荷估算为下一步农业生产调整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