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研究过瘤胃脂肪酸对羊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本试验设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亚麻酸钙组(基础日粮+1%亚麻酸钙)、2%亚麻酸钙组(基础日粮+2%亚麻酸钙)、3%亚麻酸钙组(基础日粮+3%亚麻酸钙)。每组饲喂一种饲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亚麻酸钙可显著提高肉羊背最长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生产高不饱和脂肪酸羊肉,亚麻酸钙最佳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过瘤胃脂肪酸对羊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本试验设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亚麻酸钙组(基础日粮+1%亚麻酸钙)、2%亚麻酸钙组(基础日粮+2%亚麻酸钙)、3%亚麻酸钙组(基础日粮+3%亚麻酸钙)。每组饲喂一种饲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亚麻酸钙可显著提高肉羊股二头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羊肉,亚麻酸钙最佳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取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亚油酸(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瘤胃原虫中奇数碳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奇数碳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OBCFA)是原虫脂肪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单独添加LA或DHA对瘤胃原虫中主要OBCFA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当LA和DHA协同添加时C15∶0和C17∶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异构酸和反异构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黑山羊脂肪酸成分测定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贵州雷山黑山同羊肉脂肪酸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的52.6%,饱和脂肪酸占47.4%;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酸含量比值为1:11。并将雷山黑山羊肉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与福建等七省羊肉的含量进行了比较,作出雷山黑山羊脂肪酸营养价值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日粮中添加月苋草油与胡麻油对蛋黄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 2个试验研究了蛋鸡日粮中添加月苋草油和胡麻油对蛋黄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选用 6 4只健康、36周龄罗曼产蛋母鸡进行试验。Ⅰ :日粮设 4个处理组 ,月苋草油添加水平分别为 0、2 %、3%和 4 %。Ⅱ :日粮中胡麻油和月苋草油添加总量为 3% ,设 4个比例处理 :1∶4、2∶3、3∶2、4∶1。结果表明 :增加日粮中月苋草油 ,蛋黄中亚油酸 (LA)含量显著提高 (P <0 0 5 )且γ 亚麻酸 (GLA)含量和n 6脂肪酸总量以及n 6和n 3脂肪酸比值均有上升 ,α 亚麻酸 (ALA)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含量以及n 3脂肪酸总量变化不明显。随日粮中胡麻油对月苋草油比例的增加 ,蛋黄中LA和GLA含量、n 6脂肪酸总量以及n 6和n 3脂肪酸比值均下降 ,ALA和花生四烯酸含量以及n 3脂肪酸总量显著上升 (P <0 0 5 ) ,DHA含量变化不规律。说明 ,日粮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了蛋黄中脂肪酸的沉积 ,且呈正相关 ,通过改变日粮中油脂添加水平可以调整鸡蛋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富硒益生菌(SP)对山羊瘤胃发酵和瘤胃液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以8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山羊为对象,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试验,每期15 d。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8(LSP)、16(MSP)和32(HSP)mL.d-1的SP。结果表明:日粮添加SP能显著影响山羊瘤胃pH值(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P<0.05)、微生物蛋白(P<0.05)和trans11-C18∶1浓度(P<0.05);并有升高瘤胃乙酸比例(P=0.08)、α-C18∶3浓度(P=0.07)以及降低瘤胃丁酸比例(P=0.05)、氨氮浓度(P=0.08)的趋势。说明日粮添加SP对缓解瘤胃pH值的下降,促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和对氨氮的利用,以及提高瘤胃液α-C18∶3和共轭亚油酸前体trans11-C18∶1的含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脂肪酸构成的油料籽实对奶牛瘤胃液和血浆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乳脂CL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乳脂CLA合成机制,为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寻找合适途径。【方法】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经产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油料籽实(葵花籽、亚麻籽、菜籽),3种日粮的粗脂肪含量基本相同,测定采食后不同时间点瘤胃液、血浆及乳脂中脂肪酸含量。【结果】葵花籽组奶牛乳脂中CLA、t11-C18﹕1、PUFA及LCFA比例均显著高于菜籽组和亚麻籽组(P<0.05);葵花籽组奶牛血浆中t11-C18﹕1的比例显著高于菜籽组和亚麻籽组(P<0.05);瘤胃液中各种脂肪酸含量在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采食后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不同时间点瘤胃液中CLA的比例均较低;瘤胃液、血浆中的t11-C18﹕1含量对乳脂中CLA含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1和0.766。【结论】富含亚油酸的葵花籽在优化奶牛乳脂肪酸构成、提高CLA含量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滩羊肉加工保存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滩羊肉成熟前后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研究,探讨成熟处理对滩羊肉风味品质的潜在影响。[结果]4℃条件下滩羊肉的成熟时间为96 h。宰后96 h滩羊肉pH最低。除部分饱和脂肪酸外,熟化后滩羊肉中多数脂肪酸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从脂肪酸分类来看,成熟后滩羊肉中总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有所增加。在滩羊肉的脂肪酸中油酸(C18∶1)的含量最高,成熟后可达29.86 g/kg。[结论]熟化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滩羊肉风味品质。熟化排酸工艺可应用于滩羊肉生产加工,以提高其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精制鲽鱼油和豆油分别作为n-3及n-6系列脂肪酸源,配制5种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的饲料,进行连续8周饲喂军曹鱼幼鱼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的n-3/n-6脂肪酸比值为2.57时,军曹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最高;饲料中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对军曹鱼血清5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显著,但随着n-3/n-6脂肪酸比值的降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饲料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军曹鱼肌肉和肝脏的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军曹鱼饲料中适宜的n-3、n-6脂肪酸比例为2.98∶1。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苏子油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人工瘤胃技术分析不同添加水平的苏子油对瘤胃发酵模式、发酵参数和瘤胃脂肪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剂量苏子油对发酵液pH值和氨氮(NH3-N)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相比较,随着苏子油添加量的增加干物质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发酵底物单位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甲烷产量呈下降趋势(P0.05);对TVFA无显著影响(P0.05),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C18:1、c9,t11-CLA和总的长链脂肪酸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表明在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苏子油,可改变瘤胃发酵类型、降低甲烷产量、调节瘤胃液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全脂菜籽或菜籽油对牛奶产量和牛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3组产奶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3的拉丁方阵。对照组(CTL)日粮干物质中添加醚提取物2.3%,两个试验组日粮干物质中添加醚提取物4.2%,分别添加脂肪含量相同的全脂菜籽粉碎物(RC)和含DM2.2%的菜籽油(RO)。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组的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牛奶产量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的乳脂和乳蛋白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饱和脂肪酸(FA)含量极显著降低,乳脂中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其中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时,牛奶中体内合成的FA含量降低,直接利用的FA含量增加。与饲喂RO组相比,RC组牛奶中乳脂饱和度较低,结果表明,碎油菜籽对瘤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及摇青强度对茶树叶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乌龙茶生产中品种及摇青强度与成茶品质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棪、铁观音、肉桂、福建水仙、金观音和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通过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GC-FID)技术检测叶片中脂肪酸含量,筛选出适宜作为摇青研究的品种;以金观音不同摇青强度叶片(鲜叶、第1次摇青叶、第5次摇青叶和第9次摇青叶)为试材,研究不同摇青强度对脂肪酸影响的差异.[结果]各茶树品种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比例达74.00%以上,各类脂肪酸含量在福建水仙中最高,铁观音中最低.6个茶树品种中共检出10种脂肪酸组分,各品种中亚麻酸、顺-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位居前三;各品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75.00%由亚麻酸和顺-亚油酸组成,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中80.00%为棕榈酸.金观音中不饱和酸/总脂肪酸比例和亚麻酸含量最高,福建水仙中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比例最低,顺-亚油酸含量最高.金观音中各类脂肪酸含量经摇青处理后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轻度摇青(第1次摇青叶)时不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5962.15和33249.16μg/g;重度摇青(第9次摇青叶)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至20731.28μg/g,显著低于鲜叶(P<0.05).金观音中共检出8种脂肪酸组分,3种为饱和脂肪酸,5种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在轻度摇青时升至18113.55μg/g,重度摇青时含量降至最低值,为13621.25μg/g.[结论]茶树鲜叶中不饱和脂肪酸为脂肪酸的主要种类,亚麻酸、顺-亚油酸和棕榈酸为脂肪酸主要组分;摇青使叶片中脂肪酸含量下降,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随摇青强度增强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可能该物质作为反应底物参与乌龙茶摇青过程中脂肪酸代谢途径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日粮添加不同脂肪酸混合物对泌乳奶牛血液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36头健康的荷斯坦奶牛平均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长链脂肪酸组(LCFA)和中短链脂肪酸组(SMCFA),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泌乳奶牛日粮添加中短链脂肪酸可以显著降低血浆中碳链长度大于16的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85.1%和87.94%;P〈0.05),显著提高血浆中碳链长度小于等于16的脂肪酸和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14.86%和12.13%;P〈0.05)。同时,日粮添加中短链脂肪酸显著提高血浆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0.41%和0.36%;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而日粮添加长链脂肪酸对血浆中各类脂肪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还发现,日粮中添加中短链脂肪酸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日粮中添加长链脂肪酸也趋向于提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但只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同时日粮添加长链脂肪酸显著提高了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0.05)。结果显示,中短链脂肪酸较长链脂肪酸提高了血液的抗氧化性能,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但是会提高血液脂肪酸的总饱和度。  相似文献   

14.
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日粮中添加沼渣对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除背最长肌中油酸含量有显著差异外,其余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通过分析认为,日粮中添加沼渣不会从肌内脂肪酸含量上对猪肉风味及其他肉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但日粮中添加过高比例的沼渣会使猪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多,从而导致肉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及摇青强度对茶树叶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乌龙茶生产中品种及摇青强度与成茶品质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棪、铁观音、肉桂、福建水仙、金观音和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通过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GC-FID)技术检测叶片中脂肪酸含量,筛选出适宜作为摇青研究的品种;以金观音不同摇青强度叶片(鲜叶、第1次摇青叶、第5次摇青叶和第9次摇青叶)为试材,研究不同摇青强度对脂肪酸影响的差异.[结果]各茶树品种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比例达74.00%以上,各类脂肪酸含量在福建水仙中最高,铁观音中最低.6个茶树品种中共检出10种脂肪酸组分,各品种中亚麻酸、顺-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位居前三;各品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75.00%由亚麻酸和顺-亚油酸组成,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中80.00%为棕榈酸.金观音中不饱和酸/总脂肪酸比例和亚麻酸含量最高,福建水仙中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比例最低,顺-亚油酸含量最高.金观音中各类脂肪酸含量经摇青处理后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轻度摇青(第1次摇青叶)时不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5962.15和33249.16μg/g;重度摇青(第9次摇青叶)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至20731.28μg/g,显著低于鲜叶(P<0.05).金观音中共检出8种脂肪酸组分,3种为饱和脂肪酸,5种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在轻度摇青时升至18113.55μg/g,重度摇青时含量降至最低值,为13621.25μg/g.[结论]茶树鲜叶中不饱和脂肪酸为脂肪酸的主要种类,亚麻酸、顺-亚油酸和棕榈酸为脂肪酸主要组分;摇青使叶片中脂肪酸含量下降,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随摇青强度增强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可能该物质作为反应底物参与乌龙茶摇青过程中脂肪酸代谢途径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旨在研究在体外瘤胃培养液中添加十八碳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内微生物发酵特性、脂肪酸组成结构及SCD指数的影响.采集3头延边黄牛瘤胃液,与人工唾液按1:1比例混合制成体外培养液.试验设对照组(CON,培养液)、亚油酸组(LA,培养液+60 mg亚油酸)和亚麻酸组(LNA,培养液+60 mg亚麻酸),每组设3个重复.结...  相似文献   

17.
添加大豆油对绵羊瘤胃内容物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添加大豆油对绵羊瘤胃内容物的脂肪酸尤其是cis9,trans11CLA和C18:1trans11的影响,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一代羯羊,进行4×4拉丁方试验,大豆油添加水平分别为0%、2%、4%和6%(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随大豆油添加水平增加,瘤胃内容物(DM)中cis9,trans11CLA、C18:1trans11、C18:0、C18:1cis9、C18:2cis9,12、总18C脂肪酸、SFA、UFA、MUFA和PUFA的含量(mg/g)极显著提高(P<0.01),4个处理组中cis9,trans11CLA的含量分别为0.13、0.26、0.42和0.59mg/g,C18:1trans11的含量分别为1.27、3.95、8.78和13.48mg/g;2)瘤胃内容物总18C脂肪酸中cis9,trans11CLA和C18:1trans11的质量比随大豆油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4个处理组中cis9,trans11CLA的质量比分别为0.95%、0.96%、1.08%和1.15%,C18:1trans11的质量比分别为9.66%、15.04%、22.71%和26.60%;3)添加大豆油能够提高瘤胃内18C不饱和脂肪酸的氢化效率(P<0.05);4)瘤胃内容物中cis9,trans11CLA的含量与C18:1trans11的含量呈正相关(P<0.01),与C18:2cis9,12和C18:0的含量呈负相关(P<0.01)。添加大豆油能够提高瘤胃内容物中cis9,trans11CLA和C18:1trans11的含量,改变瘤胃内容物的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8.
四个部位的马脂肪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马油不同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为马油结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气相色谱(GC)对马体四个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马油中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为最丰.马鬃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6.7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4.49;;马脊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2.49;,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2.63;;肚下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0.34;,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9.87;;内脏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59.91;,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9.61;.[结论]四个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蔗糖和葵花油对奶山羊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脂肪酸(FA)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萨能山羊1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基础日粮不添加油脂和蔗糖(CON组)、基础日粮中只添加葵花籽油(SO组,含量为3.7%DM)、基础日粮只添加蔗糖(SU组,含量为5.2%DM)和基础日粮同时添加葵花籽油和蔗糖(SO+SU组,含量分别为3.7%和5.2%DM)。蔗糖和葵花油代替了日粮中的大麦。分别在试验第18、36、54天检测牛奶产量和组成,第18、54天对瘤胃发酵参数和乳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采食量、牛奶脂肪、蛋白质和乳糖含量没有受到影响。与CON组相比,SU组的产奶量显著升高(P0.05),而SU和SO组4%乳脂率校正奶产量极显著增高(P0.01),乳糖率也远超过对照组(P0.1)。试验显示,CON组瘤胃乙酸极显著增高(P0.01);与CON组相比,SU组和SO+SU组戊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SU组和SO+SU组瘤胃p H趋于下降(P0.05),而SU组具有最高的瘤胃丙酸浓度(P0.01)。饮食对瘤胃丁酸、异戊酸和氨态氮浓度没有影响。与CON和SO+SU相比较,SU组的乙酸与丙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SO组没有变化。与CON和SU组相比较,饲喂葵花籽油极显著增加了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P0.01)。与对照组相比,大部分脂肪酸不受饮食中蔗糖的影响。与CON或SU组相比,SO组和SO+SU组乳脂中总反式脂肪酸-C18的比例、总CLA和C18系列含量有所增加。说明用蔗糖代替大麦粒可以提高奶山羊产奶量,并改变瘤胃发酵模式。此外,蔗糖并没有改变瘤胃脂肪酸生物氢化路径,奶山羊饲喂不饱和脂肪和糖的组合时,并没有改变乳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不同油籽对绵羊瘤胃内容物及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油籽对绵羊瘤胃内容物和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1选用4只体重接近、装有永久性瘘管公羊(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进行4 × 4拉丁方试验,定量饲喂对照组日粮和含花生仁(PS)、亚麻籽(LS)、葵花籽(SS)3种不同破碎油籽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不同油籽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没有影响,但添加油籽后提高了瘤胃内容物中cis-9,trans-11-C18:2、trans-11-C18:1的含量;试验2选用体重(18.4±0.7)kg生长期公羊(小尾寒羊)1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与试验1相同组分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不同油籽提高了绵羊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cis-9,trans-11-C18:2、trans-11-C18:1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trans-10,cis-12-C18:2的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O.05);饲喂亚麻籽日粮的绵羊体组织含有较多,n-3氢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体组织中△9-脱氢酶活性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不同破碎油籽可以有效提高绵羊瘤胃内容物中trans-11-C18:1含量和体组织中cis-9,trans-11-C18:2、trans-11-C18:1含量,对体组织中△9-脱氢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