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合理饲喂限量饲喂是每天定量给猪饲喂饲粮,对肉猪增重不利,但饲料利用率较高,胴体品质较好,综合经济效益高。不限量饲喂一种方法是按顿喂,不限量,每顿吃到稍有剩余为止;另一种方法是将饲粮装入自动饲槽,任猪自由采食。不限量饲喂肉猪采食多,增重快,胴体较肥,但饲料利用率差些。  相似文献   

2.
饲料配方、饲料形态、抗营养因子、水、温度、噪声、光照都影响采食和饲料转化率。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表1列出了肉仔鸡采食不同水平的蛋白质和能量饲料后的表现。采食量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减少。低蛋白质饲料增重慢,高蛋白质饲料增重快。低蛋白质饲料增重慢的原因是食入相同的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低的缘故。食入高蛋白质低能量的饲料生长慢的原因是有部分蛋白质补充体内能量的不足而消耗掉了。所以,肉仔鸡食入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生长速度最快。矿物质的补充在饲料中添加食盐将增进食欲和提高效益。表2列出了在肉仔鸡玉米-豆饼日粮中添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调查最适合荷斯坦公牛育肥精料水平.[方法]试验选择了14~18月龄,平均体重在220~260 kg左右的荷斯坦公牛50头,分成五组,分组间体重差异不大.育肥牛在自由采食小麦秸秆的同时,试验各组每头每天分别饲喂3.0 kg、4.0 kg、5.0 kg、6.0kg、7.0 kg的精料补充料.[结果]随着精料补充量的增加,牛的平均日增重逐渐增加,但饲料的转化率是先增加后降低.[结论]结合增重和精料转化率分析,14~18月龄荷斯坦公牛育肥以5.0 kg/头·d最佳.  相似文献   

4.
提高肉猪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的关键在于提高出栏率,力争使生长育肥猪在6~7月龄(育肥4~5月)体重达到95~120kg屠宰、上市,为此应采取一整套的科学饲养管理措施. 1 能量水平 在不限量饲养的条件下,肉猪有自动调节进食而保持进食能量守恒的能力,因而日粮能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肉猪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肥瘦程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当日粮能量浓度降至10.8MJ/kg消化能时,对肉猪增重、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有较明显的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胴体瘦肉率提高,但育肥期延长.而提高日粮能量浓度,能提高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胴体较肥.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饲喂四种蛋白源饲料对杂交和牛育肥性能和产肉效益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40头体重相近(423.9±49.8)kg的杂交和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4组精补料调配成相同的能量和蛋白水平,杂交和牛分别饲喂豆粕、棉粕、玉米酒糟(DDGS)和尿素为单一蛋白源饲料的4组精补料。经过187 d育肥试验和之后的屠宰及产肉测定,饲喂有机蛋白源饲料的三组肉牛均比尿素组提高肉牛增重、改善料重比、降低单位增重和单位产肉饲料成本、增加产肉量和产肉净收入,其中,饲喂DDGS组和豆粕组的杂交和牛测定效果最为明显(P0.05,P0.01)。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条件下,提高饲料必需氨基酸浓度对杂交和牛提高增重、改善精料重比、降低单位增重和产肉的饲料成本、增加产肉量和产肉净收入具有良好效果;由于尿素组试验结果最差和棉粕组的牛胴体肉色差,尿素和棉粕不适宜作为杂交和牛育肥的唯一蛋白源饲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供商品瘦肉猪合理的日粮营养水平,进行科学饲养,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不同育肥时期的日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的比较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试验Ⅰ,选择健康和发育正常的杂种仔猪40头,按体重平均分为4个组,每组10头。在预试期内防疫驱虫,平均体重30kg正式进入试验;试验Ⅱ为重复试验。1.2.饲料与饲养利用饲料配方电脑预选出育肥前期和后期的饲料配方各4组,再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见表1,体重30~60kg为前期,61~90kg为后期。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1.3.测定项目试验前、后期及全期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及胴体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147头体重约35 kg的健康大白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日粮,生长期(35~60 kg)和育肥期(60~100 kg)对照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4%和13.9%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低蛋白质Ⅰ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4% 和13.0%日粮;低蛋白质Ⅱ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4.3%和11.6%日粮。试验猪舍平均温度16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于临界温度的猪舍温度环境下,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6%,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效率、背膘厚及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均无差异显著性影响(P>0.05)。因而,在冬季没有供暖的猪舍,考虑到降低日粮蛋白质带来的减少蛋白质饲料消耗、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6%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豆腐渣对湖羊健康的影响,并探讨豆腐渣在养羊育肥生产中的最佳利用方法及饲喂效果,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3月龄体重接近的湖羊6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75 kg和1.00 kg的鲜豆腐渣进行饲喂,试验结束后测定湖羊的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比例豆腐渣试验组采食率、日增重、料重比、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后腿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屠宰率、后腿比率、净肉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饲料单价、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随着豆腐渣添加量的加大而降低。说明在湖羊日粮中添加鲜豆腐渣对羊只健康无任何不良影响,而且在湖羊育肥日粮中添加0.75 kg的鲜豆腐渣具有采食量高、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以及明显降低饲料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猪育肥名词     
直线育肥法:直线育肥法指从断奶到出栏屠宰,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制定日粮配方尚开饲喂,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力,缩短饲养周期.优点:增重快,肥育期短,周转快,饲料利用率高.缺点:膘厚,胴体瘦肉率低.  相似文献   

10.
青贮甜菜叶喂猪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青贮甜菜叶代替7.6%的配合饲料与完全用配合饲料饲喂60~70kg杂种育肥猪进行了效果研究。经31天的饲喂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18.22=313.5g、524.2±213.8g,料肉比分别为5.3:1、5.8:1。试验结果表明:占日粮7.6%(风干物)的青贮甜菜叶代替配合饲料的日粮与全价配合饲料的日粮饲喂60~90kg育肥猪具有相同的增重速度。每增重1kg,饲料利用率可提高8.6%,配合饲料用量降低15.2%,降低饲料成本1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动食槽对生长肥育猪(20~60kg)进行饲喂,采用自由采食比定时饲喂日增重高20.27%(P<0.01);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少耗0.175kg,(P<0.01)。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两个试验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大麦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粪尿氮排放的影响。试验一:将108头33.6±2.23kg杜长大杂交生长育肥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7.45%、16.21%和15.15%的3种大麦日粮,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育肥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二:将9头体重约20kg的健康杜长大杂交生长育肥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7.45%、16.21%和15.15%的3种大麦日粮,于消化代谢室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采食每千克日粮粪尿氮排放量减少8.12%~15.2%。总之,以大麦为主要能量饲料配制的生长育肥猪日粮,粗蛋白降低1.24%~2.3%,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无影响,但能减少粪尿氮排放。  相似文献   

13.
把三种饲料(1号饲料含蛋白质25%,代谢能3140千卡/公斤;2号饲料含蛋白质22%,代谢能3360千卡/公斤;3号饲料含蛋白质22%,代谢能3140千卡/公斤)随机分配饲喂204只商品肉用仔鸡以评价其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对鸡体和胴体重量的影响。鸡只饲喂7周后测定日粮的消化率,并将其屠宰进行胴体测定。三种饲料并不显著地影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采食量(公斤)分别为18.07、17.84、17.97,相应饲料转化率分别为1.96、1.90、2.02。喂1号料的鸡对干物质和蛋白质消化率提高。用1、2、3号  相似文献   

14.
由于猪的品种和类型形成及培育条件的差异,猪种间的经济性状和人们对肉猪产品要求的不同,在肉猪的产肉力和胴体品质上均有差异。瘦肉型猪比鲜肉型和脂肪型品种的猪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高、饲养期短、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屠宰率高。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和类型的猪,育肥效果和胴体组成均不同。在以精料为主的饲养条件下,国外猪种的增重速度一般比地方猪种快,但在以青饲料为主的饲料条件下,国外猪种的增重速度就不如我国的地方猪种。在以青粗饲料为主的饲养条件下,内江猪平均增重302g,荣昌猪为248g,约克夏猪为239g。  相似文献   

15.
选择肉牛养殖场内饲养的架子牛22头,饲喂青贮玉米秸秆进行育肥试验。试验中共制作青贮玉米秸秆180.6 t,采用全舍饲饲喂90 d,试验组育肥牛头均增重106.45 kg,日增重1.18 kg;分别比氨化麦秸对照组增加18 kg和0.2 kg(P0.05)。青贮玉米秸秆饲料转化率、饲草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高16.72%和10.71%(P0.01)。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杜长大商品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影响,试验以45头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15头猪。试验Ⅰ组为日喂3餐组,试验Ⅱ组为日喂2餐组,试验Ⅲ组为自由采食组。结果表明:1)25~100 kg体重阶段,自由采食组的日增重分别高于日喂3餐组、日喂2餐组4.67%、9.61%(P0.05),饲料转化率分别低于日喂3餐组、日喂2餐组19.10%、18.66%。100~150 kg体重阶段,自由采食组日增重分别低于日喂3餐组、日喂2餐组11.89%、9.67%(P0.05),饲料转化率低于日喂3餐组、日喂2餐组37.54%、39.50%。2)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除了60~100 kg体重阶段外,均以自由采食组最高,日喂2餐组为低。3)活体背膘,自由采食组显著大于日喂3餐组、日喂2餐组(P0.05)。4)血液理化指标,除了白蛋白、总胆红素外,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白蛋白,日喂2餐组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P0.05),而血液总胆红素显著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表明日喂2餐有利于改善机体蛋白质吸收及肝功能。试验结果表明,25~100 kg体重阶段,自由采食可提高猪的日增重,但降低了饲料转化率;100 kg体重以上阶段,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均降低。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以日喂2餐组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40头体重相近(415.4±38.0)kg的周岁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豆粕、玉米酒糟(DDGS)、棉粕和尿素为单一蛋白源饲料的4组精补料,经过187d育肥试验之后屠宰,探讨不同蛋白源饲料饲喂杂交肉牛的育肥性能和产肉效益。结果表明:饲喂DDGS组和豆粕组的杂交肉牛全期日增重分别为1.23kg和1.21kg,精料重比分别为4.54和4.60,而尿素组依次为0.92kg和6.24;饲喂DDGS组和豆粕组的杂交肉牛净肉率分别为47.15%和46.32%,肉骨比分别为4.80和4.78,而尿素组依次为45.59%和4.30(P0.05);饲喂棉粕组的杂交肉牛育肥和产肉指标略低于DDGS组和豆粕组(P0.05)。尿素组在育肥和产肉指标最差、在血清转氨酶和蛋白质代谢指标不占优势,而棉粕组的牛胴体三项肉色指标最差(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条件下,提高饲料必需氨基酸浓度有助于提高杂交肉牛育肥性能、产肉量和产肉效益;尿素和棉粕不适宜作为杂交肉牛育肥的唯一蛋白源饲料;试验期延长可以确保稳定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9,(23):10-14
选择48头体重相近([192.90±26.38)kg]的8~10月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通过添加大豆油饲喂按等同梯度从5.94 MJ/kg递增到6.57 MJ/kg增重净能的等同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精补料,探讨4组高增重净能的精补料饲喂杂交肉牛的育肥性能和成本。150 d育肥试验的结果表明,饲喂6.36 MJ/kg增重净能精补料3和5.94 MJ/kg精补料1的杂交肉牛全期日增重分别为1.26 kg和1.19 kg,精料重比分别为2.95和3.16,增重耗精料成本占摄入成本分别为79.53%和84.51%(P<0.05、P<0.01),显著差异来自精补料增重净能的二元曲线效应;饲喂6.57 MJ/kg增重净能精补料4和6.15 MJ/kg精补料2的杂交肉牛全期育肥性能在数据上优于精补料1和低于精补料3(P>0.05)。由此结论,在饲喂黄贮玉米秸秆条件下,6.36 MJ/kg增重净能的精补料3明显提高杂交肉牛育肥性能、饲料效率和育肥利润空间;过高增重净能的精补料4没有表现出最佳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体重约15kg左右的三元杂交(杜×大×长)仔猪6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将生长育肥猪分为仔猪(15~30kg)、中猪(30~60kg)和大猪(60~90kg)3个阶段。在仔猪、中猪和大猪阶段饲料中分别添加中草药添加剂2.0、1.5和1.0g/kg。结果表明,中草药制剂对仔猪日增重、耗料量、料重比、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均无影响(P>0.05)。对中猪的日增重、耗料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提高了中猪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对大猪的耗料量无影响(P>0.05),但提高了大猪的日增重、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降低了料重比(P<0.05)。可见,本研究所用的中草药制剂能改善育肥猪尤其是大猪阶段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96头天津白猪(去势公猪,母猪各半),采用双因子(能量、蛋白质)两水平(高、低)2×2交叉随机化区组设计,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天津白猪生长(20~60kg)和肥育(60~90kg)阶段适宜的饲粮消化能浓度和蛋白质水平.结果表明,天津白猪母猪全期平均日增重较去势公猪略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准.饲粮消化能浓度在全期显著地影响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高能饲粮(DE13.39MJ/kg)处理显著大于低能饲粮(DE12.55MJ/kg)处理.饲粮蛋白水平在生长期显著影响日增重,高蛋白水平组(CP16%,566g)显著大于低蛋白组(CP13%,519g),但全期二者间日增重(619gvs 597g)差异不显著;蛋白质水平对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采用高营养饲养方式有利于提高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建议天津白猪饲粮的适宜消化能浓度为13.39MJ/kg,蛋白质水平为生长期16%、肥育期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