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无区改有区猪场设立四个区域,即办公生活区、生产区、隔离观察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用围墙将猪舍和办公生活区分开,条件许可的力争使生活区与生产区保持15~20 m以上的距离。围墙采用12墙,高度1.8~2.2 m,双面抹灰,墙体应坚固,不易倒塌。猪场后方设立无害化处理区、粪便堆放区,并建专用通道与二者相连,场内净道污道分开。2建消毒通道进出生产区处建一个车辆消毒通道,邻近消  相似文献   

2.
一些规模养殖场建筑布局、设施设备不符合动物防疫的要求。一是生产区和生活区、工作区、外宾接待区混为一体,不能有效地隔离开来,且生产区未设动物疫(疾)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发生;二是畜禽动物饲养圈舍、养殖场出入口未设立消毒设施或消毒设施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达不到消毒防疫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消毒是每个规模化养猪场日常管理时极为重要的工作,科学规范的消毒,可有效减少养猪场生产区、生活区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避免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尽管各猪场都在进行消毒工作,但其效果却大有不同。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并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严格执行,方能发挥其真正的防疫目的。1日常消毒范围及其周期规模化猪场内的全部区域包括生活区、生产区、猪场门口、车辆、出猪台、人员、工具等均应  相似文献   

4.
王一民  王增福 《兽医导刊》2016,(16):228-228
科学规范消毒是每个规模化养猪场日常管理时尤为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养猪场生产区、生活区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避免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尽管各猪场堵在进行消毒工作,但其效果却大有不同。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并在生产实践中严格执行,方能发挥真正的防疫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1种猪场结构布局种猪场规划布局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相关要求。种猪场生产区位置独立,与主要交通干道、生活区、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动物诊疗场所及其他动物养殖场分开且有效隔离。隔离观察区、粪污处理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宜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生产区和生活区、健康猪和发病猪、净道和污道应有效隔离。净道与污道如部分交叉须有严格的消毒制度。粪污处理区、无害化处理区及出猪台应与生产区保持50 m以上距离。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随着疾病的增多,鸡场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为控制疾病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因此而引起养殖场的关注,那么,标准化肉鸡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如何建立呢?下面从以下几点分别介绍。1隔离隔离包括场舍、人员、设施和操作的隔离。鸡场内部要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区与区之间需设置消毒设施。在鸡舍门口要设有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淋浴消毒室,所有进出场人员必须淋浴消毒;  相似文献   

7.
规模养猪场必须重视疫病的综合防治,认真并持之以恒地执行严格的防疫制度,才能控制和扑灭疫病,确保猪场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1猪场要科学规划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要严格分开。同时,要有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等,而且应设在下风处50m以外。场内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进料车严禁出入生产区。活猪出场经过用围栏组成的通道,赶进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的围墙外面。猪场大门、生产区门口应设有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最好每幢猪舍门口亦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更衣、换鞋消毒室,…  相似文献   

8.
1防疫卫生的基本要求 兔场应划分生产区、隔离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在隔离区的上风口,应专设消毒池。兔舍不宜过大,以单列或双列式兔舍为好。隔离舍应远离生产用兔舍,办公和生活区必须与生产用兔舍分离。  相似文献   

9.
1隔离隔离包括场舍的隔离、人员的隔离、设施的隔离和操作的隔离,使外界病原不能进入鸡场内部,进而确保鸡场的生物安全。鸡场内部要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区与区之间需设消毒设施。鸡舍门口设有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淋浴消毒室,所有进出场人员必须淋浴消毒。鸡场谢绝参观,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鸡场。  相似文献   

10.
浅谈规模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主要包括猪场环境、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封闭隔离和疫病监测等。目前,猪场多数分布在农村,处于农村散养猪群包围中,由于饲养密度大,生产区与生活区分不开,规模养猪场与散养户相邻,饲养环境复杂,加上猪场内部布局、结构不够合理、饲养管理不尽科学、卫生消毒、封闭隔离、疫病监控等防疫措施跟不上,造成饲养环境与猪只群体受疫病侵害程度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一)选址与建场1.选址。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且在公共场所的下风向,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养殖场、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等有一定距离。一般情况下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和其他养殖场500米,距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3000米以上。2.建场。三区分开即管理区、生产区、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以围墙或篱笆分开,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与生产区距离50米以上。场内净道污道分开,雨水污水分开,粪便干湿分开。具有必要的设施设备。包括养殖场门口、生产区门口要设消毒池、消毒间并配备消毒设施。  相似文献   

12.
<正>(一)坚持自繁自养加强种兔选育,坚持以自繁自养为主。(二)做好规划,搞好兔场防疫卫生1.兔场的科学布局:应划分生产区、隔离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在隔离区的上风口,应专设消毒池;兔舍不宜过大,以单列或双列式兔舍为好。隔离舍应远离生产用兔舍。办公和生活区必须与生产用兔舍分离。  相似文献   

13.
<正>在规模化养猪场的规划建设上,很多养猪场往往忽略场内公共卫生设施的规划,导致疫病发生和蔓延,影响生产发展,降低产出效益。因此,在养殖场规划过程中,应同时做好场内公共卫生设施的规划,主要包括防疫消毒设施、排水设施、贮粪设施以及场内道路和绿化。1防疫消毒设施1.1隔离墙养殖场周围(尤其是生产区周围)要设置隔离墙,可以是砖墙结构的围墙,要求墙体严实,高度2.5~3 m。也可以沿场界周围挖1.7 m  相似文献   

14.
1养殖场功能区划分养殖场一般分三个功能区,即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由这三个功能区组成的场区与外界直接沟通的是办公区和隔离区。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养殖场建造1.位置选择。规模养殖场应建在地势高、干燥、通风向阳、排水便利、空气新鲜的位置,其与交通要道、公共场所以及养殖场、屠宰场、动物隔离、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地点等场所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要求。2.养殖场布局。养殖场周围有围墙,出入口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消毒池,生活办公区和生产区  相似文献   

16.
(一)猪场内环境控制1.哺乳母猪、保育猪、育肥猪的分区饲养,养殖场采用"三点式"饲养,相距500~1000米。2.初产母猪、经产母猪分区饲养,初产母猪是检疫的第一关。3.养猪场的生活区和生产区严格分开,运活猪车和运粪车严格消毒,避免污染猪场。  相似文献   

17.
正1 猪场选址及规划布局猪场选址要以防疫安全为原则,内设生活区、养殖区和污控区。1.1 选址布局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应远离水源、村庄、学校、医院、居民区等500 m以上,选址地势应为北高南低或西北高东南低的缓坡地形,以利于采光、保暖、排水,从前往后依次是消毒池、门口值班室和消毒间、办公生活区、隔离观察区、养殖区、自动料塔和水塔、装猪台、无害化处理场、粪场和污水处理池。猪栏建设一般采用钢结构和防火材料,电器设备沿道路安装在安全高度  相似文献   

18.
<正>(一)注重环境因素在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中的作用良好的饲养环境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极为重要,可自然切断IBDV通过空气传播。1.外环境。养鸡场的外环境应达到以下要求:远离村镇、远离主干道;周围树林覆盖较好,周围三公里以内无养鸡场、养猪场、工矿企业;地势稍高、干燥、向阳。2.内环境。(1)养鸡场的场内环境应达到以下要求:场四周应设置围墙;场区入口设有车辆和人员消毒设施;办公区、生活区应设在与鸡舍风向平行向;生产区应与办公区、生活区隔断;生产各部门如育雏育成区  相似文献   

19.
1养猪场卫生综合防疫存在的问题1.1猪场的圈舍选址不合理九寨沟县大部分养猪场靠近村寨,离城镇较近,有的在交通干线附近,易被病源微生物感染,又要遭受噪音干扰,有些猪场处于下风、低凹潮湿地段,造成内外环境污染。猪场内无生产区和生活区之分,排污通道、运输通道划分不明确;饲草饲料的搬运同粪便废物的清除共同使用一个通道,形成交叉污染,猪场的出入口无隔离消毒设施,无法做到进出口人员和车辆的消毒。  相似文献   

20.
种猪隔离检疫期需要执行严格的防疫制度和全面的饲养管理制度,现将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种猪到场前 1.工作人员和后勤人员提前1周进入隔离场,在隔离期间遵循只出不进的原则。进入种猪区的工作人员在生活区洗澡更衣后进入生产区,在生产区再次洗澡更衣进入猪舍,进入隔离舍的工作人员在隔离结束前不准进入生产区。后勤人员在隔离期间吃住在猪场的生活区,一律不准外出。隔离期间外来人员一律不准入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