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婷  金娉  申远航  周琳 《猪业科学》2022,39(1):78-81
脂肪作为神经、皮肤、血液和肌肉等组织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于猪只全身,可分为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肌内脂肪3部分.脂肪酸是脂肪的基本单位,在猪只生长发育过程中、猪肉肉质风味、饲料营养组成及猪产品加工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第一,猪肉中肌内脂肪的组成、含量和沉积是影响猪肉品质和加工风味的重要因素.第二,皮下脂肪可以防止过多热...  相似文献   

2.
猪肉质的评定和影响猪肉品质的营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肉质的评定和影响猪肉品质的营养因素郭福友一、猪肉品质及其评定方法肉质是指肉的外观、加工和食用特性。肉类科学认为,肌肉的颜色、系水力、PH值、嫩度、风味、多汁性是重要的食用品质。另外,脂肪的色泽和融点也是肉质的重要要求。关于猪肉品质的评定方法,全国猪...  相似文献   

3.
正猪肉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食物种类,为人体健康提供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生猪屠宰检疫是保障猪肉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对生猪屠宰检疫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猪肉产品的品质与安全,并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为此,应当进一步提高生猪屠宰检疫质量,以确保猪肉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养猪业须向消费者提供健康的猪肉。从专业角度讲以较低脂肪肉,而且脂肪中含有多聚不饱和脂肪酸者为佳。为此,人们致力于降低胴体的脂肪含量。供给猪的营养对猪肉起着重要的作用。猪肉的口味、保存性能和营养价值都或多或少的  相似文献   

5.
肌内脂肪富含磷脂,与猪肉的风味、嫩度和多汁性等感官特性直接相关。猪肉品质下降与肌内脂肪含量的下降密切相关,日粮调控是提高肌内脂肪含量的有效方法。降低猪日粮的蛋白质或赖氨酸水平,提高能量浓度有助于提高肌内脂肪的沉积;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也可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添加甜菜碱、硒或VE等都可不同程度提高肌内脂肪,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大猪养殖需要7~9个月,体重达到160~180kg,这个时期的猪生长成熟,体重增长以瘦肉和脂肪为主。同时由于猪肉纤维更粗,风味更佳,能够更好体现营养价值。参考意大利重型猪的养殖需要和模式,如果能实现大型猪的饲养,不仅满足人们对于猪肉品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特的经济学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猪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瘦肉率、口感、营养价值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生猪出栏重普遍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更注重猪肉的风味、口感和健康。肌内脂肪是影响猪肉风味和嫩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养猪生产者和育种工作者都非常重视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25亿t,中国猪肉产量为5 541万t,中国猪肉产量在全球猪肉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4.47%。近年来,由于非洲猪瘟加上疫情的冲击,每年生猪出栏率有所下降,但猪肉仍然为我国主要肉制品。猪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猪肉中有着很高蛋白的含量,其氨基酸的构成比是最接近人体内氨基酸的组成比,这对于人体是一种“理想蛋白”,在人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猪肉质中含有丰富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等都对人体生命活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猪肌内脂肪代谢与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肉是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的主要肉类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研究表明:肌内脂肪含量与肉品质密切相关。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嫩度、大理石纹、风味和多汁性上。  相似文献   

10.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11.
营养调控猪肌内脂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是指蓄积于肌外膜、肌束膜以及肌内膜上的脂肪。肌内脂肪含量与猪肉的食用品质密切相关,可影响猪肉的嫩度、风味、肉色、系水力及大理石纹评分,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通常,猪肌肉含脂量控制在2.0%~3.5%范围比较理想,含量适中且分布均匀的大理石纹能使肉品味美多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营养全面、卫生安全、便于加工、味道鲜美的优质猪肉,越来越受到欢迎。影响肉品质的因素除遗传外,营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许多营养因子对肉质变化的代谢和生化过程起作用:1 脂肪含量的调控一般认为,猪肉肥度对食用品质的影响,取决于大理石状肌肉内脂肪的数量,大理石状肌肉内脂肪存在于肌纤维周围的结缔组织中。肌内脂肪有利于保水,从而提高了系水力并改善了肉色。此外脂肪是猪肉香味的来源,故脂肪含量直接影响到肉的风味。猪摄入的能量过多或饲料的能量蛋白比过高,…  相似文献   

13.
猪肌内脂肪沉积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付敏 《猪业科学》2014,(3):114-1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逐渐从对量的要求转变为对质的要求。很多研究者在致力于提高瘦肉率和生产性能,但却导致了猪肉肌内脂肪(IMF)含量大大降低,影响了猪肉品质。在不影响生产性能和增加背脂的前提下提高肌内脂肪,是改善肉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营养调控肌内脂肪,时间短,效果明显,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营养物质对肌内脂肪含量的调控,为读者提供如何在保证瘦肉率的前提下提高猪肉肌内脂肪含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养殖技术》2004,(6):36-37
改革开放以前,市场需要肥猪;改革开放以后,瘦肉型猪逐渐地占有了市场。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也不一样,形成了一种多元化地需求。今后养猪的发展趋势,逐渐地由目前的这种高瘦肉型的猪,向优质猪肉这方面发展。所谓优质猪肉应该有这么几个指标:第一颜色应该鲜红,第二pH值比较高,第三嫩度好,第四肌内脂肪(瘦肉里头脂肪的含量)多。我国的品种,这几项指标均达到优质猪肉标准。难怪,许多消费者老是对过去的猪肉念念不忘。此外,中国地方品种猪,繁殖率高、抗病力强。但也有弱点,就是长得慢、瘦肉率低,这些弱点决定了它的售…  相似文献   

15.
<正> 市场猪肉胴体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修整肉、腌瘦肉和腌肉片的出肉率。虽然瘦肉修整下来的碎肉可做肉肠成分;修整下来的脂肪也可作油脂使用,但其在猪肉胴体总价值中所占比例甚微。猪肉胴体必须具有受人欢迎的质量标准(适口性的特征)。然而,除最低限度的适口性标准外,其质量上的区别对猪胴体经济价值所起的作用并不像其对牛、羊肉胴体所起的那样大。  相似文献   

16.
正猪肉作为脂肪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食材,在我国,生猪饲养一直是畜禽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专门的生猪养殖场户来说,在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生猪发生的疾病有时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了解生猪在不同年龄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提高生猪的成活率,降低生猪养殖场户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不同年龄生猪常见病及表现1.1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痢、白痢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猪病。它是由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下,高品质猪肉逐渐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目标。肌内脂肪的含量(IMF)是鉴别猪肉品质非常关键的参数,它能显著的改善猪肉的多汁性、嫩度和风昧等性状。怎样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增加的同时,促进肌肉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达到既能提高瘦肉率,减少脂肪含量,同时又能增加肌内脂肪含量的目标成为今后猪的育种工作重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遗传因素。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是对控制猪IMF沉积相关基因的研究,其中的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I)基因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IMF的高低。ADDI基因是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ipocyto Detemination sad Differentiation factor-1),又称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Blement-binging Protoins-lc, SREBPI-c),作为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家族的一员,是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与SREBP-1a和SREBP-2-起调控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且与脂肪分化相关的基因存在相互调控作用,是甘油三酯代谢、脂肪生成以及胰岛素敏感性之间连结的关键。众多关于猪ADD1基因的实验研究表明,ADD基因多态性与猪肌内脂肪、皮脂率和屠宰率等性状显著相关,ADDI基因很可能是影响猪肉质、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鸡是中华传统美食。传统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中国食物成分》的数据表明,与猪肉等红肉相比,作为白肉的鸡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特点。每100g鸡肉含有19.3g的优质蛋白,远高于猪肉的13.2g,而脂肪只有9.7g,不到猪肉37g的三分之一,热量也只有167kcal,不到猪肉395kcal的一半。  相似文献   

19.
肥育猪采食的日粮成分能影响胴体脂肪的质量。胴体脂肪质量是市场评价新鲜猪肉和加工猪肉的主要考虑因素。丹麦的研究表明,如要避免软背膘和猪肉异味的出现,就应在猪的饲料中谨慎使用纯制脂肪、油类以及含有脂肪的谷物和饼粕粉。  相似文献   

20.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