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推广母猪养殖技术是增加母猪饲养户收入和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母猪生产性能受品种、选育、配种、受胎率、产仔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阐述在猪群中挑选生产性能良好的母猪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及方法,从而选育良好母猪,对将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元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53-353,359
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受环境、饲养管理、猪精液品质、母猪发情鉴定、疾病和人工授精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介绍了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影响甘肃黑猪母猪的生产性能.如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因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甘肃黑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达到提高生产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母猪受胎率的分析与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对母猪受胎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某集约化养猪场2004—2006年3年间每个月的母猪配种记录等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旨在揭示母猪受胎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母猪的受胎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受胎率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3、4、5月份的母猪受胎率要显著高于其他的月份,而7、8、9月份母猪的受胎率则显著低于其他月份。高温不利于母猪受胎,适当低温更利于受胎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国内规模猪场母猪繁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产母猪断奶后7天内发情率、受胎率低;初产母猪发情率较低、淘汰率较高;后备母猪则利用率较低;长期不发情及空怀母猪问题难以解决;隐形发情母猪难以察觉;窝产仔数较低,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和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6.
养猪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繁殖性状是一个复杂的性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到繁殖群中母猪的利用年限等各个方面,母猪繁殖指标具体包括总产仔、产活仔数、初生头(窝)重、断奶(或60日龄)头(窝)重、仔猪育成率、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配种受胎率等。这些对母猪繁殖性有影响的因素需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研究并在生产中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根据本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出合适科学的管理措施,使母猪繁殖性能得以提高,充分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优势,提高生猪饲养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决定猪场养殖效益和猪场未来,是猪场生产环节中的核心重要环节,因此,母猪受胎、养胎、分娩等各个环节均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认真管理,才能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母猪的繁殖性能。规模化猪场随着先进的管理、科学的免疫、舒适的环境条件等多方面技术水平已有较好的提升。但作为散养群体养殖效益不佳,母猪受胎率较低却是非常普遍的现状。如何改变养殖观念,提高母猪受胎率是当前散户在养殖生产中较为困扰问题。本文通过引种、后备储备、配种、养胎等多方面的技术要求及管理方法来详细阐述,在散养基础上改变受胎率低、产仔数少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母猪受胎率浙江农业大学唐利昌母猪受胎率除受所用猪的精液质量、精子活力、掌握猪人工授精技术的熟练程度、母猪发情配种时间的影响外,还受母猪配种准备期的饲养管理制约。后者常被人们忽视。母猪准备期的饲养管理,包括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处于生长发...  相似文献   

9.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提高母猪受胎率、搞好孕期管理对提高母猪繁殖率、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意义重大。 一、提高母猪受胎率 虽然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都经过了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夏季母猪受胎率明显偏低,产仔数量少,弱胎死胎多,严重影响着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现代化化、专业化猪场的一项重要指标。母猪的繁殖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生产成绩及企业产利润。母猪的繁殖性能主要是指母猪的平均间隔、受胎率、分娩率、产仔数及发情间隔等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因素较多,现从以下方面探关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从而更好地采取的措施,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1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1.1 公猪接触对后备母猪初情时间的影响选后备母猪24头,随机分为与公猪接触和未与公猪接触两组,每组12头。结果见表1。表1 公猪接触对后备母猪初情时间的影响项目发情日龄165 175 185…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猪企业,还是中小型家庭农场式的养殖户,母猪都属于猪场的关键组成部分,母猪的繁殖力包括产仔数、使用年限、配种受胎率和泌乳力等各方面。因此,母猪的繁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养猪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生产能力。文章从母猪年龄结构的选择、注重机体的免疫、加强母猪饲养及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保障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因为自然发情、配种及分娩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母猪出现乏情、分娩时间较长及仔猪体重存在不匀等问题会严重影响母猪的整体繁殖力,这也是生猪养殖场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为提升母猪同期发情率及受胎率,增加窝产仔数与年产仔窝数,需要为母猪注射外源生殖激素,进一步提升母猪的繁殖力,文中对发情调控、分娩调控中的激素生理作用、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确保生产低成本和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饲料博览》2004,(9):54-54
天气炎热时往往造成母猪受胎率降低、泌乳性能、产仔数下降,母猪难产率和死亡率升高,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各省,夏季炎热的天气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母猪受胎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另外高温天气使母猪采食明显减少,导致体能衰退,从而影响下一生产周期的配种能力。可以说,夏季炎热天气对母猪的不良影响是导致猪场生产管理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将夏天母猪饲养和保健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1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预防发生热应激热应激引起母猪繁殖力下降、排卵少,死胎多,并且母猪死亡率升高。夏季应结合通风采取喷雾等降温措施,加强猪舍的…  相似文献   

14.
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的应用对我区牛品种的改良和培育及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的提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第1次发情期受胎率达50%以上,牛总受胎率可达85%-90%以上.但是还有一些奶牛场或配种点的牛群受胎率偏低,影响了繁殖生产.影响牛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包括营养和管理等诸多因素,其中由于人工授精技术员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造成受胎率低和母牛难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夏季对种公猪进行科学饲养及管理是为了生产出优质精液,提高与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提高种公猪的种用性能,并延长其寿命。高温对公猪繁殖力的影响很大,处理好夏季的公猪降温及防疫等,是夏季种公猪饲养及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由于技术水平、饲养管理水平或营养水平等原因,造成二元杂母猪由于发情率低和返情率高,或不发情。从而降低了配种率和受胎率,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给母猪的生产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此文是分析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做好母猪的特殊时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使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提高养母猪的经济效益十分有益。一、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基本要求是保证母猪身体健康,按期发情,消除不孕因素,提高受胎率。空怀母猪的日粮搭配比例一般是鱼粉60%,豆饼6%、米糠30%、玉米面20%、麦麸15%、谷粉21%、贝壳粉10%、食盐10%、日投喂量为体重的25%~30%.日喂3次,并适当补充些青饲料。二、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配种之后,经过20多天  相似文献   

18.
1990~1991年,利用本项研究确定的冷冻、解冻稀释液及成套冷冻技术程序生产的冻精,以杂交母猪和本地母猪为主进行配种试验,受胎率由30%提高到50%,1991年中间试验情期受胎率提高到70.59%,窝产仔8.34~9.73头。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二元母猪是外来瘦肉型公猪和地方良种母猪的杂交后代,繁殖性能不及地方良种猪,表现为受胎率和产仔率都相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产仔数和受胎率呈正比,即受胎率高,产仔数就多。要提高二元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必须抓好以下措施:一、保持体况二元母猪与地方猪种相比,食欲更为旺盛,往往因过于肥胖而影响繁殖力。尤其在小母猪育成阶段,只能控制在7成~8成膘。所以,对过肥母猪要控制精料,多喂粗料及青绿多汁饲料,并要加强其运动。二、注意查情二元母猪发情表现不及地方品种猪明显,有的甚至很不明显,难以准确掌握配种时间。为…  相似文献   

20.
母猪养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在母猪的养殖过程中,人们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仔猪,而母猪怀孕是前提.这就需要准确把握母猪的发情和配种时间,做到适时配种,这样才能提高母猪受胎率,保证母猪的正常生产.而在长期的养猪实践中,笔者发现多数经产约长杂母猪的发情不明显,养殖户在配种时不易掌握配种的准确时间,导致约长杂母猪的受胎率总体偏低.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要提高约长杂母猪的情期受胎率,保证约长杂母猪的正常生产,须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