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日常病理检验工作中,常常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出准确的病理报告,但是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快速诊断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为满足诊断的需要,作者通过摸索和反复实践,利用超声波组织脱水机制作石蜡切片,可以快速制出与常规制片无明显差异的病理切片,该方法经济、安全,操作简单、适合于在基层兽医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目前在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面经常采用准确、快速的PCR、Eli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但是PCR、Elisa等方法要求操作精细、准确,由于操作不当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对于肿瘤等内科病也无法诊断。石蜡切片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是一种准确、低廉的诊断疾病方法,在疾病诊断、病理学研究、教学等方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PCR技术,对临床剖检中疑似小鹅瘟病毒感染大雁的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R扩增出与预想结果一致的1 160 bp特异片段;取病死雁的空肠、回肠、肺、肝、脑、胰等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并HE染色,切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空肠肠绒毛膜脱落,回肠中栓塞物混有红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肺组织充血,肝细胞坏死、有炎性细胞浸润,其他部位病变不明显;同时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检出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该病雁为小鹅瘟病毒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组织切片技术是兽医病理组织学诊断中常见方法之一.所谓组织切片,即取动物某一实体器官上的组织块用石蜡包埋,然后进行切片及染色的制片过程.在整个制片过程中,包括有取材与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与粘片,染色与封固五大步骤.制作时,对每一步都必须认真对待,否则将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导致制片工作的彻底失败.笔者在多年的动物病理学教学和组织切片实践中体会到:组织切片技术必须把好以下6关.  相似文献   

5.
石蜡切片和H.E.染色,是组织学的最基本的技术之一,至今已使用了100多年[1].石蜡切片是目前组织标本制作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可进行多种染色,细胞及组织层次感好,且能长期保存完好的组织形态[2].石蜡切片制作和染色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很多[3],各个环节均需要操作者根据所制作的组织不同严格筛选试验条件[4].已有大量文章进行石蜡切片方法学的研究,如组织固定不充分,会导致切片灰染[5],脱蜡不彻底导致染色不良[6-7],伊红复染时,要根据使用次数调节复染的时间[8]等,但并没有专门针对胚胎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方法探讨的相关文章.本文选取脾脏为代表器官,目的是通过摸索制作鸡胚脾脏石蜡切片中脱水、透明、浸蜡、切片与染色的最佳条件,探讨制作优质鸡胚组织石蜡切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能对石蜡切片中鹅细小病毒(GPV)核酸进行定位的原位PCR方法,为GPV在鹅体内的定位、致病机理研究等提供有效的试验手段.根据GPV的VP3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以GPV感染鹅肝脏和空肠组织石蜡标本制作切片,经蛋白酶K消化、原位PCR扩增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建立了检测石蜡标本中GPV的间接原位PCR方法并应用于自然感染GPV高免血清紧急免疫后鹅肝脏和空肠组织临床病料检测.结果显示间接原位PCR对人工感染GPV死亡鹅肝脏和空肠的石蜡标本检测结果为阳性,而鹅病毒性肝炎、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鹅沙门菌病和鹅大肠杆菌病死亡鹅肝脏的石蜡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间接原位PCR对自然感染GPV高免血清紧急免疫后第6天的鹅肝脏和空肠组织检测20个样本中,空肠组织有8个呈阳性,肝脏组织有4个阳性结果均为阳性,阳性细胞有空肠上皮细胞、肝窦上皮细胞等.  相似文献   

7.
快速HE染色切片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方法 (简称HE染色 )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组织学和细胞学等学科中最常见的切片染色方法。染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细胞观察的科学性和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在保证切片质量的前提下需要进行快速石蜡HE染色切片。经过长时间的石蜡切片HE染色的制作实践 ,对实验室不具备自动脱水机和自动染色机的HE染色切片快速制作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总结。1 石蜡切片的快速制作常规 (普通 )快速包埋法 :此方法快速而且制片的效果很好 ,整个过程一般在 10~ 15min完成。过程如下 :①取材、固定、脱水 :取材小而薄 ,组…  相似文献   

8.
半套式PCR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猪圆环病毒2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套式 PCR是采用一对半特异性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较常规 PCR的更敏感和更特异。本试验即采用该种方法 ,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圆环病毒 DNA进行 PCR扩增 ,来检测猪圆环病毒。结果表明组织石蜡切片经二甲苯脱蜡 ,蛋白酶 K消化 ,利用半套式 PCR方法 ,得到 43 2 bp的特异性扩增产物 ,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圆环病毒的方法 ,并为从存档石蜡研究该病提供了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的高灵敏度和原位杂交(ISH)的细胞定位能力,建立了一种间接原位PCR(ISPCR)方法用来检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腹股沟淋巴结的石蜡切片中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分布,这些腹股沟淋巴结来自于携带猪圆环病毒2型的临床健康猪及患有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仔猪。间接ISPCR与其他几种常规PCV2诊断方法敏感度比较结果显示:套式PCR方法最为敏感,其次是间接ISPCR、常规PCR、ISH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方法。尽管间接ISPCR、ISH和IHC染色方法均能显示出相似的PCV2信号分布图,但是间接ISPCR可以显示出先前用常规ISH或ICH染色方法未能显示出来的PCV2信号,尤其在携带PCV2的临床健康猪的生发中心细胞中。而且6种不同的PCV2信号表达模式与相关淋巴组织病变可被分级用来描述组织形态学变化和病毒感染。研究结果表明:间接ISPCR是一种效果较为显著的基于细胞的诊断工具,它具有在福尔马林中固定并经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中诊断PCV2的特异性,它将是深入研究PCV2发病机理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传统的石蜡切片技术满足病理研究与诊断的需要,针对鸽的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易出错的环节,探讨制作优良鸽石蜡切片的具体方法,对制作过程中取材、固定、修整、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及封固等步骤进行改良,镜检结果表明获得了高质量的石蜡切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脂肪组织冰冻切片的染色效果和效率,将传统的脂肪组织石蜡切片油红O染色法改进为冰冻切片油红O滴染法,以用于冰冻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和脂肪相关疾病快速病理诊断。新鲜脂肪组织液氮冷冻后转入-20℃冰箱缓冲30min,在-33℃或-34℃时进行冰冻切片,组织染色采用油红O微量滴染法。本改良的油红O滴染法能应用于冰冻脂肪组织切片染色,清楚地显示脂肪细胞的形态和脂滴的分布,有助于脂肪组织增值分化的研究和相关疾病病理切片分析。该方法快速高效、染色清晰、不易脱片,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实验周期和减少试剂成本,可使脂肪组织冰冻切片和油红O染色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脂肪组织相关的科学研究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一种快速、高质量、低毒性、实用的动物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研究针对传统石蜡切片方法中的缺陷,总结切片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提出几项能缩短试验周期、解决有毒物质二甲苯对试验污染的改良方案,为教学与科研实践服务,提高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超 《中国畜牧业》2023,(14):36-37
<正>一、兽医科技的发展历程1.过去的兽医诊疗方式和技术限制。在过去,兽医诊疗方式和技术存在着一些限制和挑战。诊断动物疾病的准确性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传统的临床观察和体检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往往难以确定疾病的确切原因和病变的程度。此外,传统的诊断方法,如血液检验和组织切片,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获取结果,延误了治疗的时机。治疗选择也相对有限,药物疗法往往只能缓解症状而无法根治疾病。在手术方面,传统的手术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和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核酸检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时检测在兽医实践中的需求十分迫切。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和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RA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可与侧向流层析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实现恒定温度下的快速检测。相对于PCR等传统方法,RPA和RAA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不易交叉污染、不需要大型仪器、结果判定简单明确、利于基层应用的优点,因而在兽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对RPA和RAA技术的发展和在兽医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原位PCR技术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PCR技术是在原位杂交和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在组织切片或整个细胞上检测单复制或低复制的核酸样品,兼具两者的优势,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定位准确的特点.在病理学领域,原位PCR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中微生物病原的核酸,还可以分析肿瘤、遗传性疾病等内源基因的变化,以及跟踪疾病与治疗过程带来的基因组改变,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疾病发生发展与致病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病理学研究与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利用组织切片技术进行病理诊断是兽医学中最具权威性的诊断方法之一。所谓组织切片,即取动物某一实体器官上的组织块用石蜡包埋,然后进行切片及染色的制片过程。在整个制片过程中,包括有取材与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与粘片,染色与封固五大步骤。制作时,对每一步都必须认真对待,否则将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导致制片工作的彻底失败。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一方面取决于兽医师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一种牛眼球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本试验比较了常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和改良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结果表明,试验组标本固定后肉眼可见视网膜与脉络膜紧密相连,仅有小部分视网膜出现脱离的现象;切片显示小梁网连续性未被破坏;眼球壁全层组织连续性未破坏,各层未出现分离现象;视网膜无脱离,各层组织细胞无收缩现象。说明试验组大大改进了眼球固定、脱水、透明技术方法,解决了较大眼球无法制作石蜡切片的难题,为眼球基础研究和相应病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绵羊正常卵巢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法制作绵羊卵巢组织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在切片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染色不均、染色对比不明显、过度染色、染色过浅和切片出现斑点等。在试验过程中可通过充分分化、蓝化、充分水洗等因素的控制来提高切片的染色效果,该方法可为动物卵巢及卵泡染色切片制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动物寄生虫病危害严重,可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畜产品废弃甚至动物死亡,严重影响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大多数动物寄生虫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降低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症状,因此仅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较难做出诊断,而现代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如PCR等由于实验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很难在基层兽医临床运用。本文结合基层兽医临床诊断现状,对常用的一些常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促进基层临床医生全面地认识动物寄生虫病,并进行有效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威胁养貂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文中概述了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在病原学方面,主要依靠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查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国内外相继建立起的PCR技术和LAMP技术等。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兽医科技工作者建立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