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草业科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草业科学教育改革中,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方法在新的形势下已不能满足要求,亟待进行改进。强调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同时更要突出应用技能的提高,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草食动物生产学是研究草食动物生产原理与技  相似文献   

2.
《草地学报》2007,15(1):F0002-F0002,F0003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牧草学、草原学和饲料生产学等单门课程逐步发展为完整的专业。草业科学专业创建于1985年。2002年草业工程实验室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衅草业科学学科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3.
《草地学报》2007,15(2):F0002-F0002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牧草学、草原学和饲料生产学等单门课程逐步发展为完整的专业。草业科学专业创建于1985年,2002年草业工程实验室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4年草业科学学科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4.
中国草业教育发展史:1.本科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草业教育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由20世纪30年代在大学陆续开设的牧草学、草原学、饲料生产学等单门课程逐步发展、扩大为完整、系统的草业科学专业。70多年来,通过单门课程教学,本、专科专业教学体系初步形成,恢复及完善,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快速发展和提高4个发展阶段,草业教育由畜牧专业的单门课程发展为独立的二级专业,继由二级专业提升为草业科学一级学科。草业本科教育在内涵提高的同时,其外延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成就,专业的数量和培养的草业人才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国共有草业科学本科专业30个,截至2008年底,有专业教师486人,已毕业本专科生14 225名,有在读本科生5 107名,中国成为世界上草业科学专业和学生的数量最多、培养层次最完整、教学指导思想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而且,甘肃农业大学的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本学科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5.
草食动物营养学是草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性强,学生学习难度较大。SPOC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线上平台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积极性。为了优化草-畜课程培养体系、探索培养创新型草业人才的教学方法,笔者以草食动物营养学课程为例进行了草学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从编制配套教材、重新划分教学单元、采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评价学习过程四方面进行阐述,期待为打造草学专业特色课程、优化草-畜结合课程体系、培养现代化草业专业创新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禄劝草业资源、制定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草地保护与建设和草畜平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禄劝的理论载畜量和实际载畜量进行认真细致测算,同时对草业资源和草食动物饲养量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结果:禄劝草业资源折合理论载畜量146229个黄牛单位,草食动物饲养量折合实际载畜量214118个黄牛单位,草食动物超载67889个黄牛单位,超载46.43%;结论:禄劝草业资源丰富,导致草畜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草食动物饲养量过大和草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相似文献   

7.
《四川草原》2015,(2):63
<正>四川农业大学草业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牧草学、草原学等单门课程逐步发展为完整专业。草学专业创建于1985年,2002年草业工程实验室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4年草业科学学科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09年草业科学专业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获得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2013年获准设立草学博士后流动站。人才培养: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1986年教育部批准为草业科学硕士点,2000年教育部批准为畜牧一级学科草  相似文献   

8.
中国草业教育发展史:2.研究生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国的草业科学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51年,较本科专业早7年,也是较早启动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之一。近60年来,历经了非学位研究生教育(1951~1976年)和学位研究生教育(1978年至今)两个阶段的发展,培养和研究的方向从牧草学和草原学,扩展和覆盖到环境生产、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工贸生产4个生产层的诸多方面;专业的名称也由草原科学改为草业科学。研究生教育在内涵提高的同时,外延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学科点的数量和培养规模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国共有草业科学硕士点38个,博士点19个,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有硕士生导师232人,博士生导师107人。已毕业硕士生1 643名,博士生328名;在读硕士生1 114名,博士生319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同类专业中教学指导思想先进,培养层次完整、学科点和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草业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特色的高等草业教育和教学指导思想。俄罗斯的草地经营学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认为草地经营是饲料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合理利用和改良天然草地的基础上,生产干草、半干贮草、青贮草、放牧饲料、草粉以及其他饲料,因此,俄罗斯的草地经营学教育至今仍是畜牧学教学的一部分。英国的草地科学史悠久,草地科学教学以土—草—畜系统理论为指导,形成了以草地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没有建立独立的草地科学专业。美国的草原管理学教育始于20世纪初,在利用草原的多种功能,把草原的流域水土保持、野外游憩与放牧饲养家畜结合在一起,全面发挥草原的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建立了独立和庞大的草原管理学专业教育体系。我国的草业科学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建立了独立的草原专业。80年代以来,在草业系统工程思想和草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草业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与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草业教学思想相比,我国草业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具有更丰富、更系统的科学内涵,也具有更强的产业概括性,为我国的草业教育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在草业生产的推动下,实现了草业教育的高质量、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草业教育发展史:3.教材出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草业科学专业教材的出版最早始于1950年。此后,教材的出版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出版的全国试用教材与翻译教材,另外是出版社组织和作者自编及翻译教材。"文革"前我国共出版6本草业(牧草学、草原学、饲料生产学)中文教材。1977年"全国草原专业教材会议"规划、出版了12本教材。1987年农业部成立教材指导委员会畜牧学科组,连续制订了"七五"、"八五"和"九五"草原(草业科学)专业教材建设规划;2003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植物生产与草业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了"十五"和"十一五"的新编教材和已出版教材的修订任务。至今,草业科学本科教学的教材已基本齐备,除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基本教材外,还编写出版了多种参考教材,共计32种39个版本,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本科生教学用书的需要。出版研究生教材6本。为了草业科学专业少数民族班教学需要,还出版了14本蒙古文和1本维吾尔文的教材。此外,为畜牧专业和水产专业编写出版了5个版本的《饲料生产学》、4个版本的《草地学》和《水产饲料生产学》。  相似文献   

11.
草业是我国当前快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高等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满意度直接反映该专业的教学状况。论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影响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在草业科学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该课程教材的主要变迁及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拓展专业知识面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业科学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结合安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的办学特点,总结认为通过课程实践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科研素质,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可以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上和业务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业科学专业少数民族教育对促进草原地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于2004年开始首次招收少数民族本科生,至今已毕业11届共计50余名少数民族本科生,其中通过预科班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28名。本文总结了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培养情况,通过教学资料查阅、教学工作实践总结、电话调查等方式,就招生、学习和就业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少数民族本科人才培养状况,并提出了草业科学专业民族学生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演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草业科学专业逐步建立了与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重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设计并实施以强化专业理论与实践为主体,提升人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并根据科技发展与社会需求及学校办学实际,提出了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乐坤 《当代畜牧》2013,(29):11-12
《畜禽解剖生理学》是动物科学、草业科学、食品卫生检疫学等畜牧兽医学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中专畜牧兽医学专业中,本课程是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又能够为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理论基础的基础课程,因此学习好该课程对于学习畜牧兽医学专业的中专学生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草业科学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框架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草业职业教育的性质和重要性以及我国高等草业职业教育现状,论证了草业科学的3类因子群,3个主要界面和4个生产层的理论是构建草业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草业科学职业教育层次的框架系统及专业设置;以草业高等职业教育为例,尝试拟订其课程框架及其可开设的课程名称;目前我国的草业职业教育在大多数省区尚属空白,为此应尽早、大力弥补和改变这种情况,否则将严重制约我国草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闫慧芳  陶奇波 《草业科学》2023,(11):2956-2967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课程体系是高校通过“课程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是高校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草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应用技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本文围绕课程教育重要性、课程育人目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课程教育体系构建(教学大纲、参考教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教育成效考核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将课程育人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和考核评价环节,旨在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输出具备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熟练、综合素质高、使命担当意识强的复合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助力草种业振兴和草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培育全面发展的草业人才”为目标,探索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拓展专业思政教学平台与途径、全学科渗透专业思政教育资源等方面在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专业开展专业思政建设,形成“专业内外协同育人、课课联合思政育人”的专业思政育人环境,提高草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草学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草地学报》2007,15(6):F0004-F0004
华南农业大学有98年历史.草业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饲料生产学单门课程逐步发展为专业。2001年成立华南农业大学南方草业中心.2007年4月30日成立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草业科学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