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以5年生根域限制鲜食“夏黑”葡萄为试材,采用“水肥一体化+根域限制葡萄-菌菇+菌渣还田”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进行鲜食“夏黑”葡萄-菌菇立体种植模式研究,试验设置氨基酸肥(T1)、沼液肥(T2)、有机硅肥(T3)、晖茂有机肥(T4)、对照(CK)共5个处理,通过测定葡萄单果横径、纵径、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等品质指标,单株收获果穗数、单穗质量、单果质量等葡萄产量指标,以及菌菇的每一茬产量。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对葡萄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提高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显著;增施有机肥能提高葡萄产量,有机硅肥(T3)效果最好,为766.28 kg/667 m2;葡萄-菌菇立体种植,能提高设施园艺综合生产效益,施有机硅肥(T3)纯收益最高,11220.80元/667 m2,比对照(CK)收益提高58.11%。结论:在葡萄-菌菇立体种植模式下,增施有机肥能够实现葡萄增质提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2种类型微生物肥对夏黑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生物肥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夏黑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优质、安全、生态和高效的葡萄施肥模式及发展广西葡萄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年生避雨栽培鲜食葡萄品种夏黑为试验材料,将微生物菌剂保根120与多肽海藻复混肥以450.00、675.00、900.00、1125.00、1350.00 kg/hm~2按1∶1混合均匀后再与发酵羊粪75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混合配施,分别设为5个施用微生物肥处理(T1~T5处理),以常规施肥(羊粪75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处理夏黑葡萄的生长发育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与CK相比,施用微生物肥夏黑葡萄的初花期、着色期和成熟期均提前,新梢生长量、基部粗度、叶片厚度及花序长度、单穗重、穗长、果粒大小、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有所提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同时,降低了人工疏果成本,葡萄种植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其中,T4和T5处理(分别为保根120 1125.00 kg/hm~2+多肽海藻复混肥1125.00 kg/hm~2+羊粪75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配施和保根120 1350.00 kg/hm~2+多肽海藻复混肥1350.00 kg/hm~2+羊粪75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配施)对促进夏黑葡萄提早着色和成熟的效果较佳,果实可提前10 d成熟上市,尤其以T4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佳,新梢不徒长,花序长度、单穗重、穗长、单株产量、折公顷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分别较CK提高40.63%、9.83%、30.11%、18.10%、15.93%、6.18%和28.51%,可滴定酸含量较CK降低17.31%,经济效益比CK高144 256.15元/hm~2。【结论】微生物菌剂保根120 1125.00 kg/hm~2+多肽海藻复混肥1125.00 kg/hm~2+羊粪7500.00 kg/hm~2+过磷酸钙375.00 kg/hm~2配施的施肥模式能促进夏黑葡萄生长发育,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果实品质,提早果实上市时间,有效提高种植效益,可供广西夏黑葡萄或其他鲜食葡萄种植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葡萄霜霉病在经济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采集湖南、福建、江西三省的不同地区、不同葡萄品种的19份葡萄霜霉病菌,检测了它们的孢子囊大小和在户太八号、夏黑、醉金香、紫秋葡萄、维多利亚5个不同葡萄品种的致病力差异。结果表明,采自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菌孢子囊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来源于刺葡萄的病原菌孢子囊明显大于来源于巨峰、红地球上的霜霉病菌孢子囊;来源于江西的菌株致病性普遍较强,而来源于湖南的菌株致病性普遍较弱。欧美杂交种葡萄,如户太8号、夏黑、醉金香,其病情指数相对较低;欧亚杂交种和东亚种葡萄,如维多利亚,紫秋葡萄,其病情指数相对偏高。上述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寄主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及孢子囊大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生物有机肥对葡萄品质、产量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夏黑葡萄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用生物有机肥代替普通商品有机肥作为底肥,追施微生物菌肥,在化肥减量施用10%的条件下,对生物有机肥对葡萄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增强植株抗病性能力,提高葡萄果实中的总糖含量,提升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此外,相比于对照,施用生物有机肥后葡萄产量增加了11.3%,提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分析了葡萄秋施基肥中化肥减量增施生物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和葡萄品质的影响。以葡萄品种‘户太8号’为材料,试验设CF+BF、0.9CF+1.2BF、0.8CF+1.4BF、0.7CF+1.6BF 4个处理,其中,CF为常规氮、磷、钾化肥用量,BF为常规生物有机肥用量。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用量(CF+BF)相比,化肥减量增施生物有机肥的3个处理(0.9CF+1.2BF、0.8CF+1.4BF、0.7CF+1.6BF)葡萄产量、硬度、糖度显著增加,葡萄的穗重分别增加了4.7%、9.4%和1%,单粒重分别增加5.8%、11.2%和1.8%,产量分别增加了3.4%、8.1%和1.1%,硬度分别增加了7.0%、9.0%和3.8%,糖度分别增加了6.5%、8.9%和3%。在本试验条件下,经综合考虑葡萄产量和品质等因素,化肥用量为常规用量的80%配施常规生物有机肥用量的140%处理(0.8CF+1.4BF)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夏玉米鲁单818为供试品种,在磷肥、钾肥用量相等,氮肥用量分别在240 kg/hm2和192 kg/hm2用量模式下,研究了不同类型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比对照(CK)增产23.82%~33.79%,比一次性普通肥料施用增产1.04%~3.23%;施氮240 kg/hm2时,A控释肥的应用效果最好,施氮192 kg/hm2时B控释肥的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2012-2013年,在福建三明市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设施促早栽培对夏黑葡萄物候期、果实品质、产量及效益等多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促早栽培可使葡萄提早供应市场,果实成熟期提早17d以上,单位面积收益明显提高。同时夏黑果实总糖、总酸和维生素 C 含量与普通设施栽培无显著差异,很好地保持了葡萄果实的固有品质。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省8个不同鲜食葡萄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研究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与霜霉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醉人香’‘高妻’和‘夏黑’为抗病品种,‘红地球’和‘奥古斯特’为感病品种,‘瑞必尔’‘金秀’和‘火焰无核’为高感品种。葡萄叶片内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和品种与霜霉病的抗性不显著相关,但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降幅与霜霉病的抗性呈显著负相关,即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降幅与叶片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降幅低于30%时,品种表现为明显抗病;降幅为30%~40%时,品种表现为感病;而降幅高于40%时,品种表现为高感。表明,葡萄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降幅可作为葡萄对霜霉病抗性鉴定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垦单22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常规施肥、配方施肥、配合施用有机肥等施肥方法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施肥,可提高玉米产量12%;在养分施入量相同的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最好,比单纯施用无机肥在产量上可提高6%~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几种新型肥料对水稻产量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方法]早、晚稻分别采用陆两优996和五优308,设置5种肥料处理,分别为生物酵素有机肥(F_1)、叶面肥(F_2)、果肥(F_3)和土壤改质肥(F_4)及不施肥处理(CK)。[结果]施用新型肥料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早稻可增产34.97%~45.97%,晚稻可增产10.76%~37.62%。早、晚稻均以施用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分别为9 362.37、11 405.18 kg/hm~2。有机肥、叶面肥、果肥和土壤改质肥均能降低稻米中镉含量,早、晚稻分别以果肥、土壤改质肥的降镉效果最好,分别比不施肥少45.45%、35.71%,且稻米镉含量均为0.18 mg/kg。[结论]在保障产量和防治重金属污染的前提下,施用果肥既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又能降低稻米中的镉含量,是一种高产、优质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布置了生物有机肥定位试验,采用平板计数法对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数量统计.【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其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出对照22.2%~46.9%,且以100%生物有机肥的T3处理变化幅度最大;20~40cm土壤有机质高出对照14.5%~48.8%,施用生物有机肥的T3、T4处理变化幅度大致相同;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区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凡是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T3和T4)在大多数生育期内可培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T1)和化肥处理(T2)(P0.05),增加幅度分别达到了66.1%~118.8%和13.0%~50.3%,以有机无机配施的T4效果最大;土壤中施入生物有机肥减少了可培养真菌的数量,减少幅度分别达到了31.7%~66.7%和30.2%~89.6%;施用生物有机肥增加了可培养放线菌的数量,增加幅度分别达到24.1%~79.1%和15.6%~50.6%;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芽孢杆菌数量的效果与细菌结果非常一致,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芽孢杆菌数量高于对照(T1)和化肥处理(T2),增加幅度分别达到了56.4%~91.5%和25.4%~64.6%,且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在整个生育期内,对照(T1)和单施化肥的处理(T2),芽孢杆菌优势度成降低趋势,而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T3、T4)芽孢杆菌优势度成升高趋势.【结论】只要向土壤施入生物有机肥,就可提高表层和深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土壤细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减少了真菌的数量;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土壤更有利于芽孢杆菌增殖,从而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CK:鸡粪有机肥8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1(T1:用量为150 kg· 667m-2)、生物有机肥2(T2:用量为300 kg· 667m-2)、生物有机肥3(T3:用量为450 kg· 667m-2),研究了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番茄的单株果数、单果重、产量、Vc含量和可溶糖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与CK相比,T3处理的番茄产量显著提高了169.1 kg· 667m-2,增幅达8.75%。与CK相比,T2和T3处理的番茄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3.3%和15.4%,T1、T2和T3处理的番茄可溶糖含量显著增加10.7%、13.9%和15.9%。T3处理的番茄纯效益较CK处理显著增加8.89%。综上所述,在试验地区域番茄生产重生物有机肥的推荐用量为300~450 kg· 667m-2。  相似文献   

13.
葡萄霜霉病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研究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流行动态,以期提出合理的用药时间和药剂种类.[方法]采用5点法对新疆北部昌吉市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进行调查,采用叶盘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葡萄藉霉病菌的敏感性;采用生测法筛选葡萄霜霉病田间药剂.[结果]6-7月降雨量和降雨次数是导致北疆葡萄霜霉病流行的主要因子之一.霜疫必克、杜邦易保对葡萄霜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毒力,对葡萄霜霉病菌比较敏感,属一个敏感水平,杀毒矾次之,而甲霜灵对葡萄霜霉菌表现出极不敏感.通过两年对10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葡萄霜霉病发病期喷施安克、霜疫必克、杀毒矾,隔7d喷一次,连续喷2次,相对防效达61.59;-71.70;,比其它药剂防效明显.[结论]新疆昌吉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危害程度与降雨日持续时间和雨量大小呈一定的相关性.安克、霜疫必克、杀毒矾三种杀菌剂具有良好控制病害蔓延效果,且属低毒农药,对葡萄安全,对环境污染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的可溶性硅源制剂和药物对照制剂研究表明,各种硅源制剂对葡萄霜霉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同浓度SiO2水溶胶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硅酸钠、正硅酸乙酯,而且以2.0g/L的SiO2水溶胶的防治效果最好,并接近于8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多层覆盖塑料大棚越冬韭菜为试验材料,不施肥(CK)和常规施肥(CF)作为对照,设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T1)、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T2)、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T3)和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T4)4个配施处理,探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韭菜生长、品质、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较CF处理显著促进韭菜株高及根系活力,同时产量增加7.30%~10.57%,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增加19.67%~39.34%、7.45%~22.98%、12.39%~33.19%,硝酸盐、粗纤维分别降低14.84%~27.26%、8.7%~18.52%;较CF处理,各配施处理促进韭菜根、茎、叶氮磷钾积累量,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61.30%~141.47%、312.63%~429.82%,且配施处理以T2为最优处理。在同一生物有机肥配施水平下,化肥减施量的增加不利于养分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在同一化肥减施水平下,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显著促进韭菜生长,同时产量及养分积累随生物有机肥的增施而提高。因此,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够在提高韭菜产量的同时改善产品品质、增强肥料肥效。  相似文献   

16.
生物有机肥对酿酒葡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贺兰山东麓大面积酿酒葡萄园因土壤瘠薄、过度依赖化肥而导致产量低且不稳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分析,研究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3、6、9、12、15t/hm2)对该区酿酒葡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生物有机肥施用量范围内,随施用量的增加,酿酒葡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提高,新稍长增加3.19%~24.41%,百叶鲜质量增加2.91%~13.26%,而百叶干质量增幅为11.71%~26.30%,有利于干物质累积;施有机肥促进了叶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吸收,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分别增加0.60%~12.93%、46.94%~82.65%和6.94%~17.14%;叶柄全氮、全磷、全钾分别增加9.04%~48.59%、112.50%~226.14%和5.87%~40.47%,有利于干物质合成,从而比对照增产360.05%~554.14%,果实总糖含量提高1.11~1.94个百分点,总酸度下降0.18~0.27个百分点,糖酸比增大10.04~16.13个百分点;但有机肥施用量超过12t/hm2时,对3年生酿酒葡萄生长、氮磷钾吸收和产量等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经肥料效应方程计算得出,该区3年生酿酒葡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为11.45t/hm2和10.01t/hm2。  相似文献   

17.
葡萄霜霉病(Downymildew)是发生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于葡萄霜霉病发病盛期,对在陕西省杨凌区新引进栽培的不同葡萄新品种霜霉病抗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摸清不同葡萄品种抗病性,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控和葡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新引进的38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田间发病情况统计,并对霜霉病的抗病指数和病叶率进行常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8个葡萄品种中,6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为4.47;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为20.00;1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为34.47;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为62.00。受霜霉病的感染,葡萄的病叶率达82.90%,且随着抗病等级的降低,叶片病害等级也随之增加。综上所述,不同品系葡萄对霜霉病的抗病等级为:山欧杂交种山葡萄欧美杂交种欧亚种,且不同葡萄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葡萄霜霉病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防治的效果,结果表明,72%甲霜灵锰锌600倍液,72.2%宝力克800倍液,72%霜疫克星750倍液,18%安克锰锌1 000倍液,72%杜邦克露6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良好,显著优于传统药剂25%甲霜灵500倍液;其中,72.2%宝力克8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复合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光合生理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配施含芽孢杆菌和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的复合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光合生理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对该复合生物有机肥不同配施量与单施化肥的对比,分析打顶7 d后烤烟生长发育与光合生理特性、烟叶经济性状与经济效果指数(economic character index,ECI)和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hemical components usable index,CCUI),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复合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和产值、烟叶经济效果指数(ECI)分别提高15.0%~18.1%、6.84%~9.50%、2.86%~3.70%、9.91%~11.90%、13.0%~16.0%,上部橘黄2级(B2F)和中部橘黄3级(C3F)烟叶可用性指数(CCUI)比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5.78%~6.06%和3.54%~5.28%,土壤中的三大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上述结果揭示复合生物有机肥在南方烟稻轮作区植烟土壤上的使用效果,为植烟土壤改良提供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