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引进11个国内外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品种在秋季温室内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吐鲁番秋季温室种植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格力-73-516、粉果博雅、东风1号、金棚8号的品质、产量、抗病性、耐储运等综合性状均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吐鲁番地区温室秋季生产。  相似文献   

2.
2000年以来,随着我区日光温室棚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温室冬春一大茬番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仍存在主栽品种不明确,外销能力差等问题。为了明确主栽品种,筛选并推广适合冬春一大茬生产的番茄优良品种,我站选择有一定种植面积、市场潜力较好的番茄品种进行温室一大茬栽培展示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番茄是博乐市温室秋延晚生产的主要蔬菜品种,目前栽植的上海903、红宝石等品种由于种植年限长,抗病性能逐年降低,导致产量及品质下降。为进一步筛选出适宜博乐市保护地生产的抗病、高产番茄新品种,2010年进行了温室秋延晚番茄新品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有4个:金棚1号、金棚3号、铁冠  相似文献   

4.
番茄病毒病发生普遍,夏秋季栽培比较严重,春季栽培相对较轻[1]。根据调查,2015年和田县越夏番茄及温室春提早番茄等茬口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TY)占75%,造成和田县番茄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2016年从和田市场收集了9种粉果抗TY番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和田县日光温室早春茬的番茄品种。  相似文献   

5.
温室大棚番茄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墨玉县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温室大棚番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番茄品质欠佳,制约了墨玉县温室大棚番茄的发展。为筛选出适合墨玉县温室大棚推广的抗病、优质、高产品种,特进行番茄品种比较试验,为引进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华冠一号、华冠二号、铁粉一号、铁粉二号。1.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墨玉镇二村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前茬作物白菜。随机排列,4个处理,无重复,每  相似文献   

6.
早春茬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是冀西北地区早春温室的主导产业,但生产上仍存在品种选择不当、栽培定植时效性差、田间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及过度用药等问题,影响了番茄生产的品质和效益。本文作者针对冀西北地区早春茬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现状,主要介绍了早春日光温室番茄品种选择,整地、育苗、定植及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以期指导番茄科学生产,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8个番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物候期、熟性、生长势、品质、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金冠和嘉利早熟性好、前期产量高、适合当地销售;国际粉霸和欧盾较耐贮运,适宜长途运输和异地销售;CM966、国际粉霸、欧盾和CM151总产量高,采摘期长,适宜早春温室栽培。在实际生产中,番茄品种的选择和推广还需考虑茬口、温室条件、当地销售市场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番茄是目前肃州区日光温室生产中的主栽品种之一,栽培面积已占到温室栽培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早春茬番茄栽培面积最大。早春茬番茄是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育苗,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采收。1品种选择应选择在低温、寡光条件下坐果率高,果实生长发育快,抗病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县设施农业产业的不断壮大,温室越冬茬蔬菜栽培面积也大幅度增加,在栽培管理中存在茬口安排不合理、病虫害严重,导致蔬菜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根据我县设施蔬菜多年种植经验,特制定莎车县日光温室茄子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1.品种选择 以红茄(靓美等)和黑茄及我县土茄品种为主. 2.茬口安排 早春茬12月下旬开始播种育苗,1月中旬~2月上旬移栽定植,3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相似文献   

10.
简易日光温室是静海县主要的蔬菜种植设施类型之一,虽然设施的保温效果不太好,但是通过调整蔬菜种植的茬次、品种,充分利用温室光热资源,早春种植番茄,利用温室的骨架进行夏丝瓜种植,架下种植小白菜,冬季栽培芹菜,实现一年多茬收获,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目的通过引进品种生产试验,选择出适合我地区气候条件的早春茬日光温室生产的抗病、高产、优质番茄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供试番茄包括格雷73-57、番茄115、番茄114、圣龙、瑞琦1号、美瑞、朗迪莎、卡尼尔、方丹、双耐2号、番茄118、粉红天线、圣粉、霞光等14个品种,无  相似文献   

12.
<正>温室番茄春提早栽培主要是在冬季播种育苗,早春生产,4—5月份供应市场的一种番茄高效栽培模式,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品种选择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结果早、较耐低温的早熟番茄品种,如粉都女皇、春粉2000等品种。二、培育壮苗温室早春茬番茄的播种期因地区而异。一般豫北地区11月至12月初温室内播种育苗。2叶1心时分苗,苗龄60~70d,当幼苗5~6片叶时定植。三、整地与施肥清除温室内的枯枝烂叶,提前  相似文献   

13.
大番-1番茄属一代杂交种,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病性好、增产潜力大,一般2序花自封顶,主茎7~8节着生第1花序,株高70 cm左右,大果型,乎均单果重300g以上,最大果重可达1 000 g,果形整齐美观,果红色,皮硬,耐贮运,口味佳,商品性极高,一般产量可达9万kg/hm2以上.经过几年的试验、推广,大番-1番茄在张掖市已经成为一个主栽品种,适宜于早春茬、春大棚、露地、秋延后、冬春茬栽培,可以周年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其中早春茬栽培的最高收入可达15万元/hm2.现将大番-1番茄的日光温室早春茬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金海 《农村科技》2011,(12):23-23
一、试验条件 1.试验对象与作物品种试验对象为棉铃虫。试验作物为番茄NDM843。 2.栽培条件试验地设在125团8连87#-1番茄田,壤土,前茬作物为棉花,番茄种植品种为NDM843,采用70厘米窄膜方式播种,加压滴灌,667米2理论株数2800株,实际保苗2600株。由于生长偏旺,二代棉铃虫发生较重,在幼虫发生盛期进行此项试验,试验期间不使用其它杀虫剂。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业科学》2015,(9):125-127
为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番茄品种,提高天津地区设施番茄生产的产量及品质,从国内外引进9个番茄新品种,在天津地区日光温室内进行春茬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粉果品种卡宴、多拉克,红果品种巴顿、SYNDA的产量、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各项调查指标均较好,是适宜天津地区种温室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通过对国内表现优良的10个越冬茬番茄品种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新品种的鉴定比较,分析作物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性与小区产量等。结果表明,长丰5号、艾丽与MC111番茄新品种抗病性较强,三者产量分别较对照果美魁冠增产27%、25%、24%,且商品性状优良,适宜在陕北榆林地区日光温室作为越冬品种推广种植; MC112、M317、双飞2018等番茄品种叶片较大,生长势较强,不适于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但其硬度佳,果实着色均匀,且耐贮运,较适用于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邢台地区水果番茄早春茬椰糠无土栽培的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几个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旨在为园区或农户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关中东部地区设施番茄栽培品种多、乱、杂等问题,收集国内外番茄品种24份,以‘金棚11号'作为对照,在设施条件下进行早春种植,通过对植株物候期、生长势、单果质量、产量、商品率及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运用"综合满意度"比较法将各指标量化串联后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合渭南地区早春茬种植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适合渭南地区早春茬种植的番茄品种有‘瑞丽'‘金棚95-2'‘西润T1280'‘奥尼尔'‘金山511'。其综合满意度高于其他品种,主要表现为果实成熟较早,生长势强,产量及商品果率高,粉红果、中果型、果实品质优良,满足本地的生产要求和消费需求,适宜在渭南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9.
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2008~2009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开展了麦后棉不同种植方式(直播和育苗移栽)、品种和密度试验,以中熟育苗移栽棉为对照,研究分析了麦后直播棉生育性状、结铃动态、产量和"四桃"比例与移栽棉的差异.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在品种选择恰当的前提下,可获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相当的产量.适合麦后直播的棉花品种是早熟棉,生育期为100~105 d,试验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8是理想的麦后直播棉品种,其中中棉所68增产潜力更大.生育期在125 d以上的中熟品种因霜前吐絮率低,不宜作麦后直播棉使用.江苏沿海地区麦后直播棉中棉所50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7 500株左右,中棉所6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0 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20.
“粉琪TY288”是最新育成的抗番茄黄化卷叶病毒,品质优良的粉果番茄新品种,该品种适宜我国北方保护地种植,主要适宜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早春茬栽培和秋延迟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