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控制好舍内温度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仔猪出生后6小时内为35℃;2~4日龄为34℃;7日龄为30℃:8~14日龄为26℃~28℃。冬季产仔时,除迅速接产,擦干被毛外,还要保持舍内恒温。为此,要求猪舍冬暖夏凉、结构科学。产房里要有增温设备和换气设施。要采取半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即喂完猪以后把猪赶到舍外排泄.其余时间在舍内饲养.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持舍内干燥.而且有利于维持舍内温度。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南阳南郊一猪场4月龄的架子猪存栏240头,分3栋栏舍饲养。畜主于2011年10月14日发现1号舍内有病猪,次日有2只死亡。由于初诊失误,致使其后陆续有猪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3.
1 控制好舍内温度 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仔猪出生后6小时内为35℃;2~4日龄为34℃;7日龄为30qC;8~14日龄为26℃~28℃.冬季产仔时.除迅速接产,擦干被毛外,还要保持舍内恒温.为此.要求猪舍冬暖夏凉、结构科学.产房里要有增温设备和换气设施.要采取半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即喂完猪以后把猪赶到舍外排泄,其余时间在舍内饲养,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持舍内干燥,而且有利于维持舍内温度.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情况南阳南郊一猪场4月龄的架子猪存栏240头,分3栋栏舍饲养。畜主于2011年10月14日发现1号舍内有病猪,次日有2只死亡。由于初诊失误,致使其后陆续有猪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7月,仪征市一养殖户到兽医院求诊。主述,自家母猪生了1窝小猪10只,40日龄左右,其中有7头发病,已有2只死亡。经了解,该猪舍通风差,舍内温度较高,今年夏季多雨,舍内潮湿,且畜主消毒意识差。1临床症状患猪突然发病,食欲减少,体温无明显变化,死亡快速,且  相似文献   

6.
<正>人煤气中毒时有发生,动物患此病较为少见,国内仅限于较少量的猪和雏鸡有发病报道,而大批量猪只煤气中毒事件目前国内未见报道。笔者于2013年12月1日在秦皇岛某种猪场偶遇一起育肥猪煤气中毒,共有160余头猪发病,死亡39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12月1日凌晨4:00,秦皇岛某种猪场的两栋育肥猪舍内95~105日龄、35~55 kg重的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养猪场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病,又称革拉泽氏病,临床上主要感染2周龄~4月龄的猪,特别是5~8周龄的小猪,感染高峰通常见于保育期的4~6周龄,有些可早在保育舍内最初2周龄时就可感染发病,并一直持续到育肥早期,发病率一般多在10%~25%,严重的可达40%,如果处理不及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6,(1)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结构的保育猪猪舍对舍内氨气浓度、温湿度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屋顶材料由牛毛毡和石棉瓦、中间夹泡沫板构成的传统猪舍为对照组,屋顶材料由铁皮和彩钢板、中间夹泡沫板构成的现代猪舍为试验组,其他饲养管理一致。试验结果表明:1)舍内环境:全天测定的数据显示,饲养仔猪76~81日龄时,现代猪舍的舍内氨气浓度和温湿度均极显著低于传统猪舍(P0.01),仔猪在25~30日龄时传统猪舍与现代猪舍舍内氨气浓度、温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上7:00~8:00之间测定的数据表明,无论饲养仔猪在何日龄区间,现代猪舍的舍内氨气浓度和温湿度均极显著低于传统猪舍(仔猪25~30日龄时保育舍舍内湿度除外);2)一年的生产成绩显示,与传统猪舍相比,现代猪舍饲养保育猪料重比降低11.93%,死亡率降低52.47%。结论:屋顶采用铁皮和彩钢板、中间夹泡沫板构成的现代猪舍能有效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和温湿度,有益于仔猪生长和健康。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在家畜中以猪的发病率较高 ,其中成年猪症状轻微 ,很少发生死亡现象 ,但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后可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感染仔猪死亡率较高 ,严重时可达 1 0 0 % ,现将笔者遇到的一起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2 0 0 2年 1 2月 2日 ,铁岭市某猪场的一栋产仔舍内一窝产后 3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 ,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 ,1 2小时内 ,8头仔猪全部死亡 ,接着本病开始在这栋猪舍内传开 ,发病仔猪多为 2 0日龄以内。发病后 ,该场兽医人员立即采用抗菌素药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用不同的保育及育肥猪舍,通过分别控制保育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清粪方式设计了4组试验,分别探究保育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清粪方式对猪舍内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NH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育舍的日清粪次数对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增加育肥舍的日清粪次数可以显著降低舍内NH3浓度,而清粪次数过于频繁也使得舍内CO2浓度上升;随着猪的日龄增长,舍内的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均有所增加;采用不同清粪方式的育肥舍中,水冲粪尿沟的育肥舍内NH3浓度显著低于只冲粪沟的猪舍。因此在猪舍的粪污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清理粪尿沟,随着猪只日龄增加适当加强舍内通风,维持冬季猪舍良好的生长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11.
陈炳全 《四川畜牧兽医》2008,35(2):54-54,56
1 流行病学 冬季易引起猪腹泻的病毒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以上两种病毒都能引起各日龄的猪发病,病猪日龄越小,发病越重,死亡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情况 江苏省盐城市唐某饲养385头猪.其中41日龄6l头.65日龄54头,92日龄67头,117日龄59头,151日龄73头,173日龄7l头.均已预防仔猪副伤寒苗和猪瘟疫苗。2005年6月下旬,当地连续下雨。2005年7月3日65日龄的猪发病,后全群猪陆续开始发病。截止7月25日.发病猪为215头。死亡23头。  相似文献   

13.
莫方荣 《兽医导刊》2011,(Z1):148-149
一、发病简况2010年10月,大足县三驱镇现龙村的廖××养猪场,能繁母猪28头,育肥猪80头,断奶仔猪110头。10月中旬,猪场猪群开始发病,最先是70~80日龄仔猪开始发病,其后发病日龄逐渐偏小,以35~65日龄发病最多,最小的是18日龄后开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情况某养殖场采取自繁自养模式,饲养了500多头猪,2012年7月12日从保育舍转到育肥舍200多头。7月18日有两栏猪发病,过几天发展到四栏猪发病。这批猪25日龄时接种猪瘟疫苗,40日龄接种伪狂犬疫苗,50日龄接种口蹄疫疫苗。用过头孢类、  相似文献   

15.
猪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的诊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1月23日,我镇一生猪养殖场仔猪保育舍内的7只断奶仔猪在28日龄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只已死亡,另外5只经治疗后痊愈。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发生于2~4月龄仔猪,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笔者收治多例仔猪副伤寒病例,通过综合防治,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今介绍一例,供同行参考. 1 发病情况 舞钢市铁山乡上曹村某猪场,饲养繁殖母猪56头、种公猪2头、哺乳仔猪84头、断奶仔猪96头,种猪按照免疫程序注射过猪瘟疫苗、猪细小病毒病疫苗、猪口蹄疫疫苗和猪伪狂犬病疫苗.断奶仔猪注射过猪瘟、猪口蹄疫疫苗.2009年11月12日,发现保育舍内部分仔猪精神沉郁、不食、扎堆、腹泻.次日,4头仔猪死亡.曾在饲料中拌人氟哌酸等药物服用,至11月24日,不到2周的时间,保育舍多半猪发病,先后死亡13头.  相似文献   

17.
正发病情况河北省饶阳县某养鸡户于2011年6月27日购入2000只一日龄本地柴鸡,放于同一舍内地面平养,从第5日龄开始出现死亡小鸡17只,以后病情逐日加重,投服氟哌酸、庆大霉素等  相似文献   

18.
1流行病学 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6月龄以下多发,病猪或带菌猪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饲料经消化道传播,各季均可发病,尤以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急性型死亡率较高。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为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季节是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多在2月龄以内发病。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冬季不同取暖方式对猪舍环境及育成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对发酵床舍、热风幕舍和地热舍内的温度、湿度以及舍内饲养的育成猪生长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地热舍内温度高、湿度低、猪生长速度快,最为经济适用;发酵床舍内虽温度低,但地面温度高,猪能够健康成长,且无取暖费用支出,建议增加饲养密度以提高舍内温度;热风幕舍内温度稍高,但湿度较大,猪生长速度慢,取暖费用高,不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2007年12月初,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某鸭场饲养一批27日龄小鸭,因饲养密度过大、舍内通风差而发病。发病3d,感染率达60%,死亡率约为20%,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2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