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PCR方法自含NDVZF基因的克隆质粒中扩增NDVF基因 ,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_His_TOPO重组。经核酸内切酶酶切 ,阳性克隆鉴定准确无误 ,核酸序列测定结果与原始基因比较 ,同源性大于 99% ,启始密码和终止密码未出现变异 ,将该重组质粒命名为pcDNANDVZF。将pcDNANDVZF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CEF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 ,结果证明pcDNANDVZF可在CEF细胞中大量表达F蛋白。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腺胃炎发病鸡中MDV REV CAV共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种临床上以病死鸡消瘦或高度消瘦、腺胃高度肿胀为特征的传染病 ,给养禽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荷兰学者 Kouwenhoven B等将临床有如此特征表现的流行病暂称为传染性腺胃炎 (infectious proventriculitis,IP) [1] ,目前这一命名逐渐地为我国学者所接受 ,但对引起该病的病因却众说不一 [2~ 8]。利用核酸探针技术我们对临床有上述特征发病表现的自然发病鸡群采集的病料进行了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病毒(REV)、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CAV)感染的检测 ,以助于探明该病的病因。1 材料与方法1.1 病料的收集与处理 从山东、河南、北京等地10个不同鸡场收集临床有发病表现的 6 6只病、死鸡的肝脏、脾脏、心脏、肾脏、胸腺、腺胃、法氏囊或羽毛囊等。按常规方法提取各组织的基因组 DNA,同时提取 SPF鸡 (由山东济南斯帕法斯 SPF鸡场提供 )的组织 DNA作阴性对照。1.2 用斑点杂交法对 MDV、CAV、REV进行检测1.2 .1  DNA含量的测定 取一定量板 (1%琼脂糖凝胶 适量溴化乙锭 ) ,用 DL2 0 0 0 Marker...  相似文献   
3.
显微镜的发明 ,突破了人类的生理限制 ,使人们看清了细菌和细胞 ,随着生物医学显微技术的高速发展 ,起步较晚的农业显微技术尤其是兽医显微技术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是在常规光学显微镜条件下进行微生物和细胞观察、细菌计数时 ,由于长时间、连续进行相同的视觉处理 ,人往往感到单调、疲劳、厌倦、甚至遗忘 ,从而产生较大误差。在进行显微摄影时 ,由于曝光时间不易控制、调焦取景等都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操作 ,成功率较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出现了显微镜和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 ,在国外一些大公司生产的新型显微镜上都配有计算机图像…  相似文献   
4.
通过 PCR技术 ,以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RB1B株基因组 DNA为模板 ,扩增了包括 pp38基因及其启动子 -增强子和终止子在内的 2 2 0 0 bp的核酸片段。将该片段用 Sac 和 Sph 酶定向克隆到 p U C18质粒中 ,构建成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 ,用小鼠抗大肠杆菌表达的 pp38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验证 pp38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转染的细胞浆中看到了绿色的荧光 ,证实了该启动子的单向启动活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 PCR方法扩增马立克氏病病毒 (Marek′s disease virus,MDV) Md11株的 pp38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zeo( )中。阳性克隆鉴定后 ,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检测到了 pp38在 CEF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参考GeneBank发表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国际标准强毒株G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分别以RBIB,814,GD2(广东分离株),J-1-E(北京分离株),Md11,Md5,CV1988等不同毒株的MDV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预期大小的PCR产物。该产物经pGEM-T-easy克隆后测序,将所得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毒株间pp38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间有缺失突变,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5.9%,其中大多数的突变发生在MDV复制的原点附近。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F基因在DNA免疫防制新城疫(ND)中的免疫原性,将NDV Z株F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 is-TOPO中,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 NDV ZF。在脂质体作用下将pcDNA NDV ZF转染CEF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在CEF细胞中可见有大量F蛋白表达。将重组质粒以100μg/只的剂量肌注免疫SPF雏鸡,经间接ELISA试验检测二免前后的血清,结果证明,pcDNA NDV ZF基因可在SPF鸡体内诱导相应抗体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ELISA、多重PCR方法对从一个犊牛舍分离到的魏氏梭菌进行型别研究,结果显示:ELISA检测结果为88%的菌种属于A型,3.4%为C型,8.6%是D型;而多重PCR结果均为A型。  相似文献   
9.
以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和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单一感染和共感染1日龄商品代AA肉鸡后不同时间,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血液和脾脏的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能力。结果表明,血液淋巴细胞对ConA增殖反应能力在REV和ALV-J共感染后7 d均下降,REV单一感染组在感染后17、37 d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LV-J单一感染组也呈现下降趋势。在脾淋巴细胞反应中,REV感染组在感染后37 d极显著降低(P〈0.01),ALV-J组显著降低(P〈0.05)。REV和ALV-J共感染抑制淋巴细胞对ConA增殖反应较单一感染强,效应期也较长,在感染后37 d,共感染对血液和脾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均大于REV和ALV-J的单一感染(P〈0.05)。在感染后273、7 d检测NDV抗体,单一感染组降低显著(P〈0.05),而共感染组下降极显著(P〈0.01),且显著低于单一感染组(P〈0.05)。本研究表明REV、ALV-J感染不仅能抑制体液免疫反应,也能抑制细胞免疫反应,且共感染比单一感染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
某种鸭场饲养樱桃谷种鸭2000套,饲养至2月龄时开始发病,经诊断后采取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控制。临床诊断发病情况:1998年1月,某种鸭场在建场尚未完工之际,便引进2000套樱桃谷种鸭进行饲养。场内建设仍在进行,进入鸭舍的各个人口处无消毒池及其他消毒设施,饲养人员管理较混乱,常规免疫程序未严格执行。饲养至2月龄时,饲料由成品料改为自配料,2天后鸭群开始零星发病,出现死亡,其间气温降低,出现阴雨连绵天气。1周后,病情迅速蔓延,发病率超过30%,死亡率达10%。对病鸭使用青、链霉素等药物后疗效不明显。临床症状:病鸭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