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于最近在成都召开了二届三次审定工作会议,总结一年工作,听取了省蚕研所的《1990年春引进蚕种鉴定情况的汇报》,审议了两对新申请参加鉴定品种,讨论了加速优良蚕品种推广和1991年度工作报告,副主委敖明军汇报了全国桑蚕品种审委会的有关情况。 1、引进蚕品种883×884鉴定情况:该品种是1990年春在省级6个室内鉴定点和4个农村生产鉴定点同时鉴定的结果,表现出产量高、蚕茧质量好、解舒差、纤度均方差比对照种绫3.4×锦5.6偏大,需扩大范围再作鉴定是否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前言至今为止,江西的桑树病害尚未见系统的调查与报道。为了探明我省桑树病害种类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笔者于1991—1992年对赣中、南、北地区部分桑园进行了普查,采集的标本经鉴定有以下34种,其中叶部病害16种,枝干病害17种,根部病害1种。江西曾记载的13种桑树病害中,笔者已鉴定到8种,此外,还查  相似文献   

3.
在资源普查过程中,对甘肃省五加科植物进行了整理、鉴定。结果甘肃省产五加科植物共9属30种6变种(包括历史栽培1种),甘肃省特有种2种,并编制了检索表,详细记述了其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基于猪有齿食道口线虫和四棘食道口线虫IGS rDNA序列的遗传变异情况,于种内保守、种间差异明显的序列片段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区分2种猪食道口线虫的熔解曲线分子鉴定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通过熔解曲线差异而准确鉴定猪食道口线虫2个种,与其他线虫和吸虫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能检测猪食道口线虫单虫卵样品和FTA卡片的DNA模板。该研究为猪食道口线虫种类准确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准确、敏感、特异且快速的分子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伊犁河谷区域虻的分布及其携带伊氏锥虫的情况,通过对虻的形态学鉴定及其特异性基因(CO1)和携带病原18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同源性比对,鉴定和检测了采自伊犁河谷区域的虻及其携带病原情况。结果显示,所采集的虻为原虻属秋季原虻种,PCR扩增虻CO1基因和马伊氏锥虫18S rRNA基因序列分别为653 bp和205 bp。结果发现,秋季原虻的CO1基因与已发表的丹麦株(MT584147.1)同源性为98%,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在156只秋季原虻中携带伊氏锥虫的有9只,阳性率为5.7%(9/156),其阳性条带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伊氏锥虫基因同源性为99%。试验结果表明,结合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虻样品进行鉴定操作简单、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6.
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通常存在于空气、水、土壤、饲草、动物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最近,某养兔户饲养的兔发生了一种以四肢麻痹、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兔链球菌病,该病病原初步鉴定为坚忍链球菌。1 发病情况199...  相似文献   

7.
正发情鉴定是进行母牛繁育的基础工作,及时、准确的发情鉴定对掌握配种时间,防止误配漏配,提高受胎率具有重要意义。肉牛常用的发情鉴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外部观察法外部观察法简单易行,主要根据母牛外部表现来判断发情情况。母牛性成熟后,其发情具有周期性。成年母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d,范围为18~24d。根据母牛在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淡水贝类的形态学及分子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新疆地区淡水贝类种类及地理分布情况,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12个地区采集的淡水贝类进行分类鉴定。利用基于线粒体DNA (mt DNA)COI基因、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序列2(ITS2)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进行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对其进行分子分类鉴定。结果发现,21种淡水贝类主要隶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和双壳纲(Bivalvia),共4目、10科、14属;其中隶属双壳纲的贝类仅有1科1种;隶属于腹足纲的淡水螺占9科、13属,分属田螺科1种、豆螺科1种、扁卷螺科2种、椎实螺科7种、膀胱螺科2种、巴蜗牛科1种、坚齿螺科4种、琥珀螺科1种、嗜石螺科1种。  相似文献   

9.
人工授精是直接有助于家畜繁殖和改良育种工作的一项最有成效的现代繁殖技术。衡量人工授精效率的最终考核指标是母畜的受胎成绩。母畜受胎率的高低又取决于公、母畜自身的品质、体况、生殖机能和输精技术 ,输精卫生及饲养管理等因素。1 种公牛品质及精液质量与受胎率优质精液的生产依靠有良好饲养管理条件的优良种公牛。公牛在定为种用之前 ,应经过仔细的选择和严格的品质鉴定。在选择种公牛时 ,主要是对公牛本身品质 (个体鉴定 )、祖父品质 (系谱鉴定 ) ,后裔性能 (后裔测验 )进行严格鉴定 ,特别要注意公牛睾丸的发育情况。据研究 ,由公…  相似文献   

10.
为对吐鲁番地区璃眼蜱的精确鉴定提供依据,同时为该蜱分类以及携带病原溯源奠定基础。本研究对采集的疑似患牛体表璃眼蜱(n=120)采用形态学和ITS2基因特异性PCR方法鉴定出其种,再通过Tams1基因特异性PCR方法鉴定出其携带病原情况。结果显示,经形态学鉴定均为小亚璃眼蜱,PCR结果显示扩增的璃眼蜱ITS2基因和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分别与Gen Bank中已记载的小亚璃眼蜱ITS-2、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一致。在检测的120枚璃眼蜱中,携带牛环形泰勒虫病原的有11只,阳性率为9.17%(11/120)。结果表明,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璃眼蜱种属鉴定及无典型硬蜱种的鉴定不但具有简易、准确度高等特点,而且在璃眼蜱种属确定的基础上分离其携带的病原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谈种公牛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种公牛鉴定就是根据种公牛的生产力、体质外貌、生长发育和系谱进行鉴定。幼年时期以系谱鉴定为主,结合生长发育鉴定,成年以后要进行体质外貌和生长发育鉴定,当种公牛有生产力表现后,则以生产力鉴定为主。具体如下:1体质外貌鉴定1.1体质的概念体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种公牛机体素质,是种公牛机体机能和结构协调性的表现。它在外形结构、神经类型、生产性能、健康状况、抗病和适应性等方面都有所表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猪场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及耐药规律。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细菌,应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以及API20E鉴定系统进行了鉴定细菌,采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测定了大肠杆菌对24种抗菌药耐药情况。结论本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其中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敏感率高,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耐药性较高,耐药谱复杂,多重耐药性、交叉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3.
1.如何鉴定种羊,有哪几种方式?种羊的选择除了依靠生产性能
  的表现外,种羊的个体鉴定也是重要的依据。基础母羊一般每年进行1次鉴定,种公羊一般在1.5~2岁进行1次。鉴定种羊包括年龄鉴定和体型外貌鉴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凤凰沟生态园树木内小蠹虫发生情况调查以及小蠹虫种类鉴定,已鉴定出为害种类有7种,其中暗翅足距小蠹为主要种。针对生态园内不同树木及其被小蠹虫为害情况提出几点防治建议,以期降低园区小蠹虫虫口密度、控制其为害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母牛的受胎率,避免"漏情"情况的发生,养殖场均会进行母牛的发情鉴定,并且根据母牛的发情情况进行配种。本文阐述了母牛发情鉴定的几种方法,同时也介绍了配种时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养殖场在进行发情鉴定及配种工作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7,(2):272-277
为了解吉林省猪链球菌的流行情况,从屠宰场采集的猪咽拭子和鼻拭子样品中分离鉴定猪链球菌,并进行菌株血清型、基因型和毒力表型的鉴定,以及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猪链球菌104株,其中29株鉴定为血清2型、9型和1型等几种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其他75株不属于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血清2型的菌株中,2株经鉴定为ST1基因型和mrp+epf+sly+毒力型,并经动物试验鉴定为强毒菌株;其他菌株均为ST28基因型和mrp+epf-sly-毒力型,具有中等毒力。血清9型的菌株,均为mrp-epf-sly-毒力型,动物试验鉴定均为强毒菌株。根据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结果,98%的猪链球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耐药;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对β-内酰胺类、氯霉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小于20%。总体分析,从屠宰场分离的猪链球菌强毒菌株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菌株多重耐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阳性个体的鉴定工作是转基因动物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本中,结合本实验室检测转基因鸡阳性个体的研究情况,主要叙述了几种目前用的鉴定转基因阳性个体的方法。并在最后简要介绍了一种新的鉴定技术——定量PCR。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新型弓形虫疫苗的传递系统,本试验分别构建了细胞渗透肽VP22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cDNA-VP22-EGFP),以及细胞渗透肽VP22与3种弓形虫抗原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cDNA-VP22-SAG1、pcDNA-VP22-GRA4、pcDNA-VP22-AMA1)。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后,将重组质粒pcDNA-VP22-EGFP转染COS7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和RT-PCR检测,验证VP22-EGFP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情况。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所有重组质粒均构建正确。转染72 h后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成功观察到绿色荧光。RT-PCR扩增得到了大小为1 449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牧业》2014,(22):38-41
<正>1.如何鉴定种羊,有哪几种方式?种羊的选择除了依靠生产性能的表现外,种羊的个体鉴定也是重要的依据。基础母羊一般每年进行1次鉴定,种公羊一般在1.5~2岁进行1次。鉴定种羊包括年龄鉴定和体型外貌鉴定。(1)年龄鉴定。不同年龄的肉羊,生产性能、体型体态、鉴定标准都有所不同。现在比较可靠的年龄鉴定法仍然是牙齿鉴定。成年羊共有32枚牙齿,上颌有12枚,每边各6枚,上颌无门齿,下颌有20枚牙齿,其中12枚是臼齿,每边6枚,8枚是门齿,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月,黑龙江省饶河县西林子乡某些羊群中,发生一种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并伴有发热症状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细菌学培养鉴定、病理组织学观察、动物感染实验等,确诊为李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2年12月,西林子乡某羊群中3只母羊发病,全部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