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稻茬麦旋耕散播的生育特点进行了具体研究,其生长发育概括为“营养体小、前慢后快、蘖多成穗低、粒少不轻”四大特点。提出了栽培指标和邯分87-2的“大密度中株型偏穗重型”的高产途径。确定了钾和锌的增产作用,并分析了氮磷钾锌四元素配合促进小蘖和次生根的发生、但分蘖骤变型两极分化而不恶化群体的效应。据水分动态提出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2.
从非线性角度研究期锌市场,运用R/S分析法对期锌市场进行分析,发现期锌市场的Hurst指数为0.6183,其价格收益率序列是分维时间序列,具有分形结构,维数为1.6174。期锌市场的平均周期长度为176天,具有强持续性和相关性。关联系数为19.47%,远远大于国外相关市场。在风险方面,期锌市场的风险比期铜市场的要小,而比股票市场的风险要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人工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铅、锌胁迫下,小酸模对铅、锌的富集与转移。结果表明,在单一浓度铅、锌胁迫和铅锌混合胁迫条件下,小酸模地上部分对铅的富集系数为0.04~0.13,地下部分对铅的富集系数为0.07~0.22,对铅的转移系数为0.11~1.08。小酸模地上部分对锌的富集系数为0.32~4.23,地下部分对锌的富集系数为0.15~2.25,对锌的转移系数为1.41~2.62。小酸模在一定浓度的锌、铅锌胁迫下,对锌的富集系数、转移系数均大于1,地上部分对锌的富集量最大可达4 201.40 mg/kg。小酸模对锌有较强的富集和转移能力,接近锌的超富集植物,可作为治理和修复铅锌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4.
共存阳离子(Ca、Zn、K)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盆栽与吸附试验,研究了镉污染赤红壤上.施用相同摩尔浓度的钙、钾与锌对小油菜生物量、镉吸收量及土壤镉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和高镉污染赤红壤上,施用锌明显增加小油菜地上部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产21.1%和7.82%.不同阳离子(钠、钙、钾和锌离子)共存改变土壤吸附镉能力的程度不同,与钠体系相比.钙、钾和锌体系中土壤镉吸附量分别降低65.6%、72.0%和96.9%,共存离子降低土壤镉吸附量的次序为锌离子>钾离子和钙离子,锌离子的影响最为明显.高镉污染赤红壤上,钙和钾使小油菜吸镉量分别增加5.5%和14.4%,低于低镉污染赤红壤上钙和钾使小油菜吸镉的增加量(分别为16.6%和19.6%);锌明显降低小油菜吸镉量,高和低镉污染赤红壤上,较对照分别减少45.8%和35.0%.3种阳离子与镉共存时,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差异取决于竞争吸附与竞争吸收的大小,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铁氮配施对稻米中铁、锌、钙、镁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探索了叶面喷施硫酸亚铁、氨基酸和尿素籼稻(Oryzasativa L.)“浙农952”糙米中铁积累的效应。及混配喷施铁肥对糙米中锌、钙、镁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配比的铁氮混配肥料对糙米中铁、锌、钙、镁和蛋白质的含量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喷施0.1%FeSO4·7H2O+0.4%氨基酸+0.2%尿素混配肥(处理8)后,“浙农952”糙米中的铁含量最高。为10.28mg·kg^-1,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7.67%,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同时糙米的锌、钙、镁及蛋白质的含量也分别提高了12.45%、12.77%、5.82%和11.98%,明显改善了稻米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6.
热喷涂锌铝覆盖层在油罐防腐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高莉敏  李国兴 《油气储运》1997,16(11):21-24
热喷涂技术应用于油罐防腐具有防腐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特点。从热喷涂锌铝覆盖层的防护机理、油罐喷涂锌铝覆盖层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及喷涂工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由于锌铝覆盖层的防腐机理不同,使用范围也有很大差别。在干燥的或潮湿含二氧化碳的大气中,喷涂锌覆盖层效果较好;而在污染工业大气和海洋大气环境中宜选用喷涂铝覆盖层。提出锌铝复合覆盖层保持了锌、铝各自的优点,改善原来的不足,具有更  相似文献   

7.
高铝锌基合金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合金。运用材料科学理论综合分析了国内外专家和研究人员在高铝锌基合金的组织、凝固特点与铸造性能、机械性能、耐蚀性能、热强性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铁锌互作对苹果锌、铁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锌在苹果营养器官之间的分配特性以及锌铁交互关系,解释锌铁吸收和分配机制,指导合理施用锌铁肥料。【方法】测定了盛果期‘红富’士苹果缺锌小叶病树和正常树夏季不同器官的锌铁浓度;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方案、通过溶液培养法培养幼苗,分析不同锌铁供应水平下营养器官的锌铁分配特性及其锌铁交互作用关系。【结果】夏季,缺锌小叶病树各器官锌浓度低于正常树,铁浓度高于正常树。水培试验中,锌铁供应水平提高,‘平邑甜茶’幼苗各器官锌铁累积均显著升高,其变化幅度依次是根>茎>叶;锌铁交互对根、茎、叶锌、铁浓度影响的显著性逐渐降低,缺锌时各器官转运系数均高于1.00;在中、低锌水平下,根部锌、铁呈正相关,与大田结果一致,高锌处理则呈负相关;叶锌、铁均呈负相关。高铁水平下,根中锌铁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在苹果树中,根系是锌的调节库,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树体的锌铁平衡;锌促进了铁在根系的累积,高铁对缓解锌的毒害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锌与铁在叶中相互抑制。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的姜田土壤经测定有效锌含量为0.65ppm,有效硼含量为0.32ppm。单纯施锌(硫酸锌)增产24.0%,同时施锌和硼(硼砂)增产38.9%。施锌后提高了生姜植株各器官的锌浓度;累积吸锌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植株的锌主要在生育后期吸收;施锌还增加生育后期锌在根状茎中的分配。施硼主要提高了生姜叶片中的硼浓度;累积吸硼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施硼还增加了硼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0.
蛋氨酸内络合锌在生长肥育猪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孙瑞 《饲料博览》2000,(12):42-42
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蛋氨酸内络合锌作为一代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受体内pH值、无机离子和有机大分子的拮抗影响小,能同时补充畜禽对锌和蛋氨酸的营养需求,从而提高了锌的吸收率和利用率,并可提高免疫机能,达到促进生长的功效。目前有关蛋氨酸内络合锌在生长肥育猪中的应用试验为数不多,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试验。1试验方法1.1供试猪的选择和分组按体重、参考性别选择杜大长杂种猪24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两个重复。试验组:45mg/kg锌(蛋氨酸内络合锌)+105mg/kg锌(硫酸锌)。对照组:150mg/kg锌(硫酸锌)。…  相似文献   

11.
玉米、水稻施用锌、硼微肥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静 《农业与技术》2002,22(4):72-74
硼、锌微肥对玉米生育期影响甚小,对玉米的经济性状影响显著,施锌肥增产7.5%,硼肥增产4.3%;硼,锌微肥可缩短水稻生育期1-4天,对水稻经济性状影响较大,施锌可增加苗数和有效穗,施硼增加千粒重和每穗实粒。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地区连续施锌条件下土壤锌的形态及有效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连续浸提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连续施用锌肥后锌的土壤化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年连续施用锌肥,锌在土壤中有明显的累积。0~60 cm各土层土壤全锌和有效锌(DTPA-Zn)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表现出锌在表层土壤(0~15 cm)累积和向深层土壤迁移的特点。土壤中的锌主要以矿物态锌存在,占土壤全锌含量的95.57%~99.11%。其次为松结态锌,约占全锌的0.82%~3.58%。其它形态锌占全锌的比例很小,不到1.00%。锌肥施入土壤后各形态锌的含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施入土壤中的锌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矿物态锌,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土壤溶液,或与有机质、碳酸盐及氧化锰相结合。在土壤各形态锌中,交换态、松结态和碳酸盐态锌均能不同程度反映土壤锌的有效性。长期施用锌肥改善了小麦的锌营养状况,促进了小麦对锌的吸收,施锌小麦各器官锌含量和吸锌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不同锌源的消化吸收特点、锌的吸收机制、分布和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锌的吸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微量元素硼、锌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硼、锌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株高、单株结薯数、大中薯、单株产量、产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各生育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单株小薯数.推荐施肥+锌处理下,株高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推荐施肥+硼+锌处理下,单株结薯数、大中薯、小薯、单株产量、产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推荐施肥+硼+锌处理下,马铃薯产量达到最大值,为44188.75 kg/hm2;淀粉和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12%和3.14 mg/g.同一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大小为:空白对照<推荐施肥<推荐施肥+锌<推荐施肥+硼<推荐施肥+硼+锌.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施用锌、磷及有机肥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6年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碳酸盐黑我下土种植玉米施用锌、磷、有机肥对玉米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严重缺磷的碳酸盐黑钙土上,单独施锌无效,锌磷配施玉米苗期生物学产量增产明显,磷与锌呈正交互作用;施磷和有机肥时,玉米苗工站含量下降到19.4-23.3mg/kg,磷/锌比值大于140,玉米易出现白苗症;施入土壤的锌第1年固定率最高可达65%-885,第2年达85%-95%,第3年达88.5%-92.4%;磷与锌配施既能提高锌的利用率又能提高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2年田间试验(2017和2018年),探讨了潜在缺锌稻田中叶面喷施螯合态锌肥(氨基酸螯合锌、EDTA螯合锌、黄腐酸螯合锌)和普通硫酸锌对水稻产量、锌含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螯合态锌肥对水稻产量、锌含量及品质提升优于普通硫酸锌,尤其是喷施0.3%黄腐酸螯合锌或0.3%氨基酸螯合锌处理可增加水稻叶片SPAD值和光合作用,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锌肥(CK)相比,水稻增产4.9%和4.7%;与普通硫酸锌(0.3%)处理相比,水稻增产2.1%和2.0%,主要是千粒重和结实率增加。同时,螯合态锌肥对水稻子粒锌含量和品质改善有显著影响。与普通硫酸锌处理(0.3%)相比,喷施0.3%氨基酸螯合锌或0.3%黄腐酸锌精米锌含量分别增加33.7%和29.3%,整精米率分别增加7.8%和6.7%,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29.1%和28.3%。以上结果表明,喷施0.3%氨基酸螯合锌或0.3%黄腐酸螯合锌可在湖北潜江和荆州潜在缺锌稻田中推荐施用。  相似文献   

17.
高产冬小麦对锌的吸收、积累与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高产(9000kg·hm-2)冬小麦的锌素吸收、积累与分配特点,为确定锌肥施用技术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6两年中各采用4个品种,于各生育时期在田间取植株样品,分器官测定锌的含量。结果小麦各生育时期各器官的含锌量为9.5—112.5mg·hm-2(干重),含锌量最高的器官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更替。生育前期叶片中锌的积累量最高,拔节前叶片中锌的分配率占全株总积累量的50%以上;生育后期籽粒中锌的积累量最高。小麦一生锌的总积累量为384.9—475.9g·hm-2,生产100kg籽粒吸收锌4.3—5.2g。籽粒由再分配获得的锌占籽粒总锌量的58.2%—60.3%,各器官对锌的净吸收积累量、转移量及对籽粒锌的贡献均为叶片穗叶鞘茎秆。结论各器官生育前中期含锌量和积累量较高,后期籽粒锌的积累主要取决于各器官锌的再分配。根据锌的这些吸收积累特点,锌肥主要应作为播种前拌种或基肥施用,以促进小麦生育前期的生长和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监测了我省部分县(市)土壤、饲料、饮水、猪体组织锌、铜含量;并通过增加日粮中锌含量或增加日粮中钙含量,进一步检测其组织中锌、铜含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猪体组织中锌含量和日粮中锌含量在一定条件下呈正相关;饲料中锌含量又取决于土壤中锌合量。猪体组织中锌含量主要决定于土壤、饲料、饮水中锌含量。结果还表明,我省大部分地区土壤中有效锌含量偏低,平均为0.91±0.5μg/kg;铜含量属中等平均为0.84±0.24μg/kg。饲料、饮水中锌、铜含量都比较低。锌、铜广泛存在于猪体内各种组织,且含量较高。锌、铜含量随地区、饲料、品种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甘肃主要农业土壤磷、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玉米幼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施磷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和玉米幼苗吸磷量;(2)施锌显著增加土壤有效锌含量和玉米幼苗的吸锌量;(3)施锌增加玉米苗吸磷量,但不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施磷,对低磷土壤能促进玉米幼苗的吸锌量,但对高磷土壤则有碍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甘肃主要农业土壤磷、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玉米幼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施磷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和玉米幼苗吸磷量;(2)施锌显著增加土壤有效锌含量和玉米幼苗的吸锌量;(3)施锌增加玉米苗吸磷量,但不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施磷,对低磷土壤能促进玉米幼苗的吸锌量,但对高磷土壤则有碍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