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垄作沟灌技术是一种新型节水耕作种植方式,在垄上种植作物,垄沟灌水。其主要特点是变大水漫灌为局部灌水,变浇地为浇作物。根据河西灌区应用情况和垄沟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未来农业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传统平作、漫灌的一种新型农业系统,其基本特征是采用垄作和沟灌,它要求永久保护垄床和垄沟,在下茬作物播种前,只对垄床进行少量修整。这项技术可以达到节约灌溉用水,防止水涝灾害和管理垄床表面作物残茬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机械、化学除草的质量,有利于免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固定宽垄沟灌保护性耕作是将保护性耕作、固定道、垄作和沟灌等相结合的一项农业技术,该技术可通过松垄作业解决宽垄水分侧渗效果差的问题.从2005年开始,在西北灌区对固定宽垄沟灌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松垄效应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0~100 cm深度范围内,松垄作业能促进水分向宽垄中央渗透,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提高8%左右土壤含水量,并能增加2%左右作物产量.建议在采用固定宽垄沟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区推广松垄技术.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垄膜沟灌技术是垄作栽培、地膜覆盖及沟灌技术的集成应用技术、即通过专用机械和人工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将农田按一定比例做成垄沟,地膜覆盖垄面,在垄上、垄侧或者垄沟种植作物,沟内灌水的一种栽培技术。马铃薯垄膜沟灌栽培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干旱缺水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从2010年起,甘肃全省每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2016年稳定在125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的基本形态是川台地按作物种植走向开沟起垄、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沟起垄。全省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特点是普及、分散、细碎、坡大,家家户户、村村社社均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但85%的块地面积在3亩以内,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6.
杜长征 《农机化研究》2023,(6):110-114+119
为解决中耕时期玉米垄台回土量大、垄沟土壤透气性差等问题,设计了垄台培土与垄沟松土装置,并介绍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弧面培土圆盘和弓齿滚筒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设计,并对关键受力部件弓齿滚筒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其刚度和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以回土量为弧面培土圆盘试验指标,以土壤坚实度差值和入土深度稳定性为垄沟松土装置试验指标,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垄台培土与垄沟松土装置回土量为15.4%,土壤坚实度差值为27.2N/cm2,入土深度稳定性为87.5%,满足中耕作物苗期垄台培土与垄沟松土作业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夏银北灌区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两大资源环境问题,将滴灌方式和垄作覆膜种植相结合,种植设施番茄等经济作物,以实现节水和盐碱地利用的目标,通过开展田间试验,研究盐碱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水浅埋区,垄膜滴灌技术可有效调控地下水埋深,耕作层土壤盐分含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土壤含水量0~40 cm土层变化较大,1 m深度土层平均含水量规律为垄上大于垄沟、高垄上大于低垄上、高垄沟小于低垄沟;土壤全盐量的变化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0~20 cm土层变化幅度较大,1 m深度土层平均全盐量规律为垄沟大于垄上、高垄上小于低垄上、高垄沟大于低垄沟。  相似文献   

8.
以茶作物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作物行间行走路径规划方法。对实时彩色作物图像用2G-RB算法灰度化,分离作物和背景,通过固定阈值二值化图像,采用形态运算去除干扰。以区域内作物的比例变化为判别垄间垄头依据。对于垄间,利用漫水填充算法分离出垄沟,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导航线,得到垄间行走时候的导航控制参数;对于垄头,先分离出转弯一侧的作物,采用圆形模型拟合垄头处轮廓,通过拟合的圆来规划出转弯时候路径。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提取导航线,处理一帧图像约为150ms左右,可满足导航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引黄灌区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两大资源环境问题,以节水防盐为目标,通过田间试验,将能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透气性的高垄与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将局部土壤盐分淡化的滴灌相结合,探究高垄滴灌条件下盐渍化土壤的水盐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在中度盐碱化土地上,滴灌可以有效地减小高垄上的盐分,使盐分聚集在垄中央;在重度盐碱化土地上,滴灌可以有效降低垄的全盐量并将垄中盐分淋洗在垄沟中。归纳出适应性盐碱地利用技术和作物种植模式,为引黄灌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东北黑土区覆膜种植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黑土旱作区作物的水分有效性,探索地膜覆盖不同播种模式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于2011年在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节水灌溉实验基地进行试验,设置覆膜条件下垄台种植与垄沟种植2种栽培模式。以传统垄作为对照,研究地膜覆盖条件下2种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垄台种植和垄沟种植处理均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玉米出苗期-拔节期土壤水分,形成较好土壤墒情,为玉米增产提供有力保障。其中垄台种植优于垄沟种植,增产效果明显,分别较对照增产15.05%和11.75%,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6.33%和14.66%。因此,地膜覆盖条件下垄台种植模式在改善土壤水分效用的同时能显著增产增收,是东北黑土旱作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垄作沟灌节水技术,即将农田耕整成垄状,在垄上播种,垄沟内灌溉,水通过沟内侧渗到作物根部。由传统的大水漫灌改为沟内渗灌,既节省了水,又可做到增产增效。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是对传统节水技术的提升和发展,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  相似文献   

12.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经过多年研究、推广的一项新型抗旱耕作技术。该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雨水富集叠加、保水保肥、增加地表温度,提高肥水利用率的效果。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正在旱作农业区引发着一场新的革命,从2010年起,甘肃全省每年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一、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规范1.起垄每幅垄分为大小两垄,垄幅宽110cm。川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Hough变换的农田作物行快速检测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苗期农田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包含行栽作物和土壤背景的农田图像,针对现有作物行定位方法易受外界干扰和处理速度较慢的不足,提出将投影法和直接Hough变换法相结合检测作物行的算法.采用2G-R-B 法和OTSU法将图像二值化,通过快速中值滤波算法去除噪声,再利用垂直直方图投影将图像进行水平条划分获取作物垄平均定位点,最后通过Hough变换检测垄定位点,得到作物行中心线.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垂直直方图投影的Hough变换检测作物行中心线的算法在保证高定位精度的同时,算法处理速度比直接Hough变换检测法提高了3倍,得到的定位基准线能代表作物行走向.  相似文献   

14.
宽垄沟灌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侧向入渗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棚内模拟宽垄沟灌垄上覆膜栽培条件以及灌水方案,采用中子仪进行水分观测,研究宽垄沟灌模式下灌水前后水分在垄沟间侧向入渗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水平向及垄背垂直向含水量梯度的存在导致水分侧向及向垄背的补给明显,垄背剖面的2个观测点表层,灌水前其含水量不足田间持水量的70%,灌水后垄沟水分的侧向入渗,使该二测点表层土壤含水量呈上升趋势,17d后其平均含水量能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0%之间。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柳林县薛村乡青年农民刘笑发明的“旱地水作物全封闭种植法”,农民们都称之为“旱地气死天”。专家们评价说,刘笑的发明能和以色列闻名世界的滴灌耕作法媲美。刘笑的做法是:把垄背和垄沟一起铺上地膜,把雨水都存在垄沟里,雨过天晴之后,  相似文献   

16.
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在我国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与提升其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主要包括对覆膜种床构建、膜上播种、残膜回收及种植作物收获技术与配套机具的研究。在分析西北旱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实施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全膜双垄沟相关机械化起垄覆膜、膜上精量播种、种植作物收获及残膜回收关键技术特点及典型机具。结合实际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需求,在分析归纳现阶段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艺、农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配套机具性能优化、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研发经济高效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作业装备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全膜双垄沟生产系统高效、节本增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的生产特点,将垄沟集雨种植技术应用于作物周年生产,以期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体系种植模式的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农979、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传统平作(CK)、垄沟配置为40cm∶40cm(R-F40)、40cm∶60cm(R-F60)、40cm∶80cm(R-F80)4个处理,探讨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条件下不同垄沟配置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小麦季R-F60和R-F8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垄沟集雨各处理小麦籽粒产量随种植沟宽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R-F60、R-F80处理较CK仅减产1.75%、1.67%;集雨各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IUE)显著提高,并随种植沟宽度增加增幅减小。在玉米季,集雨各处理WUE、产量显著提高,且随着种植沟变宽呈先增后降趋势。小麦-玉米周年WUE、产量显著增加,其中以垄沟配置为40cm∶60cm(R-F60)处理增幅最大,分别较CK增加12.75%、7.98%。[结论]垄沟集雨种植技术是调控作物高效节水的可行途径,其中R-F60处理是优化该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二熟制种植体系稳产高效节水的理想集雨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北方垄作马铃薯薯垄垄形以及薯秧生长特点的调查,设计了薯垄仿形马铃薯杀秧机。该机主要由机架总成、悬挂装置、传动系统、薯垄仿形刀轴总成和仿形地轮总成等部分组成。针对国内北方垄作马铃薯垄形特点,机具的薯垄仿形刀轴采用直垂、双L和旋耕形3种切断粉碎刀,并配合仿形地轮总成,能够适应国内北方垄作马铃薯的种植特点,将薯秧切断粉碎,并将碎秧抛撒在地面和垄沟内(主要在垄沟内)还田。该机作业过程中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性能测试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可大大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推广玉米机械垄沟追肥技术前景广阔金淑荣,高桂欣玉米机械垄沟追肥技术是近几年吉林省四平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开拓的新技术其技术特点是在玉米中耕的同时,通过机械的作用,把化肥均匀地追施到垄沟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分析。玉米机械垄沟...  相似文献   

20.
宽垄沟灌作为一种大田作物栽培灌水方式已逐步受到关注.为研究灌水前后水分在垄沟间的运移及再分布,本试验在大棚内模拟宽垄沟灌垄上覆膜栽培条件以及灌水方案,采用中子仪进行水分观测.试验数据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垄背剖面的两个观测点表层,灌水前其含水量仅为田间持水量的65%和66%,灌水后垄沟水分的侧向入渗,144 h(6 d)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3%和80%,408 h(17 d)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8%和79%.试验结果表明,在宽垄沟灌覆膜条件下,水平向及垄背垂直向含水量梯度的存在导致水分侧向及向垄背的补给明显,且在覆膜条件下,垄背蒸散发损失少,起到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损耗、高效利用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