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林下人参叶片光合日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人工落叶松(Larix dahuric)林下随机选取的5个试验单位林下人参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地点林下人参Pn最大为1.6μmol/(m2.s),绝大多数<1μmol/(m2.s),早晚甚至出现负值,明显低于荫棚和人工光照条件下的Pn值;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林下参Pn的主要因素,Pn与PAR存在显著的对数关系,r2≥0.808;温度<23℃时,气温(Ta)与Pn呈显著正相关(r≥0.887);胞间CO2浓度(Ci)与Pn呈显著负相关(│r│≥0.737);湿度(RH)与Pn无显著相关性(│r│≤0.419);Pn不受气孔导度(Gs)限制,二者无显著相关性,而蒸腾速率(Tr)对Pn日变化有显著影响(r≥0.707)。  相似文献   

2.
菘蓝秋季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15个不同居群菘蓝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差异及6个重点不同居群菘蓝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特性、7个典型居群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叶缘无齿四倍体居群、叶缘具齿四倍体居群、叶片被蜡居群、甘蓝型居群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山东居群、山西居群、四川居群光合色素含量较低;甘蓝型菘蓝净光合速率(Pn)最高为23.27 μmol/(m2·s).四倍体净光合速率均高于二倍体.7个重点居群中四倍体类型菘蓝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相对于二倍体类型都较高,其中四倍体最高分别为2 375.00 μmol/(m2·s)、536.61 μmol/(m2·s),二倍体最高为2 100.00 μmol/(m2·s)和505.16 μmol/(m2·s).菘蓝的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有明显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3.
濒危植物天台鹅耳枥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天台鹅耳枥(Carpinus tientaiensis)幼苗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天台鹅耳枥幼苗表观量子效率(AQY)为5.33%,弱光利用能力不强,光补偿点(LCP)为67.42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 400.00μmol/m2·s,可以有效利用强光进行光合作用。天台鹅耳枥幼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上午11:00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1 823.72μmol CO2/m2·s,具备良好的高温适应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Pn)与外界光强(PAR)、蒸腾速率(Tr)和叶片温度(Teaf)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牡丹品种盛花期光合特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测定了6个牡丹品种盛花期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空气相对湿度(RH)、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等指标,并对0~400μmol/(m2·s)低光照强度下的Pn对PAR的响应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银红巧对、卷叶红、迎日红、雪塔4个牡丹品种的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且无明显的"午休"现象,银红巧对的日均Pn最大,为4.28μmol/(m2·s),迎日红的日均Pn最小,为3.72μmol/(m2·s);玛瑙镶翠、白鹤2个牡丹品种的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1:00、15:00,且有明显的"午休"现象。6个牡丹品种叶片的Pn与PAR呈正相关,白鹤的光饱和点(LSP)最高,为621.74μmol/(m2·s),光补偿点(LCP)最低,为7.47μmol/(m2·s)。综上,6个牡丹品种的日均Pn差异较大,白鹤光合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对合肥地区香樟黄化病对树木主要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生长初期香樟叶片随着一天中光合有效辐射达到最大值680 μmol/( m2·s),健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5.4 μmol/(m2·s),黄化叶片净光合速率也相继达到最大值,轻度和重度黄化叶片的最大值分别为4.5、1.5 μmol/( m2·s);(2)生长盛期健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表现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2个峰值为9.80、9.85 μmol/( m2·s),分别出现在13:00、15:00,这时光合有效辐射也达到2个峰值800、600μmol/(m2·s),轻度黄化叶片虽然也有这样的变化趋势,但不明显,当光合有效辐射到达最大值时,重度黄化叶片净光合速率反而降低至0.5 μmol/(m2·s),即明显的光抑制现象;(3)生长末期不同健康等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具有相同的单峰变化趋势,光合有效辐射到达最大值720μmol/(m2·s)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也相继出现最大值;(4)通过香樟蒸腾速率与一些生理特性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的香樟蒸腾速率日进程拟合值与蒸腾速率日进程观测值,精度达到94.89%,香樟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表现为单峰型.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日光温室环境对不同郁金香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本试验以‘检阅’‘大王子’‘小王子’‘金检阅’和‘卡罗拉’5个郁金香品种为试材,对其日光温室内光合参数日变化、环境因子和光响应曲线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环境因子间及光合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郁金香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型,峰值均出现在11∶00和15∶00,‘检阅’的最高峰值和日平均值均最大,分别为7.66、2.07μmol/(m~2·s);气孔导度呈先升高再下降后逐渐平缓的趋势,11∶00达到峰值;胞间CO2浓度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双谷型,9∶00具有最大值;蒸腾速率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变化趋势较一致,均为双峰型,11∶00达到最大值。5个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平均为56.80μmol/(m~2·s),光饱和点(LSP)平均为717.21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平均为0.045,其中‘检阅’的LCP最小,LSP和AQY最大,对光照条件的适应范围更广,净光合速率也始终大于其它品种,适宜在温室内栽培。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温度与气温、水汽压与光合有效辐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64;光合日变化特征参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日光温室内需补充光照、水分,提高湿度,降低午间温度、适当提高早晚温度,从而提升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江西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丝栗栲和苦槠栲的光合日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丝栗栲和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上午11: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84μmol/(m2.s)和9.54μmol/(m2.s);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15:00达到次高值,分别为9.09μmol/(m2.s)和5.13μmol/(m2.s)。造成丝栗栲叶片和苦槠栲叶片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在一天中,丝栗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高于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相似文献   

8.
分析在4个密度下[D1(0.7 m×0.8 m,17800株/hm2)、D2(1.0 m×1.0 m,10000株/hm2)、D3(1.0 m×1.5 m,6660株/hm2)、D4(2.0 m×3.0 m,1650株/hm2)]柠檬桉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柠檬桉光饱和点为1636.56~1963.81μmol/(m2·s),密度D3的光饱和点最高,D1的光饱和点最低;光补偿点为43.32~66.25μmol/(m2·s),密度D3的光补偿点最高,D1的光补偿点最低;表观量子效率为0.0563~0.0689,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显著;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6.88~24.82μmol/(m2·s),密度D3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D1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暗呼吸速率为1.63~2.56μmol/(m2·s),密度D3的暗呼吸速率最高,D1的暗呼吸速率最低.密度D3最大净光合速率高,适应强光能力高,利用弱光能力低,表观量子效率高,暗呼吸速率高.  相似文献   

9.
以小胡杨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进行研究,并用模型拟合得出相关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小胡杨2号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与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同在12:0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1.98μmol/(m~2·s)和3.86μmol/mmol;蒸腾速率(T_r)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胞间CO_2浓度(C_i)大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小胡杨2号光饱和点(LSP)为1 768.87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32.87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为20.59μmol/(m~2·s),是一种抗旱性良好并对强光有很好适应性的杂交树种。  相似文献   

10.
玉兰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和OS30P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于201 1年7月下旬晴朗天气对玉兰(Magnolia denudata)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进行测定,并与其伴生植物山胡椒(Lindera glauca)、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华东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var.formosana)的日均净光合速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夏季,全光照环境下玉兰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玉兰叶片第1个峰值出现在10:00,净光合速率达到10.21 mol/(m2 ·s),第2个峰值出现在14:00,净光合速率达到9.64 μmol/(m2·s).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中午胞间CO2浓度增加,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玉兰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比华东野核桃、云锦杜鹃低,比山胡椒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2:00值最低,表明在中午强光下,玉兰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暂时抑制,但光合机构并没有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三色堇花期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以4个品种229—18、EP1、ZMY2—1、08-H2为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其花期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的5月中旬,三色堇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0:00,中午时段出现“午休”现象;在导致光合“午休”的因素中,强光引起的光饱和现象及中午高温为主要原因,各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叶片Pn影响因子中,蒸腾速率(Tr)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对其呈显著直接正效应;08-H2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其光合日变化中Pn,Tr和光能利用率(SUE)都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显示出花期较高的光合能力和需水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引进茶树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元宵茶等11个从浙江和福建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良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光合日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和光饱和点(LSP)[430.61~1738.39μmol/(m2.s)]之间的差异明显,各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9.4256~37.3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有7个品种呈“中午降低型”的双峰曲线,其余4个品种呈单峰曲线。平阳特早、元宵茶、乌牛早、春波绿和龙井长叶等5个品种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现出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和生产潜力,同时这5个品种又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因此,从光合特性角度考察,这5个品种适宜在四川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叶幕结构与光合作用之间的相关性,为农业生产和理论研究提供方向.通过对影响叶幕结构的因素:栽植密度与叶幕厚度、叶幕方位角和倾斜度、叶幕高度与行间距离、叶幕开张度、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密度;果树的光合特性:叶片的需光特性、果树净光合速率(Pn)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界因子;光能的截留和分配的分析,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4.
脐橙光合特性及树冠光能分布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家脐橙为材料,研究其光合特性及树冠不同层间叶片光合速率(Pn)的差异.结果表明,脐橙叶片的光补偿点为18.0~27.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853.2~887.6μmol·m-2·s-1.晴天脐橙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上午700~900叶片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急剧增高,至900左右达最高峰,而后开始下降,至1300左右跌入低谷,此后又缓慢上升,至1700形成次高峰,到1900降至最低点,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树冠不同部位光合有效辐射(PAR)有差异,光合有效辐射树冠顶层>树冠外层>树冠内层>树冠中心,在树冠外层和内层不同的方位PAR南部>西部>东部>北部.树冠各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变化趋势树冠顶层>树冠外层>树冠内层>树冠中心,在树冠外层和内层不同的方位Pn南部>西部>东部>北部.  相似文献   

15.
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综述了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园艺植物的光强-光合曲线总体趋势相似,但不同植物存在一定差别,且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也有很大的差异;随光照强度变化,园艺植物的部分生理特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使得长期处于逆境光照强度下的植物对弱光和强光有一定的适应性;光照强度还会与CO2浓度、水分状况、温度、矿物质营养状况等生态因子协同对园艺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园艺植物群体光合作用与其单叶的光合作用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因种类、品种、生育期或生态因子的不同而各异;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葛藤的光合作用和光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认识和利用葛藤,采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TPS-1光合仪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的2种葛藤成熟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光强的关系、适宜水分下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与光强的关系以及同一叶片不同时段光合速率与光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品种葛藤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y)与自然光强(x)之间均呈极密切的正指数关系(x=aehy),适宜水分条件下,粉葛不同叶位叶片的光饱和点明显不同,嫩叶光饱和点低,到达饱和点后,其净光合速率相差也很大;同一叶片不同时段葛藤净光合速率相差不大。经分析,相同水分对不同品种葛藤的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不显著,但是不同水分对同一品种葛藤的光合速率影响显著;可见除光强外,土壤水分和叶龄都是影响葛藤光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Detailed analysis of canopy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is an essential step in conducting parameters for a canopy structural model.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of a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canopy by means of analyzing leaf distribution in a greenhouse environment with natural sunlight and also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canopy heterogeneity on light interception and photosynthesis. Two experiments and four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utumn 2011 and spring 2012. A static virtual three-dimensional (3D) canopy structure was reconstructed using a 3D digitizing method.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sis rate was measured using CIRAS-2 photosynthesis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af azimuth as tested with the Rayleigh-test was homogeneous at vine tip over stage but turned heterogeneous at fruit harvest stage. After eliminating the inlf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on the azimuth using the von Mises-Fisher method, the angle between two successive leaves was 144°;at the same time, a rule for the azimuth distribution in the canopy was established, stating that the azimuth distribution in cucumber followed a law which was positive spin and anti-spin. Leaf elevation angle of south-oriented leaves was on average 13.8° higher than that of north-oriented leaves.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light interception and photosynthesis differed signiifcantly between differently oriented leaves. East-and west-oriented leaves exhibited the highest photosynthetic rate. In conclusion, detailed analysis of canopy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i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leaf azimuth and elevation angle were heterogeneous in cucumber canopy and they should be explicitly described as they have a great impact both on light distribution and photosynthesis.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艾纳香光响应特征及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等光合参数,从而为艾纳香优质苗木的培育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艾纳香一年生苗木叶片光响应进行了测定,并应用4种光响应经验模型对艾纳香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模型不能求取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的解析解,而结合其他方法拟合的相应值与实测值有显著差异,同时也不能处理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2)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各项光合参数均比较准确,同时也能很好地处理艾纳香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3)经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初始量子效率分别为19.00μmol/(m2.s)、1 866.15μmol/(m2.s)、33.56μmol/(m2.s)、-2.07μmol/(m2.s)和0.066。结论:艾纳香光能利用能力和光合生产力较高,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19.
以625nm LED频闪光源,设定闪光频率为0.04Hz或0.4Hz、强弱照光时程比为50∶50构成强弱频闪光照射方式,采用光合测试系统(CIRAS-2)测定了强弱频闪光下番茄叶片的碳吸收速率Pn动态响应。结果表明:0.04Hz频闪光下Pn呈现峰―谷振荡,且随着弱光时程内PAR的增加,Pn振荡幅度降低;而0.4 Hz下Pn无振荡现象。随着弱光时程内PAR的增加,各强弱频闪光下的平均光合速率Pn′均呈现迅速增加至接近连续光Pn′的趋势,0.04 Hz或0.4 Hz的强弱频闪光的光合光能转化效率LCE′较连续光显著增加,分别为10.83%~27.82%或39.40%~66.62%。可见,强弱频闪光的闪光频率和强弱照光时程的脉冲光强影响着LCE′的变化,而且二者适宜组合的强弱频闪光照射下会显著提高番茄叶片光合光能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贵州茅台酒厂生态功能区内复羽叶栾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并分析光合生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羽叶栾树净光合速率(Pn)、光能利用率(LUE)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Pn和LUE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0:00左右;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日变化与Pn相反,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ond)的日变化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n、Tr、LUE、Ci和Cond与主要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之间的关系均符合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其中Pn、Tr与PAR、Ta、RH的相关程度均达极显著水平,Cond与PAR、Ta、RH的相关程度均达显著水平,LUE与PAR、Ta的相关程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AR是影响复羽叶栾树Pn、Tr、Ci和Cond最主要的环境因子,LUE主要受Ta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