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试验对雌(♀)、雄(♂)团头鲂(M.amblycephala)肌肉和皮肤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选用于桥水库同一水域雌、雄团头鲂各6尾,利用常规肌肉生化成分测试方法测定了肌肉和皮肤主要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雌、雄团头鲂皮肤的粗蛋白含量(26.85%、26.15%)均显著高于团头鲂肌肉(19.37%、19.98%;P<0.05),且雄团头鲂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雌性(P<0.05),但雄团头鲂皮肤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雌性(P<0.05);团头鲂肌肉的水分含量(78.45%、78.64%)均显著高于皮肤(60.76%、59.87%%;P<0.05),但雌、雄团头鲂肌肉之间和皮肤之间的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团头鲂肌肉和皮肤均含有18种氨基酸,雄团头鲂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15.16%、6.27%、4.99%)显著高于雌团头鲂肌肉中的含量(14.33%、6.03%、4.70%;P<0.05),雌团头鲂皮肤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26.36%、4.99%、12.92%)显著高于雄团头鲂皮肤中的含量(23.06%、4.65%、11.14%;P<0.05)。研究表明,雄团头鲂肌肉较雌团头鲂营养丰富,雌团头鲂皮肤较雄团头鲂的营养价值丰富。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卡努鸽肉中营养成分及与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试验选择同批孵化、体况较好的3,12月龄雌、雄鸽各10只,屠宰后取胸大肌检测主要营养成分(水、粗蛋白、粗脂肪)及雄鸽肉中脂肪酸含量,并用RT-qPCR技术分析了与鸽肉脂肪沉积相关基因LPL、PLIN1、FASN和PPARγ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雌、雄鸽3月龄肉中水分、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12月龄(P0.05),粗脂肪含量则显著低于12月龄(P0.05);12月龄雌、雄鸽肉中水、脂肪和蛋白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月龄鸽肉中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主要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12月龄(P0.05),而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12月龄(P0.05)。鸽肉中LPL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基因(P0.05)。LPL、PLIN1和FASN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而PPARγ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LPL基因的表达与鸽肉脂肪沉积关系更为密切,其中12月龄卡努鸽肉中脂肪酸含量更符合屠宰标准。  相似文献   

3.
研究测定了60、120、150、180、210日龄东北民猪与大白猪背最长肌游离水和肌内脂肪的含量,结果显示,120日龄大白猪背最长肌游离水含量极显著高于东北民猪1.25个百分点(P0.01),而210日龄东北民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2.27个百分点(P0.01),其他阶段无显著差异;60日龄东北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1.08个百分点(P0.01),180日龄东北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0.94个百分点(P0.05),其他日龄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内游离水含量随着机体生长逐渐接近并超过大白猪,而大白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沉积开始较晚,随着机体生长肌内脂肪含量逐渐接近东北民猪。  相似文献   

4.
优质鸡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8个优质鸡新品系70日龄和92日龄鸡98只,将胸肌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品系、性别和日龄鸡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均有较大差异。92日龄时D系肌内脂肪和肌苷酸显著高于其它各系(P<0.05)。70日龄和92日龄时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在母鸡和公鸡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母鸡的肌苷酸含量均高于公鸡。肌内脂肪含量在70日龄时公鸡高于母鸡,而92日龄时母鸡高于公鸡。不同日龄间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都有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纯种小尾寒羊、东寒杂一代羊及杜寒一代羊各5只在大群舍饲条件下育肥,满6月龄宰杀做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杜寒杂一代羊肌肉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纯种小尾寒羊与东寒杂一代羊(P0.01),而东寒杂一代羊肌肉脂肪含量又极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东寒杂一代羊和杜寒杂一代羊肌肉铁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以杜寒杂一代羊为最高(167.02 mg/kg);东寒杂一代羊肌肉锰及锌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3组羊肌肉水分、蛋白质、灰分及总磷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小尾寒羊经杂交后,其肌肉脂肪含量明显降低,矿物质中铁、锰及锌含量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取60只健康无病的300日龄雷州黑羽鸭,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及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公鸭全净膛率和瘦肉率显著高于母鸭(P<0.05);母鸭腹脂率和皮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鸭(P<0.01),而胸肌率却极显著低于公鸭(P<0.01);公、母鸭胸肌肉色(L、a、b值)、腿肌蒸煮损失率和胸肌嫩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母鸭胸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公鸭(P<0.05),胸肌和腿肌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鸭(P<0.01)。提示,雷州黑鸭屠宰率和全净膛率都较高,母鸭肉质和肌肉营养成分高于公鸭,胸肌优于腿肌。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半胱胺,研究半胱胺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质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750只21日龄黄羽肉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预饲1周后,在肉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0和120 mg/kg半胱胺,鸡饲养至63日龄结束.结果表明,在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12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对22~42日龄肉鸡的料重比及43~63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6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pH45 min、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嫩度(P<0.05),显著降低宰后45 min 肌肉亮度(L*45 min)(P<0.05),添加60和12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系水力(P<0.05);添加6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血清和肌肉中谷胱甘肽含量(P<0.05),显著提高肌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肌肉中巯基含量有提高趋势,丙二醛含量有降低趋势;添加60 mg/kg 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腺苷一磷酸脱氨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的表达(P<0.05).结果提示: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120 mg/kg半胱胺能显著提高22~42日龄鸡的生长性能(P<0.05);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只粮中添加60 mg/kg半胱胺能显著提高63日龄鸡的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嫩度、肌肉pH及系水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P<0.05).  相似文献   

8.
日粮能量水平对肉兔屠宰性能和肉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新西兰白兔为试验对象,研究5种能量水平对3月龄肉兔屠宰性能和肉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量水平对肉兔的屠宰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屠体重、全净膛和眼肌面积影响显著(P<0.05),对肝重影响极显著(P<0.01)。5组兔肉物理性状和兔肉中蛋白质、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水分、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脂肪含量有随日粮能量浓度升高而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波杂肉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同等饲养条件下的6月龄、周岁及成年波杂肉羊各8只(公母各半),对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和性别对波杂肉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和眼肌面积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周岁羊和成年羊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相当,显著高于6月龄羊(P<0.05),屠宰率在3个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屠宰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均无明显影响(P>0.05)。肉质方面,成年羊的肉色、嫩度极显著高于6月龄羔羊(P<0.01),但周岁内无显著性变化(P>0.05);失水率在周岁内变化很大,随年龄的增加显著减少,但周岁羊与成年羊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的增加趋势(P<0.01);其它理化指标在3个年龄组中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母羊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公羊、周岁内公羊熟肉率显著高于母羊外,其它指标在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拉萨白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对拉萨白鸡生长状况、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42、120、150、180、210日龄,拉萨白鸡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体重(P0.01)。公鸡、母鸡180日龄的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比较,母鸡胸肌肉色L值与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P0.05)。公鸡腿肌胶原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相同性别不同部位比较,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p H值、失水率、剪切力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失水率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胶原蛋白、肌内脂肪、水分、蛋白质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正>猪与其他动物一样,整体及其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有自身的规律性。首先,猪的体重随年龄而增长,增长强度前期大于后期;增长速度(日增重)随体重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体重时,生长速度达到高峰,经短暂稳定之后即下降。其次,猪体骨骼、肌肉、脂肪、皮的生长顺序和强度也是不平衡的。骨骼最先发育和最先停止,肌肉居中,脂肪最晚。幼年脂肪沉积最少,后期加快,直至成年。再次,猪体内化学成分随体重而变化,水分、灰分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大幅度增  相似文献   

12.
观察母兔妊娠20、26、29天和15、30、60、90日龄八点黑獭兔的子宫组织,以探讨八点黑獭兔子宫的形态学发育特点。结果表明:獭兔的子宫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内膜的粘膜上皮由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逐渐分化成紧密规则的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在15~30日龄之间出现.内含大量间质细胞;妊娠期固有层发生水肿和充血;子宫肌层在幼龄时分层不明显,各层肌纤维互相交织,随平滑肌细胞分裂增生,3月龄时肌层出现明显的内环、外纵两层,中间形成一层环状排列的血管:獭兔出生后其子宫内膜腺由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内陷形成,随后腺上皮细胞经有丝分裂增生,15日龄幼兔已形成单管子宫腺。该研究结果可为兔的解剖学、生殖生理学增添新的内容,也为进一步研究兔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早期断奶对哈萨克羔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择19只哈萨克羊羔羊,分为两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两个试验组分别在40日龄和60日龄断奶,饲喂代乳料,对照组随母羊哺乳.于90日龄采集血清,测定其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试验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总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差异不显著,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尿氮素均高于对照组,40日龄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糖均高于对照组,60日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日龄组血清钙离子总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钾和镁离子,试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显著,但60日龄组显著高于40日龄组(P<0.05).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运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不同日龄吉林白鹅胫骨生长发育进行拟合分析,并研究了胫骨钙磷沉积、灰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吉林白鹅胫骨的生长发育规律,拟合度为0.980~0.999.14、24日龄胫骨生长速度极显著的高于其他各日龄(P<0.01),钙及灰分含量与其他各日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64日龄胫骨各项物理指标显著高于54日龄(P<0.05),54~64日龄胫骨钙磷及灰分含量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日龄胫骨两端钙磷及灰分含量与骨干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体而言,吉林白鹅胫骨在1~24、54~64日龄时出现两个快速生长期;前一快速生长期内胫骨钙磷沉积速度快、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之后钙磷沉积减慢,灰分含量仍不断增加;54日龄以后胫骨钙磷及灰分含量下降;胫骨两端钙及灰分低于同日龄骨干钙及灰分,两端磷含量则高于同日龄骨干磷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制定优质肉鸭最优饲养技术方案,提高优质肉鸭饲养的经济效益和品质,本研究选择900只1日龄优质肉鸭(益客集团E品系),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采用地面平养、笼养、网上平养,在70日龄进行屠宰性能和肌肉主要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网上平养肉鸭的屠体重较其他2种饲养方式有显著提升(P<0.05);网上平养的全净膛重与半净膛重、头脚重、胸肌重与笼养无显著差异,但其半净膛重、头脚重、胸肌重、腹脂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网上平养的腿肌重与其他2种饲养方式无显著性差异;网上平养肉鸭的胸肌中蛋白质含量较其他2种方式显著提升(P<0.05),在腿肌蛋白质含量上三者差异不显著;网上平养肉鸭的腿肌脂肪含量高于地面平养(P<0.05),而3种饲养方式的胸肌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胶原及水分含量与笼养相比在胸腿肌中差异不显著。可见,优质肉鸭采用网上平养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取初生、1、2、3、4、5、6月龄的湖羊公羔各5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用索氏抽提法测定其肌内脂肪含量,研究湖羊羔羊不同部位肌肉肌内脂肪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湖羊羔羊不同部位肌肉肌内脂肪沉积的模式基本一致,即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4月龄以前,各部位肌内脂肪的沉积速度都比较慢,到5月龄时,各部位肌内脂肪含量都极显著增加(P<0.01),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6月龄时与5月龄相比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4~5月龄之间是湖羊羔羊肌内脂肪沉积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配种季节对法系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对四川省獭兔原种场法系獭兔不同季节繁殖性能测定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种季节,法系獭兔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仔兔数、断奶窝重等差异极显著(P<0. 01),断奶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 05),繁殖性能秋季最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兔粪对生长獭兔饲喂效果的影响,选择35日龄的断奶力克斯兔80只,随机分成4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以15%、20%、25%的发酵兔粪添加到基础日粮中,以发酵兔粪零添加量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发酵兔粪组末重和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Ⅲ组采食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Ⅱ、Ⅲ组耗料增重比均低于对照组,营养物质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粗纤维的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日粮中添加发酵兔粪对獭兔的被毛品质无不良影响.由此可见,獭兔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发酵兔粪,可提高饲料的养分消化率,使獭兔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鹌鹑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鹑肉保鲜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纸层析法测定鹌鹑肌肉提取液中的肌苷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鹌鹑性别不同的肌苷酸含量(平均值):雌鹑为5.557μM/g(肉);雄鹑为5.274μM/g(肉),差异不显著(p>0.05)。2.两组不同日龄鹌鹑胸肌肌苷酸含量(平均值):35日龄为5.739μM/g,70日龄为4.941μM/g,差异极显著(p<0.01)。3.鹌鹑不同部位肌苷酸含量,胸肌明显高于腿肌,腿肌的肌苷酸含量平均值仅为胸肌的60.51%,差异极显著(p<0.01)。4.不同条件保存鹑肉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肌肉中的肌苷酸均降解,降解速度,低温(0℃)较室温缓慢。5.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可作为衡量鹌鹑肌肉鲜度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中卫山羊6月龄羯羔羊(A组)与16月龄羯羊(B组)作为研究对象,在舍饲条件下经过2个月的饲养后,对试羊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与风味前体物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对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肌内脂肪和粗脂肪含量影响明显(P<0.05),随年龄的增大,粗蛋白、肌内脂和粗脂肪含量升高,水分含量降低;肌肉中检出10种必需氨基酸和7种非必需氨基酸,除精氨酸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16种氨基酸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除月桂酸未检出外,肌肉中豆蔻酸、豆蔻二烯酸、棕榈酸、棕榈二烯酸、油酸、亚油酸含量两组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