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旨在评价1株从杜仲中分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安全性。试验从菌株溶血性、氨基酸脱羧和明胶液化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腹腔注射、经口灌胃、抑菌活性等进行安全性综合评价。腹腔注射试验分为腹腔注射组(1.0×1010 CFU/0.3 mL)和生理盐水组,一次性注射,连续观察5 d。经口灌胃试验分为高剂量组(1.0×1010 CFU/0.2 mL)、中剂量组(1.0×109 CFU/0.2 mL)、低剂量组(1.0×108 CFU/0.2 mL)和生理盐水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28 d。结果显示,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小鼠均健康存活,未见临床变化,试验期间体重正常增加,各组小鼠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未发生易位,氨基酸脱羧和明胶液化试验均为阴性。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对所测的8种抗菌药物均表现敏感。除粪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外,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上清液对其余6株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对陕西省某奶山羊场死于呼吸道疾病的羔羊进行病原诊断,无菌采集病死羔羊的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死亡羔羊肺脏组织分离到的菌株为生物2型犬巴氏杆菌,将该菌株以浓度为1.5×108 CFU/mL的菌液0.2 mL腹腔注射小鼠,小鼠12 h内死亡,对死亡小鼠剖检可见肺脏出血肿...  相似文献   

3.
乳杆菌FGM9菌株对小鼠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乳杆菌FGM9菌株对昆明种小鼠的一般毒性作用。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设两个阴性对照,分别灌胃和腹腔注射实验菌株,灌胃剂量分别为4.5×109、4.5×107和4.5×105CFU/mL,注射剂量分别为5.2×109、5.2×107和5.2×105CFU/mL,连续7 d记录小鼠的一般体征、中毒及死亡情况。结果各组小鼠均无死亡,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健康体征均为Ⅰ级,各实验组体重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各组小鼠未见任何异常病变,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亦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学指标正常。表明乳杆菌FGM9菌株对小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1株产纤维素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SSY1株的安全性,本试验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细菌易位、代谢产物及药敏等安全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分为高剂量组(1.30×1010 CFU/mL)、中剂量组(0.90×1010 CFU/mL)、低剂量组(0.65×1010 CFU/mL)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一次性灌服后观察14 d,处死存活小鼠,剖检。慢性毒性试验分为高剂量组(0.65×1010 CFU/mL)、中剂量组(0.65×109 CFU/mL)、低剂量组(0.65×108 CFU/mL)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灌服1次/d,连续灌服30 d。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的精神、食欲、行为、粪便等均未见异常,试验鼠全部存活,剖检未见病理变化;慢性毒性试验小鼠均无异常临床变化,剖检小鼠也未见病变,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间小鼠增重、饲料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解淀粉芽孢杆菌SSY1菌株在小鼠体内未发生易位,氨基脱羧酶、吲哚试验均为阴性,在测定的24种常用药物中,除林可霉素耐药外,菌株对其余23种药物均敏感。试验证实,解淀粉芽孢杆菌SSY1株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小鼠的致病性及牛至精油和肉桂精油对小鼠抵抗弗氏柠檬酸杆菌感染的预防效果。致病性试验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2 mL生理盐水,1/2倍剂量组、1倍剂量组、2倍剂量组、4倍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2.5×109、5.0×109、1.0×1010、2.0×1010 CFU/mL的弗氏柠檬酸杆菌菌液(100μL/g体重),观察感染后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预防试验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牛至精油组、肉桂精油组及复合精油组(牛至精油和肉桂精油组合)。小鼠口服精油7 d后腹腔注射弗氏柠檬酸杆菌,观察小鼠脏器载菌量、空肠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空肠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弗氏柠檬酸杆菌后出现眼球充血等临床症状后抽搐死亡。精油能够提高小鼠存活率,减少脏器载菌量和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缓解小鼠肠道损伤。研究表明,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性,精油能够提高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阻止弗氏柠檬酸杆菌在小鼠肝脏及脾脏的定植,降低小鼠空肠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提高小鼠的存活...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一株虾源潜在益生菌蜡样芽胞杆菌D7的毒理安全性,分别从溶血试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斑点叉尾鮰急性毒性试验、凡纳滨对虾急性毒性试验、破损皮肤刺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和急性腹腔注射试验等7个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血琼脂平板法测定溶血性,纸片扩散法测试药物的敏感性。采用浸浴和注射两种方式在斑点叉尾鮰上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注射方式在凡纳滨对虾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破损皮肤刺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用家兔,急性腹腔注射性试验用小鼠。结果表明,D7菌株具有明显溶血性,对13种抗菌药物中的9种敏感,104CFU/mL~108CFU/mL浓度下浸浴斑点叉尾鮰,96h内未出现不良症状及死亡,96hLC50108 CFU/mL。以1×109CFU/mL注射斑点叉尾鮰,24h后出现感染死亡,14d内部分试验组出现感染症状,死亡9尾,肝脏是该菌株感染的靶器官。以1×106CFU/mL注射凡纳滨对虾,96h累积死亡率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家兔急性眼刺激中,该菌株属于无刺激性级别,皮肤刺激试验中,该菌株属于轻刺激性级别,急性腹腔注射,发现该菌株属于强致病性级别。说明虾源蜡样芽胞杆菌D7对养殖鱼类具有一定的毒性,对凡纳滨对虾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对昆明系(KM)小鼠的致病性,同时探索建立HPS的KM小鼠感染模型,应用血清4型(SD-05、ZC-7、ND-21)、5型(BD-1、HB-08、PZ-26)菌株对KM小鼠进行毒力测定,然后以2种血清型最适菌株的最适剂量,腹腔注射KM小鼠开展攻毒试验,观察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并对死亡小鼠进行细菌分离以及PCR鉴定。结果显示:血清4型SD-05株、血清5型HB-08株毒力较强,对KM小鼠最适接种剂量分别为1.2×10~9及1.175×10~9 CFU;攻毒后小鼠出现颤抖、萎靡厌食等临床症状,剖检可见肺脏出血、胸腔积液等病理变化,并在小鼠组织器官中成功分离出HPS菌株。结果表明,HPS血清4型、5型菌株对KM小鼠存在较强致病性,且初步认定KM小鼠可作为HPS感染动物模型。本研究为HPS致病性研究及小鼠感染模型建立奠定了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藏橐吾地上部分水提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将100只体质量30±2 g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10组(灌胃6组,腹腔注射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剂量为53.00~135.00 g/kg(以生药量计),灌胃量为1 mL/30 g,分3次灌胃,每次间隔4 h;腹腔注射剂量为8.88~21.90 g/kg(以生药量计),注射量为0.8 mL/30 g,1次腹腔注射。给药后,每天观察小鼠的临床表现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及病理剖检变化,统计死亡数,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结果表明,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91.69 g/kg和15.75 g/kg,95%可信限分别为83.10~101.16 g/kg和14.01~17.72 g/kg;两种染毒方式的中毒症状相似,均出现精神沉郁、运动迟缓、食欲及饮水废绝、呼吸频率降低;病理剖检可见胃肠道臌气,肝脏、脾脏坏死。结合中毒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综合分析后认为藏橐吾有毒性,主要损伤器官为胃肠道、肝脏和脾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熊猫肠道益生菌,从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无菌采集健康大熊猫新鲜粪便数份,通过微生物学方法分离大熊猫肠道益生菌并进行鉴定。结果从粪便中分离到3株革兰阳性杆菌和2株革兰阳性球菌,经生物学特性、生化试验鉴定,3株革兰阳性杆菌分别为蜡样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凝结芽胞杆菌,2株革兰阳性球菌分别为酵母菌和粪链球菌。用5株分离菌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0.2mL或灌胃0.5mL,家兔先腹腔注射2mL再灌胃5mL,隔离饲养72h,小鼠和家兔均未发病,表明分离菌均为益生菌,可用于大熊猫益生菌制剂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0.
副干酪乳杆菌LC-01是一株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的益生菌菌株,为评价该菌株的润肠通便作用,实验通过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LCS对照组和3个副干酪乳杆菌LC-01给药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经口灌胃0.1mL/(kg·d)(以体质量计)质量分数10%的脱脂乳.选取代田乳酸菌LCS及干酪乳杆菌菌株LC-14作为对照菌株.代田乳酸菌LCS对照组灌胃1×108CFU/mL的菌悬液0.1mL/(kg·d),LC-14对照组和LC-01给药组分别相应给予低、中、高剂量(1×106、1×108、1×1010CFU/mL)的活菌液0.1mL/(kg·d).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副干酪乳杆菌LC-01给药7d后,便秘小鼠首次排便时间缩短,排便粒数和质量明显增加,粪便水分含量提高:连续15d灌胃副干酪乳杆菌LC-01,便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也得到显著增加.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LC-01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为运用动物实验评价植物乳杆菌FEED8的抗氧化效果。将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FEED8活菌体不同剂量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10~6、1×10~8、1×10~(10)CFU/mL)、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然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别使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FEED8组别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FEED8菌液,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脱脂乳。通过检测小鼠血清、脑、肝脏中的GSH-Px活力、SOD活力、T-AOC含量、MDA含量评价抗衰老效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灌胃FEED8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脑、肝脏中SOD活性、GSH-Px活性和T-AOC含量均有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且差异性随FEED8浓度升高而增强。可以得出,植物乳杆菌FEED8对衰老小鼠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副猪嗜血杆菌(HPS)的仔猪发病模型,本试验使用HPS血清4型(SD-05、ZC-7)、血清5型(HB-08、PZ-26)菌株对仔猪进行毒力测定,然后以2种血清型最适菌株的最适剂量通过腹腔注射,对21~28日龄健康易感断奶仔猪开展攻毒试验,观察其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对死亡仔猪进行细菌分离及PCR鉴定。结果显示:血清4型SD-05株、血清5型HB-08株毒力较强,对仔猪的最适接种剂量分别为4.8×10~9、4.7×10~9 CFU。攻毒后仔猪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咳嗽、消瘦、跛行、可视黏膜发绀等临床症状,剖检可见胸腹腔内和脏器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脏出现"绒毛心"等病理变化。在仔猪组织器官中成功分离到HPS血清4型SD-05株和血清5型HB-08株。结果表明,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血清4型和5型HPS感染的仔猪发病模型,为其致病机制、诊断和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将培养好的感染性猪蛔虫卵以每只5×103个虫卵感染小鼠,于次日以不同方式(灌胃、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注入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对照组静脉注射BSA(小牛血清白蛋白),每只0.5mL,连续3d。小鼠于第6天剖杀,肝脏分离幼虫,计算减虫率。取肝脏,以4%多聚甲醛固定48h,制作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定位蛔虫幼虫体内的Icps。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注射晶体蛋白毒素效果最好,减虫率达到72.7%;肌肉注射、灌胃、腹腔注射效果次之,分别为19.1%、14.6%、14.36%。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Icps结合到虫体的体表及肠道。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动物双歧杆菌A6进行了体外及体内的安全性评价,为菌株应用提供基础保障。通过体外试验评价了A6的抗生素敏感性和生物胺的生成;通过体内试验评价了A6的经口毒性及移位风险。试验结果表明,A6不存在菌株特有的抗生素敏感性,排除了抗生素耐性横向转移的风险;在脱羧酶培养基中培养,未发现该菌株产生生物胺;灌胃试验发现,将该菌株分别以2×10^8cfu/mL、2×10^9cfu/mL、2×10^10cfu/mL低中高三种剂量灌胃小鼠,每只小鼠每天灌胃0.2mL,连灌28d,结果小鼠无不良反应,在其血液、肾脏、肝脏未发现该菌株的移位现象。在对动物双歧杆菌A6安全性评价中,未发现菌株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腹腔注射芥子碱降解菌1(sinapine-degrading bacteria 1,SDB1)对昆明小白鼠的安全性,试验分别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法、活菌计数法、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寇氏法对SDB1的特征、原菌液浓度、致病性以及SDB1对昆明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DB1为中等大小、两端钝圆、散在或成对的革兰阴性杆菌。原菌液浓度为2.28×1010cfu/mL。腹腔注射SDB1后1~2小时,昆明小白鼠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眼睛发炎、腹泻等临床表现;腹腔注射后10小时发生死亡;腹腔注射后12~24小时死亡达高峰,死亡数量与SDB1的腹腔注射量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耐过的昆明小白鼠2 d后不再发生死亡,且精神、食欲等逐步恢复正常。死亡昆明小白鼠主要病理剖检变化为肺脏肿大、瘀血、出血严重;胃肠充血、出血;肝脏、脾脏肿大。SDB1对昆明小白鼠的LD_(50)为3.80×10~8cfu,其95%可信限为2.96×10~8~4.88×10~8cfu。说明SDB1对昆明小白鼠有致病和致死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二甲苯对小鼠肺组织的损伤情况,以健康成年小鼠作为试验动物,分3个试验组(低、中、高剂量组)1个对照组,给试验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二甲苯(0.125、0.25、0.5 mL/kg),给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5 d后剖检取材,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研究二甲苯染毒后小鼠肺组织结构的变化特点;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鉴定、分析和评价分离于鸡粪便的13株芽胞杆菌,根据枯草芽胞杆菌16 S rRNA 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 扩增13株分离于鸡粪便的芽胞杆菌,将扩增片段测序并分析同源性;将鉴定的枯草芽胞杆菌进行耐酸、耐胆盐、耐高温等试验,同时用不同剂量菌液分别以不同方式感染小鼠,定期称重、观察各脏器病理变化和计算主要脏器系数。结果显示,Q04、Q05、Q09与 GenBank 公布的枯草芽胞杆菌16 S rRNA 序列同源性为99%,且 Q04在 pH2.5,胆盐浓度2 g/L 以及100℃时生长良好;感染小鼠全部健康存活,体重均有增加;小鼠脏器无病变,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P >0.05)。由结果可知,分离鉴定菌株 Q04、Q05、Q09为枯草芽胞杆菌,其中 Q04具有更好的生物学特性,并且对小鼠安全无毒,可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重组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bG-CSF)的安全性,为后期rbG-CSF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rbG-CSF重组大肠杆菌,经过发酵、纯化后获得rbG-CSF;利用SDS-PAGE法对[目的]蛋白进行鉴定;应用BCA法测定目的蛋白浓度。急性毒性试验使用健康昆明小鼠112只,分为8组,雌雄各半,将8组小鼠分为肌肉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肌肉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分别设有1个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3个剂量组注射rbG-CSF的剂量分别是150、75、37.5 μg/只,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给药后每隔3 d进行1次称重,持续观察14 d,给药后14 d对各组小鼠进行剖检,取肝、脾、肾、生殖器官进行脏器系数测定和病理切片观察。慢性毒性试验使用健康昆明小鼠160只,分组与急性毒性试验相同,注射rbG-CSF的剂量分别是15、10、5 μg/只,每周注射1次,每周注射的第6天进行1次称重,持续注射12周,第12周给药后7 d对小鼠进行剖检,处理方法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rbG-CSF纯化成功,经SDS-PAGE法鉴定[目的]蛋白大小为21.5 kDa,与设计大小一致;测得[目的]蛋白浓度为302.19 μg /mL,可满足后期安全性试验所需浓度要求;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中,小鼠的体重和脏器指数经SPSS 20.0单因素方差分析,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别;剖检各器官未出现明显病变;HE染色切片观察,各剂量组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变化。[结论]该试验建立的纯化鉴定rbG-CSF的方法可行,rbG-CSF在试验浓度下对小鼠并未造成器质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0月,陕西省渭南市某奶牛场8头牛出现呼吸道症状,死亡1头。接诊后,对死亡奶牛进行剖检无菌采集病料样品,经染色镜检、病原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扩增和16s-rRNA序列比对确定所分离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将分离菌株菌液0.2mL腹腔注射小鼠后,小鼠于注射后18h死亡,并从死亡小鼠肝脏、肺脏均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抗生素敏感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万古霉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耐药,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巨大芽胞杆菌的芽胞形成率及芽胞数量,为巨大芽胞杆菌芽胞制剂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巨大芽胞杆菌JD-2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10.0g/L,蛋白胨5.0g/L,酵母膏5.0g/L,NaCl5.0g/L,CaCO31.0g/L,MgSO4·7H2O0.5g/L。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后起始芽胞浓度控制在106CFU/mL,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200r/min摇瓶培养,250mL三角瓶中最适装液体积为25mL。在15L自动发酵罐中扩大培养,控制溶氧在30%以上,培养22h,菌体浓度可达3.50×109CFU/mL,芽胞数量可达3.40×109CFU/mL,芽胞率达97.2%。[结论]试验获得的最佳培养条件可进一步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