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饲料工业》2017,(17):30-33
试验随机选取23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通过实时监控外界环境温湿度,计算温湿度指数,确定奶牛热应激状态,测定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乳中活性蛋白,以研究热应激对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乳中活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轻度热应激奶牛相比,中度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会极显著下降(P0.01),平均降低了20.06%;中度热应激奶牛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乳中尿素氮极显著升高(P0.01),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中度热应激奶牛乳中血清蛋白显著升高(P0.05),α-乳白蛋白极显著升高(P0.01),但乳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并无显著差异。因此,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影响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和乳中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2.
影响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胎次、产犊年度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大型牧场于2009—2016年产犊且泌乳天数为240~400 d的14 837个完整泌乳期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以泌乳期总产奶量和泌乳天数为自变量,利用线性模型对305 d校正产奶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产犊年度、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有显著影响;经产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初产奶牛;春冬季产犊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夏秋季节;305 d产奶量与泌乳天数、脂肪产量、蛋白产量与泌乳期总产奶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极显著负相关。根据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利用线性模型Y_(305)=P×1.045-D×0.262可以很好地预测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泌乳曲线角度量化不同胎次和产犊季节的差异,试验利用奶牛群体改良(DHI)记录和Wood模型,拟合北京地区代表性牛场的荷斯坦奶牛泌乳曲线,并对泌乳曲线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ood模型拟合群体泌乳曲线拟合度(R2)变化范围为0.948 9~0.976 9,极显著受到胎次影响(P0.01);达到产奶高峰的速度极显著受到胎次影响(P0.01);高峰后产奶量的下降速度极显著受到产犊季节的影响(P0.01);高峰泌乳月和泌乳持续力都极显著受到胎次的影响(P0.01),显著受到产犊季节的影响(P0.05);泌乳潜力和高峰产奶量都极显著受到胎次、产犊季节及其互作的影响(P0.01)。说明泌乳曲线具有群体特异性,增加数据量制作不同产犊季节和胎次的标准泌乳曲线,以量化季节对个体和群体产奶性能的影响、预测产奶量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不同胎次的泌乳特征,本研究用Wood和Cubic函数构建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的模型,以2008—2016年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的DHI数据为基础,构建产奶量(DMY)及乳成分(乳脂率MFP、乳蛋白率MPP、体细胞数SCC、乳糖率MLP和乳干物质率MMP)随泌乳周数(DIW)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胎次间DMY、MFP、MPP、MLP和MSP的泌乳曲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Wood能较好地拟合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1~4胎次的泌乳曲线(R2依次为0.84、0.75、0.47和0.64),Cubic能较好地拟合MPP的曲线(R2依次为0.91、0.68、0.71和0.75)。  相似文献   

5.
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荷斯坦牛和娟珊牛作为目前分布广泛的主要奶牛品种,其泌乳性能各有优势。为了比较二者泌乳性能的差异,收集了江苏某大型牧场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共25489条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娟珊牛乳脂率和蛋白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而荷斯坦牛产奶量相关性状(日产奶量、校正奶量、高峰奶量、305天奶量以及成年当量)极显著高于娟珊牛(P0.01)。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比较结果总体上也符合上述趋势,但头胎娟珊牛校正奶量极显著高于头胎荷斯坦牛(P0.01),三胎娟珊牛的高峰日极显著大于荷斯坦牛(P0.01)。该结果表明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6,(8):1416-1421
为了提高荷斯坦奶牛的繁殖力,改善乳成分,增加其乳肉综合经济效益,本试验以蒙贝利亚乳肉兼用牛为父本,荷斯坦牛为母本进行杂交。通过构建线性模型、拟合泌乳曲线、计算综合经济效益等对其F1代母牛(69头)与荷斯坦纯种母牛(74头)的产奶性状、繁殖性状、抗乳房炎能力及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在产奶性能方面,蒙荷F1母牛乳脂率(3.59比3.49,P0.05)和乳蛋白率(3.25比3.12)(P0.01)显著高于荷斯坦母牛,而体细胞评分(2.37比2.85,P0.05)显著低于荷斯坦母牛;在饲料转化效率方面,泌乳盛期蒙荷F1母牛ECM/DMI(1.92比1.86,P0.01)极显著高于荷斯坦母牛;在繁殖性能方面,蒙荷F1母牛的初产月龄(25.38比26.33,P0.05)和空怀天数(87.35比107.16,P0.01)显著低于荷斯坦母牛;在综合经济效益方面,蒙荷F1母牛第1胎次泌乳期305d经济效益比荷斯坦母牛提高了4 918.15元。总之,乳肉兼用型的蒙荷杂种牛较荷斯坦母牛具有高乳脂率、高乳蛋白率,抗乳房炎能力强、投产早、空怀期短、综合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50头二胎泌乳早期荷斯坦牛体重、日产奶量、平均日增重和周平均日产奶量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体重与产奶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体重影响显著(P0.05),奶牛体重在第6泌乳周达到最低值;(2)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3)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在第5泌乳周达到产奶高峰;(4)泌乳早期荷斯坦牛平均日增重和日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4周奶牛体重和产奶量呈负相关。该结果为提高奶牛健康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自然热应激条件下北京地区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环境温湿指数(THI)的相关性,试验选择胎次相近、体重为(610.00±22.13) kg、泌乳天数为(157.00±1.27) d、产奶量为(33.39±4.61) kg/d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60头,根据产奶量的不同,分为高产组[(42.47±3.73) kg/d]、中产组[(34.10±3.20) kg/d]及低产组[(28.28±4.19) kg/d],每组20头。试验于2019-06-20—2019-09-30在北京市延庆某奶牛养殖场进行。2019-06-23—2019-07-22、2019-07-23—2019-07-29和2019-07-30—2019-09-09的THI均值都在72以上,即为热应激前期、热应激中期和热应激后期。运用Origin 9.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与回归分析,分析产奶量、乳成分与THI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期间,高、中、低产组除乳糖率之外,产奶量及其他乳成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高、中产组产奶量极显著下降(P0.01)。在热应激中期,高、中产组乳脂率极显著低于热应激前期(P0.01),乳蛋白率无显著变化(P0.05);在热应激后期,与热应激前期相比,各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降低(P0.01),中、低产组乳脂率/乳蛋白率极显著升高(P0.01),低产组乳脂率极显著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奶量与泌乳天数、乳脂率和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THI、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热应激期间,THI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与TH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显著下降;与中、低产组奶牛相比,高产组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对热应激更敏感。  相似文献   

10.
产犊季节和胎次对荷斯坦牛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和胎次对荷斯坦牛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利用海丰奶牛场引进的澳系荷斯坦牛的繁殖指标数据,分析了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犊季节对产后第一次发情泌乳天数、配种指数、产后受孕天数以及产犊间隔等繁殖指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胎次对发情泌乳天数、产后受孕天数以及产犊间隔等繁殖指标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本研究中,秋季产犊的奶牛繁殖指标最佳.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繁殖性能在各胎次中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荷斯坦牛繁殖管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集广西地区当地3个不同品种水牛,测定乳成分及乳脂脂肪酸组成含量,并与相近胎次、相近泌乳月的本地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娟姗牛进行比较。结果:3个品种水牛奶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形物百分含量和乳糖百分含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奶、西门塔尔牛奶和娟姗牛奶(P<0.01)。3个品种水牛奶乳脂率、乳蛋白含量和总固形物百分含量相比,杂交水牛高于其他2个纯种河流型水牛尼里-拉菲和摩拉。以每100 g牛奶中含有的脂肪酸量来计,3个品种泌乳水牛奶中的各种脂肪酸含量的极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和娟姗牛(P<0.01)。3个品种泌乳水牛奶中的共轭亚油酸(CLA)、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和娟姗牛(P<0.01)。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曲线拟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南方大型奶牛场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利用5种泌乳曲线模型(Wood模型、Nelder 逆多项式模型、WIL模型、混合对数模型和Ali-Schaeffer模型)和4种时间间隔方式(天、周、旬和泌乳月),对海丰奶牛场2009-2010年度980头第1~5胎具有完整泌乳期的中国荷斯坦牛296 895次日产奶量记录进行泌乳曲线拟合,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模型、时间间隔和胎次3个因素对泌乳曲线拟合度及其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模型泌乳曲线拟合度变化范围为0.839 7~0.954 1,不同模型和胎次极显著影响泌乳曲线拟合度(P<0.01),时间间隔对泌乳曲线拟合度无显著影响(P>0.05).Ali-Schaeffer模型拟合度最高,Nelder逆多项式模型拟合度最低;不论哪种泌乳曲线模型,第一胎拟合度均显著高于第三胎.不同模型、时间间隔和胎次均极显著影响参数a值(P<0.01),模型极显著影响参数b值(P<0.01),时间间隔显著影响参数b值(P<0.05).模型和胎次均极显著影响高峰产奶量和产奶高峰日(P<0.01).综合各方面情况,确定Ali-Schaeffer模型为适合于海丰奶牛场奶牛的最佳泌乳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收集了乌鲁木齐农垦乳业集团五一农场奶牛场1989~1996年1552个泌乳期的荷斯坦奶牛原始产奶记录,依据中国荷斯坦牛的泌乳生理特点及其规律性,运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建立了不同泌乳天数各胎次产奶量的回归方程,1~6胎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求出了总体及不同泌乳天数各胎次产奶量的校正系数,并制定出其速查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别对广西贺州(华南场)和河北保定(华北场)2个奶牛场荷斯坦奶牛DHI测定记录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 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旨在探究泌乳季节、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华南和华北地区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季节对华南和华北场奶牛日产奶量及乳成分均有极显著影响;产犊季节对华南和华北场奶牛泌乳期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对华北场泌乳期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影响显著,对华南场泌乳期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无明显影响;胎次对华南和华北场奶牛泌乳期305 d产奶量及平均乳成分均有极显著影响;泌乳阶段对华南和华北场奶牛日均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泌乳季节、产犊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对华南和华北地区奶牛的泌乳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存在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旨在比较荷斯坦牛和娟姗牛泌乳性能的差异。[方法]收集了江苏某奶牛场2020年1—12月间共896条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测定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荷斯坦牛和娟姗牛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测定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和娟姗牛泌乳性能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测定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荷斯坦牛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娟姗牛(P0.01),而娟姗牛乳脂率和蛋白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1胎和春季产犊的娟姗牛SCS极显著高于相应的荷斯坦牛(P0.01)。[结论]该结果表明娟姗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产后1~7 d)体细胞数(SCC)的群体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其他乳成分之间的关系。以2018年7、8月产犊的64头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收集测定母牛产后1~7 d每次挤奶样品中的SCC、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分析泌乳天数、胎次、样品采集时间和牧场因素对泌乳早期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并分析泌乳早期SCS与其他乳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产后1~7 d SCC均值为670.02×103个/mL,泌乳早期SCC随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下降;泌乳天数、胎次、样品采集时间和牧场均对泌乳早期SCS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早期SCC与乳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卧床舒适度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头泌乳天数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C三组并分别圈养于三栋卧床舒适度不同的牛舍中,分析每组奶牛的日产奶量和乳成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卧床舒适度提高,奶牛日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显著下降(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无明显变化(P0.05)。由此得出,卧床舒适度的提高可促进奶牛产奶量的提升以及牛奶中SCC的下降,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试验利用湖南某奶牛规模养殖场2022年1~12月份2339条DHI测定数据,比较分析荷斯坦牛与娟珊牛泌乳量、乳成分、体细胞数水平及饲料成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荷斯坦牛全年及夏季日产奶量、高峰奶量、305 d奶量极显著高于娟珊牛(P<0.01);娟珊组全年及夏季乳脂率、乳蛋白率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娟姗牛体细胞数0~20万/m L的群体比例与荷斯坦牛无显著性差异(P>0.05),夏季娟姗牛健康牛群的下降比例低于荷斯坦牛群;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娟姗牛每生产1 kg牛奶的饲料成本为2.11元,比荷斯坦牛节省0.25元。由此可见,荷斯坦牛的产奶量具有明显优势,但娟珊牛乳脂率、乳蛋白率等乳品质优于荷斯坦牛,而且在夏季热应激环境下,娟珊牛泌乳稳定性更强,单位产奶量饲料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夏季热应激状态下奶牛体温变化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测定北京地区5个牛场1 691头中国荷斯坦泌乳母牛连续2 d上午和下午的直肠温度(RT)、体况评分(BCS)以及当月泌乳性能(DHI数据),在固定模型中考虑了测定年、场(年场效应)、胎次和泌乳阶段三个分类效应,且将下午直肠温度(RT_2)、上午下午直肠温度差(△RT)和BCS作为回归协变量。结果表明:校正奶量和日奶量对RT_2回归均极显著(P0.01);△RT_2对日奶量有显著(P0.05)的影响,对校正奶量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RT_2、△RT对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脂蛋比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乳脂率和脂蛋比随着RT_2的升高而增大,随着△RT的增大而减小;而乳蛋白率随着RT_2的升高而减小,随着△RT的增大而增大。说明直肠温度作为奶牛热应激反应较好的量化指标,同时与奶牛泌乳性能有密切关系,可以将其作为管理指标,密切监测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旨在开展奶牛群体高乳成分功能基因的验证与筛选,利用微流控芯片自主选育技术分析北京地区母牛群体高乳蛋白、高乳脂基因频率,同时分析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对北京地区8个大型奶牛场1 59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RPL23A、ACACB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所有个体均为3胎以内的泌乳牛,收集每头牛所有测定日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数据,同时对3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RPL23A基因的SNP位点g.20146771G>A,在第一泌乳期,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和乳蛋白量均达到极显著关联(P<0.01),第二泌乳期,g.20146771G>A与5个产奶性状均呈极显著关联(P<0.01)。ACACB基因的SNP位点g.63962768C>T,在第一泌乳期,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和乳蛋白量均呈极显著关联(P<0.01),在第二泌乳期,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关联(P<0.01)。结果表明,RPL23A、ACACB基因可以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标记辅助选择,以上基因位点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奶牛的乳脂或乳蛋白性状,对产奶性状起到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为荷斯坦奶牛后续的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