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为特征。该病毒传染性强、血清型复杂,且不同血清型之间免疫交叉保护效果差,使鸡场的免疫防控压力大增,严重影响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IB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分型、免疫预防及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雏鸡和成年鸡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生殖道组织损伤和病变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虽然临床上广泛使用疫苗免疫防控该病,但由于IBV基因组存在频繁的变异和重组,导致新基因型和血清型不断出现,从而造成我国鸡IB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IBV S1基因系统发育学建立的分型方法以及我国流行的IBV 4个基因型、18个分支的来源、传播和流行现状,为IB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具有高度变异的特点,在养鸡业中不断发生变异,产生较多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且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常常导致养鸡生产中的免疫失败,防控难度较大,给我国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论文从IBV变异的分子机制(基因点突变、插入和缺失以及同源重组)、变异的理论基础(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方面阐述了IBV的变异机理,同时对IBV疫苗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防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以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为特征。伴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养殖密度和规模不断加大,IB的高度传染性和IBV众多的血清型,使免疫预防复杂化并增大防控成本。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以损伤气管、引起肾脏病变、母鸡产蛋量下降和产畸形蛋为特征。尤其是近年来由于IBV新的血清型不断增加和变异株的不断出现,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IB疫苗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本病的暴发和流行,但由于IBV血清型众多及地域之间的差异、各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性较  相似文献   

6.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IBV感染病鸡的临床症状以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等呼吸道表现为主,即传统的呼吸型IB。自然条件下,IBV很容易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新的血清型/基因型不断出现,因此免疫失败的现象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机制和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高度传染的全球性鸡病之一,严重危害养鸡业。IBV众多的血清型及其基因组的不断变异,给IB的免疫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病鸡出现呼吸困难、产蛋下降、肾炎和腺胃炎等症状和病变。IBV的特点是变异频繁,血清型复杂,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因此,IB已成为养禽业最难控制的疫病之一。鸡对IBV的免疫机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疫苗已不能完全保护免疫鸡群,开发IBV基因工程疫苗,从主要免疫原性蛋白的良好表达到免疫策略的不断完善,已成为未来预防IB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是鸡的重要呼吸道病原体,不断出现新的血清型和变异株,每年在全球造成家禽养殖业的经济损失,给家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困扰。目前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防控技术是疫苗接种,本文旨在概述国内外学者对IBV及疫苗的研究进展、不同疫苗的效果及其优缺点,为今后科研工作者研发新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 IB)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据调查 ,广东省的发病死亡率可达 10 %~ 2 6 %,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的血清型多 ,已知最少有 2 0种以上 ,不同血清型之间没有或有不完全的交互免疫。为了寻找一种广东  相似文献   

10.
引起鸡肾病变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IB)是鸡的一种常见传染病。1931年首次报道于美国,它是一种高度急性病毒病,能使不同日龄的鸡发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简称IBV)主要在鸡呼吸道及生殖道中繁殖,首先引起支气管炎,有些血清型的IBV能引起肾脏损伤,使产蛋量降低,并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病毒血清型众多,且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株,疫苗免疫后鸡群发病现象仍时有发生,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免疫失败发病的疑似病料进行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RT-PCR,并与市售的IB疫苗毒株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确定了该疑似病料为IBV 793/B型野毒感染,而非疫苗株。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在我国流行日趋严重,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其主要原因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易发生变异,形成了许多不同血清型IBV变异株,由于不同血清型毒株间交叉保护力弱或根本无保护力,因而导致了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感染该病后还可继发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其他疾病,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1病原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它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侵害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生殖系统。不同地区所分离到的IBV其血清学反应和致病性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数血清型的IBV都能够引起呼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和其他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性疫病,能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由于IBV的病毒聚合酶校对机制不全,病毒可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事件而产生新抗原型的毒株,新病毒一般无交叉保护性,因而用单一血清型或基因型的疫苗免疫控制该病比较困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频繁发生点突变或重组变异,传统疫苗的应用不能阻止该病持续发生。已有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由于IBV的基冈组核酸在复制过程中易发生突变和高频重组,所以IBV存在众多血清型,该病的高度传染性和多血清型性,而使免疫预防复杂化并增加费用.感染鸡生长受阻、耗料增加、产蛋和蛋质下降、淘汰率增加,并感染产生气囊炎,导致肉鸡加工中的废弃,因此,本病常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本病是危害养禽业的几种主要禽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肾等组织出现病变等,产蛋鸡的蛋产量和质量均下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IB的防控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各种日龄、各种品种鸡均可发生。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IBV的血清型很多,迄今为止已分离出 20多个血清型和更多的变异株,随着疫苗的使用,新的血清型不断出现, IBV对鸡的致病性也发生变化。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将 IB分为 5个类型: (1)呼吸型; (2)肾型; (3)肠型; (4)生殖道型或产蛋异常型; (5)腺胃型。   1997年王玉东报道引起腺胃型病变的 IBV变异株。 1995年以来,在江苏、山东、山西、广…  相似文献   

1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以损伤气管、母鸡产蛋量下降和产畸形蛋为特征。尤其是近年来由于IBV新的血清型不断增加和变异株的不断出现,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Ⅲ疫苗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本病的暴发和流行,但由于IBV血清型众多及地域之间的差异、各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性能较低等原因,使本病的预防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属的冠状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乃至世界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具有多血清型和多组织噬性,掌握IBV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对揭示IBV的致病机理和分子变异机制以有效防制IB具有重要意义,所以IB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为热点,进展较快.  相似文献   

20.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不同性别、年龄、品种的鸡均易感,主要发生于10周龄以下的鸡,临床上以支气管、输卵管和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IBV血清型众多,并且新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目前世界各国发现IBV至少有30种血清型及多种变异株,不同血清型的毒株涉及的靶器官包括上呼吸道、肾脏、输卵管、胸肌及肠道。雏鸡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