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的重要疫病。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IBV变异株的广泛流行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IB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给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新曙光。近几年,国内外在IBV的反向遗传技术上取得了较大发展,本文就IB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策略及利用该技术在IBV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雏鸡和成年鸡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生殖道组织损伤和病变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虽然临床上广泛使用疫苗免疫防控该病,但由于IBV基因组存在频繁的变异和重组,导致新基因型和血清型不断出现,从而造成我国鸡IB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IBV S1基因系统发育学建立的分型方法以及我国流行的IBV 4个基因型、18个分支的来源、传播和流行现状,为IB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对IB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开展了深入研究,在IBV...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chSAMHD1表达量的方法,本研究以SPF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cDNA为模板,构建了包含chSAMHD1全长CDS的重组质粒pMD-chSAMHD1。跨chSAMHD1内含子设计1对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引物,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chSAMHD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进行验证,将其应用于1日龄SPF鸡组织chSAMHD1表达量的检测。结果显示: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5×10^8~5×10^4拷贝/μL的标准质粒进行检测,所得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50拷贝/μL,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特异性良好,仅能检测到鸡源细胞中SAMHD1基因;重复性好,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该方法检测1日龄正常SPF鸡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神经、胸腺、法氏囊、十二指肠、腿肌、腺胃等组织的chSAMHD1基因拷贝数,结果显示chSAMHD1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性。本研究为chSAMHD1功能研究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鹅源坦布苏病毒SHYG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离鹅源坦布苏病毒,并研究其对雏鹅的致病性。【方法】用RT-PCR方法对江苏省3个鹅场送检的产蛋期病鹅样品进行检测;对坦布苏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测定分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E蛋白基因序列。【结果】这些样品中坦布苏病毒呈阳性;从病料中分离鉴定一株病毒,命名为SHYG。E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显示其与中国鸭源坦布苏病毒同源性达到99.3%;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毒可致Vero细胞病变,对小鼠无致病性,接种2周龄雏鹅出现精神沉郁、腹泻、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组织学变化可见肝脏淤血、胆小管扩张、脂肪变性;肺淤血、炎性渗出及含铁血黄素沉着,脾脏网状内皮细胞空泡化,肾出血,脑充血、胶质细胞增生。【结论】坦布苏病毒SHYG株对雏鹅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2013年对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等地的禽场进行了沙门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从506份样品中分离获得119株沙门菌,鸡、鸭和鹅的沙门菌分离率分别为28.35%(114/402)、5.40%(4/74)和33.33%(1/30)。鸡源菌株均属于D群,鹅源菌株属于C1群,鸭源菌株分属于C1和E1群。择70株进行了21种抗菌药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分离株对萘啶酸耐药最为普遍,耐药率高达90.00%,其次为四环素(72.86%)、强力霉素(69.57%)、链霉素(62.86%)、复方新诺明(58.57%)和大观霉素(52.86%)。87.14%的分离株耐3种以上抗菌药,其中有1株可耐9种药物。耐6种抗菌药的菌株数量最多,约占37.14%,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谱为强力霉素/萘啶酸/链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物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耐药性.从不同动物病料中分离细菌,以PCR方法鉴定沙门菌,结合玻片凝集法和16S rRNA序列测定确定沙门菌的血清型和分布,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检测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药敏试验检测分离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鉴定出58株沙门菌,包括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和阿哥那沙门菌等7种血清型,其中鸡群以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为主,肠炎沙门菌次之;水禽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主.生物被膜测定结果显示51.72%的沙门菌分离株可形成生物被膜,其中83.33%的鼠伤寒沙门菌可形成生物被膜.20种抗生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林可酰胺类、氯霉素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敏感性试验表明所有菌株对林可霉素耐药,51.72%对4种及其以上抗生素耐药,并出现了1株对所有受试抗生素均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为目前在家禽中分离的优势血清型;同时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多重耐药性的沙门菌将对家禽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带来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