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增加或调节哺乳母猪采食量,适时进行营养调控,提高母猪泌乳量,满足仔猪生长需要;并重视母猪产前、产后母仔猪的卫生消毒,疫病预防,产房管理等,从而促进规模化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母猪的能量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生产实践中 ,人们追求母猪窝产仔数多、仔猪成活率高和延长母猪的利用年限等 ,因此在养猪生产高度集约化、规模化的今天对母猪的营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能量营养对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均有重要意义。1 后备母猪的能量营养后备母猪的生理特点是体况尚未成熟 ,能量摄入一方面要满足自身生长发育需要 ,同时要保持良好体况从而为配种打下良好基础。后备母猪选留 (一般体重在 60kg为宜 )后 ,应喂以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 ,提供高能量日粮以保证足够的体脂储备 ,同时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以确保稳定的体增长 ,在…  相似文献   

3.
母猪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点.母猪产仔数、仔猪成活率高、延长母猪的利用一直是养猪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除了遗传因素外,营养与管理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养猪生产高度集约化、规模化的今天对母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迟兰  薛忠  朱广琴 《中国猪业》2021,16(4):46-50
对现代养猪场来说,后备母猪的健康水平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和使用寿命的保证;妊娠母猪的健康水平则直接关系到所产仔猪的健康水平和发育情况;哺乳母猪摄入的营养不仅要维持自身的生产需要还要满足哺育仔猪的需要;仔猪是现代养猪生产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现代规模化养猪场特点,指出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仔猪等的饲养管理侧重点,为现代化养猪场的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仔猪是养猪生产中的基础,是扩大生产,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关键措施,使哺乳仔猪成活率大大提高。   1抓营养、防挤压,保母猪高产   在充分利用母猪的杂交优势,建立高产母猪群,力争达到全配、满怀、多胎高产的前提下,重点抓好妊娠母猪的管理。   1.1精心调配日粮,确保母子生长发育所需全面营养   为确保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和提高初生重,在妊娠期间应为母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每千克的日粮应含有 12.97MJ的可消化能,…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化、规模化的养猪生产中,由于母猪窝产仔数的增加以及现代育种的结果(选种的目标为高瘦肉增长率、母猪高产等),造成饲料中微量元素不能满足母猪和仔猪的需要,因此加强母猪微量元素的营养很有必要;另一方面,母猪产后发炎、发热、无乳、瘫痪导致母猪利用率下降、仔猪腹泻普遍、成活率下降及生长发育受阻等,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的泌乳性能与仔猪的健康状态及其生长发育速度有着密切关系,许多国内外研究报道和现代养猪生产实践证明,母猪奶水量与质的每一变化均很大程度地影响仔猪的成活和日增重。因而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在当前养猪生产中是一个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疾病,主要是以乳汁的生成和排出全部或部分停止、体温高于40.3℃、厌食、便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常伴发乳房炎、子宫炎,故又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随着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8.
正母猪生产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可以减少母猪、仔猪患病的几率,保障仔猪良好的生长发育。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很多猪场开始建设自己的母猪繁育体系,主要为本场生产育肥仔猪。母猪的生产力、养殖成本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是猪场养殖成败十分关键的一环。提高猪场母猪管理水平,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母猪的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一、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降低繁育成本猪人工授精作为一种有效的配种管理手段,在当今世界上养猪发达的国家地区大规模应用,普及率  相似文献   

9.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母猪繁殖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改善和提高母猪管理水平是饲养母猪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新疆军区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管理调查,提出了几点管理措施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母猪繁殖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改善和提高母猪管理水平是饲养母猪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新疆军区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管理调查,提出了几点管理措施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展养猪生产需要更多更好的苗猪,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和仔猪断奶重是搞好养猪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使母猪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研究母猪哺乳期的营养需要很有必要。至于哺乳仔猪,除靠猪乳的营养外,尚依赖补料供给的营养,研究哺乳仔猪的营养需要,不仅对合理饲  相似文献   

12.
后备、妊娠和哺乳母猪的能量需要及饲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点。母猪产仔数多、仔猪成活率高、延长母猪的利用一直是养猪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除了遗传因素外,营养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养猪生产高度集约化、规模化的今天,对母猪的营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能量营养对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母猪各阶段的能量需要,提出实用的饲养策略,便于针对性地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充分挖掘母猪的生长潜能,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1能量来源及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饲料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  相似文献   

13.
妊娠母猪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规模化猪场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PSY)及产肉量比欧美发达国家低30%~40%,究其原因在于品种选育、营养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各环节的不足。妊娠母猪的受胎率、早期胚胎存活、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营养及饲养管理的显著影响,是决定母猪繁殖效率的关键原因。国际国内考察营养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所涉及的营养素以能量、氨基酸、功能性添加物为主,而维生素、微量元素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营养对妊娠母猪繁殖力的调控效应,为养猪生产者制定合理的营养与饲养管理程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仔猪早期(3周龄-5周龄)断乳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开辟了母猪生产新领域,是规模化养猪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早期断乳经历了营养、环境和心理三大方面应激,在断乳应激中,以营养应激最强烈,影响最大,由此引起断乳后消化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症状即仔猪早期断乳综合症,最终导致生长受阻。选择适合仔猪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营养物质,对于降低仔猪早期断乳综合症发生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仔猪生产是养猪生产的第一环节,因此,加强仔猪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第一步。1 仔猪产前的超前管理 小母猪应选好初配月龄。生产母猪在发情第1次交配后的12~18h可再配一次,以提高受胎率。母猪怀孕期要加强饲养管理,把握怀孕期间的日粮营养水平。怀孕前期每天给予1.8~2.0kg的饲喂量,但青年和膘情差的母猪及寒冷季节要多喂些,成年母猪和膘情好的母猪适当少喂;怀孕后期尤其是怀孕最后1个月,胎儿生长发育快营养需要多,应喂2.5kg以上的平衡饲料,以保证胎儿健康发育。2 产仔和产后3日龄内的饲养管理 2.1 产前准备 …  相似文献   

16.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机器,担负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哺乳母猪,不仅要供给自身所需要的营养,还要供给新生仔猪赖以生存、生长发育的营养(主要通过母乳来实现,新生仔猪的另一部分营养来自于早期优质的教槽饲料)。而处于高温季节的哺乳母猪所面临的生活生产环境更为不利,高热应激对于分娩母猪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科学地调配哺乳母猪夏季日粮和加强饲喂管理应是养猪生产者必须积极考虑并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迟兰 《中国猪业》2021,16(4):27-31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衡量养猪企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更清楚地了解生产中养猪企业的生产水平,以及生产中如何才能提高母猪的产仔性能。对江苏省某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管理进行调研,并研究和分析了母猪的生产记录,统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健仔数、产死胎数、产木乃伊胎数等繁殖性状和仔猪的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等。从猪场实际出发,针对影响母猪产仔性能的部分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规模化猪场对母猪和仔猪的养殖水平仍存在一些饲养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结合该场的饲养管理情况,指出了提高母猪产仔性能及健仔存活率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养猪场(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养猪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行情的波动,在养猪生产中抓好仔猪、种猪及肥育猪的生产是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点。严格分阶段饲养,缩短母猪的空怀期,合理营养,强化免疫工作,预防疾病,调整优化母猪群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等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哺乳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也是提高猪群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所在。在所有猪群中,哺乳仔猪阶段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由于哺乳仔猪受自身生理条件、环境因素和疾病的影响,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死亡,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母猪妊娠前期一定要降低营养水平,妊娠后期(分娩前1个月)再提高营养,增加饲  相似文献   

20.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仔猪生产是整个养猪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关系到整个养猪生产的成败。因此,加强仔猪饲养管理、减少仔猪死亡、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第一步。1仔猪产前的超则管理母猪应适时配种.配种过早,头胎仔猪不仅少而弱,而且还会影响小母猪自身的生长,对以后生产不利。为了防止错过配种机会,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在第一次交配后的12~18h再配一次。加强母猪怀孕期的饲养管理,把握母猪怀孕期间的口粮营养水平。不饲喂霉烂、变质、有毒、具强刺激性饲料,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怀孕前期营养需要不多,每天给予1.8~2.0kg的饲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