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水稻恶苗病生防菌多粘类芽孢杆菌SH15的固态发酵水平,以农业副产物——菌糠为主要培养基成分,以活菌数及芽孢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菌株SH15的最适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SH15最适工艺:菌糠20 g、麸皮8 g、初始含水量60.75%、硫酸锰0.50%、发酵温度33.21℃、发酵时间144 h。在此条件下,发酵基质中多粘类芽孢杆菌SH15的活菌数、芽孢数、芽孢率分别为5.02×10~9cfu/g、4.61×10~9cfu/g、91.8%。此工艺为该菌株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1株耐盐枯草芽孢杆菌TGBio-1433培养基、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为了获得更高的菌体浓度,还探索了枯草芽孢杆菌TGBio-1433补料分批发酵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为:玉米粉10 g/L、豆粕粉20 g/L、葡萄糖15g/L、蛋白胨15 g/L、牛肉膏5 g/L、MgSO_41 g/L、CaCO_37 g/L。最优培养条件为:起始pH 7.0~7.5,发酵温度35℃,培养时间18~20 h,接种量5%补料分批发酵工艺为:发酵16 h后,一次性补加碳、氮源(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3∶3∶1)总量的15%。枯草芽孢杆菌TGBio-1433发酵液活菌数由最初的24.2×10~8cfu/m L提高到136.1×10~8cfu/m L。  相似文献   

3.
以平菇菌糠为研究对象,分别接种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菌糠通过一次性固体发酵处理,在接种3d后,每隔1d测定菌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有机物、真蛋白的含量,通过比较各成分变化来探讨不同菌株对菌糠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菌糠的中性洗涤纤维、真蛋白的影响较大;热带假丝酵母对酸性洗涤纤维、有机物、粗脂肪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早期衰亡的特征及机制,建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与异常汉逊酵母混合发酵体系,研究酿酒酵母产酸、有氧混菌发酵、无氧添加新鲜培养基发酵、混菌发酵上清液及活、死酿酒酵母细胞添加对异常汉逊酵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产酸对异常汉逊酵母有抑制作用;有氧混菌和无氧添加新鲜培养基混菌发酵处理中,异常汉逊酵母的活菌数均高于无氧混菌发酵;而混菌发酵上清液添加后异常汉逊酵母的活菌数低于其纯培养;高浓度活酿酒酵母细胞的加入导致异常汉逊酵母的早期死亡,而死酿酒酵母细胞对异常汉逊酵母无抑制作用。因此,异常汉逊酵母早期衰亡,一方面是由酿酒酵母产酸及营养竞争造成,另一方面酿酒酵母的代谢产物及高密度活酿酒酵母细胞也会有促进作用。上述结果有助于加深对非酿酒酵母在果酒发酵中早于酿酒酵母衰亡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对几种不同菌种发酵豆粕发酵过程指标进行对比,从而改进发酵豆粕工艺或选用合适类型的发酵豆粕。分别用乳酸菌、酿酒酵母、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制剂发酵豆粕,在48 h周期内,每12 h分别测各发酵豆粕的粗蛋白质含量、酸溶蛋白含量、KOH(氢氧化钾)蛋白溶解度、总酸含量、pH、水分、挥发性盐基氮等指标,并将发酵48 h的各样品进行SDS-PAGE(十二烷基磺酸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电泳。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提高粗蛋白含量最优,乳酸菌发酵豆粕产酸量最高,枯草芽孢杆菌和蛋白酶制剂提高酸溶蛋白含量作用明显,酿酒酵母发酵豆粕KOH溶解度降低明显,枯草芽孢杆菌和蛋白酶制剂发酵豆粕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嗜酸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发酵菌糠提高菌糠在饲喂家畜方面的利用价值。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料中菌糠:玉米粉为90:10,袋装量为840g,乳酸菌:酵母为1:3、发酵温度为28℃。在此条件下,发酵菌糠后,粗蛋白含量提高18.24%(P0.01),营养价值大幅度提高,适口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液态发酵黄芪的制备方法,提高发酵液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效果,利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按顺序接种至同一培养基,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各菌种的生长情况,确定菌种接种顺序;然后再用单因子试验法,以发酵液中菌体数量为指标,确定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时间,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接种时间、接种量以及发酵时间;最后,按优化的培养条件进行中试扩大试验,分别测定发酵液中各种菌体的数量。结果显示,利用多菌种对黄芪提取液进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接种顺序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最优发酵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以3. 0%的接种量,于37℃培养24 h后,以2. 0%的接种量接入酵母菌,于28℃培养48 h后,再以0. 5%的接种量接入乳酸菌,于37℃静置培养24 h;中试扩大试验所得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含量分别为28. 52×10~8、5. 71×10~8、9. 34×10~8cfu/mL,终末pH值为4. 55。因此,利用复合益生菌液态发酵黄芪的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生防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332的发酵条件及培养基配方。[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对枯草芽孢杆菌B-332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适培养接种时间为18h,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0.60g/L、蔗糖0.25g/L、硫酸铵0.07g/L、柠檬酸三钠0.03g/L、磷酸氢二钾0.003g/L、硫酸镁0.005g/L、硫酸亚铁0.0005g/L;发酵条件为: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摇瓶装量80ml/500ml。在该综合条件下,发酵后的芽孢数为1.43×1011cfu/ml,比初始条件的芽孢总数4.03×109cfu/ml提高了34.48倍。[结论]该研究为枯草芽孢杆菌B-332菌株的工厂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1株耐盐枯草芽孢杆菌TGBio-1433培养基、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为了获得更高的菌体浓度,还探索了枯草芽孢杆菌TGBio-1433补料分批发酵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为:玉米粉10 g/L、豆粕粉20 g/L、葡萄糖15g/L、蛋白胨15 g/L、牛肉膏5 g/L、MgSO_41 g/L、CaCO_37 g/L。最优培养条件为:起始pH 7.07.5,发酵温度35℃,培养时间187.5,发酵温度35℃,培养时间1820 h,接种量5%补料分批发酵工艺为:发酵16 h后,一次性补加碳、氮源(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3∶3∶1)总量的15%。枯草芽孢杆菌TGBio-1433发酵液活菌数由最初的24.2×1020 h,接种量5%补料分批发酵工艺为:发酵16 h后,一次性补加碳、氮源(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3∶3∶1)总量的15%。枯草芽孢杆菌TGBio-1433发酵液活菌数由最初的24.2×108cfu/m L提高到136.1×108cfu/m L提高到136.1×108cfu/m 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从油菜根际分离筛选得到的促生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QZB24-6的芽孢数量和芽孢产率,为进一步该苗株在复合生物肥中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的氮源、碳源、pH、温度、培养时间对蜡状芽孢杆菌形成芽孢的影响.[结果]确定蜡状芽孢杆菌产芽孢培养基的最佳组分为(g/L):乳糖2;、酵母膏1.5;、硫酸锰0.07;、磷酸氢二钠0.4;、磷酸二氢钠0.2;.对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温度35℃、pH值7.0、接种量4;、装液量100 mL、转速为180 r/min下发酵72 h.[结论]通过优化培养基组分和培养基条件,最终发酵液中活菌数、芽孢数、芽孢产率分别为2.27×108 cfu/mL、2.05×108 cfu/mL、90.31;.  相似文献   

11.
复合菌发酵豆粕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优化豆粕发酵工艺参数,研究发酵条件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批次和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分析,为选择发酵豆粕产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分别是24 h和36 h;在1000 L发酵罐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均为18 h。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产蛋白酶培养基为:豆粕92.85%、麸皮4.64%、玉米粉2.32%、葡萄糖0.19%,料水比1∶0.6,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接种比为2∶3,接种量为4 mL/100 g。通过对发酵产品分析,生物降解是去除抗原蛋白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米糠的合理利用率和探索枯草芽孢杆菌在临武鸭生产中的作用效果,试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米糠,并优化其发酵条件,发酵产物饲喂1日龄临武鸭2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60羽,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在基础饲粮+金霉素150 mg·kg-1(抗生素组);基础饲粮+枯草芽孢杆菌5×108cfu·kg-1(试验Ⅰ组)和基础饲粮+枯草芽孢杆菌5×1010cfu·kg-1(试验Ⅱ组)。结果表明,接种生长9~10 h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发酵5 d、含水量35%、接种量3%的条件下,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可提高至20.34%,除丙氨酸、半胱氨酸外,其他氨基酸水平显著提高(P0.05)。临武鸭平均日增重提高0.72%和0.82%,料重比分别改善0.14%和0.19%,极显著降低死亡率(P0.01)。  相似文献   

13.
混菌固态发酵霉变全价饲料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菌固态发酵霉变全价饲料的特性。按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为3%:1%:3%的接种比例接种到霉变全价饲料中,在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5 d,料水比1:0.6,p H值为7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处理,测定发酵期间产品p H和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应用选择培养基测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霉菌和大肠杆菌的动态变化;最后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AFB1在霉变全价饲料发酵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p H下降显著,发酵72 h时,p H分别为4.30,显著低于空白对照(P0.05)。乳酸菌的活菌数在发酵期间迅速增加,接种的乳酸菌在发酵中快速增殖,达到9.86 log CFU·g-1以上,这与发酵产品p H变化基本一致;酵母菌的生长变化比较平和,3 d内达到生长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枯草芽孢杆菌在发酵中迅速增殖,在发酵3 d左右达到最大,而后又迅速下降。发酵结束时,霉菌含量从5.31 log CFU·g-1下降到2.92 log CFU·g-1,发酵3 d时,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中的霉菌活菌数下降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发酵饲料中的大肠菌群活菌数下降趋势显著(P0.05),发酵3 d时,发酵的饲料中的大肠菌群只有3.90 log CFU·g-1,此时对照组中的大肠菌群活菌数处于较高的水平,为9.01 log CFU·g-1。霉变处理的对照组AFB1含量平均达到22.46μg·kg-1,经过混菌发酵处理的试验组含量平均还有4.32μg·kg-1,与正常全价料中的AFB1含量(5.63μg·kg-1)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度霉变全价饲料经混菌发酵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其p H,抑制其中杂菌的生长,同时有效地降低霉菌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菌糠的营养价值评价及其在羊日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杏鲍菇菌糠的营养价值及羊日粮饲喂效果。[方法]对杏鲍菇菌糠和发酵杏鲍菇菌糠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几种非常规饲料进行了比较,设计了不同添加比例菌糠或发酵菌糠的全混合日粮(TMR),分别在波尔杂交公羊育肥期和湖羊母羊育成期进行了饲喂试验。[结果]杏鲍菇菌糠的粗蛋白含量为12.06%,发酵后杏鲍菇菌糠的粗蛋白含量达13.41%,均高于油菜秸秆(3.28%)和金针菇菌糠(9.92%)。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波杂公羊育肥期的日增重(ADG)分别为188.70和186.79 g/d,高于对照组。育成期湖羊母羊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干杏鲍菇菌糠(45%)组湖羊的日增重为118.11 g/d,低于中药渣组。[结论]杏鲍菇菌糠在羊日粮中可替代部分常规饲料,能显著降低羊的饲料成本,且发酵后的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较好,在波杂山羊育肥期发酵菌糠的适宜添加比例为50%。  相似文献   

15.
以平菇菌糠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材料,进行60天的堆肥发酵,制备平菇菌糠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通过测定温度、pH、电导率、营养成分、C/N、腐植酸的含量变比,判断平菇菌糠有机肥的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发酵后的平菇菌糠C/N为(15-20):1、有机质质量分数46.31%、水分含量22.37%、酸碱度8.2、总养分4.70%、发芽指数81,均符合我国有机肥技术指标NY/T 525-2021的相关指标要求,可作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分别接种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1.0×106 cfu.g-1,对饲料进行厌氧发酵5 d,第5天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分别为1.26×108、1.59×107和7.94×108 cfu.g-1,pH 4.52,纤维素酶和蛋白酶酶活力为22.4 U·g-1和224 U·g-1,小肽含量为9.8 mg·L-1,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2.69%。  相似文献   

17.
选取平菇六月灰(PoL)、大毛木耳(AhI)、茶树菇(Aa)共3种食用真菌接种于稻秸混合基质,进行20 d发酵培养,长满菌丝后收集稻秸菌糠(菌菇菌糠一体)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及采集山羊瘤胃食糜液,开展为期72 h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分析,探究不同食用真菌发酵处理对稻秸营养成分和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oL和AhI组粗蛋白质(CP)质量分数显著高于Aa组的,AhI和Aa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质量分数显著低于PoL组的;PoL组瘤胃体外发酵甲烷、氢气及72 h总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的,PoL组瘤胃体外发酵液pH显著低于其他2组的。由此得出,PoL稻秸处理组的CP质量分数较高,相比发酵前栽培料NDF和ADF降解程度较低,但体外发酵特性均优于另外2种真菌处理组,实际生产中可采用PoL发酵稻秸提高其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53发酵法生产维生素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明  田青  邓凤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450-3452
[目的]探讨以枯草芽孢杆菌B53为菌种发酵生产维生素K的基本条件。[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53发酵生产维生素K,并探讨发酵培养基组成、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因素对维生素K产量的影响。[结果]枯草芽孢杆菌B53在含甘油50ml/L、大豆粉100g/L、酵母膏5g/L、K2HPO43g/L的液体培养基上发酵48h的维生素K产量可达7.01mg/L;在大豆固态培养基上,适宜的接种量为4%,适宜的发酵时间为72h,维生素K产量达0.0273mg/g;而在豆粕固态培养基上,适宜的接种量为3%,适宜的发酵时间为48h,产量仅达O.0087mg/g。[结论]维生素K存在于枯草芽孢杆菌B53的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B53是维生素K的一种生产菌:  相似文献   

19.
以蛹虫草菌糠为原料,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剂研究其堆积发酵过程中相关物化指标及其细菌群落组成变化。以蛹虫草菌糠在堆积发酵过程中温度的6个变化时期为依据,选定第0、6、16、20和30天5个时期的发酵样品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蛹虫草菌糠的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和p H先升高后降低,含水量和C/N逐渐下降,可溶性总糖逐渐增加。发酵20 d时,发酵温度在峰值开始缓慢下降,水分、p H、C/N和可溶性总糖基本稳定。各样品的细菌群落分析表明,5个样品中分别得到了3万~4万多条的有效序列,共同拥有532个相同的OTUs,其OTUs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厚壁菌门、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各样品的主要门类和核心属,在各样品中占比最大、丰度最高。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的种类及丰度逐渐降低,至20 d时趋于稳定。属水平上的PCA主成分分析表明,0 d、6 d样品和20 d、30 d的样品聚为一类、16 d样品再聚为另一类。总之,发酵过程中相关物化指标及细菌群落组成变化表明蛹虫草菌糠发酵第20天为发酵成熟期,此时发酵样品趋于成熟、稳定。  相似文献   

20.
菌糠发酵过程中的生化指标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菌糠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提供参考,以天津武清区杏鲍菇生产基地生产的菌糠为材料,研究其不添加辅助剂发酵的感官品质、pH、乳酸菌数、可溶性糖和粗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感官品质,以发酵时间较短的等级较好,发酵30 d时,菌糠的丁酸味较重,结构较原材料稍松散,颜色呈褐色,感官品质评定质量为3等(中等).2)pH,由发酵前的6.25迅速下降到第15天时的4.4,之后缓慢下降,到第30天时下降为4.2.3)乳酸菌,发酵开始时迅速上升,第2天达到最大值,为6.45 × 107 CFU/g,后迅速下降,到第30天为4.9×106 CFU/g.4)可溶性糖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第15天为0.12%,后恒定为0.1%.5)粗蛋白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发酵前为9.52%,到第30天发酵结束时为8.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