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四秀  郑陶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35-11837
[目的]测定与分析赤眼鳟的含肉率、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方法]以10条健康赤眼鳟为研究对象,对赤眼鳟的含肉率、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营养价值(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赤眼鳟含肉率平均为74.64%±0.43%,鲜样肌肉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分别是75.42%、18.05%、4.95%、0.50%和0.48%;肌肉干物质中粗水分、粗蛋白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灰分质量分数、钙和磷分别为30.75%、72.52%、15.35%、0.08%、0.86%和1.28%;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4.89%(质量分数,干样),其中10种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为34.54%,占氨基酸总量的46.12%,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为27.89%。[结论]与其他几种经济鱼类比较认为,赤眼鳟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值得开发驯养的优质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2.
野生葛氏鲈塘鳢营养成分及能量密度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野生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鱼体的营养成分及能量密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逐月采集松花江哈尔滨段野生葛氏鲈塘鳢50尾,通过营养学分析方法测定了鱼体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密度的变化。[结果]野生葛氏鲈塘鳢的水分含量为76.95%~80.63%,灰分含量为1.51%~1.97%,粗脂肪含量为2.00%~2.57%,粗蛋白含量为13.37%~16.62%,能量密度为19.66~21.60 kJ/g。冬季葛氏鲈塘鳢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春季和夏季(P0.05),而水分、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能量密度在冬季最低,夏季最高(P0.05)。[结论]冬季野生葛氏鲈塘鳢的粗蛋白含量和能量密度最低,可能与其越冬期间大量消耗蛋白质和能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评价在不同地区养殖白斑狗鱼的营养品质提供依据。[方法]从新疆地区引进白斑狗鱼夏花鱼种,在东北地区池塘养殖条件下对白斑狗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白斑狗鱼的鲜样肌肉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8.58%、2.20%、18.36%和1.32%,肌肉干样的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为87.83%、85.70%和6.16%。18种氨基酸总量为15.12%(占鲜样),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为6.07%(占鲜样),占氨基酸总量的40.18%;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7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103。DHA和EPA含量丰富,占脂肪酸总量的23.74%,特别是DHA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22.97%。[结论]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白斑狗鱼仍属于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鱼类,具有较高的开发养殖价值。  相似文献   

4.
舒琥  周莹  肖丹  廖育艺  张海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02-12905
[目的]通过对三斑石斑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的评价来评估其开发与利用价值,为培养优良的石斑鱼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对6尾野生三斑石斑鱼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野生三斑石斑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7.97%、1.30%、20.07%和0.94%。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质量分数,干样)为86.50%,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37.87%,占氨基酸总量的43.76%,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三斑石斑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36,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质量分数,干样)为32.53%。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3.17%和4.85%,矿物质含量丰富。[结论]三斑石斑鱼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5.
花生粕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花生粕的营养组成及各成分含量。[方法]采用现时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花生粕的水分、粗蛋白、黄酮、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花生粕中水分含量为10.69%,粗蛋白质含量为45.42%,黄酮含量为1.12%,粗脂肪含量为1.04%;总氨基酸含量为39.65%,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85%。[结论]花生粕是一类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池塘养殖模式草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方法]研究鱼菜共生养殖模式、高密度精养模式和山塘不投饵养殖模式3种池塘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3组草鱼的脏体指数为10.81%~12.28%,肝体指数为2.16%~2.68%,肥满度为1.61%~1.92%;3组草鱼肌肉中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3组均测得18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70.0~203.3 g/kg,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69.6~84.1 g/kg,占氨基酸总量的40.93%~41.80%;4种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39%~36.64%。[结论]该研究可为草鱼池塘养殖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肇实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斌  许瑞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80-18781
[目的]分析测定肇实的主要营养成分。[方法]对肇实中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总灰分、淀粉、可溶性总糖、果胶、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矿质元素Cu、Zn、Fe、C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肇实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总灰分、淀粉、可溶性总糖、果胶、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4.63%、0.10%、10.89%、0.50%、69.77%、0.35%、0.21%、0.49%、73.88%;矿质元素Cu、Zn、Fe、Ca含量分别为0.38、1.56、1.47、3.89 mg/100 g。[结论]肇实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一般谷类及其制品较接近,但矿质元素含量稍低于一般谷类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8.
时亚南  郑秋生  弭宝彬  陈朋  许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35-12236,12324
[目的]分析测定了玻璃海鞘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水分、脂肪、蛋白质、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结果]玻璃海鞘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灰分分别为:93.08%、2.08%、1.99%和2.7%。共检测了16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2.51%,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3.94%。测定了玻璃海鞘中1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13.8%。玻璃海鞘中含有丰富的Fe、Zn、Mn、Cu、N i等微量元素,对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其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卫生标准。[结论]玻璃海鞘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不同品种芸豆营养成分含量和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8个品种芸豆(YD04-01~YD04-08)的脱脂、脱皮和脱皮脱脂粉,以不进行处理的全粉为对照,测定不同芸豆粉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8个品种芸豆粉营养成分含量及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与芸豆全粉的营养成分相比,脱脂和脱皮处理都能使芸豆粉水分含量降低,脱皮处理的影响更大;脱脂和脱皮处理均能使芸豆粉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脱脂处理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更大,脱皮处理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更大;脱脂处理使芸豆粉灰分含量显著增加,脱皮处理使灰分含量显著降低。脱皮脱脂处理后,芸豆粉中水分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灰分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均提高。不同品种芸豆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YD04-04水分含量最低,灰分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YD04-07粗脂肪含量最高;YD04-08粗蛋白含量最高。与全粉和脱脂粉相比,脱皮及脱皮脱脂处理后芸豆粉蛋白提取率显著提高;与脱脂处理相比,脱皮处理对芸豆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更大。不同品种芸豆粉蛋白提取率存在一定差异,为55.47%~58.63%。【结论】与芸豆全粉和脱脂粉相比,脱皮及脱皮脱脂处理能显著增加芸豆粗蛋白含量及蛋白提取率,水分和灰分含量显著降低,脱皮及脱皮脱脂处理是芸豆蛋白提取的最佳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明确大球盖菇的营养价值,以黑农球盖菇1号为试材,对大球盖菇菇盖和菇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菇盖和菇柄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糖类和粗纤维,其次是水分、灰分、还原糖、粗脂肪和游离氨基酸。经过显著性分析后发现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灰分在菇柄和菇盖中的含量差异极显著,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水分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而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除此之外,大球盖菇中含有少量黄酮和酚类等,其含量在菇柄和菇盖中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弄清有机小米与普通小米的营养品质差异,对有机小米和普通小米中的蛋白质、脂肪、总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等含量以及矿质元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机小米中脂肪含量(4.05g/100g)显著高于普通小米(2.91g/100g),其他常规营养成分均没有显著差异。有机小米中的常量矿质元素Ca、K、Mg、Na、P、S的含量与普通小米无显著差异,但有机小米中必需微量元素V含量为0.015mg/kg,显著高于普通小米(0.011mg/kg)。两者的有害金属Al、As、Cd、Pb的含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谷子花生不同间作方式对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选用农大8号和晋花10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了谷子单作(T1)、谷子花生2:4间作(T2)、谷子花生3:3间作(T3)、谷子花生4:2间作(T4)、花生单作(T5)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①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下谷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SPAD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有所下降。②对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作谷子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相比较单作均有显著提高,PSⅡ最大量子产量变化不明显。③对于产量指标来说,间作谷子产量相比较单作得到提升,而由于高位谷子遮阴,导致花生通风透光性较差,抑制了花生的生长发育,使其处于间作劣势,但间作处理总体仍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其中T2处理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间作谷子栽培及高产稳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吉林地区谷子单产水平,20112012年在吉林地区开展了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的适应性鉴定和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和A2×7136等5份材料均较当地主推品种九谷11增产,增产幅度为3.63%2012年在吉林地区开展了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的适应性鉴定和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和A2×7136等5份材料均较当地主推品种九谷11增产,增产幅度为3.63%14.77%。张杂谷5号在公顷保苗37.5万株时相比其他品种呈极显著水平,平均公顷产量达7 022.40 kg。该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米质优良,在吉林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谷子杂交种单株优势强,适宜的留苗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摸清黍种质和稷种质在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上的差异,以山西省1 192份黍、稷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在质量性状上,黍种质的穗型以侧穗和密穗为主,稷种质以散穗型为主;不论是绿色花序还是紫色花序均以黍种质占有优势,尤以紫色花序种质优势最大;黍种质在生物学产量、经济产量性状上比稷种质占有优势。研究结果可为黍、稷种质资源在育种、生产和食品加工利用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谷子是我国北方的古老作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了农业现代化目标,随着现代农业进程的快速发展,谷子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逐渐退出了主粮的范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2008年谷子产业体系启动,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谷子产业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小农生产走出来,融入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但是作为小宗作物,发展较慢,产业链中的许多环节还很薄弱,其中谷子加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谷子产后加工的落后极大影响了谷子产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管理》2017,(5):68-70
杂交谷子是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全国杂交谷子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在长城沿线一带优势明显,成为山区农业产业脱贫首选。文章借鉴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方法,统筹技术壁垒、研发需求、资源配置,从整个谷子产业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杂交谷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种子产业和种植模式优化、合理布局产业、打造品牌和发展精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杂交谷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谷子大豆间作对谷子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较好的谷子大豆间作模式,选用谷子农大8号和大豆晋豆25号作为试验材料,在不施氮肥的基础上设置谷子和大豆间作比例为6∶0(T1)、2∶4(T2)、3∶3(T3)、4∶2(T4)4个处理,检测不同间作比例对谷子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模式对比,合理间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谷子株高、茎粗、叶面积,同时提高谷子干物质积累,在间作比例为2∶4(T2)、3∶3(T3)处理下产量显著提高,其中,谷子和大豆间作比例为2∶4时,谷子产量最高,为6 716.27 kg/hm~2,增产效果最明显,间作效果最好。谷子和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谷田不同生育期害虫的详细调查,初步明确了当前为害我国谷子的害虫有8个目30科58种。同时对各产区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各产区主要虫害的防治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谷子的组织培养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谷子组培对培养基要求不严,可选用MS、N6、L3为基本养基,琼脂的浓度为0.7%—0.8%,蔗糖的浓度是3%,PH值5.8。2,4—D是主要的诱导愈伤组织激素,愈伤的继代可选用如下激素IAA,NAA,BA,LBA等。外植体可用种子,幼牙,枝条,未成熟的种子或胚,幼穗。基因枪转化中常用载体为pBI121and pAHC2常用启动子为35S启动子与ubi启动子,选择标记以Kn为主,GUS为报告基因。谷子基因转化的参数正逐渐优化。  相似文献   

20.
大同29号谷子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由轮回选择群体中选育出的早熟谷子新品种。在大同地区生育期125d左右。2003~2004年全国春播早熟区谷子试验和跨省(区)生产试验都表现增产,增产点占71.4%。同时该品种还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结实性好、出谷率高。适宜山西省谷子春播早熟区及西北地区谷子春播早熟区种植。2005年3月8日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