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海湾扇贝边裙的加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扇贝边裙是扇贝加工的副产品,它约占鲜贝重量的20%,其产量比鲜贝柱高出一倍。本文介绍几种加工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ISSR—PC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PCR)技术对栉孔扇贝Cldamys farreri♀和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及其单对杂交子一代担轮幼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4个引物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单对杂交子一代担轮幼虫进行PCR扩增,共得到153个清晰稳定的扩增位点,其中母本栉孔扇贝的特异位点有38个,父本虾夷扇贝的特异位点有32个。对ISSR扩增图谱的分析结果证实,所研究的杂交子代是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杂交种。杂交子代与母本栉孔扇贝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086,与父本虾夷扇贝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402,表明杂交子代在遗传上偏向于母本栉孔扇贝。  相似文献   

3.
在南麂岛海域进行了扇贝两茬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扇贝两茬养殖早分苗、分大苗是养殖效果的关键所在;对扇贝的繁殖期和出柱率等也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扇贝两茬养殖历谱。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温度对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受精胚胎和早期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在实验温度下,各亲本组合受精的适温和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海湾扇贝10~30℃和19~28℃,虾夷扇贝5~22℃和10~19℃;海湾扇贝♀×虾夷扇贝♂10~32℃和19~28℃,虾夷扇贝♀×海湾扇贝♂10~25℃和15~19℃。在适温范围内,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受精率达100%,两杂交组合可达70%以上,高温或低温对受精都不利。各亲本组合胚胎发育的适温和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海湾扇贝15~25℃和17~22℃,虾夷扇贝10~19℃和13~17℃;海湾扇贝♀×虾夷扇贝♂15~25℃和17~22℃,虾夷扇贝♀×海湾扇贝♂10~19℃和15~17℃。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各亲本组合胚胎发育速度和成活率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海湾扇贝     
陈亚 《农家致富》2001,(3):33-33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82年12月引种成功,现已在全国普遍推广,已成为我国沿海养殖的支柱产业。海湾扇贝贝壳扇形。后耳大于前耳,前耳下方生有足丝孔,壳面有放射肋18条,呈黑褐色或褐色。其特点是雌雄同体。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6.
吴比  王丽  于凤仪 《新农业》2009,(12):52-54
扇贝除食用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全世界有300多种扇贝,我国经济价值较大的有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日月贝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急性毒性作用和不同农药浓度对栉孔扇贝鳃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栉孔扇贝的96 h LC50分别为0.240、1.742mg/L,安全浓度分别为2.40、17.40 μg/L,栉孔扇贝对氰戊菊酯的敏感性低于氯氰菊酯;不同浓度的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均使栉孔扇贝鳃Na^+/K^+-ATP、Ca^2+-ATP、Mg^2+-ATP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扇贝对农药作出的一种急性应急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栉孔扇贝成长因子。[方法]对麻子港自然海域的栉孔扇贝养殖场进行水质、浮游植物及地形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扇贝的1个生长周期内各种条件的变化对扇贝的生长都有影响。其中,浮游植物的密度对其影响作用最关键:密度小时扇贝食物来源少生长缓慢,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扇贝快速增长,当达到赤潮的密度时又会导致扇贝的大量死亡。其他条件通过影响浮游植物的密度对扇贝起间接的作用。温度也是影响扇贝成长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10月水温在18℃左右,此时浮游植物的密度相对较大,是扇贝的黄金生长期,扇贝的壳高和肥度有明显的变化,11月中旬扇贝壳高达8 cm,产量可达17 kg/笼,11月中旬后,温度下降,浮游植物含量也随之下降,扇贝大小基本无变化。此时海水只是暂时的存放地,以供鲜货上市。[结论]为找到一种改善栉孔扇贝养殖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扇贝柱脱壳历来是扇贝加工的技术难题.研究了海湾扇贝的贝柱脱壳最优方式及蒸汽式扇贝柱脱壳的机理,探究蒸汽喷射下扇贝柱的粘附力及脱壳效果、扇贝壳内温度随蒸汽喷射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蒸汽喷射时间的范围.结果表明,当蒸汽温度为120℃、喷射时间为5~10 s时,脱壳效果较好;不同直径范围的海湾扇贝壳内温度随喷射时间变化的规律差异明显,因此在进行海湾扇贝脱壳前,应根据其大小进行分级,以保证高效率和贝柱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赵宇  刘佳  高伟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66-5968
昌黎县是河北省重要的浅海养殖大县,其扇贝养殖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扇贝养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却不容忽视。通过分析2006~2009年8月昌黎扇贝养殖海域的浮游植物数据,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研究扇贝养殖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以及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重组扇贝柱及其冻干品的全质构分析,复水性测定及感官特性的评定,探讨了加工工艺及添加剂对重组扇贝柱及其冻干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适当的加工工艺方法,合理使用添加剂,都会显著提高重组扇贝柱及其冻干品品质。高品质的重组扇贝柱比原房扇晚具食用接受性。  相似文献   

12.
<正>扇贝风味独特,含甘氨酸等呈味氨基酸较多。目前扇贝的主要加工品是干贝,此外,还有煮扇贝、熏制、油渍、糖渍、罐头等多种形式的加工制品。本文介绍干贝、煮扇贝、熏制油渍扇贝和扇贝罐头的加工技术。一、干贝1.加工方法。扇贝闭壳肌经干制加  相似文献   

13.
海湾扇贝闭壳肌剥离设备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湾扇贝是我国引进的一个重要品种,由于其生理结构的特殊性,给机械加工带来了一定难度。我国目前闭壳肌剥离仍以手工剥离为主,实现闭壳肌自动化剥离是当务之急。在对海湾扇贝生理学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闭壳肌剥离技术及设备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现有的扇贝剥离方法进行了优劣对比,并展望闭壳肌剥离设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引进种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与国内3种主要经济扇贝(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遗传变异水平及其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PCR扩增及测序获得4种扇贝的mtDNA Cyt b基因全序列,并对其序列组成、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扇贝的单倍型数、多态性位点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在3~4、2~15、0.545~0.800、0.001 00~0.005 72和0.788~6.545之间,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变异水平;4种扇贝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255~0.429,其中,岩扇贝与虾夷扇贝的遗传距离最近(0.255),与海湾扇贝的遗传距离最远(0.42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岩扇贝与虾夷扇贝独自聚为一支,表明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将为岩扇贝的引种与养殖以及今后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吊耳法养殖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钻孔作业自动化,对扇贝左壳定向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扇贝左右壳曲率不同的形状特征,通过控制扇贝的入水速度和角度,在水中实现左壳定向的方法。结果表明:扇贝在水中运动时,左右两壳所受的压力不同,扇贝在流体压力差和重力的作用下实现左壳朝上。在入水速度为1.0~1.5 m/s、入水角度为-30°~60°、水槽直径为60 cm、槽深为26 cm以上的条件下,将扇贝投入静水中,可实现左壳朝上定向;扇贝在水中完成定向所需时间为0.42~0.45 s。该法既可避免机械振动和碰撞对扇贝的损伤,又能减少因加工过程中扇贝在空气中暴露对其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津农业科学》2016,(2):48-52
扇贝产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海湾扇贝为代表的贝类养殖的第3次海洋水产浪潮兴起为契机,建立了一套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成技术,给中国渔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扇贝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少是新型创新药物和功能性与保健食品资源。近年来,以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的成功开发、生态安全养殖技术、扇贝加工的不断成熟为标志,高新技术得到快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扇贝产业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扇贝种间杂交的可行性及幼体早期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进行多种杂交组合及自交,试验分为8组,即海湾扇贝♀×虾夷扇贝♂、虾夷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华贵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栉孔扇贝♀×虾夷扇贝♂5个杂交组和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栉孔扇贝3个自交组,在不同温度下比较了各杂交组配子的亲和力,同时对胚胎发育及早期幼虫的生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适温范围内各杂交组正、反交均可受精,其中栉孔扇贝♀×虾夷扇贝♂、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杂交组受精率较高,可达80%以上;杂交子一代的D型幼虫大小性状与母本相似。另外还对杂交组合受精率、成活率较低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湿度和氧气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无水保活的存活率和失重率的影响,进而研究其无水保活关键技术。对体质量为29~33 g的海湾扇贝采用普通、保湿、充氧和充氧保湿4种处理方式,并分别置于-2、0、4、10、15~18、20~25℃下进行无水保活试验。结果表明:海湾扇贝生态冰温区为-2.8~0℃;随着温度的升高,海湾扇贝的存活率逐渐降低;海湾扇贝在-2、0℃条件下保活效果最好,其次是4℃;保湿组比未保湿组、充氧组比未充氧组的存活率均有显著提高( P<0.05);低温条件下,保湿充氧处理的海湾扇贝存活率显著高于保湿组和充氧组(P<0.05),保活效果最好,保活10 d后其存活率依然达95%以上;低温无水条件下,采用保湿充氧处理的海湾扇贝失重率较小。研究表明,温度、湿度和氧气对海湾扇贝无水保活有较大影响,在-2~4℃的低温条件下采用保湿充氧处理方式对海湾扇贝进行无水保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海湾扇贝现在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构成部分,已经发展成扇贝养殖业重要经济支柱。从其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技术角度出发,明确需要改善的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海湾扇贝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日本扇贝加工废弃物中镉的脱除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扇贝是日本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其加工废弃物占总质量的30%左右,由于其废弃物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通常被焚烧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脱除扇贝加工废弃物中重金属的研究非常重要。日本对重金属脱除技术的研究比较重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综述了日本关于扇贝加工废弃物中镉的脱除方法,以期对我国水产品废弃物中的重金属脱除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