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长庆油田运输处养殖场饲养的4周龄伊莎褐蛋雏鸡,突然暴发鸡传染性腔上囊病,历时7天,死亡562只,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场1990年6月17日从西安友谊机械化养鸡场购进伊莎褐4日龄雏鸡3000余只。笼养,管理认真,至8月份突然发病,第一天发病20%,第二天达40%,第三天上升到70%以上。发病2—4天死亡率提高,5天死亡开始下降,7天  相似文献   

2.
正雏鸡白痢是鸡场常见病之一。雏鸡当5~6日龄时开始发病,第2~3周龄是雏鸡白痢的发病高峰,可造成雏鸡20%~30%的死亡,甚至更高。1病例2018年9月12日上午,泾川县汭丰镇某鸡场购进雏鸡苗5000只,运输途中死亡114只,到场后,雏鸡精神、食欲均正常。第3日上午喂料时发现个别雏鸡精神较差,拉白稀痢。下午发现雏鸡发病增多,表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灰白下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临沂某养鸡户,共养雏鸡100只,在20~30日龄过程中,发生鸡白痢死亡10只,75日龄时,数只雏鸡突然发病,拉稀便,带血,多次服用痢特灵、球虫灵都无效果,死亡了45只,死亡率为50%。某鸡场,共养鸡20,000只,4周龄时,发生过白痢,服用痢特灵基本好转,但在60日龄时发现  相似文献   

4.
<正> 1 发病情况2005年11月21日,河北省衡水市崔某引进罗曼褐4日龄雏鸡1500只,1周后雏鸡出现零星死亡,至到3周龄死亡停止,从发病到病愈死亡率达20%多。2 临床症状初期雏鸡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常以跗关节着地,继而出现共济失调,步态不稳,驱赶时常借助翅膀拍动行走,可以采食,发病3天后出现肢体麻痹,侧卧于地,采食困难,部分雏鸡发生头颈震颤,最后,病鸡饥渴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囊病(IBD)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引起,主要侵害2~15周龄的鸡,3~6周龄雏鸡受害最为严重。主要特征为腹泻、寒颤和法氏囊肿大或出血。贵阳市郊应郎村养鸡专业户吴某,饲养雏鸡1200只,生长发育良好。但当养至40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10天内共计死亡雏鸡231只,死亡率达1  相似文献   

6.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的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的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2.控制温湿度。雏鸡所需的温度1周龄内为30~31℃,2~3周龄为25~30℃,4周龄以后为20~25℃;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并还要保持通风换气。 3.保持密度。每平方米放养雏鸡的适宜密度量为:10日龄内为40~50只,20日龄内为40只,30日龄内…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5月 ,我市某养鸡场伊莎雏鸡发生了以排灰白色糊状稀粪便为特征的传染病。经综合诊断 ,为雏鸡大肠杆菌病。1 发病概况该场从外地某孵化场购入雏鸡 12 0 0 0只 ,网上育雏。 1日龄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 ,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 ,育雏舍用百毒杀消毒。 10日龄时 ,开始发病出现死亡。至 15日龄时 ,共发病 42 3 0只 ,死亡 14 5 8只 ,发病率为 3 2 2 5 % ,死亡率为 12 15 %。病雏鸡精神萎靡 ,食欲下降 ,饮欲增加 ,翅膀下垂 ,呆立 ,不愿走动 ,闭目昏睡 ,有的尖叫不安 ,卧地不起。排灰白色水样便 ,泄殖腔污秽 ,沾满粪便 ,有的泄殖…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间歇性白色水样下痢。病程多为5—7天。该病一般发生于3—6周龄雏鸡,1月龄左右雏鸡最易感,12周龄以上鸡很少发生。1992年6月,天水市环城东十里村,养鸡专业户何某饲养的1100只14周龄罗曼鸡突然发病,7天后转为慢性经过,共死亡160余只,诊断为鸡 IBD。这样的病例国内较为少见。一、发病情况该雏从天水某种鸡场购进,3月5日出壳,1日龄进行马立克氏苗接种,10日龄和30日龄分别进行新城疫苗一免和二免。20日龄用荷兰进口的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免疫前停水6小时,全部使用玻璃器皿。1000头份疫苗稀释于15kg 凉开水中,5分钟左右一次饮完。鸡群从1日龄到90日龄累计  相似文献   

9.
1991年6月初,我市某单位鸡场2月龄雏鸡发生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亦高的急性传染病,给鸡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发病、诊断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该鸡场1990年3月建场,距公路约一公里,周围无人居住,自然防疫条件较好。饲养近7000只鸡,其中产蛋鸡850只,20日龄雏鸡2400只,2月龄雏鸡3500只。发病者为2月龄雏鸡,该批鸡1991年4月4日从本地购进,品种为星杂579和京白鸡,购进3800只,成活3500只,成活率92%,4月25 日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6月2日发病,当天死亡40多只,2—8日死鸡近千只,死亡率28.6%。该鸡场在鸡饲料中加有克球粉,发病后改加新诺明、青链霉素,对拉稀严重者用氯霉素治疗,效果不显,但产蛋鸡和20日龄雏鸡未发病。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2001年6月底,永年县某养鸡专业村约有10000只雏鸡(分属不同的养殖户,均为25~30日龄)突然发病,病初有1~2只死亡,2天后,大群减食,病鸡增多,死亡逐渐增加,这些雏鸡均来自同一种鸡场,发病日龄相差2~3天,发病率高达90%以上,经治疗后,死亡率仍达5%~10%。  相似文献   

11.
用中草药治疗鸡法氏囊病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法氏囊病又名腔上囊炎(IBD),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该病主要侵害2~15周龄的雏鸡,3~6周龄鸡受害最为严重.主要特征为腹泻、寒战和法氏囊肿大或出血.市郊应郎村养鸡专业户吴某,饲养雏鸡1200只,生长发育良好,养至40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10天内共计死亡雏鸡231只,死亡率达19.25%.为控制病情,防止雏鸡继续死亡,我们应用了中草药进行救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兹将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成鸡巴氏杆菌病流行期间,雏鸡开始发病和死亡。加里宁城集体农庄,1万只45日龄以前的雏鸡中,死亡2935只,其中包括从1—20龄的雏鸡507只及20—45日龄的雏鸡2428只。阿兹别克夫集体农庄,同样数量的雏鸡中共死亡了4560只鸡。其中1~20日龄的1020只,20~45  相似文献   

13.
烟曲霉菌病是危害幼禽的常见传染病。幼禽通过吸入或食入烟曲霉孢子而感染,常呈爆发性流行,造成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有关雏鸡烟曲霉病的报道较多,但3日龄雏鸡因爆发烟曲霉菌病开始大批死亡却极为少见,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九台市某养鸡户购进商品肉雏1000只,2日龄见有个别雏鸡发病,3日龄发病增多并死亡20余只,以后死亡呈上升趋势。先后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A缺乏症多暴发于 6~ 7周龄雏鸡。近年来 ,由于饲料配方不合理及饲料加工贮存不当等多方面原因 ,雏鸡发病日龄有提前趋势。病雏鸡如不及时治疗 ,死亡率高达 1 0 0 %。1 发病情况  某鸡厂笼养海兰粉蛋鸡 2 0 0 0羽 ,饲喂自配饲料 ,从 35日龄开始 ,每天可捡出 8~ 9只死鸡 ,最多达 2 7只。死鸡较瘦。用氟哌酸饮水治疗 ,无效果 ;饮水中加入超剂量的速补 - 2 0 ,可减少病雏鸡的死亡只数。2 临床诊断 病鸡表现为羽毛松乱、畏寒怕冷 ,生长停滞 ,喙及小腿部皮肤黄色素消失 ,瞬膜 (第三眼睑 )突出约 0 .5cm ,眼流泪 ,有的眼内有干酪样…  相似文献   

15.
1993年5月某鸡场引进伊沙褐雏鸡4000只,自当日起,每天都有弱雏死亡,8日龄时,由于阴雨寒冷,大部鸡群迅速发病,发病率达60%,死亡率为12%。随来我所诊治。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伤寒病。伤寒虽各日龄鸡均可发病,但却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鸡,在3周龄以下雏鸡中发病较少,且常常被当作白痢,因此现将本病例的整个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顿,缩颈低头,嗜唾,羽毛蓬乱,食欲极度下降,消瘦、排黄白色稀粪,近四分之一的病鸡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6.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雏鸡,以7~21日龄幼雏常发,严重的发病率可达40%以上,大多呈急性败血症过程.2~3周龄死亡达到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品种、营养、鸡群的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一般20日龄后死亡逐渐减少.2009年1月,闽清县梅溪镇某山地鸡场2 500羽10日龄雏鸡暴发以排白色稀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检查诊断为鸡沙门氏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多发生于3-6周龄左右的雏鸡,开产蛋鸡发生IBD实属少见,现将一个体养鸡户产蛋鸡群发生IBD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我市枣园镇温家村个体养鸡户刘某于92年11月16日购入823蛋鸡600只,采用火炕育雏和地面平养方式进行饲养,按正常卫生防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至发病前成活率达91.3%.于155日龄突然发病,至163日龄疫情得到控制,共发病514只,全群用传染性囊病高免蛋黄液(由本场化验室制备)肌注,死亡24只,治愈率为95.3%.  相似文献   

18.
宾州镇某鸡场和养鸡户周玉芝,饲养的雏鸡,分别于75日龄和60日龄时大批发病,下痢、血便,服用痢特灵、球虫灵效果不良,死亡数量逐渐增加,病死率分别为20%50%。两家鸡经过细菌培养,抗原鉴定,确诊为鸡沙门氏杆菌,并做了药敏试验,选出最敏感药氯霉素,用其治疗7天后,疫情得到控制,雏鸡未再发病死亡。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宾州镇养鸡户周玉芝,共养雏鸡90只,在20—30日龄过程中发生鸡白痢死亡10只,75日龄时数只鸡雏突然发病,拉稀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2-11周龄的鸡,其中以3-6周龄发病最为多见,但近两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该病发病日龄有向两端扩展之势。现就一起3日龄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l发病?..  相似文献   

20.
家禽常见腹泻性疾病的鉴别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腹泻性疾病发病因素较多,可根据病禽的发病口龄、粪便颜色、病情缓急程度、剖检脏器变化等加以鉴别。如鸡白痢杆菌病常发生于2周龄以内的雏鸡,球虫病多见于20~45日龄的雏鸡,禽霍乱多发生于成鸡。粪便颜色:红色(血状)预示球虫病,白色粘性(浆糊状)预示白痢,白色稀粪(石灰水样)预示痛风、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