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从福建、四川、陕西等地耕作土壤中筛选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芽孢杆菌。【方法】随机采集福建、四川、陕西等地耕作土壤样品30份,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芽孢杆菌,以番茄灰霉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为靶标菌筛选拮抗芽孢杆菌;检测拮抗芽孢杆菌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菌丝形态的影响;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采集的3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73株芽孢杆菌,经病原真菌定向筛选后,得到1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生防效果的芽孢杆菌LW-6-1,LW-6-1菌株无菌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34%和92.56%,EC50分别为10.18和10.84mL/L;对抑制番茄灰霉病菌和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3.98%和92.09%,EC50分别为2.03和2.67mL/L。经鉴定,LW-6-1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结论】筛选到的拮抗芽孢杆菌LW-6-1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强的生防效果,能显著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多年耕作的番茄大棚土壤中筛选对番茄疫霉根腐病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方法】随机采集多年耕作的番茄大棚土壤样品30份,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细菌,以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为靶标菌筛选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拮抗菌株进行鉴定。检测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菌丝形态的影响及对番茄疫霉根腐病的盆栽防效。用饱和度分别为10%,20%,25%,30%,35%,40%,50%,60%,70%,80%,90%和100%硫酸铵对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液进行沉淀,测定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物的抑菌活性。【结果】从采集的3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53株细菌,经病原真菌定向筛选后,得到1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有较强生防效果的细菌FC12-05,经鉴定FC12-05为西姆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FC12-05菌株无菌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02%和92.43%,EC50分别为10.14和10.78 mL/L;对抑制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4.60%和92.45%,EC50分别为2.09和2.53 mL/L;对番茄疫霉根腐病的盆栽防治效果高达93.50%。在硫酸铵饱和度为10%~25%时,获得的抑菌物质对辣椒疫霉病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硫酸铵饱和度为20%时获得的抑菌物质对辣椒疫霉病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圈直径达19.33 mm;硫酸铵饱和度≥30%时,无沉淀析出,对辣椒疫霉病菌无抑菌活性。【结论】筛选到的拮抗细菌FC12-05对番茄疫霉根腐病有较强的生防效果,能显著抑制番茄疫霉根腐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油茶炭疽病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健康的油茶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菌株156株,经平板对峙法初筛,筛选到油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有25株,再通过发酵法复筛,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Y13,其抑菌直径达10mm以上.对Y13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抗菌谱测定表明,该菌对黄瓜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油茶叶枯病菌等4种病原真菌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番茄枯萎病菌拮抗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番茄枯萎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尤为严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筛选拮抗菌,为生物防治番茄枯萎病原菌提供新的选择.[方法]采用平板分离培养、16S rRNA系统发育分析、平板对峙培养实验、发酵液拮抗实验等方法.[结果]从新疆多年种植番茄的土壤中分离出64株细菌,初筛有7株细菌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复筛得到2株对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1)f.sp lycopersici)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拮抗菌B-5、LYT -5,初步鉴定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Bacillus velezensis的近似种;对峙实验结果表明:B -5、LYT -5对番茄枯萎病菌的生长均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菌带较宽;发酵液拮抗实验表明:B -5、LYT -5对于番茄枯萎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在一周内都保持较高的水平,前5d内的抑制率达到100;,后5d仍然能够保持在98;以上.[结论]所分离获得的2株拮抗菌对番茄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拮抗作用,对番茄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袁鹤  沈志红  杨丽丽  李凯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1):1223-1225
为筛选番茄早疫病菌的强拮抗放线菌,探索生物防治的可行性,从不同番茄栽培地土壤中采样,通过平板稀释法分离得到32株放线菌。以番茄早疫病菌为指示菌,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拮抗放线菌的初筛和复筛,结果筛选出3株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放线菌,编号分别为Act-11,Act-13和Act-25,该菌株作为具有较高生防活性的放线菌,在番茄早疫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和拮抗机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木霉菌T-115D发酵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生长的抑制试验,研究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能迅速占领大部分空间,抑制马铃薯早疫病菌的生长,显微镜观察发现,木霉菌菌丝可缠绕和寄生早疫病菌菌丝;木霉菌发酵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在木霉菌T-115D发酵液稀释3倍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90.4%,发酵原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00%,说明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拮抗机制包括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营养空间竞争和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从植物中分离的内生细菌为材料,筛选对番茄灰霉病菌等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并对其抑菌活性、抑菌谱进行分析并明确其分类地位。以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枯萎病菌等植物病原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对所分离的12株细菌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具有较好拮抗活性的菌株的抑菌广谱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中,GZ-5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GZ-3次之,其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FQ-1的抑制率分别可达86.6%,83.0%,且2个菌株对黄瓜灰霉病菌、番茄枯萎病菌等9种病原菌也有较好的拮抗活性;通过对2个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等,初步将GZ-5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GZ-3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
沼液对草莓土传病害的盆栽防效与沼液中拮抗细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来自2种发酵原料(猪粪水、牛粪水)的沼液及其辐照灭菌产物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采集了江苏省内14个运行稳定的大型沼气工程及户用沼气池的沼液,对其中的芽孢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再采用平板菌丝生长抑制法,分别以草莓枯萎病菌、炭疽病菌、立枯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作为指示菌,经过初筛、复筛,获得对5种病原真菌有生长抑制作用的广谱拮抗芽孢细菌,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种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猪粪沼液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效好于牛粪沼液,未辐照沼液的防效好于辐照灭菌沼液的防效.从14处沼液中共分离获得83株芽孢细菌,其中22株为拮抗细菌,1株芽孢细菌对5种病原真菌都有极强的抗生作用,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相似文献   

9.
针对早疫病对番茄生产造成的严重危害,为筛选番茄早疫病的强拮抗菌、探索生物防治的可行性,从不同番茄栽培地土壤中分离微生物,以番茄早疫病菌为指示菌,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拮抗菌的初筛和复筛,共筛选到3株对早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株生防菌株的防治效果分别是放线菌FX-03为75.6%,细菌XJ-02为67.1%,细菌XJ-11为51.9%,其中,放线菌FX-03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了75%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利用点接法从山东省9个地市的保护地黄瓜菌核病病株根际土壤中初步筛选到21株拮抗细菌,其分布率与田间发病率呈正相关,经平板对峙培养复筛出4株对黄瓜菌核病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细菌。该4个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菌宽带,其中菌株BSH-4对黄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91.1%,抑菌带宽度为18.5mm;4个菌株对黄瓜猝倒病菌、蔓枯病菌、枯萎病菌和立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病病菌、茄子绵疫病菌等7种常见蔬菜土传病害的致病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根据菌株的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等指标,初步确定4菌株中1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相似文献   

11.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7-63菌株时棉花黄萎病致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具有较强拮抗活性.通过对7-63菌株进行形态现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盐析法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判断其拮抗物质的种类,并进行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拮抗细菌7-63菌株为Bacillus velezensis,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83%:初步判断其拮抗物质为蛋白质,60%硫酸铵盐析所得到的蛋白质组分活性最高,并且对热以及酸碱敏感性较小.  相似文献   

12.
水稻立枯病拮抗菌株抗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钢圈法测定拮抗菌株发酵液、提取液及灭活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发酵提取液酶活性测定,对拮抗水稻立枯病的DZW-3、DZW-21、DZW-47和ZLR-2、ZLR-11菌株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ZW-3和DZW-21主要为重寄生作用;DZW-47为提取液中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协同作用;菌株ZLR-2和ZLR-11是抗生素类物质对病原菌的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获得对鱼类水霉病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菌,分析水霉拮抗菌的拮抗特性,研究新疆鱼类水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方法】以实验室分离获得的高致病性鱼类水霉病原菌株LF04为指示菌,从健康鲤鱼(Cyprinus carpio)体表分离获得对LF04有较强拮抗力的拮抗菌JL50,应用传统分类鉴定方法与分子鉴定法结合对该菌进行鉴定,并对该拮抗菌进行安全性、拮抗稳定性以及拮抗范围测试。【结果】鉴定拮抗菌JL50为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拮抗菌JL50对鱼苗安全,且将鱼苗的存活率提高了12%;对水霉病原菌孢子悬液的感染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实验7 d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累积感染率分别为53.3%和95.0%,差异显著(P<0.05);经10代传代后拮抗性无减弱;拮抗谱测试表明,其拮抗性具有特异性。【结论】从健康鲤鱼体表分离出的拮抗菌JL50对特定水霉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渔业生防中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离筛选出土壤中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以4种土传病害病原菌为诱导菌株,采用土壤颗粒撒布法,从不同生态区农田土壤样本中分离得到55株拮抗细菌菌株。测定了部分拮抗菌株及发酵滤液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对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菜豆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抑制率达60%以上的拮抗菌株,分别有1、12和8株。9株拮抗菌发酵滤液对大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6种植物病原菌表现出较高的抑菌效果,其中YS7菌株发酵产物对玉米大斑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水稻恶苗病菌均表现较强的抑菌活性,对玉米大斑病菌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了56.2mm。从抗菌谱上看,27株拮抗菌株代谢产物对4种以上的拮抗对象表现有抑菌活性,表明拮抗菌株代谢产物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新的水稻病害生防细菌,探索研究生防菌株生防潜能的评估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以水稻纹桔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 Barr))和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作指示病原真菌,从分离于水稻不同微生境的相关细菌中筛选颉颃细菌;依据颉颃细菌生防潜能的测试指标(抑菌活性强弱、产酶活性、解磷活性、固氮活性和产噬铁素活性)来初步评估其生防潜能.结果表明,水稻根围和根内微生境是水稻相关颉颃细菌的主要宿居地,用颉颃细菌生防潜能测试指标可以初步判定其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湖南长沙地区油茶内生拮抗菌的筛选,为油茶根腐病、叶枯病、炭疽病及软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研磨法从健康油茶根、茎、叶组织中分离出内生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油茶根腐病、叶枯病、炭疽病及软腐病都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菌,并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不同组织内生细菌数量不同,根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多,其次为茎,叶中最少。菌株J-3-1对油茶根腐病菌、叶枯病菌、炭疽病菌及软腐病菌均有拮抗活性,其抑菌圈半径分别为12.5、16.8、13.5、13.4 mm。16S r DNA相似性为99%。[结论]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7.
The growth of chicks decreased, and specific abnormalities of hocks and feathers increased, when cadmium was added to a zinc-deficient diet. Supplementation of the diet with zinc prevented the adverse effect of cadmium on hock and feather development and partially offset the effect on growth. Changes in the gizzard lining, also resulting from cadmium ingestion, were partially prevented by increase in the zinc intake.  相似文献   

18.
19.
土壤中拮抗放线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稀释分离法从辽宁省不同地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放线菌336株。以番茄灰霉病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放线菌L6,O5,S2,T7,A10 5个菌株,其抑菌带宽度在10.3~13.3 mm,占分离到放线菌总数的1.49%。进一步测定5个菌株发酵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S2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3.9 mm。S2菌株对水稻恶苗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烟草赤星病菌、黄瓜黑星病菌、棉花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55.7%~87.7%。  相似文献   

20.
烟草野火病土壤颉颃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植物根系的土壤中分离到127个细菌分离物,皿内实验筛选出对烟草野火病有抑制作用的菌株6个,盆栽试验表明,菌株S1对烟草野火病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效分别为85.98%和76.95%,同时菌株S1对植株还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经鉴定菌株S1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