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湖南农业大学在80年代初期为加强实践课教学,提出了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农学实践》课程的开设。《农学实践》课程包括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产学等课程的实验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课...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学院《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仍面临教学案例不足、部分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热情不高、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待培养、考核方式需要进一步细化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种子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必须优化教改环境,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授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培养动手能力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种子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做法:结合种子学专业课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能力为基本点,从实验教材的改编开始,把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实践教学和生产实习融会到理论教学中。并介绍了教学改进后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1998年,园艺系教改方案确定高职园艺专业为教改试点专业,修改了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减少了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了实践课教学时数,增设《园艺植物识别与鉴定》、《蔬菜、花卉育苗技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种子生产与杂交制种技术》等单项实践课程以及《模拟承包》、《蔬菜工》和《花卉工》职业工种的技能考核等综合实践课程。《种子生产与杂交制种技术》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1 课程内容及组织 本课程于1999年下学期开课,在校园艺实验站进行,授课对象为园艺专业(蔬菜、花卉方向)二年级学…  相似文献   

5.
"种子学"课程是高校农学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应用实践性强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基于教学实践在该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为适应现代种业对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分别从优化实践内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拓宽实践渠道、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和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为新形势下推动农学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对《种子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精选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改革考试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牛生产学》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方案,在2012级动物科学本科班进行实施并总结实施效果,以探索《牛生产学》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切实提高《牛生产学》实践教学效果。结果显示,改革后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兴趣、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可见,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方案实施效果良好,可以在该课程以后的实践教学中加以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加强生产实践教学,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在教学改革中普遍重视与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我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建立《作物栽培学》课程实践体系的问题。即:根据农业专科教育的特点,把学生入学后的三个学年作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使专业生产劳动课、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室教学、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等有机地联系起来,通盘安排,落实计划,完善制度,狠抓质量,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级农业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是在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上的一个有益尝试与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农事学: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设立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指出了实践教学薄弱成为制约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简述了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农事学》课程的设立,介绍《农事学》课程设立的新思路和本课程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以应用型种业本科人才为培养对象的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标准.本课程在教学中形成了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教学总体目标是让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的各项技术;从师资条件、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课程考核4个方面探讨了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1.
《种子加工与贮藏技术》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之一。该文根据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种子加工与贮藏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情况,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种子贮藏加工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丰富和发展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考核方法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现代种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园艺系教改方案确定高职园艺专业为教改试点专业,修改了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减少了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了实践课教学时数,增设《园艺植物识别与鉴定》、《蔬菜、花卉育苗技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种子生产与杂交制种技术》等单项实践课程以及《模拟承包》、《蔬菜工》和《花卉工》职业工种的技能考核等综合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4.
《种子贮藏加工》课程实境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种子贮藏加工》课程教学为载体,结合辽宁东亚种业公司正在进行的种子贮藏和加工生产任务,将教学的场所由学校的教室搬到公司的工作间。师生以公司员工的身份在企业顶岗教学和学习,与企业正式员工共同进入生产流水线并承担相应职责,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生产标准和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同时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做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完成课程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5.
李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12-18513
根据《农业机械学》人才需要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介绍了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对《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改革方案,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结合目前我国种业市场现状和课程特点,分析了种子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材内容滞后,卖践教学缺乏,并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考核方法等方面,探讨了种子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青松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1):177-177,19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以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教学为例,指出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实践教学内容缩减,不同作物之间教学内容缺乏梳理等问题。提出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设置专项实践经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加强网络利用率等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面向社会需求的《土地管理学》教学内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结合《土地管理学》课程开设情况,分析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进而从《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3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及优化分析,并指出了改革的策略与途径,为同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森林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的创新性、综合性、开放性及多样性等原则。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的目标、设计方案与具体内容,进而论证了开展《森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建设效果,为《森林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植物化学保护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进行探讨,以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