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番茄醋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原料发酵酿造番茄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6℃,pH值4.6,接种量0.04%;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装瓶量为40%,接种量10%。得到的成品果醋,醋味浓郁、口感、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2.
柿子醋人工发酵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柿子为主要原料,采用活性干酵母和醋酸菌为发酵剂,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醋酸发酵阶段的温度、醋酸菌接种量、酒精浓度等因素对柿子醋发酵的影响,优化醋酸发酵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柿子醋醋酸发酵阶段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2℃,醋酸菌接种量9%,酒精浓度7%。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柿子醋中醋酸含量可达4.363 g/100 m L。  相似文献   

3.
以蛋黄果为原料,研究了蛋黄果果醋的生产工艺。酒精发酵L9(34)正交试验表明,最佳组合为:初始糖度14%,接种量8%,发酵温度30℃,发酵5d。醋酸发酵L9(34)正交试验证明,较好工艺为:初始酒精度7%,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6d。酿制出的蛋黄果果醋颜色金黄、澄清透亮、醋味浓郁,同时具有蛋黄果的特殊清香味。  相似文献   

4.
介绍沙枣果醋的酿制方法。研究以新疆大沙枣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生产沙枣果醋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为,酒精发酵的温度为30℃,糖度为16%,酒用酵母接种量为1%;醋酸发酵的温度为32℃,酒精度为7%,醋酸菌接种量为8%,pH值调至4.0。  相似文献   

5.
以蟠桃原浆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工艺进行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分析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糖度对酒精发酵的影响,以及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酒精度对醋酸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29℃,初始糖度12%,此条件下酒精体积分数为6.5%。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30℃,初始酒精体积分数为6.5%,此条件下总酸质量浓度为4.6 g/100 mL。  相似文献   

6.
哈密瓜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哈密地区所产的哈密瓜为原料研究了其果醋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温度在30℃,糖浓度为10%,接种量为10%,发酵周期在120h时为酒精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温度在30℃,pH值为4.5,接种量为10%时,发酵周期16d为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黑木耳和红枣为主要原料酿造复合果醋,选取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酒精度为影响因子,以果醋的总酸含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红枣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的最佳参数为:醋酸菌接种量8%,发酵温度33℃,初始酒精度6.5%,在此优化条件下,果醋的总酸含量为6.14 g/100 m L,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以沙棘为原料,采用液体酒精发酵和表面静置醋酸发酵法制成的风味独特的沙棘果醋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醋酸发酵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3.5,接种量6%,发酵温度32℃。果醋饮料最佳配方为:原醋3%,白砂糖11%,沙棘汁3%,总酸0.36%。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西瓜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含糖量和菌种添加量为试验因子,以发酵液中酒精度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西瓜汁果酒发酵的影响排序为:发酵温度>含糖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西瓜汁果酒发酵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西瓜汁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32.1℃,发酵时间6.4 d,含糖量21.4%,接种量为3.5%,发酵液中酒精的理论值为7.24%,验证值为7.15%,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以野生枳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枳椇保健醋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与优化,考查了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3个因素对醋酸含量的影响,得到了枳椇保健醋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枳椇保健醋醋酸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枳椇果浆糖度调整至14%,初始pH值为4.0,接入0.12%酒用活化酵母,酒精发酵温度32℃,酒精发酵时间7 d,枳椇酒醪酒精度为6.2%;接入9%醋酸菌,醋酸发酵温度36℃,醋酸发酵时间10 d,酿制的枳椇醋具有食醋清香和枳椇果香,酸味柔和、风味独特、酸甜爽口。  相似文献   

11.
苦瓜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苦瓜属于葫芦科苦瓜属的一年生蔓性植物,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苦瓜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食品加工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超声提取苦瓜皂苷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超声提取苦瓜皂苷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更简便快速的提取方法,为不同品种苦瓜皂苷含量比较和工业化生产开发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实验对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合理的优化范围后,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进行工艺优化设计和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40 kHz,超声功率400 W,提取溶剂为70%乙醇时,苦瓜皂苷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3 min,液料比16:1,该优化工艺用时少、得率高,优化工艺提取的‘如玉45’苦瓜皂苷可达6.86%。  相似文献   

13.
苦瓜和菜豆种子的超干燥贮藏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试验用氯化钙为干燥剂,将苦瓜种子合水量降至5.58%、4.09%、3.45%和2.71%,菜豆种子含水量降至7.44%、5.56%和4.55%。在室温下密闭贮存各批种子,6个月后检测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结果表明:低含水量的苦瓜种子生活力和活力保持较高水平,超干处理能够提高苦瓜种子的耐藏性:各批菜豆种子中,含水量为7.44%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最高,含水量低于5.56%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下降,因此,菜豆种子不宜进行超干燥贮存,但适度干燥有利于延长菜豆种子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4.
苦瓜种子发芽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苦瓜种子贮藏、吸水率、浸种温度及时间、催芽温度等方面进行试验,并结合多年在苦瓜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子质量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苦瓜种子发芽的相关技术进行总结,解决生产上苦瓜种子发芽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人们对低糖蜜饯食品的需要,对低糖苦瓜蜜饯的加工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苦瓜蜜制液的最佳配方。通过对低糖苦瓜蜜饯进行抽真空包装,有利于解决该制品长期不易储存的问题。本制品酸甜可口,苦味适中,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梨果加工制品市场调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梨加工品的种类及市场销售状况,课题组于2009年3—5月对中国北方7个省市的20家大型超市进行了调查。发现梨罐头产品有如下特点:生产厂家总体分散,局部集中;新颖包装,中型规格的产品成为主流;单价差异较大(7.6~21.6元/kg)。并采购有代表性的样品36个进行感官鉴评,保定家康的芝麻官系列和国色田乡的洋梨罐头受到专家一致好评。梨汁、梨膏、梨果脯等产品普及性较差。梨加工业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是:(1)提高罐头产品质量,发展制罐专用品种,加强软肉梨后熟技术;(2)生产、宣传双管齐下,培育和发展梨汁的国内市场;(3)推广已有的特色梨品种,加快新产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17.
梨果实的“公梨”与“母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明梨果实“公梨”“母梨”产生的原因和二者之间的差异,对梨花萼脱落、宿存与“公梨”、“母梨”进行分析。从品种特性、授粉品种和授粉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光照、树龄和树势、修剪和负载、花序序位等方面综述了影响梨花萼脱落的因素;从果形、病虫发生情况、矿质元素和植物激素含量、组织结构、品质等方面综述了脱萼果与宿萼果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了形成“公梨”与“母梨”品质差异的原因,并对今后开展“公梨”、“母梨”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L_9(3~3)正交试验研究梨汁的配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生产出风味纯正的梨汁的最佳配方为:梨加入量2.5 kg,糖质量分数6.5%,糖水添加量6.0 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套袋对‘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的影响,以套双层袋‘栖霞大香水’梨为试材,不套袋果实为对照,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了‘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套袋‘栖霞大香水’梨和对照不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套袋‘栖霞大香水’梨检测到3类34种芳香物质,香气物质总量为2671.53 ng/g;不套袋果实检测到3类42种芳香物质,香气物质总含量为10040.14 ng/g。套袋导致‘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种类和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日韩梨采后生理及贮藏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丰水梨、园黄梨、黄金梨为试材,用PE打孔袋在0℃条件下贮藏,对3个梨品种采后生理指标与贮藏性能进行比较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丰水梨果心、果肉不易褐变,但果肉易软化;园黄梨果心、果肉易发生褐变;黄金梨果肉不易褐变但果心易褐变。黄金梨耐贮性最好,丰水梨次之,园黄梨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