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未来乡村描绘了一幅美丽蓝图。选取甘肃省10个贫困县的二百名农民,调查分析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的主体参与性情况,提出了提高农民参与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探索农民素养对于提升农民主体参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集中连片贫困区和非贫困区农民在道德价值观、政治素养、文化知识素养、法律素养等方面的数据比较,分析甘肃省集中连片贫困区农民素养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甘肃省集中连片贫困县地区农民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片区贫困县,也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之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农产品有量无市、有质无价、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一直是摆在成县脱贫发展道路上的难题。"互联网+"的发展给这个大山深处的贫困县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机遇。近年来,成县依托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着力打造电商全产业链,构建了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迎来"大考"。在即将开始的对这些县区2015年脱贫攻坚任务的考核当中,第三方评估组将全程参与监督,以防止出现"数字脱贫"等弄虚作假问题。从甘肃省26日晚间召开的贫困县考核部署会议上了解到,甘肃省对贫困县的考核将按照县  相似文献   

5.
<正>1基本状况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为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暖温带气候。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西和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区之一,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并举的半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其主体是能在这一战略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的农民。因受农民素养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以甘肃省为例,选取了14个不同县区的250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研,旨在通过对甘肃省农民素养现状的调查,找出相应的提升对策,为乡村建设增加新的助力。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由五大板块组成,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社会主体协同推进,总体上就是要坚持党领导、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村社落实、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然而,当下农民主体地位却受到农民自身主体认识不足、政治参与性不强及农村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的挑战。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基层治理、培育农民组织以及完善农村资源分配制度,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农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地位,从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结合河北省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22个贫困县的实际情况,选取人均GDP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以及农林牧渔业产值6个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河北省贫困地区换分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经济水平一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区域3类,进而针对各个分区提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务院划分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该地区也是华北和西北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农业产业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通过对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陕西、山西的贫困县域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当地水土资源基本情况以及目前各地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对各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供当地相关农业行政及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得益者,而农村则陷入贫困落后的境地。近年来,国家意识到农村的贫困落后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短板,乡村振兴的实施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企业等非农群体被更多地关注到,很少有人关注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农民群体的存在,以及对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本文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困境入手,分析乡村振兴中增强农民主体地位意义与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在尊重农村主体地位与激发农民参与性方面提出参考意见,旨在培育乡村建设主体的自觉性,完成乡村建设由"外部催化"到"内部发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委省政府采取“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五个一批,打通脱贫“最后一公 里”,其中产业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路径,是贫困人口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助于提高其自身发展能力。乡村振 兴战略下吕梁山、燕山——太行山2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1 个已脱贫县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入大、见效慢,受贫困 户自身因素影响大,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山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影响因素及效果,对巩固山西省 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1忻州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下辖14个县市、190个乡(镇、办)、5000个行政村,全市人口290万人,总面积2.55万km2,具有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化的特点,名优特产种类多、品质优,特用玉米、小杂粮、酥梨、羊牛等草食畜产品驰名在外。然而,忻州市又是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大区之一,全市有11个贫困县、70万农民  相似文献   

13.
1忻州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下辖14个县市、190个乡(镇、办)、5000个行政村,全市人口290万人,总面积2.55万km2,具有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化的特点,名优特产种类多、品质优,特用玉米、小杂粮、酥梨、羊牛等草食畜产品驰名在外。然而,忻州市又是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大区之一,全市有11个贫困县、70万农民  相似文献   

14.
农民视角下的贫困问题——甘肃省贫困县农民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甘肃省3个贫困县农民的原始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出影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因素和贫困地区农民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水资源短缺.劳动力转移困难,信息闭寒,贷款困难等.提出了解决缺水瓶颈,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及解决农民贷款难的对策建议,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甘肃省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出的"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传统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将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帮助农民稳定收益。以甘肃省三个贫困县苹果项目为例,该项目的 "保险+期货"模式推动了甘肃省贫困县脱贫摘帽的进程,可以通过提高农民参与项目积极性、加快农产品期货品种上市、升级"保险+期货"模式的策略,进一步推进"保险+期货"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16,(6):59
正为了化解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甘肃省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有1752个行政村,348万余人受益。目前,甘肃省积极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到2020年60%以上的村庄实现环境整洁,建成10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境内的吕梁、太行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区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本研究以该片区所辖4市21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研究对象,从山西省统计局统计年鉴及国务院扶贫办获取研究区内2008—2018年共11年农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内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旨在探讨山西集中连片特困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大片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地域差异性,随着时间推移,农业经济发展有所好转,但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落后的农业机械削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农业总产值降低,在农业种植中施用过多化肥造成土壤贫瘠、土壤质量下降,引起农作物产量减少,进一步导致贫困加重。因此,在集中连片特困区进行精准脱贫时,要“依地施策、依时施策”,改变该区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走绿色、包容、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陕西省商洛市地处秦巴山区,曾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七县区全部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5个县为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期间,商洛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部署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施策,尽锐出战,通过五年不懈努力,一举攻克了这个深度贫困的堡垒,2020年实现七县区全部摘帽、7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7.28万贫困人口脱贫。进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商洛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到3个市的22个重点贫困县,养殖业较为集中,但该片区畜禽产品同质性强,产品品质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端、绿色、环保畜禽产品的需求,针对目前该片区林下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于提高该片区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数字化转型既是对传统乡村治理结构单向性进行解构,也消解了乡村社 会中信息传播的局限。从“管”到“治”,由传统以行政治理为主向多元共治转变;从简单被动地满足农民需求转向主动 服务农民。不过,数字乡村治理也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正负两个维度出发,进一步分析数字乡村治理的 “四共”(信息共享、主体共建、行动共治、成果共享)及“四性”(适应性、匹配性、包容性、参与性),并据此提出四项针对 性意见,借此优化乡村数字治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