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西省野生桑树种质资源的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类桑树,山西省共有华桑、桑、蒙桑、山桑4个品种。将品种类型定位于桑属分类检索表中,并且介绍了这些桑树的形态特征及集中地理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2.
新疆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在东经73°31′~96°21′、北纬34°32′~49°31′之间,新疆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降雨量稀少,属于亚热带干燥性沙漠气候,在蚕业区划上属北方干旱蚕区。本区奇特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桑种质资源。新疆桑树品种资源分布面积广,大致可分为昆仑山北坡桑树自然区,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桑树自然区和天山西  相似文献   

3.
当前空气环境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风沙侵蚀及石漠化问题等均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对在城市行道、园林景观区和城市防护林区域,栽植不同的桑树品种,发挥桑树在生态治理及美化环境方面的优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不同倍数体桑树叶片气孔的观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茂德  韩厚春 《蚕业科学》1989,15(4):238-241
<正> 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门户,也是水分蒸腾的通道。气孔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关博夫、押金(1957-1960)曾观察比较了桑叶气孔的形态,发现气孔的大小、多少与桑树染色体的倍数性密切相关。作者以西南农业大学桑树育种研究室保存的桑树品种资源为材料,运用扫描电镜进一步观察比较了不同倍数体桑树叶片气孔的形态特征。现将试验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5.
西藏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桑树种类多.分布区域广.山南、拉萨、日喀则三地区均有桑树,雅鲁藏布江畔及其江心岛上千亩以上大面积的古桑林,其树龄之老、树体之大、数量之多.面积之广.为国内首次发现,也为世界罕见;在墨脱县发现的大叶片的桑树.单叶重达20克左右,也很少见.通过考察,采集标本材料19份,基本摸清了桑树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的可适海拔高度.为研究西藏桑树资源、桑种分布、桑树起源、进化、分类丰富了材料.  相似文献   

6.
全国桑树品种资源和选育种科研工作座谈会指出:“我国是栽桑养蚕生产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桑树分布极为广泛,生态环境复杂,有着丰富多采的桑树品种资源,其中蕴藏着各种性状的遗传基因,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和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对国内外桑树品种资源必须广泛搜集,妥善  相似文献   

7.
安徽桑树种质资源分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育种、分类受到国内外蚕桑界的广泛重视.安徽由于受季风影响,气候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加上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又是古老蚕区之一,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形成桑品种资源丰富、类型较多、性状复杂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桑树病虫普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江苏省桑树病虫普查结果表明,全省主要蚕区可查见桑树病害38种、桑树害虫108种、天敌166种。本文详述了普查内容和方法,主要病虫害的分布和危害程度。 我省是全国重点蚕区之一,桑树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桑树病虫害种类繁多,对桑树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详细了解桑树病虫种类、天敌资源及其分布范围、为害情况,为防治病虫害和保护天敌提供依据。由省丝绸集团总公司资助,组成《江苏省桑树病虫普查课题》,由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南通市、盐城市、淮阴市、徐州市等9个大市及其所在县(市)成立桑树病虫普查小组,从1988年到1989年(1987年先由苏州市的吴江县和徐州市搞试点)开展了全省性的桑树病虫普查工作,1990年以后对一些县(市)又进行了补充调查,并对收集的标本、资料进行分类鉴定、归类整理。初步掌握了江苏省桑病虫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病虫害的分布和为害。现将普查情况报告如下。 普查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省桑园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丘陵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积温4700~5200℃,平均相对湿度75%~78%,年降雨量900~1700mm。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是我国古老蚕区之一,加上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桑树种质资源丰富、类型多、性状复杂的格局。 1 安徽省桑树种质资源概况 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调查我省桑树种质资源共有120多份,根据其自然分布大致分为: 1.1 大别山区:代表桑品种有佛堂瓦桑、金寨藤桑、压桑、瓦桑、圆叶皮桑、大花叶皮桑、小花叶皮桑、潜山黄皮、逆水千曲、九龙桑等。 1.2 沿江江南地区:代表桑品种有竹青桑、青阳青桑、青阳麻桑、所村红芽、红星青皮等。 1.3 皖南山区:代表桑品种有竹叶青、绩溪大叶早生、绩溪小叶早生、紫藤桑、新大叶瓣、小叶瓣、摘桑  相似文献   

10.
桑树栽植历史十分悠久,是原产于我国的重要农业资源,在全国不同地区广泛分布。四川是桑树种质资源大省。在回顾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品种选育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利用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生境评价对物种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鹅喉羚为研究对象,2013~2017年通过对新疆各地区开展多次野外考察,共收集了180个鹅喉羚出现点数据,作为其分布点数据,选取19个气候因子、3个地形因子、植被因子、人类干扰因子等4类24种因子作为环境变量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分析了鹅喉羚的生境适宜性分布特征和主要环境变量因子对鹅喉羚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平均AUC(area under the curve,受试工作者曲线下面积)值为0. 973; 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海拔、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最干季平均温度(BIO9)、年均温(BIO1)、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为对鹅喉羚生境分布影响最大的环境变量。鹅喉羚在新疆的适宜分布区主要是天山山脉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边区域、天山山脉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周边区域、新疆东部的吐哈盆地周边地区、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山脉周边区域等。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新疆鹅喉羚的实际分布状况,同时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新疆鹅喉羚及其栖息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瑞勋  唐庄生  花蕊  余涛  郝媛媛  楚彬  花立民 《草地学报》2022,30(12):3372-3380
为探究气候变化下子午沙鼠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和时空变化,本研究利用子午沙鼠分布数据以及气候、地形等环境数据,基于最大熵模型(The maximum entropy,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分析大空间尺度上限制子午沙鼠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当前气候下子午沙鼠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南部、宁夏北部,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天山山脉之间、伊犁州和塔城等地区,中适生区主要分布在甘肃酒泉的北部,内蒙古西北部,青海中部以及新疆的大部分地区;温度是限制子午沙鼠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其次是海拔,降水量也有一定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子午沙鼠生境适宜度提高,在中国的潜在分布范围将扩大。本研究对子午沙鼠危害监测预警和精准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类型的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为材料,分别在含有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及添加量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桑树再生植株,考察桑树特异种质资源利用冬芽培养再生植株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结果表明:供试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不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外植体停止生长,添加生长激素TDZ能较好地诱导和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但会抑制生长芽的再生长,而添加细胞分裂素6-BA能促进冬芽的再生,且添加3.0 mg/L 6-BA的培养基中冬芽再生率显著高于添加1.0 mg/L 6-BA的培养基;8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含3.0 mg/L 6-BA的改良培养基中培养,新疆药桑和小花叶皮桑的丛生芽诱导率最高,其冬芽的再生率均为66.7%,滇桑次之,再生率为55.5%,天目山桑和斯里兰卡的再生率分别为40.0%和25.0%;5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再生组培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个月后,只有滇桑和新疆药桑分别诱导出再生根系(诱导率为分别为20.0%、14.3%)后移栽成活。研究结果初步显示,离体组织再生培养是保存和利用天然22倍体新疆药桑、渐危种滇桑等珍稀桑树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32份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桑类型是由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的广东桑种形成的桑树栽培类型。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两广地区的部分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为地方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选用22对SRAP引物组合在32份桑树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144条带,其中有44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30.56%,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2条多态性带。32份桑树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值变化范围为0.826 4~1.000 0,平均值0.894 4,说明供试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材料间存在较高遗传变异。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32份桑树种质材料划分成3类:第Ⅰ类包括了20份来自广西的地方品种资源,第Ⅱ类包括了3份来自广东的选育品种资源和7份来自广西的选育品种资源,第Ⅲ类的2份种质资源分别来自广西和广东。同一类群的各亚类群又多以同一地理来源的品种或亲本有相近、相同血缘的品种聚集。研究结果说明SRAP标记能很好地揭示同一桑种不同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天山北坡山地草原围栏封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连续3年对天山北坡草甸草原和干草原进行围栏封育,并对围栏内外不同利用强度下草地植被的植物量、高度、盖度、密度、频度和土壤容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对草地群落结构和立地条件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围栏封育3年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的组成基本稳定,围栏内的草地植物量明显高于围栏外草地(P〈0.05)。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草地植物种类组成,重要值和土壤含水量明显降低。表明围栏封育可以有效遏止草地退化,对草地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地退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草地退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生态问题之一,特别是新疆天山北坡地区的荒漠草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荒漠草地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了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地退化的现状,在总结了国内外荒漠草地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对新疆天山北坡地区荒漠草地退化的研究进展;在新疆天山北坡地区的荒漠草地退化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荒漠草地退化多样性演替、荒漠草地退化特征、荒漠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重牧下抗牧策略等方面;通过以上综述,提出了荒漠草地退化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4个问题,包括荒漠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荒漠草地退化评价体系、荒漠草地退化监测体系和生态恢复研究,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进一步的展望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天山北坡中山带草地类型复合结构与局部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天山北坡中山带草地类型复合结构与局部气候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因子与样地植被优势度进行相关分析,证明了地形和土壤基质引起的水热再分配,是复合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对植物而言影响其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是湿度,辅助因子是气温和光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38野生种牧草种植试验,证明许多野生牧草不但在产量、质量上高于栽培牧草,在抗逆性能方面也为许多载培牧草所莫及,对建设新疆中山带的优质人工草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山北坡季节牧场牧草营养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天山北坡四季牧场牧草营养动态测定分析,结合放牧绵羊体重变化态势,揭示“夏壮、秋肥、冬瘦、春乏”这一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规律,转变经营方式,揭高冷季饲养水平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天山山区植被类型改变对新疆气候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  杨青  安沙舟 《草业学报》2014,23(3):51-61
使用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利用CRU资料和气象台站观测资料,验证了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对新疆降水和气温的模拟能力,分析了天山山区植被类型改变对新疆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对新疆及其临近地区降水、温度的空间分布形势和季节变化特征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天山山区草地面积的改变,对新疆地区的降水和地面气温的影响很小。如果将天山山区43.5°~45.0° N区域内的地表类型由草地改变为耕地,即假设50%的草地被开垦为耕地,那么,天山山区降水量的变化强度在5-7月逐渐增强,然后减弱。天山植被的变化主要通过影响对流性降水并进而影响总降水的变化。天山植被类型变为农田后会造成较大的地面潜热通量差异并引起地表净热通量较大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地面气温的模拟。潜热通量的变化通过影响局地的水汽供应进而引起降水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